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介入术后迷走神经反射案例、迷走反射综合征临床表现、原因、预防要点及处理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介入术后迷走神经反射案例、迷走反射综合征临床表现、原因、预防要点及处理措施.docx(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临床介入术后迷走神经反射案例、迷走反射综合征临床表现、原因、预防要点及处理措施病情描述患者张某,69岁,男性,主诉“反复胸闷1月,加重3天”,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收住入院,有高血压病史。患者8:20于局部麻醉下在导管室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术毕保留右侧槎动脉鞘管,术后1小时拔除后给予加压包扎,9:50在护士陪同卜返回病房,右侧槎动脉穿刺部位敷料包扎固定好,无渗血渗液,远端肢体循环良好,嘱少量多次饮水1500-200Om1.促进造影剂排泄,嘱抬高术肢、握拳运动。10:50患者右上肢槎动脉穿刺处出现血肿,值班医生给予按压穿刺点,重新加压包扎,患者穿刺部位疼痛,高度紧张,面色苍白,出冷汗,打哈
2、欠,恶心,立即测脉搏51次/分,血压7046mmHg,考虑出现迷走反射,责任护士立即放开生理盐水输液速度,快速补液,避医嘱给予5%葡萄糖注射液32m1.+盐酸多巴胺注射液16Omg以3m1.h微量泵泵入,遵医嘱给予硫酸阿托品注射液0.5mg静脉注射给药。11:20夏测脉搏68次/分,血压12768mmHg,症状较前缓解,情绪稳定,穿刺部位敷料无渗血渗液,末梢血运良好,给予卧床休息,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穿刺部位,指导患者少量多次饮水,继续做握拳运动。迷走反射综合征临床表现血压下降、心率减慢、头昏、面色苍白、出汗、皮肤湿冷、恶心呕吐等,可伴有胸闷、气短,严重者可出现意识丧失等。出现迷走反射原因1 .
3、疼痛刺激:患者术后返回病房,局麻药仍在发挥作用,后来随着时间延长,局麻效果降低,重新压迫止血加压包扎,加压包扎过紧,患者感到疼痛剧烈,另外,个体差异也使低痛阈患者对疼痛过度敏感使血管迷走神经兴奋性反射性增强。2 .精神因素:精神紧张是诱发迷走反射的重要原因,由于患者对该技术不了解,精神紧张、焦虑和恐惧等导致交感神经兴奋性过度增强,反射性增强迷走神经活性,从而引起心血管抑制。3.血容量不足:术中出汗过多或失血过多,同时造影剂的渗透性利尿及脱水药物的应用均可引起低血容量,均可导致迷走神经反射发生。预防要点1、心理干预。因为精神是导致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关键因素,一般患者会出现紧张等不良情绪,导致血管
4、抑制,这时.,护理人员需按照患者的年龄与文化程度等进行心理干预,将有关疾病知识向患者介绍,用多种方式分散患者的注意力,便于将患者的不良情绪有效消除。2、疼痛护理。介入手术是一种无创手术,但疼痛刺激也是引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关键因素,这时,护理人员需有效实施疼痛护理,在穿刺置管过程中局部麻醉穿刺部位,拔管过程中动作轻柔,拔管后予以包扎处理。3、术前禁止饮食时间超过12h,会引发血容量下降或低血糖,导致血管收缩,产生迷走神经反射,这时护理人员需鼓励患者于术前2h食用便于疾病的饮食,术后食用流质食物,有助于补充水分。4、介入手术后很容易引发尿潴留,导致血管受到影响,所以,护理人员将排尿的重要性与可能
5、出现排尿困难的情况向患者介绍,指导患者在床上排便,将患者的相关忧虑充分消除,针对排尿障碍患者可借助腹部按摩与热敷等方法排尿。处理措施(1) 一旦病人发生迷走神经反射,护士要立即通知医生紧急处理。适量减轻按压力量,减轻疼痛对病人的刺激。(2)药物治疗:立即建立静脉通道,并快速静脉滴注平衡盐、代血浆、低分子右旋糖酎等,以扩充血容量,维持有效循环血容量;若血压正常,以心率减慢为主,可给予阿托品051.mg静脉注射:若血压减低(收缩压80mmHg),给予多巴胺52Omg静脉注射,如不缓解内可重复给药,必要时血压如持续偏低,可静脉持续泵入多巴胺维持正常血压。(3)病人如出现恶心、呕吐,立即让病人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引起呛咳及窒息的发生,同时给予病人氧气吸入。(4)持续心电监护,严密监测病人的心率、血压,面色,神志变化。(5)积极安慰患者,消除其焦虑心理,消除导致迷走神经反射的其他诱因。对冠心病患者行心血管介入术之前和术后进行拔鞘管前、后均应该做好预防措施、急救准备,严密观察患者疾病情况,及时发现心血管迷走反射并做好妥善的急救措施,能有效防止患者发生心血管迷走反射,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