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立城市体检评估机制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15837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5.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建立城市体检评估机制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关于建立城市体检评估机制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关于建立城市体检评估机制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关于建立城市体检评估机制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关于建立城市体检评估机制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关于建立城市体检评估机制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关于建立城市体检评估机制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关于建立城市体检评估机制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关于建立城市体检评估机制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关于建立城市体检评估机制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建立城市体检评估机制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建立城市体检评估机制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关于建立城市体检评估机制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为深入开展城市体检工作,建立长效评估机制,精准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不断转变城市开发建设方式,全力提升城市功能与品质,加快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根据省建立城市体检评估机制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示范省建设实施方案,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关于建立城市体检评估机制的重要指示和视察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尊重顺应城市发展规律,牢固树立高质量发展理念,以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高标准建立城市体检评估机制为抓手,以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为支撑,进一步加快强产兴城步伐,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

2、,推动城市结构优化、功能完善和品质提升,努力打造宜居宜业、精致精美、人见人爱的人民满意城市。二、总体目标通过建立“一项机制”、攻坚“六大工程”、完成“二十二项任务”,确保到2023年,高标准建立城市体检评估机制,精准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快推动城市结构优化、功能完善和品质提升,建设宜居、绿色、韧性、智慧、人文城市,形成一批具有特色在全国、全省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实现“六大提升”。不断提升城市发展能级。在中心城区大力推进“东拓、西连、南融、北跨”战略,进一步拉大框架、拓展空间、强化功能、提升品质,各县城比较优势充分发挥,形成层次清晰、各显优势、融合互动、协调发展的城市格局,城市核心竞争力、辐射

3、带动力和综合承载能力显著提升。不断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坚持产城融合的方向,加快老旧小区、旧工业区、旧商业区及城中村整治(改造)步伐,着力构建具有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和城镇体系。完善城市的基础设施、服务配套、产业承载和生态涵养功能,形成组团畅通、产城融合、错位互补、运转高效的城市组织形态,城市品质再上台阶。不断提升城市宜居环境。加快转变城市开发建设方式,稳步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大力推广绿色建造方式,有效治理城市污染,着力构建绿色生态网络,推动城市全面融入自然山水格局,生态环境质量和绿色发展水平实现赶超进位,宜居、宜业、宜游、宜人的四宜城市特质更为鲜明。不断提升城市人文活力。把文化内涵融入城市规划建设管

4、理各方面,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新时期建筑方针有效落实,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体系更加完善,历史建筑风貌管控机制更加健全,城市文化标识更加鲜明,城市风貌形象特色更加凸显,观山、观江、观湖、观城的四观效果一体展现,城市更有内涵、更有温度。不断提升城市安全韧性。持续推进海绵城市、智慧城市和韧性城市建设,不断健全城市运行管理和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应对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等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城市安全保障水平全面提高,城市安全韧性显著增强,人民群众更加安居乐业。不断提升城市治理水平。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城市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人性化水平不断提升。城市建设和运行“一网统管”全

5、面推进,城市治理体系运行高效,风险防控显著加强,城市治理迈上新台阶。三、重点任务(一)建立城市体检评估机制。1 .构建体检评估工作机制。按照城市体检评估技术导则和具体办法,高标准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参与”和“一年一体检,五年一评估,的长效机制,通过城市自体检、第三方评估、人居环境满意度调查相结合的方式精准开展城市体检评估,推行“体检、评价、诊断、治理、复查、监测预警”的六步工作法。建设市、县互联互通的城市体检评估信息平台,实现对“城市病”成因发展、城市更新政策及其实施效果、城市建设项目推进等动态监测和高效评估。(责任单位:市城市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2 .完善体检评估指标体

6、系。按照城市发展的目标定位,对标宜居、绿色、韧性、智慧、人文城市要求,围绕生态宜居、健康舒适、安全韧性、交通便捷、风貌特色、整洁有序、多元包容、创新活力等方面,精准确定具有当地城市特色的评价指标,构建可评价能考核的城市体检评估指标体系。坚持标准、指标、时点、空间定位、底数“五统一”,统一收集、管理、报送数据资料,增强体检评估针对性与时效性。立足城市体检评估评价城市健康发展水平,定期发布城市健康指数,及时预警,及时定向。(责任单位:市城市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3 .用好城市体检评估成果。根据城市发展的历史阶段,通过系统开展城市体检评估,及时找出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深层次原因,合理制定诊

7、疗方案,精准生成城市更新政策和项目。加大体检评估成果在解决城市人口、产业、交通、设施、住房和环境等方面的实践应用,科学指导城市建设规划、城市年度建设计划及项目库方案编制,以城市更新为方向,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责任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城市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市直有关部门等)(二)实施中心城市培育工程。4 .强化对接融圈入群。深度融入大南昌都市圈、长江中游城市群,主动对接长三角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优化城市群内部空间结构和规模体系,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建立健全城市群一体化协调发展机制和成本共担、利益共享机制,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分工协作、以大带小的原则

8、,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协调布局、产业分工协作、公共服务共享、生态共建环境共治。打造一批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生态宜居、交通便利的新城、新区、新镇。(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生态环境局、市自然资源局、市住建局等。按职责分工落实,下同)5 .做大做强中心城市。适时启动区划调整,做大城市规模体量,把庐山变成“城中盆景”,把长江、鄱阳湖变成“城市水系”,着力构建“内五外三、跨江协作”的大发展格局。加速形成以铁路、高速公路、航空线和城市快速路为主体的立体交通网络,推动中心城市内外交通有效衔接。按照组团功能定位做规划、布项目、搞建设,加快推动产业升级改造,培育特色产业,集聚形成规模产业,实施汽车工业园、十里民营工

9、业园等退城进园。加大城市开放力度,落实零门槛落户,完善以居住证为载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加快推进学校、医院、停车场等配套设施建设,促进新老城区有机衔接、协调发展、整体提升。(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交通运输局、市工信局、市住建局、市城管局、市教育局、市卫健委、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各区人民政府等)6 .增强县城承载能力。坚持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人口、资源、要素向县城集聚,大力实施县城补短板强弱项工程,推进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环境卫生设施提级扩能,市政公用设施提档升级,产业培育设施提质增效,增强县城综合承载能力和治理能力。健全县城建设投融资机制,更好发挥财政性资金作用,引导金融资本

10、和社会资本加大投入。加强县城绿色低碳建设,控制建设密度和强度,建设小型化、分散化、生态化为主的绿色节约型基础设施,打造连续通畅的步行道网络,推行以街区为单元的统筹建设方式。因地制宜发展小城镇,推动县城周边小城镇按照独立城市组团、整体纳入县城等多种方式融合发展。(责任单位:各县(市)人民政府,市发改委、市住建局、市工信局、市教育局、市卫健委、市财政局、市民政局等)(三)实施城市品质提升工程。7 .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大力推进城市基础设施提升工程,结合城市体检加强城市功能分析,统筹完善居住、公共设施、对外交通、市政公用、绿地等城市功能,重点加强婴幼儿照护、幼儿园、中小学校、医疗卫生机构、养老服务、社

11、区足球场地等当前存在明显短板的设施建设(改造)。加强城市地下基础设施建设(改造),拓展城市公共活动空间,建立完善城市地下空间利用和地上地下基础设施建设协调机制。优化道路布局和功能结构,打通“断头路”“瓶颈路”,按规范加密次支路网。建设慢行交通网络,完善公共交通和新能源汽车充电、电瓶车(共享单车)停放设施。科学合理布局公共停车设施,统筹缓解停车难和道路拥堵问题。(责任单位:市住建局、市发改委、市教育局、市城管局、市民政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商务局、市文广新旅局、市卫健委、市体育局等)8 .稳步推进城市更新。编制城市更新专项规划和十年行动计划,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制定旧区改造年度计划,合理确定改造

12、对象、改造目标、改造内容、实施模式、筹资方式等。对不适应现代化发展和环境恶劣、设施缺乏、有重大安全隐患、污染严重、危房集中的老旧小区、旧工业区、旧商业区及城中村等,进行有计划、系统性的整治、修复、改造,明确“留改拆”原则,鼓励采用微改造、渐进式有机更新,传承旧区历史文脉,留住原住民。完善项目审批、技术标准、存量资源整合利用、财税金融等配套政策,探索金融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旧区改造等方面的可持续改造模式,建立改造资金政府与居民、社会力量合理共担机制和后期长效管理机制。电力、通信等专业经营单位的相关管线改造计划,应主动与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规划和计划有效衔接,同步推进实施。支持符合条件的老旧建筑加装电梯。

13、力争率先基本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需改造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任务。(责任单位:市住建局、市自然资源局、市城管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等)9 .建设宜居品质社区。开展居住社区建设补短板行动,以居民步行5-10分钟到达社区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为原则,制定市居住社区配套设施设置指南,打造一批完整居住社区。完善社区的水、电、气、通信、照明、停车等基础设施,增设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和便民商业设施,提升养老托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物流配送、便民商超等服务供给水平,增强防灾应急功能,打造就近宜居生活圈。在城区有序推进拆墙透绿工程,拆除不必要的围墙和临时建筑,充分利用社区内存量房屋资源、空地、荒地及拆除违法建设腾空土地

14、等,通过补建、购置、置换、租赁、改造等方式,提高零散空间有效使用率。鼓励相邻社区统筹规划、联动改造,共建共享配套设施和公共活动空间。开展绿色社区创建行动,试点建设高品质智慧社区。(责任单位:市住建局、市城管局、市民政局、市商务局、市文广新旅局、市卫健委、市应急管理局、市体育局等)10 .完善住房制度。加快构建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城市住房体系,建立住房和相关政策联动机制,支持合理自住需求,遏制投资投机性需求,逐步落实租购同权。加快构建以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公租房主要面向城镇住房、收入困难家庭供应,对低保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应保尽保。扩大保障性租赁

15、住房供给,强化政策支持,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的阶段性住房困难问题,将符合规定的现有各类政策支持租赁住房纳入保障性租赁住房规范管理。(责任单位:市住建局、市教育局等)(四)实施生态城市建设工程。11 .修复城市生态系统。扎实推进城市受损山体、水体、植被、垃圾填埋场等生态修复,深入推进园林城市创建,建设城市生态基础设施,逐步构建城内城外联通的城市绿地系统,塑造山水城景融合、自然宜居的城市空间格局。稳步推进城市绿道和高铁沿线“绿色生态走廊”建设,形成连接城市生态要素的绿道体系。开展“宜绿则绿、能绿尽绿城市增绿行动,通过见缝插绿、拆迁建绿、破硬增绿、弃地覆绿、立体绿化等,多措并举增加城市绿量。鼓

16、励有条件的县(市)积极开展生态园林城市建设。(责任单位:市住建局、市城管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林业局等)12 .治理城市污染问题。实施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和雨污分流改造,提高城镇污水收集处理能力。保护饮用水水源地,防治地下水污染,全面消除城市黑臭水体。全面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健全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调整城市能源结构,优化交通运输结构,管控扬尘污染,整治餐饮油烟,减少城市工业源、面源、移动源污染物排放。深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健全生活垃圾分类法规体系和推进机制,基本建立厨余垃圾、建筑垃圾回收与再生利用体系,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综合循环利用。(责任单位:市城管局、市住建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利局、市工信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公安局、市商务局等)13 .加快推进绿色建造。强化绿色建筑事中事后监管,加强绿色建筑标识管理,积极组织开展星级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申报,规范开展绿色建筑标识评价。按照城镇新建建筑全面建成绿色建筑要求,落实企业各方主体责任,将绿色建筑专项纳入项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规划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