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疫”为机:加速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疫”为机:加速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docx(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化疫为机:加速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摘要:新冠疫情防控时期,全社会众志成城,共迎“停课不停学”的挑战。中小学纷纷组织师生开展在线教学工作,笔者所在学校借机激发革新,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本文从组织运行、教学模式、教学管理三个层面,阐述学校的系统思考、解决方案与探索过程,最后指出了线上与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方向。新冠疫情突如其来,往日习以为常的集中在校式教学无法开展,使用信息技术实施远程教学成为唯一选择,散布居家式教学全面铺开。这不应该仅作为非常时期的应急之需,还应成为推进教学信息化革新,加速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契机。我们应时而动,化“疫”为机,思考、重组信息技术和教学系统各要素,进行系统
2、规划,设计整体解决方案,实现了教学模式和教学管理的线上再造,为学生、教师和学校的未来发展赋能。一、组织运行:互联网思维方式运用+学校治理方式创新非常时期,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及时发布相关文件,为在线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政策保障与依据,发挥了思想统一和方向指引的重要作用。多家运营商和企业快速扩容和升级,提供了技术保障与支撑。很多网站推出免费教育教学资源。全社会形成了众志成城,共迎“停课不停学”挑战的积极氛围。我校及早行动,着眼挖掘长远价值,激发变革,推进与之相适应的学校治理方式创新。我们综合分析环境、条件和师生需求,部署规划内部治理与外部协同,在学校已具备的信息化成效基础上开启了新一轮实践和研究,更新
3、了学校组织运行架构。面对传统常态教学互联网化,我们需要转变思维,利用互联网的属性和思维方式实现转型。互联网思维的核心是去中心化,强调开放、协作、共享,它的内涵体现为用户思维、平台思维、整合思维、跨界思维、迭代思维、数据思维等。用户思维追求用户体验至上,对于学校而言,教学的“用户”是学生和教师,学校治理要始终主动站在学生与教师的立场上确定方法策略,构建机制流程。应力求“简约”,比如让“地面课堂”转“空中课堂”需要的技术学习与功能掌握尽量快速和低成本,尽量减少学生、教师和家长的认知负荷。互联网的平台优势可以让各方信息在平等的视角下自由充分交流,特别是青年人具有更强适应性、应变能力和学习优势,因此我
4、们的学校组织运行过程表现为突出学校整体和教师个体齐头并进,注重发挥青年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弱化学校和教师之间的管理层次,下移管理重心,使组织运行过程呈现扁平状。各中间能级通过对话协商、应用研修、数据分析、文本制定等途径做好需求研判、组织协调和服务支撑,使学校从“管理本位”转向“服务本位”,做到更灵敏地进行动态调整来响应教师和学生的需求,更有张力地实现对教师的激活和赋能,让教师具有尊重感、获得感和价值感,更乐于创新尝试和挖掘自身潜力。弱化管理层次的同时增加管理幅度,强化治理精细度,内部四条主干线一一学科教学、班集体建设、科研项目、青年教师作用发挥与培养并驾齐驱,每项工作充分酝酿、集体决策、快速
5、行动,在过程中保持迭代的持续性,力争最优化。注重外部参与,开展大范围协作,与上级主管方、企业技术方、大学研究方、家庭联动方保持不同程度的密切连接或跨界融合,通过一定的机制加快拥有各方信息并提高信息的整合加工效率,从更加宽广的视野来看待教育教学,从而催生新的、富有价值的想法和实践。二、教学模式:学生点播自主学习+教师直播互动交流无论是课堂里的教学还是互联网上的教学,都是围绕教与学展开的双边活动过程,都需要遵循心理学、教育学等领域的科学原理和规律,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发生的实践活动,不仅包含认识活动,还包含交往活动,是个体成长过程与社会历史过程的统一。同时,由于网络教学是凭借互联网技术得以实施的,学
6、习环境、组织样态和教学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在线教学具有以下优势:资源汇聚与共享、突破时空限制、数据迅捷产生与学情分析、个性化自主学习;也有一些明显的不足:师生时空分离导致缺乏临场感,降低教师对学生的实时管控效果,自制力较弱的学生会在使用数字化设备学习的过程中利用上网功能转向游戏软件、社交平台,在线学习时间过长时存在视力受损的隐患等。基于以上分析,指向依托互联网的教学最优化实现,我们系统建构了居家线上教学模式:学生点播自主学习+教师直播互动交流。(一)技术须易用、好用一一选择确定信息技术应用平台和软件实施线上教学的个首要的问题是:如何根据线上教学的实际需要和学校情况,选择
7、确定信息技术应用平台,以便于构建适宜的线上教学模式?与在校线下学习不同,信息技术由可以选用的教学辅助手段变为必备必用的基础配置和资源。为确保教学质量的规范达成和教学管理的最大效益,学校需要确定信息技术平台供全体教师统一使用,并提供及时的培训指导和随时的服务保障。技术平台种类繁多,就直播平台而言,教学专用类的有ClaSSin、雨课堂等,社交通用类的有微信、QQ等,办公会议类的有腾讯会议、企业微信、Zoom,钉钉等。每一种平台和软件用于教学时各有优势和不足,我们选择的前提是满足教学的需要,原则是易用、好用。习惯了传统工具和手段的教师,在短时间内承受线下到线上教学习惯的改变,需要突破自身局限和舒适区
8、。只有易用、好用的技术,才能符合以下要求:既能达到教学的目的,也能尽量降低技术的门槛和学习的成本,使教师们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投入到线上教学模式和流程的适应探索中去。综合考量后,我们选择了有前期较好合作基础的智学伴平台和瞩目平台,前者用于开展学生点播的自主学习,后者用于开展教师直播的交流互动。线上学习的重要基础是学习资源建设与推送,教师们需要对网络上的资源进行加工使用,也需要录制自己的教学视频或微课。在精心比对了多个屏幕录制和剪辑软件后,向教师们主推了EV软件,它操作简易,短时间内即可掌握。作业批阅与反馈,是确保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智学伴平台批阅客观题可以自动完成并即时生成数据,批阅主观题的功能
9、实现有待完善且掌握需要过程。经过了解发现部分教师对晓黑板平台有一定使用经验和好感度,教师们可以相互学习,尽快熟悉和使用。于是从实际出发,主推智学伴和晓黑板两个平台,由教师们根据学科作业特点,以学科组为单位统一作业批阅与反馈平台。实践证明,重视教师使用体验,遵循易用、好用原则选择的这些信息技术平台和软件,为教师快速转变教学习惯和方式创设了条件,为线上教学的有效开展奠定了基础。(二)激发学生主动性、师生交流互动性一一构建模块化的线上教学流程线上教学与线下在校学习的物理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从师生共处的实体空间变成了师生分离的虚拟空间,师生关系由同场地的强关系变为不同场地的弱关系。但教学过程的本质没有
10、变,仍然需要学习环境与过程,包含“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要素: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自觉、积极、主动地参与;组织学生形成学习共同体,展开活动性、协同性的学习活动解决问题;注重联结一一概念与规律的联结、知识与问题的联结、学生与教师每个个体不同理解的联结,强化方法与思想的表达,重视情感与社会责任感的培育,实现“意义建构”的学习过程和目标。自主性和社会性是学习能够有效发生的两个基本条件。学习者是教学的中心,只有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才可能有效。启动并维持学生线上主动学习,依靠优质学习内容的呈现和学习活动的合理组织。我们以学习资源包的形式呈现学习内容,每节课都有视频、导学案、作业,定期有测
11、试,学习资源建设和供给形成了以下流程一一备课组群建共享、教研组审核汇总、每日资源发布与核查、每周优秀资源展示与跨学科互学互促。这些学习资源发布到智学伴平台上后,既可供教师统一使用,也可供学生课前、课上、课后按需或在教师指引下点播观看学习,满足学生个性化使用需求。社会性实践活动是教学的属性,师生互动交往是学习活动的关键环节,一旦缺失将无法形成教学的回路,无法保证学习活动的真实发生。教学转至线上,师生与生生交往活动的需求可能会因宅居在家而更强烈,其不仅是教学需求,还成为心理需求。互联网提供了实现互通、分享、记录、整合、集成等的便捷途径,学习空间更加开放化、多样化和个性化,为师生达成交互、交往,进而
12、完成教与学的过程提供了设计思路和创新天地。信息技术是线上教学的基础。一方面,信息技术应用的优势要充分挖掘;另一方面,当前阶段的技术条件和运用还存在不确定性,如网络卡顿、部分学生家庭终端设备不到位、师生信息化素养与水平存在差异等。综合考量线上教学包含的技术、教与学、教师、学生等各因素后,通过模式整合和流程重塑,我们设计了模块化的线上教学五环节流程(图2),实现了体系化的线上教学供给。三、教学管理:系统部署三条主线+整体推进三项机制线上教学的实施管理需要顶层设计,我们在学校组织运行框架下,部署了教师、学生、场景三条主线,三线合一系统推进。设计了点带面、校企、家校三项机制整体推进。三条主线一一教师研
13、训与能力提升、学生自主按需学习、场景实践落地与深化(1)教师是主导线开展线上教学,教师要转变思维、改变习惯,要设计学习资源、指导学习方法、支持学习进程、疏导居家情绪、干预无效环节等。我们营造支持氛围,保持情感交流,鼓励带领教师们探索,加强信息技术培训I,解决教师的本领恐慌。每周一次开展学校、教研组、年级组、班主任、青年教师等各层面的研修和讨论,注重典型学科教学案例的研究,形成课程资源建设规范,增进共建共享,形成集体智慧,短时间内已形成各类案例20余篇,实现经验转化和提升个人认知。(2)学生是主体线教师们高度重视学习设计,包括学习任务、学习活动、学习问题、学习评价等,以高质量的学习设计激发学生学
14、习的内在动力,以技术手段提供适合的学习服务。比如,语文、地理、化学、美术等学科都紧密结合疫情防控,设计项目式学习和主题性作业,指导学生充分挖掘网络资源,体会感悟生活与现实,利用信息技术加工制作自己的作品。“先学后教”鼓励学生实现线上翻转学习,指导学生充分利用教学视频按照自己的节奏按需学习,可以“看不懂的反复看,看得懂的加速看”,以此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线上学习的积极性,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3)场景是信息化行动线教师备课、研发资源、展示教学信息、布置学习任务、研修培训等都通过使用网络空间或云平台实现。全体教师积极升级思维方式,在新的信息化场景中,通过改变“教”来改变“学”,在
15、“教”与“学”的场景和过程中沉浸体验、创新探索,积累了丰富的学习资源。通过平台的场景应用,教师们获得了精准的数据,进而分析学情,梳理出共性情况和个性问题,作为依据,精准匹配后续的教学内容和活动,大大提高了评价与反馈的精度、教学效率与效果。二、三项机制一一试点先行带动、校企高频联通、家校协同共育我们运用互联网思维方式,以“群体协同、多维聚合”的思路,建设校内校外三项机制,打造信息化教学共同体,建设互联网教学生态文化。线上教学是一次全新的尝试,具有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又备受家长和社会的瞩目,因此在推进过程中必须要慎重稳妥;加之教师个体的差异,因此我们在推进线上教学的每”个环节时,都采取“试点先行出经
16、验,全体跟上出成效”的机制,如八年级数学组先行尝试使用瞩目平台随机分组功能开展小组学习,英语组带头利用平台进行线上考试等。给勇于创新者以舞台,让其他教师有经验可循,有方法可学,使整体工作环环相扣,更有序高效。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需要技术提供方的企业和教学实施方的学校跨界联通,密切合作,只有这样,才能让技术和教学合二为一,而不是成为两条平行线。我们建立了校企两周例会制,对于信息技术应用中的教师培训与辅助、平台功能优化、课题研究等,企业保持持续跟进和快速灵活的响应服务,有力地保障了线上教学的启动和常态化运行。校企合作中,我们加强教学五环节的信息化应用探索,注重以学生问题为主线的教学的技术匹配,对重点需要突破的问题合力攻关。双方从磨合走向融合,技术人员辅导教师解决了大量问题。学生线上学习的过程中,家庭成为“学校”,书房成为“教室”,家长承担起教师的部分角色,要创设利于学习的环境,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监督、提醒以保障学习效果,及时与教师联系以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