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X镇三变改革经验介绍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X镇三变改革经验介绍材料.docx(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关于X镇三变改革经验介绍材料欢迎大家到XX镇调研指导工作,下面我将XX镇“三变”改革情况向大家作简单介绍。近年来,XX镇坚持党建引领,以“五星”支部创建为契机,充分发挥各村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因地制宜,盘活资产,多措并举,示范村带动、全镇域推进“三变”改革,在改革中持续凝聚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强大合力。一、工作开展情况一是高位推动,问题作导向,量身定制发展模式路径。XX镇土地面积居全县第一,大多数村都有集体土地,且部分土地承包期限长、承包费过低,集体经济存在流失风险。XX镇坚持问题导向,针对此现象,大力推动各村收回到期土地、流失土地,用于发展集体经济。各村积极行动,大力收回多年
2、沉淀资源,将到期的承包地、流失的集体土地收回,巧将资源变资产。如:XX村收回800亩,XX收回500亩,XX收回400亩,XX收回300亩,XX流转500亩,xx收回阿胶厂一家,XX收回土地后集体经济达14万,XX收回土地后集体经济超10万等。二是党群联动,统揽不包揽,建立系统化推进机制。推进“三变”改革,最关键的还是在村级党组织力量上,要充分激发其改革的动力和发展村集体经济的主观能动性。XX镇党委政府坚持统揽不包揽、主导不主办,致力持续推动农业产业结构有力调整、解决集体经济发展根本性问题。在此基础上,XX镇对XX村、XX村、XX村、XX等主动积极发挥作用的村级党组织开展定向指导工作制度,实行
3、产业培训、项目招商引资等工作推进清单式管理,确保村集体经济发展目标清、责任实、落地准;压实村支部书记责任,把“三变”改革与集体经济发展同步纳入各村年度目标绩效考核内容,制定定期汇报调度工作机制,切实把基层党组织引领功能压实。三是示范带动,探索新路径,拓展村集体经济增收渠道。2022年XX镇勇于尝试,在XX村作为试点开展“三变改革”,镇里投资40余万,实施打井、埋管等改造基础设施,采取种植大豆、玉米套种及尖椒等农作物的模式,由于天气原因,尖椒有大片死亡,但通过农业保险赔付及大豆、玉米套种补贴,整体盈利基本与基础设施投资持平。基础设施投资的前提下,收入依然可观。这为其他村开展“三变改革”工作提供了
4、一定的经验。XX镇XX村将上世纪90年代发包出去的三、四百亩集体土地全部收回,并通过拍卖的方式重新流转三年,共计流转26万余元,极大地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收入,为“三变改革”做准备。同时一户一田合大方,已收回全村近一半土地,预计二季度将全部收回,重新分配。全村3600余亩土地已完成高标准良田建设,全村土地规大方后将成方连片出租,进一步拓展村集体经济增收渠道,促进群众增收致富。四是项目牵动,延伸产业链,提高资源转化率和附加值。借助XX保护项目,提出“政府引领+国储林项目带动+林业部门指导+合作社经营生产+企业营销”的万亩XX保护开发项目,XX村流转土地260亩,采用一亩地收取100元运营费用的管理模
5、式进行发包,促进产业发展。XX镇XX专业合作社成功申报全国“一村一品”项目。二、存在问题XX拥有自然土壤优势,计划与XX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在7个村种植“XX”型品种,实施连作的生产模式,一期计划种植3000亩,已于去年十二月份对土壤进行了实地踏勘,如果项目顺利实施,每千亩预期收益205.4至401.4万元。同时建设XX产业园项目存储配套设施,为商品提供种苗繁育、商品薯贮存、加工、预选、包装、物流等全套服务,支撑XX产业的生产发展,形成完整健全的XX产业链生态闭环。但田间水、电、渠、路配套已经无法满足XX产业发展需要,配套设施建设将是实施红薯示范种植的基本前提。交付土地需满足三通一平即:井通(有井
6、有泵)、电通(合闸出水)、路通(通行13米长货运车辆)、地块平整。XX镇土地现状林地占80%以上,因历史原因,农业项目匮乏,加之老旧农田项目年久失修,导致较多林地缺乏机井、水管等配套基础设施。今年以来,发动XX村、XX村、XX村、XX村等20个村流转土地,但苦于无井、无管网等基础设施问题,导致农业项目迟迟无法落地。制约XX镇农业发展、三变改革的主要瓶颈是基础设施问题。如果领导能在项目资金方面能够给予适当倾斜,我们将在XX村、XX村等村流转的土地上配套基础设施,做到三通一平,立足资源资产优势,推动项目落到实处,实现“三变改革”新突破,壮大集体经济,助力群众增收致富。三、下步打算下一步,XX镇将持续在土地上做文章,克服困难,继续大力收回、整合村集体土地,将零散土地化零为整,积极争取种植意愿不强的农户土地,为实施“三变改革”项目提供土地支撑。通过积极争取农业相关项目,改善XX镇现有农田基础设施,大力推动“三变改革”全面实施,以“三变改革”助推乡村振兴为动力,以乡村建设行动为抓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推动我镇农业农村现代化走在全县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