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辅导党课共8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度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辅导党课共8篇.docx(1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2024年度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辅导党课共8篇第一篇,英八篇党课讲稿:党史上的三中全会正确认识党史上的重要会议,是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备受瞩目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胜利闭幕之际,正确认识党史上的三中全会,对于全党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更好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具有重要启示意义。一、改革开放之前的三中全会自1921年党成立至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共举行了11次,党的三中全会召开了4次。党的一大至五大没有召开过中央全会。1928年党的六大通过的党章规定,“中央委员会应按期召集全体委员会之会议”,除因“文革”而未能召开党的九届三中全会外
2、,其余三中全会均按期召开。改革开放之前召开的4次三中全会分别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六届三中全会(1930年9月24日至28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七届三中全会(1950年6月6日至9日)、八届三中全会(1957年9月20日至10月9日)、十届三中全会(1977年7月16日至21日)。六届三中全会结束了李立三“左”倾冒险错误在全党的统治:七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召开的,会议提出的策略路线和行动纲领,对巩固人民民主专政、恢复国民经济,发挥了重要作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成为20世纪90年代经济体制改革的行动纲领。1997年党的十五大对我国跨世纪发展作出部署。实现跨世纪
3、发展目标必须保持农业农村的稳定发展,与此同时,总结农村改革20年的成就和经验也很有必要。因此,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1998年10月12日至14日)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方针。进入21世纪,在2002年党的十六大召开后,针对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初步建立但市场发育程度较低的实标,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2003年10月11日至14日)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对经济体制改革作出规划和部署,提出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建立现代产权制度等。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
4、效机制”,加之三农问题一直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2008年10月9日至12日)再次聚焦农村改革,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加强农村制度建设、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等,为推进科学发展夯实基础。2012年党的十八大之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临新任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2013年11月9日至12日)再次聚焦改革,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共推出336项重大改革举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划时代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是划时代的,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启
5、动的改革开放,是党的一次伟大觉醒,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党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也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改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没有改革,我们就不可能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如何推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唯有改革。二十届三中全会乘势而上,聚焦改革,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转化为推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力量。制度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问题。从新时期到新时代,历次三中全会作出的重大决策具有许多新的内涵和特点,其中很
6、重要的一点,就是制度建设分量越来越重。改革越是不断深化,触及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问题就越多,对改革顶层设计的要求就越高,对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要求就越强,相应的建章立制、构建体系的任务就越重。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加强顶层设计、总体谋划,破立并举、先立后破,筑牢根本制度,完善基本制度,创新重要制度。这一主线,是对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宝贵经验的继承、发展和运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开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之后的历次三中全会皆围绕经济发展做改革文章。从单一公有制到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和坚持“两个毫不动摇
7、,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前无古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到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一系列重大改革决策都表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把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第二篇党课讲稿: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聚焦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这一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就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作出全面部署、提出明确要求,对于新征程上坚持和完善我国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重要政治制度
8、,丰富各层级民主形式,把人民当家作主具体、现实体现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各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深刻认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全面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得到更好发挥,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得到巩固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坚持运用“两个结合”,深刻把握民主政治发展规律,原创性提出了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标志着我们党对民主政治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新的高度。“发展全过程人
9、民民主”纳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个明确”的重要内容,确定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为推进新时代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指引和遵循。全过程人民民主清晰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民主观。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指出,民主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始终不渝坚持的重要理念。对于什么是真正的、有效的民主,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八个能否”、“四个要看,四个更要看”的标准,揭示了民主真谛,廓清了民主“迷思”。以什么样的思路来谋划和推进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具有管根本、管全局、管长远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我们党始终高举人民民主旗帜的五个基本观点:一是人民
10、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二是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要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正确道路,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长期奋斗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必然结果,是坚持党的本质属性、践行党的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四是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和人民内部各方面在重大决级之前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就共同性问题取得一致意见,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共同构成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
11、治的制度特点和优势。五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关犍是要把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为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提供更加完善的制度保障。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彰显了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增强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信心和定力,为人类政治文明进步作出充满中国智慧的贡献。全过程人民民主集中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和特点优势。全过程人民民主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智慧和力量。全过程人
12、民民主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不仅有完整的制度程序,而且有完整的参与实践。我国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形成了全面、广泛、有机衔接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构建了多样、畅通、有序的民主渠道。在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中,全体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把人民当家作主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全过程
13、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实现了过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相统一。在党的领导下,全体人民以国家主人翁的地位投身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党的领导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是保证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支持人大、政府、政协和监委、法院、检察院依法依章程履行职能、开展工作、发挥作用,这两个
14、方面是统一的。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必须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保证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得到全面贯彻和有效执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本质要求。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确保人民享有广泛而真实的民主权利,发挥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根本目的是依法保障人民权益。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
15、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题,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我国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国内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54万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126万亿元,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39800元增加到89300多元。谷物总产量稳居世界首位,十四亿多人的粮食安全、能源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城镇化率达到66.16%o制造业规模、外汇储备稳居世界第一。这些成就的取得原因很多,积累的经验也很丰富,其中坚持以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全面深化改革,加强改革顶层设计,敢于突进深水区,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敢于面对新矛盾新挑战,冲破思想观念束缚
16、,突破利益固化藩篱,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是重要的原因和基本的经验。二、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牢牢把握根本目的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从多方面发力,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迸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主题,坚决破除妨碍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要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和推动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完善支持全面创新、城乡融合发展等体制机制;要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社会活力,推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更好相适应;等等。但不管哪一方面的改革都要紧紧把握和围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这一根本目的,不能偏离根本目的。(一)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