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县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高质量发展综合试验区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X县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高质量发展综合试验区实施方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陆河县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高质量发展综合试验区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为进一步深化全县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优化整合和有效利用县域医疗卫生资源,增强县、镇、村三级医疗服务能力和保障水平,完善分级诊疗制度,打造以人为本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县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高质量发展综合试验区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推动健康中国建设,深入落实国家和省关于县域医共体建设工作的部署要求,以保障人民健康为出发点和立足点,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优化医疗卫生资源结构布局,探索多形式资源集成、共建和合理
2、分配,整体提高全县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和使用效能,更好地实现医疗服务模式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二、总体目标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持续推动有效利用医保基金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资金为核心的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完善“联得上、打得通、靠得住”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进一步增强县域医疗服务能力,县域就诊率达到90%,住院率达到85%以上,县域基层就诊率达到65%左右,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小病不出镇”O县医院综合疾病诊疗能力明显提高,县中医院中医特色与综合医疗服务水平同步提升,带动全县中医药发展能力进一步提高;其他县级专科
3、医院专科特色更加明显;乡镇卫生院全部达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国家基本标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有能力开展的技术项目不断增加;居民重大疾病、慢性病发病率逐年下降,重点人群健康状况显著改善。三、工作基础目前,陆河县医共体于2022年被省卫生健康委遴选为广东省第一批县域医共体建设高质量发展综合试验区,已基本完成建立以政府主导的外部治理机制和分工协作的内部运行机制,制订总医院章程、组织架构图、“七统一”相应管理职能部门和系列实施方案,初步建成了目标明确、权责清晰、分工协作的新型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并有序运转。定期安排专家
4、下沉分院开展联合门诊和联合病房,建立胸痛中心、卒中防治中心、远程心电诊断中心、医学影像中心等资源共享平台,促进县镇村串联式一体化运作管理,实现县域医共体内医疗资源共享。基层各分院重点发展中医药服务下沉,开设中医馆配备一定数额的中医师坐诊,提供中医诊疗和保健服务。强化医防融合,成立慢病管理中心,建立家庭医生签约团队,逐步建立慢性病县镇村三级管理网,在县域内实现筛查、诊断、转诊、随访的服务链,实现基层分院全覆盖。四、具体目标(一)完善组织领导体系。加强党对医共体的全面领导,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全面落实从严治党的方针和要求,加强医共体党风廉政和医德医风建设。健全政府主导的医共体管理委员会(以
5、下简称“医管委”)领导机制,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医管委主任,县政府常务会议每季度至少一次专题研究医共体建设事宜。选优配齐配强医共体党委、总医院两套领导班子,由县卫生健康局主要领导兼任医共体党委书记,牵头医院(县人民医院)院长兼任总院长,党委设置专职纪检委员。落实医共体决策权限,建立健全县域医共体管理章程及相关制度。借鉴阳江阳西县、清远连州市等地经验做法,建立医共体实体化运行机制,总院依法实施事业单位法人登记和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登记,明确总医院对成员单位的“人、财、物”实行统一管理,管理部门实行扁平化管理”。将医共体建设情况作为各部门全面深化改革和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县医管委牵头
6、,县委组织部、县委编办、县卫生健康局、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县医共体总医院配合)(二)实现人员统一管理。落实医共体成员单位负责人由医共体总医院(以下简称“总医院”)负责提名并按干部管理权限报相关单位审批,鼓励对总医院负责人和成员单位负责人实行年薪制;大力推动统一人员招聘、培训、调配和管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实行“县招县管镇用”,采用“编制池”管理,医共体内县级医疗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编制分别核定,在编制隶属关系不变的前提下总医院可统筹县、镇医院人员合理流动;落实统一岗位设置,牵头医院等级核定医共体岗位总量,分类核定总院和成员单位岗位数量,并向一线和基层倾斜,解决基层医疗卫生人才缺乏问题。
7、落实村医人事薪酬保障,利用镇卫生院空余编制将具有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村医通过公开招聘纳入镇卫生院编制管理,推进村医“镇聘村用”,允许镇卫生院与符合条件的在职村医订立劳动合同,兑现薪酬待遇并参加养老保险。(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县委组织部、县委编办、县卫生健康局牵头、县医共体总医院配合)(三)全面落实财务统一管理。落实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广东省财政厅广东省中医药局印发关于落实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财务统一管理的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粤卫规(2021)9号)的要求,建立财务管理新机制,全面完成医共体成员单位清资核产,建立医共体单独设账、独立核算、统一管理的财务管理新机制。借鉴河源市和平县建立县级卫生
8、财务结算中心、清远市连南县成立医共体财会管理中心的经验做法,建立健全医共体预算编制、审批、执行、监控、调整、决算、分析和考核等一整套预算管理制度,建立统一的会计核算体系、资金审批制度、成本管理制度、全面预算绩效管理制度、统一资产管理制度等,构建“一本账”财务报告体系,强化内部管理机制和财务运行风险评估。到2023年,基本实现财务统一管理。(县医共体总医院牵头,县财政局、县卫生健康局配合)(四)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积极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实现患者在医共体内部转诊医保起付线连续计算。推进“镇村一体化”医保联网结算工作,选取东坑镇分院、水唇镇分院、河口镇分院先行先试,将2-3个试点范围公建村卫生
9、站作为试点就诊医疗费用纳入所属镇卫生院按相关规定给予医保报销。医保部门要强化医保基金日常监管和专项治理工作,及时向医共体反馈信息并加强业务指导。卫生健康部门要督促医共体完善内部绩效考核和薪酬分配机制,完善内控约束、绩效管理制度,形成相互监督、合作高效的利益共同体。(县医保局牵头,县卫生健康局、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县医共体总医院配合)(五)提升总医院服务能力。医共体总院要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加强医院管理法制化、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信息化。确保服务能力达到二级甲等以上水平,能够承担县域居民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危急重症抢救与疑难病转诊的任务。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加快推进呼吸、重症监护、传染、肿瘤、
10、心脑血管、血液透析等重点专科建设,推进胸痛、卒中、创伤、危重症孕产妇救治和新生儿救治、慢病管理等中心建设。借助广东省人民医院“组团式”帮扶,补齐医共体牵头医院医疗服务能力短板,进一步发挥县域医疗卫生服务龙头作用。到2025年年底,陆河县医共体总医院牵头医院达到县级医院综合服务能力国家推荐标准。(县医共体总医院牵头,县卫生健康局配合)(六)加强基层医疗机构能力建设。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原则,总医院要统筹加强成员单位软硬件能力建设,以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创建活动和社区医院建设为抓手,全面加强镇卫生院的能力建设,实现基础设施标准化、诊疗设备数字化、综合管理信息化,确保达到国家规定的建设标准
11、和服务能力标准。要以急救、全科、儿科、中医和康复等服务为重点,通过联合门诊、联合病房等方式,推动各镇卫生院特色专科建设,服务人口较多、规模较大的中心卫生院服务能力要创建“优质服务基层行”国家推荐标准,力争达到社区医院水平。到2025年年底,我县医共体中70%以上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至少建成1个特色科室。(县医共体总医院牵头,县卫生健康局配合)(七)实行镇村一体化管理。贯彻落实汕尾市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汕府办函(2016)192号)要求,推动镇村一体化管理,由镇卫生院院长担任所辖公建村卫生站的法定代表人,落实对公建村卫生站的管理责任,提升服务能力和规范化管理水平。缺少村医的公
12、建村卫生站由属地镇卫生院采取巡诊、派驻、邻村延伸等方式实现村级卫生健康服务全覆盖。鼓励村医通过学习、培训等方式提升自身服务能力,加快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定期选派村医骨干到县级医院参加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培训。加大村医人才引进,落实全日制大专以上学历的临床医学、中医学类、中西医结合类等相关专业应届毕业生免试申领乡村医生执业证书政策,吸引医护人员到农村地区工作。鼓励动员“一村多站”村医合理流动到偏远村卫生站从业,落实对位置偏远、人口稀少地区村医的收入补偿机制,解决偏远地区村医服务“空白点”问题。每年按照核定下达村卫生站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任务,并按照预拨加结算方式兑现补助资金,依据考核结果进行
13、结算。进一步规范村医人事管理,促使镇村两级卫生机构在服务功能上明确、在资源上协调、在效能上一致,充分兼顾公建村卫生站的利益,调动村医积极性,增强公建村卫站发展的内部活力。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卫生健康局、财政等部门要加大指导支持力度,到2025年年底,在县域医共体内形成更加优质高效的县镇村一体化三级服务网络,为群众提供连续、综合、上下贯通的全过程全生命周期的医防融合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县卫生健康局牵头,县财政局、县医共体总医院配合)(八)下沉优质医疗资源。全面推进联合门诊、联合病房建设,下沉县级人力、技术、管理等各类资源,支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特色专科建设。建立医共体县镇村三级帮扶制度,总医院
14、根据各基层分院实际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帮扶计划并组织实施。确保总医院在医共体成员单位分别有1-2名长期帮扶人员,在学科发展、医疗质量、远程医疗、人员进修、职称晋升指导等方面给予具体帮扶。发挥总医院“传帮带”作用,组建由总医院精干医疗技术力量牵头的带教团队,定期组织到镇卫生院及村卫生站进行现场教学指导。(县医共体总医院牵头,县卫生健康局配合)(九)推进医疗资源共享。推进检验检查结果县域内互认,加快设置医共体检验中心、影像中心、心电中心、病理中心等各类资源共享中心,为医共体内医疗机构提供同质化、一体化服务。加强对医共体各分院检查检验项目的质量控制和培训,推进医共体各分院之间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
15、到2023年底年底基本形成“基层检查+县级诊断”格局。(县医共体总医院牵头,县卫生健康局配合)(十)落实“公益一类财政保障、公益二类绩效管理”。县直有关单位要加强工作指导和统筹,要细化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全部落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益一类财政保障、公益二类绩效管理”,拓展服务项目,通过提供优质医疗卫生服务获取合理报酬,实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到2022年底,落实“公益一类财政保障、公益二类绩效管理”。(县卫生健康局牵头,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县财政局、县医共体总医院配合)(十一)全面推进医防协同建设。建设医共体与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常态化协同工作机制,构建全县域分级分层分流的疫情防控体系。医共
16、体要建立公共卫生统筹管理机制,总医院设立公共卫生科,发挥公共卫生统筹管理作用,加强基层防控能力。总医院设立慢病管理中心,完善慢性病医防协同管理机制,上下联动,全专融合,提升县镇村一体化的慢病服务能力。县医共体总院要总结前期医防协同开展经验,到2025年年底,基本形成较为成熟的县域医防协同机制,全面推广医防协同工作。(县医共体总医院牵头,县卫生健康局、县疾控中心配合)(十二)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要建立家庭医生激励制度,明确基本公共卫生、医保、个人分担的三方签约服务筹资机制,完善签约服务费、绩效考核与薪酬分配方案。允许总医院全科、其他临床医师(含中医类别)在各分院以个人或团队形式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总医院要为基层家庭医生提供绿色通道,将30%以上的专家号源、预约检查、床位等医疗资源交由家庭医生管理支配;要推动资源下沉,通过联合病房、联合门诊、远程医疗,为签约居民提供“一站式”全专结合服务,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融入签约服务全过程。推动“互联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