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2021-2025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2021-2025年).docx(30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总则河北省矿产资源禀赋条件较好,所处区位特殊,在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中具有重要的资源环境支撑作用。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进一步加强全省矿产资源管理,实现矿业高质量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212025年)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法规及规划,结合全省矿产资源赋存特征、开发利用与保护现状和矿业管理的相关政策,制定河北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全面落实国家能源资源安全战略,安排部署全省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矿业绿色发展工作。规划是加强和改善矿产资源宏观管理的重要手
2、段,是依法审批和监督管理地质勘查、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活动的重要依据,是推进和实现矿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导。编制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专项规划和市县级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应遵循本规划。涉及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活动的相关行业规划,应当与本规划相衔接。规划适用范围为全省所辖行政区域。规划基期为2020年,规划期为20212025年,目标年为2025年,展望到2035年。第一章规划基础河北省地处华北,内环京津,东临渤海,西倚太行,北跨燕山,东南部为广阔的河北平原,位于东经113。27,至11950,北纬36。05,至42。40,之间,陆域面积18.88万平方千米。2020年末常住人口7461.02万人,全省生产
3、总值36206.90亿元。第一节矿产资源概况及开发现状矿产资源赋存比较丰富。河北省是矿产资源大省,已发现各类矿产130种,列入2020年河北省矿产资源储量表的73种,矿产地1530处,其中大型217处,中型360处,小型953处。煤炭、铁矿、金矿、钳矿、水泥用灰岩、冶金用白云岩、地热等资源储量丰富,其中铁矿资源量全国排名第3位。主要矿产分布相对集中。矿产资源主要分布在太行山和燕山山区,区域特色明显。煤炭主要分布在唐山、邯郸、邢台、张家口,铁矿主要分布在唐山、邯郸、邢台、承德,金、银等贵金属矿产主要分布在唐山、张家口、承德、石家庄,铅、锌、铜、铝等有色金属矿产主要分布在张家口、保定、承德,石灰岩
4、、白云岩等建材类非金属矿产主要分布于浅山区,地热资源主要分布在河北平原中北部。勘查开发程度总体较高。全省已开发利用矿产地1056处,占总数的69.02%。探矿权627个,勘查矿种以铁矿、金矿、多金属矿、地热为主。固体矿产采矿权1989个,其中大型规模186个,中型300个,小型1503个;开采矿种以铁矿、煤炭、金矿、建材非金属矿为主;地热、矿泉水采矿权450个。矿业经济支撑作用重大。2020年全省规模以上非油气采选业增加值1609亿元,从业人数15万人。矿业开发有力支撑了钢铁、建材、能源等产业经济健康稳定发展,保障了京津冀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的基本需求,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第二节上轮规划
5、实施成效河北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年)实施以来,较好完成了设定的各项规划目标任务,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成效显著,有力促进了全省矿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基础地质工作持续加强。基础地质调查研究程度不断提高,山区1:5万区域地质调查覆盖率92%,山区1:5万地球化学调查覆盖率51%,1:5万生态环境地质调查程度大幅提升,完成部分重点市县1:5万水文地质调查等,为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及矿产资源勘查、生态环境保护等提供了基础地质支撑。矿产勘查工作成果显著。矿产资源勘查规划目标超额完成,新发现怀安县朱家洼钳多金属矿、张北县义哈德石墨矿、兴隆县花市锄稀有金属矿、沧县岩盐矿
6、等重要矿产地19处,铁矿、金矿、专目矿、铅锌矿、银矿、萤石、岩盐等矿产增储明显。清洁能源矿产勘查取得重大成效,系统开展平原区地热勘查,基本查明地热赋存状态和热储特征,新发现37处浅埋区基岩热储,完成58个地热集中开采区和雄安新区预可行性勘查评价,唐山马头营4000米深处发现150干热岩。矿产开发强度调控有力。矿产开发总量控制目标基本实现,通过矿山关闭和产能置换,压减煤炭产能5590万吨,铁矿、金矿、银矿、铅锌矿、钳矿、水泥用灰岩、建筑石料用灰岩、建筑用白云岩等矿产产量显著下降,达到了预期目标。矿业结构调整成效明显。矿山减量化管理及结构优化目标圆满完成,全省砖瓦用粘土、石膏矿山全部关闭,部分煤炭
7、及建材非金属矿山依法有序关闭退出。固体矿山数量由2015年的3154个减少到1989个,减少37%。大中型固体矿山占比达到24.43%,提升13.6个百分点。全省煤、铁、金等主要矿产矿山“三率”水平达标率90%。绿色矿山建设持续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对矿业绿色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示范区建设初见成效。全省75家矿山纳入全国绿色矿山名录,87家矿山纳入全省绿色矿山储备库。承德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稳步推进,区内32家矿山纳入全国绿色矿山名录。矿山地质环境显著改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任务超额完成。先后实施露天矿山污染深度整治、露天矿山污染持续整治三年作战计划和矿山综合治理攻坚行动等系列专项行动,不断加大矿山
8、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力度,积极探索修复治理模式,共修复治理责任主体灭失矿山迹地3705处,面积16593公顷,新建、在建矿山地质环境实现全面治理,生产矿山实现边开采边治理,闭坑矿山和政策性关闭矿山破坏的环境得以有效治理恢复。在上轮规划实施取得成效的同时,仍存在着地质勘查市场活力不足,大宗矿产资源保障程度偏低等问题,尤其是铁矿和建筑石料类矿产供需矛盾突出。第三节形势及要求“十四五”时期,是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强省、美丽河北的关键阶段,是生态环境深度治理期、矿业转型升级攻坚期、高质量发展提升期。矿业发展需要融入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落实国家能源资源安全战略,开创河北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
9、护新局面,重塑矿业开发保护新格局。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矿业必须高质量发展。随着生态文明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深入推进,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和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建设不断加快,资源环境形势依然严峻。需要正确处理好局部与整体、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加强矿产资源开发管理,优化矿山开发布局结构,加大矿山环境综合治理力度,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全过程,加快形成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矿业开发新模式。现代化经济强省建设,要求矿产资源必须稳定供给。省内铁矿国外依存度较高,不利全省钢铁业及下游产业稳定发展。建筑用砂石类矿产供求紧张,影响京津冀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保障省内和京津、雄安新区经济建设
10、需要,必须加大找矿力度,增加重要矿产资源储备,适度开发煤、铁、建材类非金属等大宗矿产,充分利用国外、省外矿产资源,保障矿产资源持续稳定供应,满足经济发展基本需求。矿产资源管理改革,要求矿业必须创新驱动转型升级。随着全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入深化期,经济增长从资源要素依赖逐渐向创新驱动发展转变,矿业必须突破传统发展路径,坚定走转型升级、节约集约、高质量发展之路。创新矿产资源管理,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快采选和矿山生态修复的技术创新,推动矿山企业整合重组,不断提升资源规模效益和综合利用水平,实现全省矿业绿色低碳、健康可持续发展。第二章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第一节指导思想以习近
11、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稳定矿产资源供给为目标,以推进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优化开发布局,加快结构调整,强化开发管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矿业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为持续抓好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强省、美丽河北提供能源资源保障。第二节基本原则坚持科学调控,稳定资源供给。依据资源禀赋条件、经济社会
12、需求、环境承载能力,科学调控煤炭、铁矿、建筑石料类矿产开采总量。加强战略性矿产资源勘查,加快找矿突破,实施矿产资源战略储备,提高重要矿产资源供给风险应对能力。一一坚持生态优先,推进绿色发展。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坚持矿业绿色勘查开发,处理好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矿业绿色低碳发展。-坚持节约集约,促进高效利用。优化勘查开采布局,调整开发利用结构,推进矿业转型升级。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转变矿产资源利用方式,节约集约利用矿产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坚持改革创新,提升管理水平。深化矿产资源管理改革,创新完善管理制度体系,发挥市场调节和政府监管
13、作用,规范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秩序,提升矿产资源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第三节规划目标到2025年,全省形成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布局合理、开发有序、管控有效、保障有力、生态友好的新格局,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矿业高质量发展达到新的水平。基础地质调查满足新要求。山区1:5万区域地质调查基本实现全覆盖,1:5万地球化学调查工作程度大幅提升,重要成矿区矿产资源远景调查取得新进展,提交一批地质找矿靶区,满足重要经济区带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对基础地质的需求。战略性矿产勘查取得新突破。战略性矿产勘查持续加强,重点勘查区、重要找矿远景区找矿力度不断加大。规划期内,铁矿、金矿增储明显,晶质石墨矿找矿实现新突破。
14、开发利用布局更加合理。煤、铁、金等矿产开发重点向冀东、邯邢、承德、张家口等地集聚,建材非金属矿产开发向重点开采区集中,形成与区域产业经济相协调的开发布局,实现矿产资源集中、集聚、集约开发利用。开发利用水平更加提升。小矿山数量大幅度减少,矿山规模化、集约化程度明显提高,矿山开采方式更加科学合理,主要矿产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综合利用率不低于国家标准要求。矿山开发形成的固体废弃物得到合理处置和资源化利用,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不断提升,主要矿产供给结构、质量、总量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绿色矿业发展取得新成效。绿色地质勘查要求严格执行,绿色矿山建设稳步推进,新建矿山按照绿色矿山标准进行规划、设计、建
15、设,生产矿山绿色矿山建设水平不断提升,全省绿色矿业发展成效更加凸显。矿山地质环境得到新改善。矿山综合治理继续深化,矿山生态修复治理模式不断创新,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有序推进,生产矿山实现“边开采、边治理、边恢复“,矿山生态环境质量有效改善。矿产资源管理水平得到新提升。矿产资源管理“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推进,诚信制度体系不断完善,矿业权管理改革不断深化,资源配置更加合理高效。到2035年,全省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布局科学合理,资源开发集聚效应、规模效应进一步显现,资源利用水平达到新高度,矿业生态文明建设达到新水平,全省矿产资源保障程度得到新提升,矿业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基本形成,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高度协调融合,矿产资源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达到较高层次。专栏1矿产资源规划主要指标指标类别具体内容单位规划指标属性基础地质调查1:5万区域地质调查幅30预期性1:5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幅31预期性新发现矿产地大中型处35预期性新增资源量铁矿矿石亿吨3预期性金矿金吨10预期性晶质石墨矿物万吨150预期性开采总量煤炭矿石万吨4500预期性铁矿铁矿(62%)万吨7000预期性建筑石料类矿产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