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共同审美实践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感.docx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1700070 上传时间:2024-12-1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0.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共同审美实践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以共同审美实践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以共同审美实践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以共同审美实践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以共同审美实践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共同审美实践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感.docx(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以共同审美实践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感中华大地上曾经生活着如匈奴、鲜卑、羯、氐、羌、突厥、党项、契丹、女真等数量众多的少数民族,这些民族在与汉族漫长的交往交流中不间断融合,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一员。在民族融合过程当中,文化认同无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植根于不同民族文化土壤中的中华文化,是各民族人民在长期的审美实践中国共产党同创造、精心培育、不间断发展所形成的多元一体文化。书法艺术衍生于汉字,是中华文化中极具辨识性的璀璨明珠之一。书法艺术就是各民族共同审美实践的产物,在不同历史时期,书法推进了各民族人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在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魏碑,就发源于鲜卑族建立的北魏。历史上,以北魏孝

2、文帝拓跋宏为代表的统治者,深深折服于汉文化的博大精深,于是在其王朝推行着汉服、说汉语、写汉字,最终诞生了魏碑这一与帖本书法不一样的、刚健险峻、豪放质朴的书体。魏碑艺术是汉文化与鲜卑文化融合的典型,是汉民族与鲜卑民族共同审美实践的结晶。此后,魏碑与以“二王”为代表的帖本书法相互影响融合发展,共同促成了唐楷法度的形成。“南帖北碑”因此成为中国书法艺术的两面旗帜。类似的还有在云南曲靖发现的爨宝子碑(刻于405年和在云南陆良发现的爨龙颜碑刻于458年),这两块碑的所在地是“爨人”所在的区域,其创作者是彝族。彝族人学习汉字书法与鲜卑族不同,别开生面,丰富了碑体书法内涵。元清两个朝代的人民也在共同的审美实

3、践中推进书法艺术发展。元朝建立不久,忽必烈即命程柜夫寻找“遗逸”,程柜夫开列的名单上,第一位即是书法家赵孟)慎。在赵孟少慎等人影响下,元朝出现了如契丹族耶律楚材、蒙古族康里峻峻等优秀少数民族书法家。清朝的统治者自小就接受汉文化教育,对书法尤其喜爱。如乾隆一生广泛搜罗名帖法帖,将他最喜爱的帖子藏于“三希堂”,以至朝廷内外,都以写一手好的书法为荣。由此可见,在汉文化的影响下,长期以来,不同民族对书法的审美实践共同推进了书法艺术的发展,也不间断增强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促进了民族大融合。那么,何谓审美实践?审美实践是指人们有目的地欣赏美创造美的过程,是人类社会实践的组成部分。黑格尔在美学讲演录中提

4、出,通过审美实践,“人把他的环境人化了”,“而且就在这实践过程当中认识他个人”,在个人实践中“复现”,证实”个人,形成了具备能动性的审美关系。与书法一样,唐诗也是不同民族共同审美实践的产物,是特定时代中华民族融合的文学产物,也是中华文化共同体的艺术创造。作为中国古典诗歌的杰出代表,唐诗整体上对刚健质朴的北朝文化、清新流丽的南朝艺术、热烈绚烂的域外文明兼收并蓄。唐代文化胸襟博大,出现了“胡越一家,自古未有”的局面。唐太宗李世民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唐玄宗继承了唐太宗开放的文化政策,民族文化交融由中原拓展到江淮流域和天山南北地区之外,与中亚、南亚和东亚各国也进行频繁的交往。唐

5、初魏征提出了“江左宫商发越贵于清绮;河朔词义贞刚重乎气质。气质则理胜其词,清绮则文过其意。假设能掇彼清音,简兹累句,各去所短,合其两长,则文质彬彬,尽善尽美矣”的文学主张,这一愿景在唐诗中得以实现。唐之前及初唐民族不同地域文化的接触、碰撞、交汇,成为唐诗构建中华文化共同体的一大前提。梁启超曾说过,“产生出一种异彩”的诗歌是“经过一番民族化合以后,到唐朝才会发生。那时的音乐和美术,都很受民族化合的影响。文学自然也逃不出这个公例”。美国汉学家谢弗所著的唐代的外来文明一书中就记载了多种唐朝的外来物品,这些外来的风物、民俗、艺术、在唐诗里随处可见。如王翰诗“桑女淮南曲,金鞍塞北装”提到了汉人着胡服,岑

6、参的“君不闻胡笳声最悲,紫髯绿眼胡人吹”,王建的“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分别写到胡人、汉人奏胡乐的情状,李白少年行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等诗篇既呈现了胡姬这一特殊民族形象,也生动展示了胡人在汉地的产业形态。至于葡萄这一当时代表性外来物产,在唐诗中更是屡见不鲜。在对外文化传播中,唐诗所蕴含的价值观念成为海外华人与中华文化密不可分的精神与情感的纽带。不仅是书法和唐诗,千百年来,音乐、舞蹈、建筑、服饰等几乎所有艺术与日常生活的审美实践,无不包含各民族人民在交往交流交融中的彼此学习和吸收包容。中华文化植根于各民族文化土壤,之所以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根脉和基因,是因为中华文化是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

7、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的民族政策引领下,民族团结、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一步提升,这一成就的取得同样也是中华文化认同的结晶,同样也得益于各民族共同的审美实践。尤其是新时代以来,在传统文艺的基础上,基于数字技术和网络传播进行内容生产和美的创造,使得影视动漫、网络文艺等新文艺形态得以迅猛发展,虚拟美学与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共存,各族人民以共同的审美实践,以新的媒介形态拓展了审美空间,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面向未来的时代内容。中华民族从历史走向未来、从传统走向现代,多元一体的文化认同始终是根脉与魂魄。(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研究员)李安来源:学习时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艺术/历史 > 古代文学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