《让幸福之路开满道德之花——陈美琪第三模块自主学习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让幸福之路开满道德之花——陈美琪第三模块自主学习笔记.docx(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让幸福之路开满道德之花陈美琪第三模块自主学习笔记陈美琪小学教育专业人类最大的幸福就在于每天能谈谈道德方面的事情。无灵魂的生活就失去了人的生活价值。一一苏格拉底一、阅读和学习的文献资料(一)潘蕾琼、曾文婕、黄甫全.第三章“美德与优良品德的幸福原理”;(二)高德胜.幸福道德教育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30(4):1-9(三)王强.在幸福的途中:道德何为?道德何以为?J.道德与文明,2012(2):21-26二、摘录所学材料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研究主题(-)美德与优良品德的幸福原理1、基本框架图惟科学主义批判/美德伦理学复兴(历史进化论美德与优良品德的幸福原理美德分类学进化理
2、想价值的目标优化一一目标调适论理想价值论J价值目标的美好诉求希望论J价值实现的意义建构一一幸福识建论r主体的反思性存在一一时光再构法自觉主体论J主体的能动性存在一一自我决定论L互动的情感性一一积极情绪扩建论I多维交互论互动的道德性一一感恩论J互动的意向性一一持久幸福感模型2、基本概念(1)历史进化论a.科学的惟理性主义思潮自古希腊时代已萌芽b.社会的“物化”现象归根到底是人的“物化”,即人的注意力更多转移至物质层面的优越发展,却遮蔽或忽略了人类精神世界(心理和文化意识)优化发展的需要c.复兴的美德伦理学对幸福概念的理解包括两个基本要素:良好的生活状况和心灵状态。d.“可行性优良品德分类体系”:
3、六大美德及其内涵的二十四种优良品德(2)理想价值伦a.目标调适论的基本假设为:目标所表征的价值取向与人内在需要的契合及其相应价值目标的实现,对人的幸福感具有决定作用。b.目标调适论强调两种基本价值取向:(1)价值需要取向;(2)价值目标取向c.希望论所创用的价值实现机制,是以人的存在的现实性为根本依据,以人对未来的乐观主义预想为期望形式。d.希望包括三个最主要成分:目标思想、路径思想和动能思想。e.目标思想是希望论的核心概念f.一个人怎样建构积极的、合目的性的价值意识,以及这种自我价值意识如何与外部世界的价值取向达成综合统一,这是人的价值实现活动中需要直面的两个基本问题。(3)自觉主体论a.时
4、光再构法源自于德国哲学家胡塞尔关于“回到事物本身”的著名呼唤,也体现了海德格尔的“基本本体论”。b.时光再构法的定义:时光再构法是对人对自珍的历时反思性存在进行的本质考量,具体说来,就是根据特定问题框架,引导被测试者回忆、再现一天中快乐与幸福的状态,并对这种状态进行评估的测评方法。c.美国心理学家莱恩和德西等人提出的自我决定论认为,人的主体性生成内在要求主体能动的自我意识之觉醒。d.自我决定论关注于影响外在动机内化的操作因素:(1)自主性体验;(2)能力知觉;(3)归属感。(4)多维交互论a.美国密西根大学心理学教授弗雷德里克森提出了积极情绪扩建论b.该理论强调对外部世界的积极情感观照C.在个
5、体与自我内在心智的交往关系中,积极情绪具有一种心理建构机能。d.心理学家麦卡洛等人在深谙“感恩”作为一种源自内心自觉的道德情感的基础上建构了感恩论。e.在文化活动的参与、互动中,以感恩价值主导的人的自觉主体性功能表现为三个方面:道德识知功能、道德激发功能、道德强化功能。f.心理学家谢尔登等人于2006年提出了持久幸福感模型。g.持久幸福感模型建构了作用于人的幸福感的三要素结构:幸福初始域、生活环境和意向性活动。其中,尤为强调个体的意向性活动对人的优化发展的积极作用。(二)高德胜.幸福道德教育1、幸福与道德的互通a.人的存在是包含了幸福观的存在,幸福是人生的最高目的b.完满德性意义上的幸福,与道
6、德直接相通,差别只在“幸福是(最)道德的”和“幸福就是道德”。c.幸福是现在的,也是未来的,具有未来属性,是驱动人们超越现实走向未来的强大力量。d.幸福具有道德性,道德也具有幸福性。2、幸福与道德的相异a.幸福比道德“宽广”,道德比幸福“坚强”。b.幸福比道德“宽广”的表现:幸福的自足与道德的不自足上;二者关系的不对称性。c.道德比幸福“坚强”的表现:道德在幸福构成中是一个稳定的、较少受外在干扰的因素;道德是一个人享有幸福的资格。3、幸福、道德与教育的交融a.从三个维度可以看出幸福、教育与道德的交融:教育目的、存在形态、教育过程。b.人也是道德存在,教育也是为道德的。c.教育既是为幸福的,又是
7、为道德的。d. “为道德的教育”既为幸福,又约束幸福。e. “道德教育”对“幸福教育”具有促进作用。(三)王强.在幸福的途中:道德何为?道德何以为?r“至善”道德形而上学基础的坍塌1EU1小加小R*M*MLkLJ政治共同体中的“被幸福”I、现代人幸福感缺失的道德病灶j、追求幸福的个体“被幸福奴役”L出发点:现代伦理生活的“断裂”2、幸福生活的现代伦理境况的变化现代伦理生活“伦理性”的获得J现代伦理生活世界的转变作为现实伦理生活建构中的幸福3、一个现世的方案:历史生活中的幸福幸福生活“物化”逻辑的表现“改变”不幸福现实的伦理因素三、自己的特殊收获与推荐之前或多或少的阅读过关于幸福的文章,也对教育
8、与道德有一定的了解,但在看老师推荐的文献之前,我从没有试过将幸福、道德和教育相联系。我所理解的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确,拥有高尚的道德是每一位教师所追求的,在这过程中我们都会收获幸福与快乐。一个看似简单的幸福理论却包含了哲学、心理学与伦理学等相关的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注重知识的积累。我们提升自身道德素养的同时,也会促进集体与社会的发展,这也符合教育所要达到的目标。四、存在和出现的疑难与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怎样使学生既提高道德又让学生真正感到幸福?理论与实际操作是否脱节?五,改进内容与教学方法的建议文献中有的段落难以读懂,我希望老师能够给我们再做些补充讲解,可以试着举些案例,本来关于哲学的文字接触的就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