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7篇学习领会2024年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专题辅导党课讲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共7篇学习领会2024年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专题辅导党课讲稿.docx(1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共7篇学习领会2024年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专题辅导党课讲稿党课:努力做到深刻领会和把握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发出了将新时代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的最强音,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了科学擘画与战略部署,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我国改革开放在新的历史起点、新的实践高度、朝着新的时代任务,开启了新的历史征程。学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必须深刻领会和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题、重大原则、重大举措、根本保证,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转化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力量。一、深刻领会和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主IK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
2、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是本次全会最重要的成果;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本次全会的鲜明主题。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的,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广阔前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必须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紧紧围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以此作为稳大局、应变局、开新局的重要抓手。要紧扣主题明方向,锚定“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
3、化”这个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和2035年要实现的改革目标,突出聚焦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聚焦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聚焦建设美丽中国、聚焦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聚焦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长期执政能力等“七个聚焦”,按照五年时间即2029年完成决定提出的改革任务这个要求,倒计时抓好各项改革。二、深刻领会和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原则发展永无止境,改革有其章法。将新时代改革开放进行到底,必须坚持正确的方法论,在不断实践探索中推进。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我们党善于从纷繁复杂的矛盾中把握规律,在实践中探索了诸多宝贵经验,要充分
4、总结和切实运用好。尤其要认真贯彻好“六个坚持”重大原则,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守正创新,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系统观念。“六个坚持”中,党的全面领导强调了领导力量,以人民为中心是价值取向,守正创新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制度建设是主线,法治起着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坚持系统观念才能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六个坚持”集中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是对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宝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重要论述的新的丰富和发展,是新征程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遵循。我们要准确理
5、解这些重大原则的丰富内涵,切实贯穿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全过程,严格遵循、长期坚持,确保改革行稳致远,不断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劲动力、提供有力制度保障。三、深刻领会和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举措中国式现代化出题目,全面深化改革做文章。全会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做出了系统部署,提出了14个方面的重大改革举措,强调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健全保障和改善
6、民生制度体系,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持续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提高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水平。14个方面包含了30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涉及体制、机制、制度层面的内容,这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充分彰显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点,更加注重改革实效”的鲜明特征。我们要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牢牢牵住“牛鼻子”,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统筹谋划和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国防和军队等各领域各方面的改革,同向发力增
7、强改革整体效能。四、深刻领会和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保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党的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正是基于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决定把“聚焦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长期执政能力”作为关键领域“七个聚焦”之一,专门用一个部分来部署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在总结经验、阐述意义、提出原则、部署举措中,把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作为重要内容。必须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保持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高度自觉,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完善党的自
8、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不断推进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要坚持党中央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确保改革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不断提升干部精神状态、素质能力、作风形象,激励干部开拓进取、干事创业,着力解决干部乱作为、不作为、不敢为、不善为问题,全方位营造有利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良好政治生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是中国共产党最重要的治国理政试验田,赣州这块红土圣地具有敢为人先、先行先试的优良传统。
9、我们要立足市情实际,传承红色基因,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强大动力,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的目标要求,深入实施“三大治体系,要求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法治国家建设作为保障,这也对进一步深化法治领域的各项改革提出更高要求。随着我国改革事业逐步实现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围到系统集成、全面深化,全面依法治国总体格局基本形成。然而,与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相比,法治领域还存在诸多不适应、不匹配、不相称、不到位的问题。例如,立法方面,有的法律法规未能全面反映国家权力运行和社会治理的客观规律,针对性、可操作性、实效性不强;法律实施方面,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依然较为
10、严重;部分社会成员法治意识淡薄、依法维权意识不强,“信访不信法”的现象还比较普遍;一些领导干部法治观念不强,知法犯法、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的问题依然未能解决;等等。按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全面部署,我们要围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目标,法治建设的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还要在推进协同式、整体性改革的基础上持续发力,力求实现法治系统的重塑和整体性重构。法治建设要更加注重突出重点、注重法治建设的实效,更加着力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与国家治理实践更好相适应,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的法治保障。持续深化立法领域改革。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新时代立法工作将依托党委领导
11、、人大主导、政府依托、各方参与的立法工作格局,继续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统筹立改废释某,完善合宪性审查、备案审查制度,建设全国统一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信息平台,进一步探索区域协同立法,不断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深入推进依法行政。法治政府建设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只有不断推进政府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完善重大决策、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机制,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完善基层综合执法体制机制,健全行政执法监督体制机制,才能深入推进依法行政、保证各级政府严格执法,不断提高我国法律实施和各项制度落实的能力,把执法作用于社会生活的过程转变为
12、展示我国法治优越性和国家治理效能的过程。健全公正执法司法体制机制。公平正义是执法司法的灵魂,也是法治的生命线。在执法司法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应健全监察机关、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各司其职,监察权、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执行权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体制机制,进一步深化审判权和执行权分离改革,健全国家执行体制,完善执法司法救济保护制度,完善国家赔偿制度,深化和规范司法公开,落实和完善司法责任制。在执法司法过程中,坚持正确人权观,加强人权执法司法保障,推进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完善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机制。法治社会是构筑法治国家的基础。为推动全民守法,应坚持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13、,改进法治宣传教育方式,提升普法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深化律师制度、公证体制、仲裁制度、调解制度、司法鉴定管理体制改革,完善调解、信访、仲裁、诉讼、行政裁决、行政复议等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化解机制。加强涉外法治建设。随着我国不断发展壮大、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法治日益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我们要统筹推进国的提法,确认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经济。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实现从计划价格体制到市场价格体制的转变。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1988年9月26日至30日)承担起探路任务。全会批准了中央政治局提出的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推进相互配套的全面改革的指
14、导方针和政策、措施,通过了关于价格、工资改革的初步方案等。经过治理整顿,在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基础上,1992年党的十四大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据此,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1993年11月11日至14日)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成为20世纪90年代经济体制改革的行动纲领。1997年党的十五大对我国跨世纪发展作出部署。实现跨世纪发展目标必须保持农业农村的稳定发展,与此同时,总结农村改革20年的成就和经验也很有必要。因此,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1998年10月12日至14日)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建设有中国
15、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方针。进入21世纪,在2002年党的十六大召开后,针对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初步建立但市场发育程度较低的实际,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2003年10月11日至14日)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对经济体制改革作出规划和部署,提出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建立现代产权制度等。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加之三农问题一直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2008年10月9日至120)再次聚焦农村改革,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加强农村制度建设、积极发
16、展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等,为推进科学发展夯实基础。2012年党的十八大之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临新任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2013年11月9日至12日)再次聚焦改革,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共推出336项重大改革举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划时代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是划时代的,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的新时代。新时代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与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相比,党和国家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还存在不适应的状况。基于此,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2018年2月26日至28日)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和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旨在通过机构改革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力组织保障。2022年党的二十大开启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新征程。在一中全会、二中全会完成人事安排和推进机构改革的基础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2024年7月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