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区造林技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沙区造林技术.docx(1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沙区造林技术(一)沙区造林应遵循的原则:(1)固沙林为主,兼顾经济林、薪炭林、饲料林、用材林的营造,即,兼用林;(2)防风固沙林的营造主要在流动沙地、半固定沙地以及受风沙危害严重的地区营造,植被好的固定沙地应少造林或不造林,尽量保护原有植被,更不能以树代草;(3)沙区造林主要以灌木为主,乔、灌、草结合;(4)以封、飞为主,造、封、飞相结合;(5)造林形式以带、网为主,带、网、片相结合。(二)人工造林由于沙地风沙大、干旱、瘠薄等特点,造林时应采取特殊技术措施,以生物措施为主,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采用抗旱造林技术。1.整地及沙障设置在流动沙地或半固定沙地造林时,一般不整地。但风蚀严重的沙地,
2、需要设置机械沙障,先行防风固沙,然后才能造林。在固定沙地或植被好的沙地造林,可采用穴状整地或机械开沟整地。整地的作用主要是消灭杂草,降低栽植面。杂草多的沙地,杂草生长消耗了土壤中的水分,造林很难成活;通过整地可把苗木栽入坑内湿沙层,减小风沙危害和日照蒸腾和蒸发,有利于蓄水保墙。整地时间一般随整地随造林,风蚀小的地区也可提前整地。2.造林植苗、播种和分殖造林均有采用,根据树种和立地条件确定,各个地区各有侧重。(1)植苗造林裸根人工栽植、裸根机械栽植、容器苗造林均可采用。裸根人工栽植主要用于杨树、榆树、柠条、沙棘、杨柴等阔叶树种。乔木大苗全株或半株浸水48h以上。栽植时采用深栽,因为稳定的湿沙层在
3、20-40CnI以下的土层内,一般要求栽植深度大于45Cnb杨树等大苗造林深度应达0.8m以上。灌木树种要丛植,每丛植苗2-4株。近年来座水覆膜造林技术得到大力推广;机械植苗造林适用于平缓沙地,开沟、栽植、覆土、镇压一次完成,效率高、省劳力、成本低,同时苗木栽的深、湿土不离沟、保湿好、压的实。所以造林的质量也高。沙地容器苗造林主要是针叶树和部分沙生灌木(如梭梭)。栽植采用深坑(苗木顶部低于地面IOCnl以下)、深埋(埋到叶部1/3以上),或穴施保水剂、固体水等先进实用技术。栽植时间一般在早春。近几年为了避开春旱,采用低温贮藏等雨造林技术,杨柴、柠条易成活的树种也可在雨季随起随造。容器苗造林一般
4、在雨季。(2)播种造林播种造林适用于柠条、杨柴、花棒、籽蒿等灌木树种,以及沙打旺、草木樨等牧草。灌木采用机械条播或马拉楼条播,也可以穴播或撒播。播种量一般为7.5kgh)2左右,覆土厚2-3cm,播后镇压;沙蒿、沙打旺、草木樨等多采用机械喷播或人工撒播,牧草也可以条播。播种时间为6月中、下旬,最晚7月初。一定要在下过透雨时进行播种,这样可以防止种子萌发时,因土壤供水不足,气候干旱而造成成活率低或闪芽等现象。一般播后一周苗木基本出齐。3 .插条、插干造林适用于萌芽力强的沙柳、黄柳、杨柴、楼柳等,插条长O.6m以上,插条年龄1-3年,栽植时深埋少露,一般上端与地面平。每穴2-3根,随挖坑随栽植,湿
5、土回填并分层踏实。栽植时间多在秋季,也可以在早春;旱柳常采用插干造林,选用直径3-5cm,长3-4的苗干或大枝,栽前基部浸水一周。4 .抚育管护沙区造林后主要任务是禁牧,在造林后的四年内要禁止一切放牧。造林后还要适当进行除草,沙地植被稀疏,但雨季时一些沙生植物生长比较旺盛,大量的水分被杂草吸收,往往使播种造林刚出土的幼苗在此期间死亡,成活率降低,造成缺苗现象。5 .造林密度与混交(1)造林密度与配置沙区造林密度原则上要稀植(过去造林密度常过大)。沙地密度应大于沙漠;同是沙地因降水由东向西递减,相应密度也递减;流沙造林应密植或先密后稀,固定沙地应稀植。根据内蒙古多年来的实践。一般沙地片状造林时,
6、针叶树和慢生阔叶树密度为830-1650株h2,灌木为1,650-3300株hm2,杨柳树为300-600株h农防林、牧防林、护路林等带网状造林密度为830-2500株h沙漠造林一般乔木不超过750株/hi!?,灌木不超过1,125株hL水分条件好的沿河地带、低洼地可适当密植。密度的配置上多采用小株距、大行距,沙区造林一般株距1-3%行距3-8m。也可以采用带状配置,2-4行为一带,带内密度:株距为1-2m、行距为2-3m,带间距5-IOnu这种配置疏中有密,可以节约水分,并能保证固沙效果。(2)混交沙地造林如是单一的植物,经过一段茂盛生长后会出现衰退现象,沙地变得干旱紧实。如无新的措施,沙地
7、可能再度破坏。此时再造林,因沙地干旱,植物难以成活。在我区杨柴、柠条、沙蒿、沙打旺造林种草中,均出现上述现象。因此,应在造林初期就选择能适应流沙刚固定的环境,又适应干旱环境的耐旱植物和前期先锋植物混交,建立混交林,可以提高固沙效果和林分稳定性。混交类型有:乔、灌混交(榆树X柠条);针、阔混交(樟子松X黄柳);固沙先锋植物与旱生植物混交(如花棒X柠条);灌木与半灌木混交(柠条X油蒿);灌、草结合(柠条X沙打旺、沙棘X沙打旺);乔、草结合(杨树X苜蓿)等。混交方法是根据立地条件采用不规则块状混交(起伏沙地),带状、行带状混交(平缓沙地)。(三)封沙育林育草在中国防沙治沙工程规划中,封沙育林育草占治
8、沙面积的40%,比人工造林(占20%)和飞机播种(占10%)两项之和还要多。可见封育措施已成为重要的治沙方法而得到广泛的应用。内蒙古对封育非常重视。如浑善达克和乌珠穆沁沙地的治理,锡盟提出以封育为重点,封、飞、造综合治理;鄂尔多斯市治理毛乌素沙地,采取以围封、飞播造林为主,结合人工种植沙柳和樟子松防护用材林;库布齐沙漠采用封、飞与人工造林相结合;通辽市在治理科尔沁沙地采取以封为主,造、封、飞结合。各地区都把封育作为治沙的首要措施。关于封育技术在第二章第四节已作了详细介绍,这里不在重复。(四)飞机播种造林1 .内蒙古飞播造林概况内蒙古飞播造林始于50年代末期,1959年至1962年先后在乌兰布和
9、,库布齐沙漠和和林县、呼市郊区山地试验飞播基本失败。1978年首次在鄂尔多斯市毛乌素沙地飞播造林获得成功;1984年在年降水量不足20Omnl的腾格里沙漠东缘飞播造林(种草)治沙成功,突破了飞播“禁区”。1985年又在赤峰市喀喇沁旗,山地乔灌草混播油松成功。目前已在9个盟市40多个旗县开展了飞播造林(种草)。飞播的规模不断扩大,飞播的成效不断提高。我区在长期的飞播实践中,不断提高技术水平,近年来更有突破性进展。由过去的人工导航发展为GPS导航;飞播沙丘高度由IOnI以下发展到10T5m;播种量由IL25kghr2降到6.75kghm2,目前已降到4.5kghr;播区由沙地扩展到沙漠;播种期提前
10、15天,由等雨飞播到播后覆沙等雨;种子由不处理或部分人工大粒化处理实现了机械包衣丸粒化处理。飞播成苗面积由1978年的38.8%提高到63.3%,飞播技术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2 .播区选择(1)播区面积:集中连片,在333hr2以上,播区内宜播面积占70%。(2)立地条件:地下水位0.5T0m,植被覆盖度3-12%,丘间低地开阔(占30%-50%),低矮新月型沙丘链,沙丘相对高差小于15m。(3)播区形状:最好长方形,并要求长边与飞行作业航向平行,避免播带过短,而使飞播作业调头转弯频繁。3 .飞播植物种选择选择树种条件适应性强,发芽快,易成活的中、小粒树(草)种,且种源丰富,易采收,价格低。沙
11、区飞播树种应具有抗风蚀、耐沙埋、遇水发芽、扎根快、抗逆性强的树种。内蒙沙区飞播树种主要选择杨柴、籽蒿、沙打旺、草木樨、花棒、柠条、沙拐枣等。4 .采用混播凡有条件的地区,应尽量采用混播,如鄂市用杨柴、籽蒿、沙打旺混播。效果良好。5 .种子处理因沙面稳定性差,小粒种子往往位移严重,又易受动物、鸟兽危害,因此可在播前搞好粘胶化、大粒化处理,并用药剂拌种。其方法是利用吸水物质、胶结剂、粘土、腐殖土和农药等配料,使之粘着在种子表面进行造粒,成为有一定强度的泥壳种粒用于播种。近年来鄂市建立种子处理工厂,使用多效复合剂,进行机械丸粒化处理种子,其处理种子速度快、药剂附着均匀、药剂用量可调、节约原料、成本低
12、。多效复合剂具有防病虫鼠害、保水、供肥、防闪芽(降水量达到Ionlln才吸水膨胀)的作用。大大提高了飞播成效。6 .播种期这是提高飞播成效的一项关键性环节。内蒙古一般适宜的飞播期,西部为五月下旬至六月上、中旬,东部为六月中旬至七月上旬。7 .播种量一般沙区飞播柠条7.5-9kghm2,杨柴、花棒、沙打旺3.75-7.5kghm2o鄂市飞播站经试验,总结出在沙地飞播,混合用种量为6.75kgh2,其中杨柴3.38kg,籽蒿2.0kg,沙打旺(或草木樨)1.35kg。比原来用种量减少一半。近年来随着飞播技术的提高,用种量又降到了4.5kghm28 .植被处理和整地设防灌草植被对于飞播的种子有遮荫、
13、防止位移和减少鸟鼠害的作用。但植被过稀过密,都对种子发芽不利。沙区植被盖度低于3%,应提前一、二年封育,待适当增加植被后再进行飞播。流动沙丘飞播需要设置沙障,以防播后种子遭风蚀移位。9 .播区管理主要是封禁保护,封禁是保证飞播成果的有效措施,播区要设围栏,播区乡苏木、村嘎查应建立健全护林组织的制度,确保全封3-5年,搞好播区护林防火,做好病虫害预测预报和综合防治。播后2-3年进行补植补播或在雨季进行移密补稀。及时开展播区林木的抚育和利用活动,灌木型播区可在播后3-5年有计划地进行平茬和采种活动。(五)沙地主要治理模式在长期的治沙实践中,内蒙古各地区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创造和总结出许多治沙模式和
14、经验,这些模式有针对性、综合性,科技含量高,效果显著。L沙地生物经济圈建设模式(1)建设的意义生物经济圈建设是在半干旱沙区,选择适宜地块,充分利用当地的土地、水、热资源,实行水、草、林、机、粮(料)等配套措施,综合治理开发沙区的一种生产模式。它既是治理改善沙区生态环境,建设沙漠绿洲的重要措施,也是发展沙区经济,调整沙区产业结构,使沙区农牧民尽快脱贫致富达小富的有效途径。(2)主要技术措施地址选择地下水位高,沙化危害较小,近期易于治理,开发潜力大的丘间低地或沙丘起伏较小的平缓沙地。土壤经过改良适宜乔灌木、农作物、优良牧草及其经济作物、药材等生长。交通方便,有劳力资源,易于管理。建设规模建设规模以
15、4-10hm2为宜,完成年限3-5年。建设内容生物经济圈由核心区和保护区组成。核心区内包括住房、棚圈、农田、菜园、人工牧草及果园等。其周围营造防护林带,形成闭合的防护圈。林带外缘设置机械围栏或生物围栏,核心区面积不低于2h)2,林木占地不低于15%;核心区外围是保护区,主要是防止流沙蔓延,对核心区环境加以保护,同时也可用于适度放牧和提供天然饲草,以封沙育林育草和种植灌木为主,其面积应大于核心区-4倍。生物经济圈内部必须做到水、草、林、机、粮(料)五配套,农、林、牧、副各业布局和种植结构合理,并且要逐步实现生产的畦田化、水利化、满肥化和园田化集约经营。农业用地确定以解决治理开发户口粮为最低限,牧
16、业用地确定以达到舍饲、半舍饲及防灾抗灾为依据,水利配套一般以1-1.3h)2农田配套一眼小管井,经济作物则要以市场为导向。2 .植物活沙障治沙模式(1)树种选择杨柴、黄柳、沙柳,这些灌木树种萌芽生根力强、经济价值高。(2)活沙障规格以网格形式设置,高大流动沙丘规格为44m或4X5m,起伏不大的平缓沙地为55m或56mo(3)活沙障建造采用插条造林,时间选择在10月中、下旬。插条就近选择12年生枝条,条长LOnI以上,基径杨柴为0.5cm以上,黄柳和沙柳为0.8cm以上。注意插条保湿,尽可能随采随造。栽植株距10-20Cnb栽植深度杨柴为60cm、黄柳和沙柳为80cu栽植时插条靠壁摆放,用湿沙分层回填,分层踏实,造林后插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