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的产生和意义说课稿4篇 小数的产生与意义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数的产生和意义说课稿4篇 小数的产生与意义教学设计.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小数的产生和意义说课稿4篇小数的产生与意义教学小数的产生和意义说课稿1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我叫巴瑞,来自淮河东路小学,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小数的产生和意义。首先我说说本课的教材分析。一、说教材分析“小数的产生和意义”属于“数与代数”的知识领域,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并能灵活运用三年级已学过的“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一内容的学习既是前面知识的延伸,也是系统学习小数的开始。二、说学情分析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学过“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二本节课是学生系统学习小数的第一课时。三、说学习目标及重难点。根据对教材的
2、理解与内容的分析,按照新课程标准中4-6学段数与代数中的要求:进一步认识小数,我设计了如下学习目标:1,通过课件演示和联系实际,探索并理解小数的产生和意义。2,通过实践操作,小组合作,学生理解并准确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根据以上学习目标我预设: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意义将成为本节课的学习重点;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以及他们之间的进率将成为本节课的学习难点。四、说教法学法为了突破学习重难点,本节课我将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五:说评价设计根据学生的叙述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通过课本做一做和基础练习题,对目标1进行评价。通过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与探索过程中表现状况和提
3、升练习对目标2进行评价。六、说学习流程为了能更好地凸显“自主探究的教学理念,高效完成学习目标,并结合本班学生特点,设计如下学习环节:1、结合生活设疑激发情趣导入为了跳出陈旧的数学课单纯讲知传道的框架,学生体会到数学生活的快乐,在新课开始通过“估一估、测一测”的游戏导入,让学生通过在估测再测量90厘米长的红彩带的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当我让学生用米作单位说出它的长度时,学生心理产生了矛盾,因为测量结果不够1米,无法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我引出在生活中也有许多得不到整数结果的例子,这时人们便用分数和小数来表示,于是,小数便产生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数的产生和意义,同时板书:小数的产生和意义。
4、通过这样一个简单的游戏,自然引出本节谡所要研究的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并使学生不知不觉走入对新课的思考。2、探究小数的意义。在教学中我力求引导学生在测量、观察等操作的基础上,从直观的1米平均分成10份,让学生用分别用整数、分数、小数来表示其中的一份,三份,七份,通过观察分数的相同点及小数间的相同点,总结出分母是十的分数可以写成一位小数。接着在认识一位小数的基础上,学生通过测量彩带及数学课本的长度并按要求完成表格,从而得出结论:分母是一百的分数可以写成两位小数。然后让学生想象一下:0.001米、0.051米,这些小数是几位小数?用分数表示分别是多少米?由此得知:分母是一千的分数可
5、以写成三位小数。最后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得出结果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来表示。学生的认知是由浅入深的,通过小组讨论,动手实践,他们已经理解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的意义,同时完成学习目标一:通过教具演示和联系实际,探索并理解小数的产生和意义。3、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当学生成功解决一个问题后我会趁热打铁,组织学生探究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我是这样做的:课件出示:0.8里面有()个十分之一;0.6里面有()个十分之一;0.07里有O个百分之一;0.09里有O个百分之一。通过学生的回答,我引导孩子,像08,0.6这样的小数,我
6、们可以看成有多少个十分之一组成的,因此我们可以说一位小数的技术单位是十分之一,记作O.Io像0.07,0.09这样的小数,我们可以看成有多少个百分之一组成的,因此我们可以说两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记作0.01;同学们想一想:三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多少?四位小数呢?通过课件演示:1/10米里面有()个1/100米,1/100米里面有O个1/1000米,从而认识到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请我没有直接告诉学生小数的计数单位是什么;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而是通过闯智慧关的游戏方式让学生从解决问题中发现、归纳出来。我认为这样能促使学生进行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的探索,以练习的形
7、式探索出小数的计数单位、以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创新意识。完成学习目标二:2、通过实践操作,小组合作,学生理解并准确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4,分层运用新知,逐步理解内化。对于新知,需要及时组织学生巩固运用,才能得到理解内化的效果。我本着“重基础、验能力、拓思维”的原则,设计如下几道级习题:(D基础练习(通过这个练习,巩固新知。)(2)提升嫁习(连线即体现学习知识的灵活性。)(3)发散练习(培赛学生嫁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整个习题设计部分,虽然题量不大,但却涵盖了
8、本节课的所有知识点,题目呈现方式的多样,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面对挑战充满信心,激发了学生兴趣、引发了思考、发展了思维。同时练习题排列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层层深入,也有效的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课堂小结“这节课的学习内容是什么?你有什么收获?”来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加以梳理总结。七、板书设计:这是我的板书设计,力求体现知识性、简洁性,既突出了本节课的重心,又凸显了清晰的课堂结构。A、教学效果预测本节课利用游戏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一定会十分活跃。而重点部分的教学采取让学生小组合作、动手操作实践,可以使学生互相督促,全员参与,保证了课堂教学效果。教师深入浅出的引
9、导和充满激励的语言,将会给学生不断探究的动力和热情;而层次分明难易适度的练习题,也使新知得到巩固和应用。可以说本课的教学环环相扣,清晰有序,一定会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以上是我对小数的产生和意义一课的说课,不妥之处,敬请各位领导多提宝贵意见,谢谢。小数的产生和意义说课稿2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是在学生三年级学习了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生系统学习小数的开始。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装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为今后学习小数四则运算打好基础。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明确小数的产生和意义,小数与分数的联系,小数的计数单位,从而对小数的概念有更清楚的认识。教学难点是
10、:抽象小数的意义。知识教学点是:1、使学生了解小数的产生;2 .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3 .掌握小数的计算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教具准备:米尺、课件.能力训练点是:1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2 .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为达到上述目标,我在这节课的主设计中采取了以下方法。一、采用“一引、二扶、三放”三层次教学,促使学生眼、脑、手同时作用,获得丰富表象,引发学生理解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的意义。第一层次是让学生通过观察米尺图,在教师启迪下,学生枳极思维,根据严密的逻辑性,探索出规律。第二层次先出示米尺让学生感知,然后提问,不直接回答,留给学生思考余地。再通过填空的形式把思考过程反债出来。第三层
11、次的教学是通过教师点拨和学生观察、讨论、语言叙述,将规律灵活运用的过程,达到进一步清晰表象的目的。二、运用分数的有关知识作迁移,类推出小数的意义,揭示其本质特征。如再次引导学生观察米尺,结合板书讨论问题:把1米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o份这样的1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然后结合板书讨论出小数的计数单位,以及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0三、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文字、图片、声音、音乐、动画等直观形象地展现给学生,以调动学生的视听觉等多种感观,使学生的内心体脸推向高潮,使他们产生一种学习的冲动,求知的欲望。如一开始让学生听课件中的读一读。小数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
12、在日常生活中学生是有体跄的。这样设计就可以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初步的认识,消除抽象的数学与学生的距离感。教学过程设计如下:1、猜一猜,量一量,这两条带子有多少长,不能得到整“米”数时,须用其它数来表示,教学小数的产生。3、结合课件教学一位小数、二位小数、三位小数,教学小数的义意。4、完成填一填,教学小数的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进率是1005、完成连线题,6、学生阅读课本内容,提出问题。7、学生进行全课小结。8、练习“思维训练”。板书设计:小数的产生和意义分母是10、100、Io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
13、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小数的产生和意义说课稿3一、教材分析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八册,第四单元的内容。说课内容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本课是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二学段“数与代数中的学习内容,是学生系统学习小数的开始。在此之前,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学习了分数的初步认识小数的初步认识,巳经对小数有初步的了解,并且巳经学习了长度、货币之间的换算:另外,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购物、量身高等现实活动,已经积累了大量关于小数的感性认识。因此,教材在编写时特意以学生熟悉的计量单位为媒介,让学生通过动手测量来帮助建构新知。另一方面,由于
14、对小数意义的理解要涉及十进分数。但是学生并没有系统学习分数的知识,理解分数的十进关系有相当的困难。所以教材在编排时,除了借助计量单位的十进关系(如长度单位)来帮助学生理解外,在炼习中也安排了很多根据十进制计量单位理解小数的实际意义的练习。如教科书第55页第4题“用手势比划下面的长度”,第57页第10题“说一说下面小数的实际含义”二、教学目标本节课主要是帮助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探究交流、练习巩固,理解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及其进率,为后续学习小数的读写、大小比较、小数的四则运算以及百分数奠定基础,并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小数在生活中广泛应用。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的已有水平
15、和能力,本节课,我确定如下的教学目标:1、理解小数的产生及意义,并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及其进率;2,通过探究交流,形成归纳类推的数学思维能力;3,在探究活动中,感受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懂得利用小数解决生活问题。这样的目标设计立足教学目标的多元化,不仅注重对知识目标的实现,更融入了对数学思想的渗透、对学生情感的陶冶,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可以学到知识,还提升他们的思维水平和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由于教材淡化了十进分数为什么可以依照整数的写法用小数来表示的道理,只是着重借助分数帮助学生学习小数的产生和意义、小数的计数单位。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小数的产生及意义;体会小数与分数的联系;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及其进率。而根据四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仍处于从具体向抽象过渡的阶段,而小数的产生和进率又是比较抽象的内容,因此我将教学难点定为: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及其进率。三,教学方法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节课将主要采用情境法和探究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节课首先是通过一个小故事来导入,提出一个任务型的问题,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根据这一理念,我设计了一个与课本不一样的测量探究活动,辅之以教师的引导,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动脑思考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将新知内化。四、教学过程1、情境激趣,温习小数旧知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