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主体性视阈下的文明对话.docx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1470326 上传时间:2024-07-1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3.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主体性视阈下的文明对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文化主体性视阈下的文明对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文化主体性视阈下的文明对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文化主体性视阈下的文明对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文化主体性视阈下的文明对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文化主体性视阈下的文明对话.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文化主体性视阈下的文明对话.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文化主体性视阈下的文明对话.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文化主体性视阈下的文明对话.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文化主体性视阈下的文明对话.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文化主体性视阈下的文明对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主体性视阈下的文明对话.docx(1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文化主体性视阈下的文明对话【内容提要】文化主体性的自觉与发现是文化自信的逻辑前提,也是文明交流互鉴的方法论基石。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在“古今中西之争”的背景下,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不断遭到质疑甚至否定,与之相伴随的是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通过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以时代精神激活了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推动了中华文明的生命更新和现代转型,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再次焕发出新时代的光辉。由此,中华文明就有了和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的鲜明文化特性,“和而不同”正是中华文明贡献给全球的世界文明对话之道。【关键词】中

2、华民族;文化主体性;文明对话;文明交流互鉴文化主体性是文化自信的根本依托,是各国家各民族获得自我认同的文化基础,是各文明各文化得以平等交流对话的文化特性。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在“古今中西之争”的背景下,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不断遭到质疑甚至否定,与之相伴随的是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一九二一年七月,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是开天辞地的大事变,中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一百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在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

3、基础上,通过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再次焕发出新时代的光辉。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有了文化主体性,就有了文化意莪上坚定的自我,文化自信就有了根本依托,中国共产党就有了引领时代的强大文化力量,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就有了国家认同的坚实文化基础,中华文明就有了和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的鲜明文化特性。”只有建立文化主体性,我们才能真正做到文化自信自强,才能破解“古今中西之争”这个百年难题,才能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深厚持久的文化力量。一、古今中西之争:近代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的境遇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习近平总书记在十

4、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重大工程的研究成果,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在中华大地上,一百万年前便已有早期人类活动,诸如云南元谋、重庆巫山、湖北建始、陕西蓝田等地都已发现早期人类化石。a2022年,在距今一百万年的湖北省学堂梁子(即县人)遗址发现的“邮县人”3号头骨,是迄今为止在欧亚内陆发现的同时代最为完好的古人类头骨化石。b在古人类漫长的进化后,距今约一万年前,我们的祖先在辽阔的华夏大地上开始了农业生活,北方地区栽培粟与黍,长江中下游地区栽培水稻。农耕生活大大解放了自然环境对人类的束缚,定居的农业村落开始出现,随着生产力的

5、不断发展,人类聚落逐渐扩大,中华大地上实现了一次重大的文明跃进。在距今9000-7000年前的裴李岗文化时期,农业获得大发展,村落数量也在增长。C随后,位于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出现,山东半岛也出现了大汶口文化,长江流域则是河姆渡文化,新石器时代遗址如满天星斗般涌现在中华大地之上。d距今5500年左右,早期中华文化圈逐渐形成,在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和辽河流域,古国文明纷纷出现,呈现出波澜壮阔的史诗画卷。随着夏商周王国文明阶段的开始,中华文明从多元走向一体。e在物质文明突飞猛进的同时,精神文明也开启了繁盛时期,从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到隋唐佛学、儒释道合流、宋明理学,中华文化彰显出丰富而深

6、刻的思想性。老子、孔子、庄子、孟子、荀子、韩非子、董仲舒、王充、何晏、王弼、韩愈、周敦颐、程颖、程颐、朱熹、陆九渊、王守仁、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一大批思想大家不断涌现,为我们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化遗产,开创了体系完备的思想学说,诸如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的治理思想,九州共贯、多元一体的大一统传统,修齐治平、兴亡有责的家国情怀,厚德载物、明德弘道的精神追求,富民厚生、义利兼顾的经济伦理,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的生态理念,实事求是、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执两用中、守中致和的思维方法,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的交往之道。这些思想学说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

7、性、和平性的五个方面突出特性。纵观历史,中华文明以其独特的文化基因和自身发展历程,铸就了辉煌灿烂的文明史,形塑了中国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价值观和中华民族日用而不觉的文化基因,确立了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文化主体性。但是,当人类进入19世纪后,随着西方工业革命的发展以及资本主义追求利润的本质,欧洲列强开始了向海外开拓殖民的进程。在这一过程中,西方文明的触角逐渐蔓延到全世界,给其他文明都带来了不同程度上的伤害。与早期通过丝绸之路相互联通的不同文明交流相比,近代西方文明承载于西方列强的炮舰之上,呈现出的是武力侵略而非和平对话。这体现在历史上的影像便是1840年的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使用坚船利炮打开了古老中

8、国的大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签订,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一次鸦片战争为近代中西文明的遭遇奠定了悲剧的基调,从此列强势力蜂拥进入中国,而每一次都伴随着侵略和罪恶。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1883年中法战争,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紧随这一系列血腥战争而来的是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战争失败、国土沦丧、主权丧失,一次次的耻辱强烈地冲击着国人的心灵,中华文明遭遇了空前的挑战,文化主体性也逐渐受到侵蚀。为了拯救民族危亡,中国人民奋起反抗,仁人志士奔走呐喊,提出了各种救国之道。当19世纪中叶中西文明相遇时,面对西方列强先进的技术和强大的武器,魏源提出了“

9、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策略,认为“夷之长技”有三法,即战舰、火器以及养兵、练兵之法。f随着西方列强侵略的加强,国人开始认识到仅仅简单地引进所谓先进武器是不能与西方列强对抗的。于是,清末改良主义的先驱冯桂芬提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之以诸国富强之术”。g这一点被之后的洋务派采用,并被归结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主张学习西方列强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实现“富国强兵”的理想。然而,这种“中体西用”的思想也并没有挽救腐败的清王朝,中日甲午战争以残酷的现实击碎了洋务派“富国强兵”的梦想。“中体西用”既然不可行,那更激进的主张逐渐被提出。1929年,胡适在中国基督教年鉴中以英文发表中国今日的文化冲

10、突一文,正式提出“全盘西化”一词。这一口号在当时具有极强的震撼力,同时也代表了当时很大一部分人的声音。就其实质而言,这一观点是对当时中国境况不满情绪的极端表现。在他们眼中,中国传统文化已经不能再支撑国家和民族的发展,相反,只有西方文明才能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当然,也有学者在试图调和中西两大文明之间的冲突。新儒家的代表梁漱溟在其代表作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提出“文化三路向说”,将本是呈现为空间并存的中西文化解释为时间上的历时性关系,认为中国文化的价值将在未来得到彰显。这无疑是在“古今中西之争”中予以调和,但并非有效的冲突化解之道。其实,在此之前,张之洞也试图将中西文明之间的空间关系转化为时间关系,他在

11、劝学篇中说:“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书、地图为旧学,西政、西艺、西史为新学。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不使偏废。”h这里的“旧”即是指“中”,而“新”则是指“西”,张之洞此说即是指以中学为体而西学为用。“中”与“西”变为“旧”与“新”,通过这种修辞转换,原本的空间关系就成为时间关系。具体而言,“中”“西”之分只是空间的区别,而“旧”“新”的称谓则不同,其无疑是指时间上的先后,同时又暗含着价值上的判定。就其实质而言,“旧”与“新”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传统与现代的同义表达。在西方学者看来,世界的现代化是从西方开始的,标志即是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兴起。与其相应,在此之前的便是传统社会。因此,传统与现代本是用来指

12、称西方社会前后相连的两个阶段,并赋予了旧与新、传统与进步等不同价值。马克思韦伯即是从时间上对西方社会做了这种区分,而且他还将传统与现代的区分应用到空间上,分别用来指称东方社会和西方社会。在他看来,东方的中国是传统型社会,发展不出资本主义。i从这种区分中,我们可以觉察出其中隐含的价值评判意味。在进化论的视野中,对于传统来说,现代这个称谓无疑具有更多的进步意义。因此,在很多情况下,当人们是使用传统与现代两个概念来区分中西时,就意味着在他们眼中,西方文明是更先进于中华文明的一种形态。这种将中西之别变为古今之别的转换给人们造成了一种化解“古今中西之争”的假象,实际上却是西方中心论在作祟。近代以来,这种

13、西方中心论普遍存在于西方世界,爱德华觇萨义德在东方学中进行了系统性批判,他说东方学是“通过做出与东方有关的陈述,对有关东方的观点进行权威裁断,对东方进行描述、教授、殖民、统治等方式来处理东方的一种机制:简言之,将东方学视为西方用以控制、重建和君临东方的一种方式。”j这一洞见敏锐地指出了西方叙事中的话语陷阱。那么,如何破解这一诡论?如何化解“古今中西之争”?近代种种问题的出现,究其根源在于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的弱化和缺位,而只有文化主体性的建立和强化才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二、守正创新:“两个结合”下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的建构近代以来,在西方中心论视角下,传统与现代常常被分别用来指称中国与西方,而传统

14、又往往成为落后、陈旧的代名词,与此相反,现代则含有先进、进步的意味。这种割裂传统与现代的做法,导致了对传统的一味贬低,近代文化主体性的隐而不彰与此有着莫大关系。就其本质而言,传统与现代两个概念并不是截然对立的。从字义上来看,“传统”两字就蕴含着其与现代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传”,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此字为“遽也”,也就是传递信件,这个属于古代驿者的工作内容。k因此,“传”本义是指具体物品在空间上的挪移,逐渐引申为时间上的转移。汉代刘熙就在释名中说:“传,以传示后人。”又说:“人所止息而去,后人复来。”1这也就指出了“传”字所蕴含的时间意义,其本身就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纽带。而关于“统”字,说

15、文解字解释为“纪也”,也就是蚕丝的头绪,之后逐渐引申为一脉相承的系统。m释名则说:“绪也,主绪人世类相继如统绪也。”n在汉书贾山传中有“自以为过尧舜统”的记载,注解中引用如淳的观点说:“统,继也”。因此,“统”同样蕴含着时间上的继承关系,是时间链条上的一个重要环节。从字义来看,“传统”本身就含有世代承继的时间意味。具体而言,“传统”二字并不仅是指称过去,同时还意味着过去与现在的紧密相连。与传统相对应的英文“tradition”的含义也与其相同,其源自拉丁语“Traditio”,同样含有传承的意思,指一代代僖递下去,这其中自然也蕴含着过去与现在的连接。由此可见,“传统”一词本身就含有与现代不可分

16、割的意味。当我们在使用这一词汇时,也就不可能单指过去而割裂其与现代的联系。从历史来看,如今我们通常意义上所说的传统文化,并不是一个有固定内涵和所指的概念,传统文化在历史上一直是与时偕行、唯变所适的。时间上溯至中华文明刚刚诞生的初期,从早期新石器文化遗址发掘的情况看,那时便已经奠定了后世中国饮食、建筑、器具等多方面的发展趋向。之后,经过夏商周一千多年的发展,到春秋战国时期,异彩纷呈的先秦诸子思想为后世中华民族精神和气质的塑造奠定了坚实的思想文化基础。秦统一六国后,书同文、车同轨,秦王朝的一系列措施为民族和文化的真正统一创造了条件。而汉代直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与周边地区和民族的大规模交流和融合,又进一步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壮大。特别是这一时期佛教的传入,极大地丰富了文化的多样性,从此佛教成为传统文化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随后,唐宋进一步开创了历史的鼎盛期,其中尤为重要的即是理学的兴起和流行。宋明理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这不仅仅体现在思想文化方面,扩大至整个中国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英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