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童话课堂的困境——统编教材下童话教学策略研究 论文.docx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153055 上传时间:2023-02-1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1.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走出童话课堂的困境——统编教材下童话教学策略研究 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走出童话课堂的困境——统编教材下童话教学策略研究 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走出童话课堂的困境——统编教材下童话教学策略研究 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走出童话课堂的困境——统编教材下童话教学策略研究 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走出童话课堂的困境——统编教材下童话教学策略研究 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走出童话课堂的困境——统编教材下童话教学策略研究 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走出童话课堂的困境——统编教材下童话教学策略研究 论文.docx(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走出童话课堂的困境统编教材下童话教学策略研究摘要:童话,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生活,增进儿童思想性格的成长,带有浓浓的儿童情趣,深受儿童的喜爱。但由于学生阅读视野的狭隘、教材童话选材的局限、教师自身对童话的不了解等原因,让教师对童话教学束手无策。针对以上问题,笔者从多元互动,感受童话情趣;主题延伸,拓宽童话纬度;思维导图,探寻人物多面性这三方面让童话回归本质,让学生走进童话世界,感受童话魅力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关键词:童话教学多元互动主题延伸思维导图笔者在生活中发现一种很奇怪的现象现在很多的孩子对于童话故事有着一种理智与情感交错的复杂情绪,他们很清楚地明白童话里的故

2、事都是不真实的,可是他们却仍愿意沉浸其中,喜欢童话。面对当今孩子普遍较为早熟的特点,现在的童话故事乃至童话教学渐渐沦为了一种说教的工具,失去了其本身的色彩。带着这样的疑惑引发了笔者的一些思考。一、童话为何让儿童“爱在心头”?童话,儿童文学的一种。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生活,增进儿童思想性格的成长。一般故事情节神奇曲折,内容和表现形式浅显生动,对自然物的描写常用拟人化手法,能适应儿童的接受能力。从童话的定义中不难发现,童话是最符合儿童的审美情趣的一种文体,也推进了儿童思想性格的成长,所以带着浓浓的儿童情趣,深受儿童的喜爱,究其原因,有以下三点:1 .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符合

3、儿童单纯内心。我们会发现儿童的心性极其单纯,无论任何人物、事情在他们那儿非黑即白,而童话故事中,作者运用拟人、夸张的手法,塑造了一个个或活泼、或可爱、或恶毒、或勇敢的人物形象。故事就在这一个个角色中发展,形成了一个个性鲜明的童话世界。寓言的真谛是传播道理,可是童话故事是写给儿童看的,更多的是故事性和童趣的表达,儿童在童话中能够满足自己的幻想,他们总是能够将自己带入童话角色中,将自己幻想成各种善良可爱的角色,能够打败童话故事中的“坏人”,是正义的代表,想象画面、感悟语言,在故事中找到自己,或是成为最好的自己。2 .形象夸张的人物语言符合儿童年龄特点。童话使用的是文学性语言,或者幽默风趣,或者充满

4、诗意,都具有形象性的特点。笔者发现,在教材中选编的童话故事,除了夸张形象的动作、语言,还大量使用了问号、感叹号这样表达情感的标点,孩子充沛的表达欲和表演欲都能体现出来,甚至孩子还有一种发泄感。在课堂上,孩子用夸张的动作、语言展现着自己想象中的人物,真诚地参与其中,成为故事中的角色,其余的孩子作为观众也看得兴致盎然,真正地零距离接触童话。3 .丰富多样的童话空间拓宽儿童想象纬度。想象是童话的核心。在童话世界中,有会变王子的青蛙,有会变魔法的巫婆,天上有时会下猪,还有让孩子们心生向往的霍格沃兹魔法学校,这个世界让儿童觉得新奇、有趣,也为儿童打开了一扇奇妙之窗,但是童话又保持了我们世界的很多真实存在

5、,让孩子找到其中的连结点,似真非真,亦真亦幻。这也成为打开儿童想象大门的钥匙,儿童会在大自然中去寻找童话的影子,在睡梦中去挖掘童话的梦想,在一时的思想小差中去创造自己的童话世界,这也是写童话故事成为孩子最爱的一种写作体裁的原因。童话在保持儿童爱幻想的天性,滋养想象力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二、童话为何让老师“难在心头”?1 .学生阅读视野的狭隘。虽然一直提倡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各个地区也在推进各级各类阅读活动,但是学生的时间还是被课内学业任务压缩,能够让学生自主阅读的时间少之又少。再加上童话故事的启蒙阅读,应该是在孩子幼年时期在家长的陪伴下进行的亲子阅读,她与其它类型的文学体裁不同,很多孩子

6、接触的第一个故事或是第一本书就应该是童话故事,这需要家长有这一方面的认知。学生课外童话阅读的积累,对他们之后进行课内童话教学有很大的帮助。2 .教材童话选材的局限。因为题材、内容等各方面的限制,许多童话作品在编入教材中时,已经进行了大量的改编,很多丰富、有意思的情节都进行了删除,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阅读兴趣。3 .教师自身对童话的不了解。很多教师对教材中的童话作品也知之甚少,有的教师只知道课本中经过改编的童话,对于教参过于依赖,对童话的原著、作者、作者的生平、写作背景的了解不够深入,导致老师们在教学童话时只是一味地“上价值;将孩子们最喜欢的童话教的索然无味,更多的老师教学童话的方法与其它体

7、裁的文章毫无分别,教师的认知直接影响到了教学目标的导向。三、如何回归童话本质?童话教学确实让老师很难下手,但是统编版教材的单元整合教学,双线并进的方式让童话教学有了创造性的发展。让教师在教学中既兼顾了童话的趣味性也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多元互动,感受童话情趣。笔者认为,有效的童话教学方式是很重要的,针对孩子的个性、年龄特点,朗读、表演等形式很受学生欢迎,但是课堂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如何合理利用,有效学习是童话教学的创新。1 .用插图放飞学生的想象。叶圣陶说:“图画不单是文字的说明,且可拓展儿童的想象。”我们发现统编版教材中插图是重要的学习支架,孩子打开课本首先看到的就是插图,连续性的插图

8、,对抓主要情节和关键细节的辅助不可或缺。如统编本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三幅插图,呈现了小蝌蚪“三找三变”的情节和“迎上去、追上去、跳上来”的细节。教师在教学中,就可以让学生先看插图,进行合理的想象说话,孩子的想象里在图画中放飞,可以加上自己对人物语言、动作的理解,教学难点引刃而解。2 .用语言体会形象的魅力。要孩子真正进入童话世界,孩子就要有代入感,我们发现很多童话故事的语言很独特,动词和形容词都很形象,读之后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而且叠词的使用率很高,这些都是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例如二下我是一只小虫子中“昏头昏脑”、“毛茸茸”、“摇摇晃晃”、“亮亮的”、“蹦蹦跳跳”这些词语都能让孩子体会到这只虫

9、子的可爱,孩子在读这些词语时,不由自主地有想动起来的意愿,这只虫子的形象在孩子的心中更鲜明了。3 .用动笔让童话走得更远。在之前的教学中,教师通常都喜欢让孩子改编童话故事,或是自己创作童话,但是对于孩子来说要么无从下手,要么千篇一律,失去了改写的本来意义。那如何让孩子乐于动笔呢?笔者认为要能找到孩子感兴趣的点,给学生发挥的空间,例如文具王国开大会、会飞的鱼、从天而降的另一些比较难的内容,老师可以在班级内组织“共编一个童话”的活动,让孩子们一人编一句,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感,提高孩子们的写作兴趣。(二)主题延伸,拓宽童话纬度。在统编版教材中,创造性地以单元整合的形式布局,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扎实有

10、序地提高,笔者认为,这对童话教学提出了崭新的思路。学生从童话中汲取的往往是真善美的主题教育,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在不同的童话课文中进行适当拓展延伸,让学生对于同主题的童话有更多积累。例如二年级上册的童话纸船与风筝讲述的是朋友之间的友情,那教师在可以结合另一篇童话文本雪娃娃,找到两者之间的共同主题“友情”,其实童话里面的人物之所以让儿童感到亲切,是因为他们对于孩子来说,很有代入感,学生在里面找到了自己平时生活的投射,也在童话学习中学到了与朋友相处的方法。教师在教学中,还可以拓展阅读去年的树、这就是朋友等关于友情的绘本故事,让学生了解到友情中会有矛盾,会有牺牲,会有坚持,这样学生从不同的故事中让“

11、友情”这个词变得更加丰盈。教师在教学中,在学生读了那么关于“友情”的童话后,可以让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与朋友之间的相处点滴,让学生动笔编一个童话故事,将自己对“友情,的理解放入童话故事中,学生的分享也许没有故事中的那么轰轰烈烈,但是平凡的相处就是友情的真谛。如何让“友情”这一主题的童话故事深入孩子的内心,教师可以带着孩子将同一主题的文章通过“手绘童话-分享感悟-创编故事”的形式制作成一本童话读写绘之友情,除了课内的童话文本,还可以自己搜集关于友情的童话故事放入其中,通过这一系列的主题学习,相信学生对“友情”有了更深更广的认识,也拓宽了学生的童话阅读。(三)思维导图,探寻人物多面性。在儿童的世界

12、里,童话中的人物非黑即白,但是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也包含培养学生对事物的分析、推理、判断的能力,培养学生全面、多方位地去了解事物的能力。童话世界中,很多动物的形象在儿童心目中的样子是单一的,说明孩子对事物缺乏整体认知,这个时候,教师同样可以带着孩子进行同一事物的不同形象研究。孩子们对狐狸这种动物形象并不陌生,课内也学过很多与狐狸有关的故事,例如狐假虎威、狐狸分奶酪等,我们会发现,学生对狐狸“邪恶”的印象还是根深蒂固的,想要打破学生的固有价值观,教师可以选择更多的童话故事或是课外资料,更多元化地了解狐狸,还原狐狸真实的一面,逆转学生对狐狸的认知,开阔学生的思维。教师可以出示几篇关于狐狸的文章,例如

13、狐假虎威、狐狸和乌鸦、列那狐的故事、了不起的狐狸爸爸,让学生在读故事的基础上,发现不同故事中的狐狸形象的不同,教师可以通过让孩子画思维导图的形式(如图1),以“狐狸”为中心,延伸出他的不同形象特点,这样他们的思辨力又再次得到提升,对狐狸的认知也由“单一”走向“多元”。这样在教学的最后教师提出该如何看待狐狸,学生们得出“应多角度、全面的看待”就水到渠成了。学生学到的不仅仅是对狐狸多元化的认识,在学生思辨力得到提升的同时,他们对事物看待的方式、角度都有了广度和深度的拓宽,学生的思辨力也在阅读中不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勇敢列那狐的故事挥猾狐狸分奶酪多面的狐狸爱护家人了不起的狐狸爸爸贪心狐狸和乌鸦图1:狐狸形象思维导图童话是打开孩子阅读大门的第一把钥匙,不仅打开了他们的想象世界,也让孩子的童年生活不再单调。作为教师,要把握好统编版教材中童话选文的教学,找到适合孩子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在让学生走进童话世界,感受童话魅力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参考文献:1辞海K.-t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5071.2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K.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3693胡文新.教学童话不宜“同化”教学关注童话文体特征开展童话阅读教学J.现代教学,200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