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富裕背景下家庭农场三产融合模式与路径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共同富裕背景下家庭农场三产融合模式与路径研究.docx(9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共同富裕背景下家庭农场三产融合模式与路径研究摘要: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而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则是制约共同富裕的关键因素。家庭农场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助推农民农村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同时,三产融合有助于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的问题。因此,本文阐释了家庭农场三产融合的模式,分析了家庭农场三产融合面临的问题,建议从深化三产融合、拓宽融资渠道、提高技术水平、强化家庭农场代际传递4个方面助推家庭农场三产融合发展,从而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关键词:共同富裕;家庭农场;三产融合;融合路径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
2、指出:“促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为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央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和农村内部差距。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聚焦解决谁来种地问题,以小农户为基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重点、社会化服务为支撑,加快打造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高素质生产经营队伍”。家庭农场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能有效带动小农户共同富裕。2023年底,全国家庭农场超过400万个,半数以上的家庭农场年经营收入在10万50万元,平均每个家庭农场年净利润11.6万元,促进了农户增收,带动了农民就地就近就业(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http:/WWWxwzw
3、dt202312t202312196442997.ht11)。传统家庭农场采取单一的种植、养殖经营模式,主要生产低附加值的初级农产品,缺乏与第二、第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导致农民收入偏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简称“三产融合”)作为一种创新的生产模式,能够优化整合生产要素,延伸产业链条,拓宽农民收入渠道。因此,家庭农场采用三产融合模式不仅符合现阶段的生产实际,还能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新路径。1家庭农场三产融合的模式分析家庭农场三产融合是一种将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和农产品市场服务业3个产业有机融合、交叉发展的模式,创新了生产方式、经营方式和资源利用方式,促进农业产业链延伸、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升级和
4、农民收入增加。根据实践经验,家庭农场三产融合经营模式主要有4种:农业内部融合模式、农业产业链延伸融合模式、农业功能拓展融合模式和新技术应用模式。1.1.农业内部融合模式农业产业内部产业整合型融合,采用农牧结合、农林结合、林牧结合、农渔结合等新型循环种养模式,发展生物多样性农业,打造绿色有机农产品,实现养殖、种植环保协同发展,保障农业生产优质高效,农民收入增加。例如北京市密云区净田社家庭农场将林下养鸡和有机蔬菜种植相结合,建立生态循环种养模式,有效提升农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1.2农业产业链延伸融合模式农业产业链延伸融合模式以农业生产为基础,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业,创新农产品销售渠道,打造品牌效应,
5、形成产加销一体化发展,节约交易成本,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例如江西省赣州市龙南县甜蜜谷养蜂场家庭农场,在养蜂的基础上,建设加工车间,研发特色蜂产品,打造自有品牌,建成了产、力口、供、销一体化的专业化、规模化蜂产业家庭农场。1.3农业功能拓展融合模式在发展农业产业的基础上,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将农业与休闲、旅游、文化、教育等产业交叉融合,形成“农业+”文化、旅游、教育、康养等多元业态,更新农业发展模式,构建良性互动的产业价值体系,提高家庭农场收益1。以天津市宁河区柴火妞谷物种植家庭农场为例,建立“生态绿色种植+农业休闲旅游+中小学生实践基地”三位一体发展模式,通过植入“农业+旅游”“农业+教育”等功
6、能,提升农田和农产品价值。1.4新技术融合模式在推动家庭农场现代化发展中,利用数字农业技术、农业高新技术实现先进科技与农业产业的融合发展2;引进机械化生产技术,运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数字技术对农场进行标准化、自动化、科学化的管理;使用互联网技术实现农产品线上线下交易与农业信息深度融合,利用微信、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拓宽销售渠道。以山东省广饶县张守凤家庭农场为例,配套农业物联网、视频信息采集等设施设备,智能管控生产流程,向山东省大数据平台实时传输数据和图像,运用大数据指导生产,通过淘宝等互联网平台进行销售,打造智慧农场。2家庭农场三产融合面临的问题2.1三产融合度低目前,我国家庭农场仍处于起步发
7、展阶段,三产融合度低。家庭农场的经营主体主要来源于早期的种养大户和专业大户,虽然具备丰富的种植、养殖经验,但是受学历、年龄、传统生产观念的束缚,很多经营主体重农业生产,轻第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一方面,经营模式以初级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为核心,缺乏农产品的精深加工能力,并且营销渠道单一,品牌意识不强,导致产业链条短,农产品的附加值低。另一方面,农业具有旅游、文化、休闲、教育等多种功能,家庭农场对这些功能挖掘不够,对农业生态、自然景观、人文历史、乡村民俗等资源开发利用不足。第三产业模式以传统农家乐为主,经营规模偏小,基础设施落后,缺少特色和创意,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导致经济效益不高。2.2资金不足家
8、庭农场在三产融合发展过程中需要建设生产基地,购置机械设备,完善基础设施,资金需求较大,但自有资金积累有限,存在资金缺口。在进行外源融资时,由于传统观念和金融素养的约束,部分家庭农场经营主体倾向于寻求基于亲缘、地缘等社会网络关系的民间借贷。这种借贷方式一般期限短,金额较小,借贷程序不规范,存在较大风险,难以满足家庭农场发展的长期资金需求。家庭农场进行外源融资的另一种方式是通过金融机构进行融资。但是,大多数家庭农场由于经营规模偏小,有效抵押物不足,经营信息获取困难等原因,难以通过银行获得足够的资金。此外,贷款手续复杂,贷款利息较高也制约了家庭农场经营主体的贷款意愿。因此,家庭农场三产融合发展中融资
9、难、融资贵问题仍较为突出。2.3技术水平落后技术创新打破了农业产业内部,农业与第二、三产业之间的壁垒;是农村三产融合的关键性因素。然而,家庭农场经营主体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在新兴技术应用方面存在困难。许多家庭农场经营主体缺乏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型农业生产技术,农业机械化、标准化水平不高,管理模式粗放,导致农产品的生产效率和质量都较低。薄弱的农业基础束缚了家庭农场经营主体主动参与三产融合的积极性。此外,很多家庭农场经营主体在农产品的运输、存储、精深加工、品牌营销、供应链服务等方面缺乏充足的技术支撑,导致产业链条延伸不足,全产业链收益能力较低。2. 4代际传承困难家庭农场的显著特征是以家庭
10、基本经营单位。三产融合发展需要家庭长期投入资本、设备、劳动力、技术等资源,投资额大,投资周期长,回报收益缓慢。然而,我国家庭农场主老龄化问题严重,以上海市为例,2019年家庭农场主平均年龄为51岁。因此,家庭农场的代际传承影响三产融合发展的可持续性。一方面,农场规模、收益情况等因素影响农场主子女继承家庭农场的意愿3。若家庭农场生产规模较小,产生的经济收益较低,更不足以吸引子女继承家庭农场,子女倾向于选择外出务工或从事非农产业经营,导致家庭农场“后继无人”,三产融合发展中断。另一方面,家庭农场三产融合发展对经营者的理念、能力、素质要求较高,不仅要懂农业,还要懂经营管理。因此,家庭农场主子女无论是
11、欠缺农业技术,还是不善于策划、市场营销等,都难以持续经营家庭农场。3家庭农场三产融合的优化路径3.1深化三产融合一是提高家庭农场经营主体三产融合发展的意识,树立家庭农场三产融合先进典型,推广家庭农场通过三产融合发展提升经济收益的经脸,激发家庭农场三产融合的内在驱动力。二是完善家庭农场三产融合发展的扶持政策,破解家庭农场三产融合发展中的土地、政策约束问题。加强三产融合发展的顶层制度设计,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家庭农场积极参与三产融合,提供财政资金支持,惠农性补贴向三产融合发展的家庭农场倾斜,减免税收,健全土地流转政策,为家庭农场三产融合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三是拓展农业功能,做实一产,做精二产,做
12、活三产。使用现代化的设备进行农业集约化生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建立标准化的生产车间,规模化量产,打造品牌,提升知名度,延伸产业链条,增加家庭农场收益。打造绿色、生态的家庭农场,将农业和文化、旅游、教育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农文旅产业、休闲农业、康养农业等新兴业态,促进农业提质增效4。3. 2拓宽融资渠道为满足家庭农场三产融合发展中的资金需求,政府、金融机构与家庭农场三元主体之间需要形成合力,拓宽家庭农场融资渠道。政府要落实财政奖补政策,对家庭农场三产融合建设项目给予资金支持,对示范性家庭农场进行奖励;推动农村土地、房屋、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工作,解决家庭农场贷款融资中有效抵押
13、物不足的问题;进一步开放农村金融市场,引导社会资本稳妥有序投入农村农业领域,设立投资基金,满足多样化投融资需求。金融机构要推动农村普惠金融发展,通过讲解和实操的方式向家庭农场经营主体普及金融知识和金融工具。商业银行要完善家庭农场信用评级机制,创新风险管理体系,向信用较好、抵押物充足的家庭农场发放低息贷款;农业融资担保机构要增加担保产品供给,通过农担增信帮助家庭农场获得金融信贷支持;保险机构应推出定制化的保险产品服务家庭农场,降低家庭农场三产融合发展中面临的风险。家庭农场要更新经营理念,实行企业化管理,规范财务管理,编制财务报表,增加家庭农场的信贷可得性。3. 3提高技术水平家庭农场要以数字科技
14、赋能农业三产融合发展:把卫星遥感、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计算机技术等数字科技应用于现代农业领域,采用无人机精准播种、施肥机变量施肥、智慧灌觌、机器人采摘等智慧农业生产方式;以新型农业生产技术代替化学农药,改良土壤,发展有机农业;将农业生产与工业、旅游、互联网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农产品加工、乡村智慧旅游、农村电商等新形态;同时,要大力发展科技农业公司,由第三方的科技农业公司为家庭农场提供智慧农业设备,家庭农场通过共享租赁的模式降低设备投入。3.4强化家庭农场代际传递家庭农场代际传递是解决“谁来种地”问题的重要抓手。一方面,通过三产融合提高家庭农场经营主体的收入,吸引子代“继承父业”;通过政策
15、优惠、养老补助、农民职称评定等方式,解除子代在医疗、养老、教育方面的后顾之忧,提高子代对家庭农场主职业的认同度和自豪感;通过专家授课、现场教学、交流研讨、实地考察等形式教育培训有意愿继承家庭农场的子代,使其具备管理家庭农场的能力。另一方面,整合农业社会化服务资源,充分发挥综合农事服务中心、新型农业服务公司、农业专家的作用,为家庭农场经营主体提供农业生产托管、政策咨询、技术指导、财务管理、农产品销售、金融保险等服务。参考文献1张林,温涛,刘渊博.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理论机理与实证判定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6(5):42-56+191-192.2耿红莉.农民专业合作社产业融合发展探讨J.合作经济与科技,2023(12):28-30.3陈金兰,朱建军,胡继连.农场主希望“子承父业”吗?J.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22,21(2):146-155.4朱其勇.做大做强“武夷”品牌绿色产业赢得未来J.福建质量技术监督,2017(4):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