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三产融合 助力农村发展——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五原县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经验.docx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1469421 上传时间:2024-07-1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3.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进三产融合 助力农村发展——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五原县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经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推进三产融合 助力农村发展——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五原县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经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推进三产融合 助力农村发展——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五原县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经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推进三产融合 助力农村发展——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五原县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经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推进三产融合 助力农村发展——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五原县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经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推进三产融合 助力农村发展——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五原县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经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推进三产融合 助力农村发展——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五原县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经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推进三产融合 助力农村发展——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五原县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经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推进三产融合 助力农村发展——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五原县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经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进三产融合 助力农村发展——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五原县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经验.docx(8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推进三产融合助力农村发展一一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五原县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经验【示范园概况】五原县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核心区位于五原县八里桥,基本辐射带动五原县全域。示范园总人口11.4万人,总面积15.9万亩,以葵花、肉羊、肉鸡、果蔬、玉米、奶羊六大产业为主导,总投资74.312亿元。示范园的产业定位是以农业种养殖为基础,以休闲、观光、生态旅游为抓手,围绕“天赋河套、世界共享”主题,争当河套全域绿色有机高端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排头兵,建成集科研、生产、加工、流通、线上交易、文化旅游于一体的多业态复合型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五原县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紧密围绕“现代园区

2、+特色产业+新型经营主体+电子商务+特色小镇+乡村旅游+三农服务”的“七位一体”三产融合发展思路,全面实施百企百园”工程,培育引进142家“农字号”企业,建设各类农牧业园区138个,其中规模以上20多个。2020年,园区思产值约56亿元,葵花、肉羊、肉鸡、设施蔬菜产业产值占园区总产值比重为85%以上,二三产业产值占总产值比重为75%以上,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3.5:1,电商销售额达到8亿元以上。形成了订单合同、“农企银”协作、科技支撑、股份合作、土地流转、光伏产业带动等多种形式的产业融合利益联结模式,结成联结鞋条902个,带动农户3.8万户(约11.4万人),2020年示范园内农

3、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3200元,高出全县平均水平15%o图片示范园葵花种植基地一、主要亮点(一)强化企业引领带动作用,大力发展葵花产业依托三瑞公司建成全国首家向日葵技术研究院和全国最大的葵花种子交易市场,自主研发食用向日葵品种占全国市场的三分之一,“五原向日葵”通过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入选全国百个农产品品牌名录;年种植葵花100多万亩,产量4亿斤,全国每7粒食用葵花籽就有1粒来自五原,获评全国向日葵产业示范基地;培育葵花加工企业联合体86家,年加工能力8亿斤,出口1.6亿斤,被列为全国唯一一家出口葵花籽仁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依托金麦、蒙龙等企业,年生产葵花加工机械100o台(套);建成全

4、国最大的葵花交易市场,年交易量6亿斤,成为全国葵花籽集散和价格形成中心;建成全国首个葵花博物馆和独具特色的葵花主题公园、葵花小镇,形成集种子研发、基地种植、精深加工、市场营销、观光旅游于一体的葵花全产业链,年产值23亿元,成功承办世界向日葵产业论坛。(二)发挥集中集群发展优势,大力发展肉羊产业以打造国家级核心育种场为目标,建成羊业研发中心、反刍动物研究中心,推广胡羊品种,巴美肉羊获评全国首个自主知识产权肉羊品种;建成金草原、力农、青青草原等规模养殖场152家,整村推进示范社280个,标准化养殖示范户2.1万户,年养殖肉羊500多万只、出栏300万只,形成年出栏百万只肉羊生产联合体;拥有屠宰厂7

5、家,年屠宰能力290万只,拥有饲料加工厂7家,年加工能力80万吨,拥有有机肥厂6家,年生产能力20万吨;建成活羊博物馆、羊文化博物馆,构建起集种羊繁育、饲料生产、肉羊养殖、有机肥制造、屠宰加工、冷链物流、乡村旅游于一体的循环经济全产业链,年产值25亿元。(三)创新全产业链循环模式,大力发展肉鸡产业依托内蒙古润海源实业有限公司子公司五原县润海源实业有限公司,投资52.1亿元,建设玉米种植、粮食仓储、油脂加工、饲料生产、种禽繁育、雏鸡蜉化、肉鸡养殖、屠宰分割、冷藏销售、熟食加工、有机肥生产和鸡文化产业12个板块于一体的全产业链肉鸡项目。目前,建设种鸡存栏300万套、孵化1.8亿羽、商品肉鸡存栏32

6、00万羽、年产100万吨饲料、年屠宰加工1.6亿只肉鸡及冷链物流、年产5万吨熟食、年处理60万吨大豆油脂加工、年产40万吨有机肥、30万吨粮食仓储。销售收入可达75亿元,年创利税7.5亿元,带动就业7600人。此项目的实施,将建成中国西北地区最大的肉鸡养殖、屠宰加工基地,对于进一步加快推进五原县种养殖产业结构调整,拉动城乡就业、物流运输和城镇化建设,推进农企利益联结,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巩固脱贫成效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五原县打造河套全域绿色有机高端农畜产品生产加工服务输出基地、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推动乡村振兴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二、特色政策举措(一)引导

7、多元主体参与,壮大农村产业融合“主力军”一是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引进52家“农字号”龙头企业,组建向日葵、果蔬2个产业联盟,培育3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实施科技攻关22项,培养应用型人才1万多人,形成集种植、养殖、饲料、加工、屠宰、电商销售于一体的集群化、全产业链发展格局。二是发挥合作社和家庭农牧场桥梁作用。培育合作社1097家、家庭农牧场133个,全面推行“五星级”管理(县财政每年安排500万元以奖代补资金,对评为“三星级”以上的进行奖励扶持),合作领域和服务内容进一步拓展,促进了企业与农户的有效联结。三是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多方引导农民按照企业和合作社的标准和要求,实行标准化种养殖,成为

8、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优质原料车间。(二)强化品牌质量监管,严把农村产业融合“安全关”一是加大品牌创建。围绕“天赋河套”区域公用品牌,培育国家地理标志品牌4个、全区著名商标8个,认证绿色、有机产品50个,金草原18款羊肉产品获准“天赋河套”品牌授权。二是推进品质提升。启动校企合作”工程,引进清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院校专家70多人,建成博士工作站和科技小院7个,应用新技术40多项,推广贝贝南瓜、西霖蜜瓜等新品种50多个,五原黄柿子、灯笼红香瓜通过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四控”(即控肥、控药、控水、控膜)行动实现全覆盖,农药包装废弃物全部回收,残膜回收率达85%,获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

9、建国家食品安全和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县。三是健全监管体系。建成农产品检测中心和9个乡镇检测站,获得自治区“双认证”资质,农产品抽检合格率在99%以上,获批国家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四是畅通溯源平台。建成农畜产品可追溯信息平台,“农字号”龙头企业全部纳入监管,主要农产品实现可追溯。(三)推进农业体制创新,激发农村产业融合新活力一是强化政策资金保障。出台了产业发展规划、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方案等一系列配套文件,整合涉农项目、社会资本、金融贷款等资金60多亿元投入农业领域,为加快农村产业融合步伐注入动力。二是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创新温室大棚、养殖圈舍产权抵押贷款,每年放贷300

10、0万元。三是拓展农业服务。建成现代农牧业综合服务中心,集成“九大服务体系”(集成科技110.种子工程、农畜产品质量监管、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土地流转、电商服务、疫病防控、防灾减灾、商贸流通),通过一站式服务,打通了信息化服务农村“最后一公里三、经脸启示一是要因地制宜,发展农企利益联结新模式。示范园投入金草原公司214万元用于贫困户“放母收羔”母羊补贴,共为162户有能力的贫困户发放母羊1400只,户均8.5只,按每只母羊增收1200元计算,户均增收1万多元。同时构建起了“政府+企业+银行+养殖户+保险”的农企合作模式。一方面扩大了公司规模、提升了公司羊肉品质,为公司更好地推广“放母收羔”政策奠定

11、了基础;另一方面规避了农户养殖风险、提高了农户收益、增强了农户养殖信心。同时,金草原公司在巴彦淖尔市实施了5万亩改盐增草(饲)兴牧项目,为广大农牧户提供了10万只基础母羊“放母收羔”服务,实现了高效的农企利益联结养殖模式,带动农牧户5000户以上,其中贫困户285户。二是要整合分散资源,助力发展现代农业。山路集团建成的联星光伏新村,由企业牵头组建合作社,集中流转农民土地2万亩,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民”的方式,吸引土地流转后的村民到企业和合作社务Xo村民从分散经营、效益有限的农业生产中脱离出来,成为产业工人,传统的农业发展方式得到了彻底扭转。农民每年户均来自土地流转收入2万元,为合作社种养殖收入3万元,光伏发电全部建成并网后可获得发电补贴近3万元,村民每户每年可收入8万元左右,远高于自治区、市和当地平均水平,并建成123个村集体分布式光伏电站,每个村年增收2.8万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环境科学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