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自然观角度思考李约瑟难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自然观角度思考李约瑟难题.docx(8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从自然观角度思索李约瑟难题”摘要:本文从中国古代F1.然观的角度动身,探讨中国和西方古代自然观上的异同,并对近代中国科学技术的落后做一粗浅说明。关键词:H然观、李约瑟难题英国闻名科学家李约瑟在其出版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拥有辉煌绚丽的古代文明,中世纪时中国拥有较欧洲先进得多的科学技术,但在近代时却没有产生科学和科学革命。在近代以来,中国的科学技术仿佛运行良好的机器突然中断了一般,其发展大大落后于西方。针对这一问题,众多中西方学者均给出了F1.己的分析和解答,其内容涵盖地理区位因素、农业经济和商业经济差异、社会及政治制度、语言符号、思维差异等各个方面。而自然观,作为自然
2、科学的先导,对于科学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从自然观的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李约瑟难题中的科学技术,可以理解为西方近代科学,即F1.然科学,是一种关于自然的学问体系,是人类相识自然的理性活动,人们通过科学认知,实现对客观世界规律的探究和揭示,从而对外部世界的困难图景做出理论的说明。而自然观指的就是人们关于自然界的存在方式、演化发展以及人及IT然关系的总的看法和观点。在人们对自然界的早期相识过程中,由于缺乏相应的技术手段和明确的实证方法,人类对F1.然界的相识处于自然哲学的阶段,而在这一时期形成的自然观,乂对后世自然科学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引用科林伍德的话说,自然观是自然科学的逻辑基研;。因
3、此,了解中国及西方F1.然观的fi身演化及差异,并由此探讨中国及西方在探究客观物质世界时的逻辑和方法,对于理解“李约瑟难题”肯定会有所帮助。以下,将从中国占代自然观的发展,中西自然观的比较,以及中国古代自然观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三个方面来说明李约瑟难题。一、中国古代自然观中国占代哲学家在思索人及自然关系、自然的存在方式以及演化过程时,形成了丰富的朴实臼然观。当前普遍认为,中国古代F1.然观是一种有机自然观,讲求万物的普遍联系及相互作用,讲求天人合一,人顺应F1.然而行。主要观点包括阴阳五行八卦学说、道家学说、儒家学说、元气说以及一些啡物主义自然观等等。早期的阴阳五行学说中,阳指正向阳光,阴指
4、背向阳光,后续其含义不断引申。阳包含阳性、主动、热、明、干的意思,阴包含阴性、被动、冷、暗、湿等意思,及阳相对。同时又有金木水火土五行,五行间相生相克。阴阳家认为,阴阳二道相互作用,产生宇宙现象,而五行的相生相克,构成了宇宙的结构及改变。而周易八卦中,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阴爻和阳爻为卦象的最基本的组成部分,通过其不同的组合,形成不同的卦象,并将其及自然中的常见现象相对应,在整体的框架中,呈现了阴阳相生,事物间相互转化的辩证思想。道家学说中,老子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本原。老子有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是这个链条中最初的存在,是万物的源头。以上自然观对宇宙本原进
5、行了思索,这些学说中的本原,均为隐含深意,不能明确探讨的概念,而这些学说认为,正是这些概念的演化,促成了自然自发的发生和发展。在这种本原概念的探讨中,并不注意思索本原的实质,而极注意其演化及及万物的联系。儒家自然观及其发展对于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都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春秋战国时代,儒家出现。汉代董仲舒罢舞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学正式成为后续的中国近两年的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总体来说,儒家思想在自然的发生发展方面,继承了阴阳家及道家的相关思想,而在人及臼然关系方面,关注人及H然关系中的人一部分,其整个自然观的建立偏向于处理人事,而非简洁的将自然看作独立的客体。在春秋战国时代的早期儒家思想中,儒
6、家学说作为百家争鸣时代的一派显学,其特点是关注人类社会的生活而无视非人类的现象,只探讨事,不探讨物。当然,在早期儒学中,及道家学说中的“道”类似,儒学中有“法”的概念,强调自然界的发展改变遵从肯定的规律。董仲舒确立了儒学思想在封建社会的统治地位。董仲舒的自然观,继承了阴阳家的部分观点,将阴阳五行的概念及儒家的三纲五常相协作,形成一种天次之序的概念。天次之序,认为存在天道,即自然界发展的根本规律。人类社会作为宇宙万物的一部分,也应当遵循这种规律。通过天志、天意,这种自然观给予了封建统治者的权力正值性,儒家的纲常伦理成为自然规律在处理人事时的反映。宋代朱熹,为了使儒学思想更好地适应道、佛学说的冲击
7、,维持儒学的正统地位,提出了理气论。“理”意为天理,及董仲舒的“天次之序”相对应。而“气”意指详细事物的形。所谓“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是以人物之生,必本此理,然后有性;必乘此气,然后有形:其核心观点有“理一分殊”一说,认为世间存在不变之恒理,为自然万物所遵循,而各事物本身乂有各自存在的“理”。“合天地万物而言只是一个理,及在人,则有各F1.有一个理”。朱熹的观点及表述体现了一种相识世界的总的方法。所谓理,包括万物之理,也包括各物之理,可以表述为事物的规律和特征。而了解“理”需格物,所谓“致知在格物”,即要及物相接触,来理解事物
8、的规律。在H然观的实践中,朱熹及后代的儒学家更看重人类社会中的政治及道德,而忽视客观事物中的“理”。后世发展中强调的“理”,更多是来规范社会中的纲常伦理,认为人类社会应遵循天理,符合封建社会的道德规范,以此约束人的行为。中国古代自然观颇为丰富,从春秋战国时代的诸子百家中,墨子、荷子的好用、人为自然观,到东汉王充的反对迷信夫人感应的唯物主义F1.然观,再到魏晋、清代的自然观,均是古代哲人思索的结晶。但总体上犹以道、儒及外来的佛学对中国正统自然观的形成影响最大。二、中西古代自然观的对比综合考察从先秦诸子百家到宋代朱子所提出的有发展、有继承的自然观,将中国占代自然观和西方占代自然观在各个方面进行对比
9、可以发觉:在自然存在方式的思索中,中国占代自然观,在很早的阶段就产生了针对于世界本原的思索,及西方占代自然观类似。周易八卦、阴阳五行、道,类似于古希腊哲学中由水、火、气及两元论、四因说,以朴实的方式探讨自然的起源。对比中西古代哲人对于自然界本原的说法,可以发觉,西方哲学家更注意从事物个体角度入手,探讨事物的结构及性质。而中国占代的自然哲学强调世间万物的普遍联系和相互转化,是一种强调事物发展改变、强调整体及联系的自然观。中国占代自然观是一种不针对于详细事物进行探讨、无中心的横向联系的哲学。而以两元论、四因说,以及后续的原子论为代表的西方占代自然哲学,是从客观世界的组成和发展入手,为物质规律的探讨
10、设置结合详细事物的,纵向可深化的哲学,这是早期中西自然观关于本原学说思索的差异。在人及F1.然关系的思索中,中国古代臼然观认为,人和人类社会是整个自然的一部分,是遵循自然规律、宇宙终极奇妙而存在的。人类须要崇尚F1.然,敬畏自然,顺应F1.然规律,而FI然规律关乎超自然力气,是难以理解或不能被理解的。而且,在中国哲学中更为关注人类社会的规范及秩序,自然观作为社会观的源头,以带有神奇及权威的自然、天道作为终极概念,规范约束人世的道德行为。而自然、事物的规律,并不是中国古代F1.然观所要探讨的客体。而在西方古代F1.然观中,人是独立于自然以外的个体,人应当具有.独立探究自然的动力和实力,人们信任自
11、然的发展中是存在规律且这种规律是可以被人相识的。这就导致中西哲学家从自然观动身,前进的方向迥然不同。总结来说,在人及自然关系的探讨中,中西哲学家的思索处于不同的自我定位之中,中国哲学将人作为自然的一部分,而自然规律是处理人事的一种规范。而西方哲学家将自然看作可探讨、无意识的客体,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去探讨其规律。三、中国古代自然观对科学发展的影响针对于李约瑟难题,爱因斯坦曾提出这样的观点:“西方科学的发展是以两个宏大成就为基础的,那就是占希腊哲学家独创的形式逻辑体系(在欧几里得几何学中),以及通过系统的试验发觉有可能找出因果关系(在文艺复兴时期针对爱因斯坦提出的这两点,我国哲学家胡适在第三次东西哲
12、学家会议中所作的中国哲学里的科学精神及方法中,可以给出解答。胡适先生用大量的事实举例来说明,中国的古代哲人在探讨哲学问题和文学问题的过程中,充分显示了归纳演绎的思维和严密的论证逻辑,这证明,尽管中国学者和西方近代科学家在探讨方向上有很大不同,但其中采纳的探究方法和论证思路是一样的,也就是说用方法论的观点去说明中国近代科学技术的落后是可以进行批驳的。结合以上对于中西占代自然观的比较分析,可以发觉:其一,中国古代F1.然观关注较为无形的、概念上的本原,强调事物的普遍联系和相互转化,是一种横向无中心的自然观,缺乏纵向的、探究性的深化挖掘客观事物的要求。其二,中国古代自然观或中国古代哲人,更看重自然规
13、律对人及社会的引领作用,希望通过自然来解决人事,而并非对物质世界进行探究。在中国古代自然观后期的发展中,主要强调自然规律下的人类社会的秩序和纲常,而涉及到物质性质、自然发展本身的探讨并非自然观所关注的主流事物。从中国历史的科学技术发展中,也可以看出,从汉代以后,涉及科技发展的著作、独创往往由社会非主流人士的活动来产生。基本没有以政府为主导的科技活动。因此,从F1.然观本身的角度,中国古代自然哲学关于H然木原和人及自然关系的思维角度就不相宜产生自然科学。同时,冯友兰在其论文为什么中国没有科学一一对中国哲学的历史及其后果的一种说明中,从中国占代哲学的角度对于中国没有近代科学做了更深化的说明:中国没
14、有科学,是因为根据她闩己的价值标准,她亳不须要。冯友兰从中国占代哲学思想道家、鬼家和儒家学说的观点对比来进行探讨,并就中国古代哲人关于自然和人为的争辩做了明确的分析。冯友兰认为,中国之所以没有产生近代的科学,是因为中国的古代哲学家在近千年的思索中,始终追求的是相识我们自己内部的东西,在心内寻求永久的和平。中国的哲学教育人从心动身,从个人闩己的心动身,而人的内心本身就是无法的确的东西,这不是科学,而科学也不在中国哲学家所思索的范围内,因为科学所带来的的确和力气,在中国人的哲学中,并不能使人获得终极的华蜜。文章中同时认为,假如中国人遵循果子的善即有用的思想,或是遵循荀子的制天而不颂天的思想,那就很
15、可能早就产生了科学。这种揣测有事实为证,在墨子、荷子中的确能够看到科学的萌芽。而在最初F1.然观形成及社会的选择中,我们中国人选择了儒家的学说,从而走向探究从内心动身的哲学体系,是一种偶然还是必定,就超出了本论文的思索范围。四、总结本文从中国古代自然观的角度动身,探讨中国和西方古代自然观上的异同,并思索其对中国没有近代科学的这一事实加以探讨。通过探讨可以得知,中国没有近代科学不能简洁理解为没有形式逻辑和实证方法。从自然观的角度来说,中国占代自然观是一种强调事物的普遍联系和相互转化的,横向无中心的F1.然观,缺乏纵向的、探究性的深化挖掘客观事物的要求。中国占代自然观更看重自然规律对人及社会的引领
16、作用,希望通过F1.然规律来解决人事,而并非对物质世界进行探究。在整个哲学体系的形成及发展中,中国人选择了走向内心的道路,选择了从内心获得安静和华蜜。参考文献1李勇,试解“李约瑟难题”从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角度思索J.鄂州高校学报,2019,9,4(20).2冯友兰著,黄克剑,吴小龙编.冯友兰集M.群言出版社,1993.3黄政新,试解“李约瑟难题”J.江淮论坛,2019,1(79).4 李瑶,中国古代的“有机论自然观”及其对科学的作用一一读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其次卷科学思想史札记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然利,4版8).5 于景阳,刍议中西古代自然观的异同J.龙岩学院学报,2019,30,增刊.6 郭枝,李约瑟论中国古代有机自然观对现代科学发展的意义J.中国民航学院学报,1991,9,2(87).7胡适,中国哲学里的科学精神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