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卫生防疫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卫生防疫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一、总则1.编制目的为了有效预防和及时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建立健全应急机制,确保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保证正常的教学及生活秩序,维护学校稳定。2 .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XX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办法及国家其他有关规定,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预案。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学校内突然发生的,造成或可能造成师生员工身体健康严重损害的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群体性异常反应、食物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师生员工身体健康的公共卫生事件。4 .工作原则预防为主:加强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建立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侦警预报机制,尽早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苗头,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迅速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属地管理: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控制和应急处置工作实行属地管理,由当地政府负责。分级负责: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按照事件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分为一般(Iv级)、较大(In级)、重大(H级)和特别重大(I级)四级,实行分级负责和属地管理。分类指导: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实行分类指导,科学防控。加强合作:加强与当地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等的合作,共同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和控制工作。群防群控:加强对师生员工的健康教育,提
3、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发动师生员工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做到群防群控。二、应急组织和职责1 .应急指挥机构成立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负责领导、组织、协调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由学校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分管领导担任副组长,学校办公室、宣传部、学生工作处、研究生处、保卫处、后勤管理处、财务处、校医院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校医院,负责日常工作。办公室主任由校医院主要负责人担任。2 .工作职责领导小组职责:全面组织、制定、落实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紧急预案及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制度;组建学
4、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网络;监督各成员单位对本部门防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制度建设和具体实施制度的情况。如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立即启动学校指挥系统。领导小组负责统一决策、组织、协调、指挥全校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相应行动;研究决定事件性质、类型和级别,确定与其他类特定事件应急处置预案的联系,下达应急处置任务;及时前往事发地点参与现场指挥、开展调查工作;决定信息上报的级别、内容以及请求上级部门指示、援助等事项。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处理日常事务。负责收集和分析相关的数据和工作情况,向领导小组及时报告相关信息并提出处理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原则意见和具体措施;及时总结和推广处理突发
5、公共卫生事件的经验和做法;督导、检查各职能部门和学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工作的情况;督促各部门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性质对有关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3 .应急处置工作小组综合协调组: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的落实安排、监控事件的发展动态、上级管理机构及主管部门的接待、汇报工作。医疗诊治组:负责掌握疾病的诊断标准及治疗程序,根据工作需要调配医务人员的工作岗位及工作内容;负责门诊及住院病人的诊治、流行病学调查、医学观察人员的处置及医院值班。负责与属地医疗卫生部门的行动协调和信息沟通。防疫消毒组:负责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预防消毒措施、制定和落实相应的消毒方案;负责消毒药品、器
6、械、消耗材料的发放、管理、技术指导。物资、资金保障组:负责我校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发生时全校生活保障、交通保障、通信保障;以及卫生防护和医疗处置及防疫消毒等各项工作的后勤保障工作;现场应急处置所需的医疗救护设备、救治药品、医疗器械等物资的采购工作;组织、协调和及时安排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应急处置工作所需经费。安全保卫组:负责掌握、分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校园的治安动态,并对校园稳定及治安状况进行调查、了解,及时向学校应急处理工作领导小组汇报,对采取进一步的应对措施提出建议,依法协助对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和密切接触者采取法定措施。宣传工作组:负责依据有关规定,负责组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工作
7、的宣传报道,负责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新闻发布工作。正确引导学校师生情绪,避免产生不必要的恐慌。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预警和报告1 .监测建立健全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网络,加强对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及时发现和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加强对学校食堂、宿舍、图书馆、体育馆、实验室等人员密集场所的监测,及时发现和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加强对学校周边环境的监测,及时发现和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 .预警建立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预报机制,根据监测结果,及时发布预警信息。预警信息包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类型、级别、发生时间、地点、范围、危害程度等。预警信息的发布由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经领
8、导小组批准后,通过学校网站、校园广播、宣传栏等渠道发布。3 .报告建立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明确报告的责任主体、报告内容、报告时限和报告流程。责任报告单位:学校各部门、校医院。责任报告人:学校各部门负责人、校医院医务人员。报告内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时间、地点、经过、人数、主要症状、初步诊断、已采取的措施等。报告时限: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应在第一时间内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报告流程:责任报告人一领导小组办公室一领导小组T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响应1 .事件分级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划分为特别重
9、大(I级)、重大(II级)、较大(In级)和一股(IV级)四级。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级):学校发生的肺鼠疫、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放射损伤、新传染病以及我国已消灭传染病等达到卫生部确定的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I级):学校发生集体食物中毒,一次中毒人数超过1人并出现死亡病例,或出现1例以上死亡病例;学校发生肺鼠疫、肺炭疽、腺鼠疫、霍乱等传染病病例,发病人数以及疫情波及范围达到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学校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疑似病例;乙类、丙类传染病在短期内
10、爆发流行,发病人数以及疫情波及范围达到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扩散到县(区)以外的学校;因预防接种或预防性服药造成人员死亡;因学校实验室有毒物(药)品泄露,造成人员急性中毒在5人以上,或者死亡5人以上;发生在学校的、经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1I级):学校发生集体性食物中毒,一次中毒人数1人以上,或出现死亡病例;学校发生肺鼠疫、肺炭疽、霍乱等传染病病例,发病人数以及疫情波及范围达到市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乙类、丙类传染病在短期内爆发流行,疫情局限学校内,发病人数达
11、到市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在校内发现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发生在学校的因预防接种或预防性服药造成的群体性心因性反应或不良反应;因学校实验室有毒物(药)品泄露,造成人员急性中毒,一次中毒人数在15人,或死亡5人以下;发生在学校的,经市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认定其他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V级):学校集体性食物中毒,一次中毒人数31人,无死亡病例;学校发生腺鼠疫、霍乱病例,发病人数以及疫情波及范围达到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因学校实验室有毒物(药)品泄露,造成人员急性中毒,一次中毒人数在I人以下,无死亡病例;发生在学校的,经县
12、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 .响应级别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响应级别,根据事件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分为一般(IV级)、较大(In级)、重大(11级)和特别重大(I级)四级。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V级):发生在学校内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未达到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山级)标准的。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H【级):发生在学校内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达到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1I级)标准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级):发生在学校内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达到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I级)标准的。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级):发生在学校内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达到特别重
13、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级)标准的。3 .应急响应措施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V级)的应急响应措施: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实施应急处置工作。及时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情况,并按照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做好应急处置工作。配合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开展调查工作,及时收集、整理、分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相关信息,并按照要求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加强对师生员工的健康教育,提高师生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做好学校的卫生清洁和消毒工作,加强对学校食堂、宿舍、图书馆、体育馆等人员密集场所的管理,确保学校环境的卫生和安全。及时发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相关信息,回应师生员工和社会的关切。较大突发公共
14、卫生事件(III级)的应急响应措施:在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V级)应急响应措施的基础上,增加以下措施:配合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确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原因和传播途径。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和隔离治疗,防止疫情的扩散。加强对学校周边环境的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风险。按照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做好学校停课、放假等相关工作。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H级)的应急响应措施:在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n级)应急响应措施的基础上,增加以下措施:配合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开展应急监测,及时掌握疫情的发展趋势和变化情况。组织专家进行风险评估,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按照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
15、做好学校停课、放假等相关工作。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级)的应急响应措施: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I级)应急响应措施的基础上,增加以下措施:配合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开展应急科研工作,探索有效的防控措施和治疗方法。组织动员全校师生员工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工作,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4 .应急响应的终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的终止,按照“谁启动、谁终止”的原则进行。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V级)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组织专家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决定是否终止应急响应。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HI级)、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I级)和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级)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专家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决定是否终止应急响应。五、善后处理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完成后,工作重点应马上转向善后与恢复行动,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恢复学校正常教学和生活秩序。2 .事件调查:会同有关部门对所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对导致事件发生的有关责任人和责任单位,依法追究责任。3 .善后工作: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性质及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学校应认真做好或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做好受害人员的善后工作。4 .问题整改:对突发事件反映出的相关问题,存在的卫生隐患问题及有关部门提出的整改意见进行逐一落实。加强经常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