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某某区合作社党建工作经验交流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市某某区合作社党建工作经验交流材料.docx(9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某市某某区合作社党建工作经验交流材料近年来,某某市某某区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第一引擎”,依托优质稻米、设施园艺、高效渔业三大农业主导产业加特色农业相结合的农产品体系,积极探索“党组织+合作社+农户”模式,把党组织建在合作社上,不断夯实基层基础,提升服务能力,全力推动党建工作与乡村振兴互融互促、同频共振,既加强了基层党建工作,又加速了农村发展,真正把党建成果转化为发展成果,实现强村与富民的双赢,让党旗在合作社里高高飘扬。先后获得农产品质量安全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江苏省现代生态循环农业试点县、江苏省某某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江苏省农村改革试验区等荣誉
2、称号。一、实施背景某某国家高新区位于某某市北部,是1992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首批国家级高新区之一,2002年4月,在高新区基础上设立了某某市某某区,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体制。目前下辖5镇5街道、一个省级经济开发区、一个综合保税区,面积508.9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9.45万人。经过30年的跨越发展,2021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20.37亿元,人均gdp突破20万元。在聚焦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某某区把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看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色,奋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争当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示范标杆。坐落于江苏某某市某某区某某镇的某某村,是某
3、某市的一个“明星村”“典型村”,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全省乡村振兴先进集体等荣誉。因村庄位于某某镇而得名,2004年由原午桥村和韩村合并为某某村,辖区面积3.7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558亩,基本农田面积2554亩。下辖17个自然村24个村民小组,892户2560人,党员110人。成立之初,某某村没有一条贯通全村的主道,村内的路都是泥石路。因为被规划为农业生态区,村里不能发展工业,20某某年村集体全年只有13万元收入,全村农民年均收入只有10030元,是某某镇的一个没资源没产业没特色的“三无村二面对农业生态区的规划蓝图和村里农田日益板结、贫瘠的现状,某某村党总支坚持“支部带动、产业促动、村社联动
4、”的工作思路,以“合作社里党旗红”为旗帜,探索“党支部+合作社+土地流转农户”发展新模式,将党组织直接建立在产业链上,逐渐探索出实现基层党组织建设和惠民强村双轮驱动的新路子,跑出了乡村振兴的“加速度”。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兰红娟先后获得全国农业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江苏省“吴仁宝式优秀村书记”、江苏省“百名示范”村书记、江苏省“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并于2021年7月作为江苏省唯一一名村党组织书记代表,在省七一表彰大会上围绕探索“党支部+合作社+土地流转农户”发展模式、实现村强民富作经验交流发言。二、具体做法“党支部+合作社+土地流转农户”助推产业发展模式的探索实践,把党组织
5、的组织优势、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引领和带动农业增效、农民致富、农村发展,推动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群众富在产业链上,实现基层党建与产业振兴有效融合、互促共进。一是党旗飘“红”,突出组织强村。组织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石。某某村坚持支部带动、产业促动、村社联动,20某某年,成立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和全区首家有机稻米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理事长由党总支书记兼任,班子成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建立党总支与理事会联席会议等制度,使党组织的政治优势与专业合作社的经济效益有机结合起来。建立一个打硬仗的好班子,全体村党员干部自觉做到难事干部带头、大事党员示范、好事群众优先,决不让党的好政策“缺斤少两
6、”,并把支部工作一本通5类25项要求作为操作指南,经常翻、及时用,把标准立起来,让支部强起来。充分利用农村党员远程教育、乡村振兴学习社等平台,邀请老书记、年轻企业家、退休教师、专家学者等组建某某“讲师团”,围绕惠农政策、农业技术、劳务技能等开展专题培训,不断强化党员教育管理,提高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形成书记带头干、党员抢着干、群众跟着干的良好局面。与江苏苏电产业管理有限公司党委等多个党组织开展“万企联万村共走振兴路”行动,先后完成2个自然村供电管网统一入地改造、安装一批智能充电桩、修成贯通全村的“某某大道”、河塘清淤3.5万方、新增照明设施166个一件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把某某人的
7、心聚到了一起。二是产业亮“金”,突出经济富村。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振兴,产业是发展的根基。某某村党总支部创新“村社合一”模式,把农民组织起来,把“碎片化”土地集中起来,20某某年在党员骨干的带动引领下,全村仅用2个月时间就流转了16个村民小组650户农户近2000亩土地,以有机稻米种植产业为主体,采用休耕轮作、绿肥还田、喷灌育秧、稻鸭共作等一系列有机种植模式,发展适度集约化、规模化、机械化的现代农业,形成了集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优质稻米产业化基地。截至目前,合作社也发展到目前拥有3800平米基地、45台一流设备、1600万元投资规模的国家级诚信示范经营企业、省级优秀示范合作社。不断延伸稻米”
8、产业链”,先后自主开发紫云英蜂蜜、米酒等系列农产品,在特色产业带动下,合作社一年收入达800多万元,壮大了农村集体经济,拓宽了农民收入来源,有力推动产业带动经济“富”村。三是发展透“绿”,突出生态靓村。依托美丽乡村建设,某某村以稻米产业、农耕文化和生态旅游融合发展为主线,在提升“夏量”品牌效应的同时,结合自身原生态自然环境以及现代农业产业优势,积极开展美丽乡村研究、规划,发展契合村民生产、生活、生态需求的休闲农业,举办了乡村亲子游学、稻米节等有体验感的特色乡旅活动,承接企业团建,发挥一二三产融合示范项目实效,发展美丽的文化旅游经济,通过推进稻米产业示范区、蔬香春色体验区、稻田公园区、形象展示区
9、、特色蔬果采摘区五个区的建设改造。盘活闲置的房屋资源,通过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有偿退出闲置房屋,由集体收购开发,引入专业团队建设了精品民宿“某某小院”,发展田园经济,建成精品乡旅路线,打造一个基实、业兴、景美、人和的“醉美某某”。坚持“发展成果,村民共享”,创建了2400平米的党群服务中心,建造了村社区卫生室、农村体育公共健身场、文体活动室、图书室等,在丰富村民文化生活的同时,把健康的生活观念和生活习惯渗透到村民的生活中。三、成效通过推行“党组织+合作社+农户”工作模式,有效强化了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工作基层基础,提升了服务乡村振兴的能力。通过书记带班子、班子带党员、党员带群众,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工
10、作由各方诸侯唱“独角戏”变为党群“大合唱”,实现了“三新一带动”目标,即全村有机稻米产业新发展,农民生活新提高,村容村貌新变化,带动美丽乡村同步建设。一是有机稻米产业实现新发展。十几年来,村党总支立足农田资源,发展有机型现代农业,推动合作社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引进先进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新品种,提高粮食生产的现代化水平和质量安全。截至目前,2000亩的优质水稻中500亩通过有机认证,1500亩通过绿色食品认证。“夏墅”牌大米荣获“江苏好大米”十大创优品牌、省“名优产品”等称号,某某村荣获省休闲农业精品村、省稻米产业强村富民典型等荣誉。二是农民生活实现新提高。通过推行“党组织+合作社+农户
11、”工作模式,建成有机稻米良田示范区,如今“夏墅”品牌的有机大米零售价一斤22.8元,一年产20万斤有机米;绿色大米6元/斤,年产80万斤。面向村民提供土地分红和合作社就业岗位,采用“保底收益+二次分红”的分配模式,提供“家门口”就业岗位150多个,平均每户每年增收3400元。村民们家前屋后的边角地,被开发成了精致的小菜园,由村集体统一种植、统一管理,通过提供应季蔬菜的形式认养给城里的学校或单位,每亩地每年能带给村集体四五千元左右的收入。截至2021年,村集体固定资产达8852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31000元,实现了“村社共建、富民强村”的目标。三是村容村貌实现新变化。村党总支坚持成果共享、整村
12、提升,分类布局核心景区、示范稻田和精品民宿,村里天蓝水清、稻香扑鼻,某某小院、稻田民宿成了央视推广的“网红打卡点”,2021年“五一”游客达L5万人次。通过党建结对共建,完成大薛家、李家村两个自然村的供电管网统一入地改造,改善了村庄面貌。在稻田理想民宿安装一批智能充电桩、智慧路灯,方便游客及周边群众的出行;将以往合作社的水稻烘干设备由煤炭改造成电力烘干设备,并给予补助,降低污染排放的同时提高了烘干效率。某某村大薛家村、韩村自然村入选省级特色田园乡村。先后获得江苏省卫生村、江苏省民主法治村等多个荣誉称号。四、探讨和启示风景如画、幸福宜居的某某村是某某市某某区探索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之路的一个缩影。推
13、动乡村振兴,关键在党,关键在坚持党的领导、强化党建引领。要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组织优势,积极探索构建“党支部+合作社+土地流转农户”助推产业发展模式,以更高的标准、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抓党建促乡村振兴,让农业成为最有奔头的产业,让乡村振兴成为最光荣的事业,让党旗在希望的田野上高高飘扬,在新的“赶考”路上交出新答卷。(一)走好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发展之路需要选优“领头雁”。村党支部书记在农村工作第一线,是党在基层的“代言人”、是乡村振兴的“领航人:一个好的支部书记,就能带好一班人、稳定一个村、带富一方百姓。坚持“好中选优、优中选强”的原则,从党员致富带头人、选调生、高校毕业生、复转军
14、人、返乡创业人员等优秀群体中培养选拔村党组织书记,带头建强支部班子、找准致富路子、扛起发展担子,通过切实增强村“两委”的政治领导力、发展推动力和群众凝聚力,引导“群雁齐飞”,释放乡村振兴“雁阵效应”,推动乡村振兴任务目标更好地落实。(二)走好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发展之路需要激活“红细胞”。当前,我们正处于巩固脱贫成果、接续乡村振兴的关键时期,如何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助力乡村振兴优势,关键在于激活“红色力量针对农村产业发展壮大需求,以“党组织+”的形式,把党员培养成产业技术骨干,把技术骨干培养成党员,要引导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由党员带头成立农村专业合作社,为农户提供种植管理、养殖技术指导、市场营销
15、等方面的服务,辐射带动农户投入富民产业,不断拓宽增收渠道,挖掘增收潜力,帮助群众脱贫致富。要加大典型宣传,采取多种方式挖掘、选树发展致富中的党员典型,营造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三)走好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发展之路需要做强“产业链”。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根本。要以抓农村党建与“产业兴旺”深度融合为抓手,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实现“最大政绩”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坚持新发展理念,发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服务功能,通过流转土地开发、公司化运营等方式,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深化产业融合,为产业链延伸装上“红色引擎”,推动“以红促农”政策落地,打通农业资源与旅游资源的壁
16、垒,为农民创造更多就业机会。立足乡村资源禀赋、区位优势,积极培育优势主导产业,加快适应市场多样化、优质化需求,按照“一村一策”“一村一品”等方式有序推进产业发展。(四)走好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发展之路需要集聚“大抱团”。乡村振兴的工作多、任务重、压力大,需要持续延伸村党组织服务群众链条,推进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常态化,通过组建党建联盟,可以推动基层党建工作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加快各类发展要素的优化重组,有效解决以往规划不一、资源分散、合力不强等问题,探索“片区带全域、组团促互补”的共同富裕实现路径,进一步增强乡村的“造血能力”,集聚乡村振兴“新动能”,助力产业增收。要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入手,引导村民全面参与乡村治理,从党员干部“管理”向干群“治理”转变,增强群众主人翁意识,让群众来管理群众的事情,形成“大事一起干、好坏大家评、事事有人管”的乡村治理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