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同伴交往障碍特征及教育对策研究 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同伴交往障碍特征及教育对策研究 论文.docx(1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小学生同伴交往障碍特征及教育对策研究摘要:现在的小学生中大多是独生子女,由于其料殊的成长环境,在同伴交往中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独生子女的同伴交往巳成为学校教育中被广泛关注的问超。本文在广泛调查的基戚上,结合问卷、访谯、现察等方法,信纳出目前小学生同伴交往中主妥存在以下隙喏:封闭、急躁、不信任、存在消极同伴团体、嫉妒、退缩、孤独、交往中存在罔思、自私这些障碍主要是由于家庭、学校、社会和孩子自身方面的原因产生的,针对小学生同伴交往中的障碍,本文从军长、教师、孩子自身、媒体四方面,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关就词:小学生同伴交往障格投育对时一、问题提出现在的小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把所芍的爱都倾注在这
2、根“独苗”身上,往往会把握不好分寸,造成溺爱,爷爷奶奶也许是“隔代亲”的缘故,对孙儿孙女更是干依百顺。这样一来,两代人的爱都聚集在独生子女一人身上,就形成了“众星捧月”式的家庭关系,在这种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往往有“只有我一个”的心理,认为家里的所有人和物都是为r他而存在,都是以他为中心的.这些孩子到学校里还是会抱着以自我是中心的.思.想,不屑与同学交往,或者由于没有人际交往的经验,不知道如何与同学交往,从而造成小学生同伴交往障碍。现代社会生活中小学生缺少天然同伴。以前孩子住在农村,和邻居家的孩子一起长大,而且自家也有很多兄弟姐妹,他们就是最好的同伴,孩子在与他们的相处中逐渐学到同伴交往技能
3、。现在的孩子大多住在公脚里,隔壁的、对门的都互相不来往,而且家里也只有一个孩子,他们从小缺少同龄玩伴,这些孩子没有与同龄伙伴交往的经验,进了小学后很难下了就学到交往技能,他们往往会因此交不到朋友,感到孤单。有些家庭不同程度地存在这种现象: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轻视孩子的同伴交往。家长认为交往会减少学习时间,影响学习成绩,从而限制孩子的交往,致使许多孩子不会与人交往,在同伴交往中出现害羞、躲避等现象“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也可以发现:班级中总有几个“嫌弃儿”和“孤立儿”,他们与同伴相处不好,由于种种原因而被同伴抛弃。踪上所述,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小学生.在同伴交往中存在许多问题,为了了解引起小学
4、生同伴交往障碍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以利于家长、教师在实践中参考,我选择了小学生同伴交往障碍及其教皆对策这个题目。二、研究回顾(一)同伴交往障碍的界定1 .同伴申继亮等把同伴定义为:“社会地位平等的”“共同操作的,在行为的豆杂程度上处F同一水平的个体:从中可以看出同伴应有以下两个特征:同伴间年龄相仿,同伴间社会地位和心理发展水平相当。2 .同伴交往障碍人际交往障碍是指在交往过程中,交往双方受社会、文化因素和心理因素等的影响而导致的交往困难或交往不顺利。依据交往对象的不同,小学生的人际交往可分为亲子交往、师生交往和同伴交往三方面。同伴交往障碍屈于人际交往障碍,但它的交往对象更具体即指同伴。
5、同伴交往障碍就是指同伴间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而造成的交往障碍。对于小学生来说,其主要任务是学习,天中在校时间很长,而且也为了方便研究,本文所提到的同传主要是指同学。(二)国内外研究概况1 .国内外关于同伴交往意义及特点的研究国内如1999年江蓬萱、尹丽君等6912岁儿童人际关系发展研究中认为:良好的同伴关系可使学生瞅利社会化,促进其人格健康发展,可使学生获得安全感等.1998年邹泓G同伴关系的发展功能及影响因素中认为:同伴关系是儿童社会能力发展的重要背比,是满足社交需要,获得社会支持感和安全感的重要源泉,同伴交往经验有利于儿童自我概念和人格的发展。周宗奎现代儿童发展心理学中认为同伴关系还起着行为
6、强化、榜样学习和社会比较作用。国外如通过研究在5年级时拥有一个稳定而亲密的朋友及没有朋友的儿童,看他们12年后作为成年人的状况.结果发现,与在5年级时没有朋友的人相比,当时拥有稳定而亲密的朋友的成年人,在自我价值感上更为积极。前苏联费尔德斯坦研究认为,初中生与同伴交往的发展和他们道德伦理的吸收,以及自我意识的增强之间存在着依存关系。2 .国内外关于同伴交往障碍的研究国内如1999年汪恿萱、尹丽君等49-12岁儿童人际关系发展研究,从儿童与异性、同性、父母、教师和陌生人交往这几个方面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张文新把儿童分为社交明星、可接受拧、被忽视拧、被拒绝者四类叱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受欢
7、迎的、被忽视的、被拒绝的儿童中。并且认为被忽视的儿童并不彖被拒绝的儿童那样感到孤独,他们很可能比被拒绝打仃条件逐渐被同伴接纳,或在进入一个新团体时成为社交明星,而被拒绝儿童更易在今后的生活中遇到严筑的适应问即。国内关于同伴交往障碍的研究比较概括、不具体。部分相关研究只是对交往障碍的某一方面进行浅U次的分析,并没有对小学生同伴交往障碍的原因及教育对策进行具体、系统的分析与研究。而国外有关同伴交往障碍的研究则主要集中在对可能产生同伴交往障碍的因素的研究上.在诸多因素中,一般认为儿童的行为特征和社会认知是影响同伴关系的主要因素。在研究行为特征、社会认知与同伴接纳的关系中发现:影响同伴接纳性的因素有6
8、种,分别是家长的教养方式、出生吸序、认知技能、姓名、身体特征及与人交往的方式。道奇的调查发现:友好、亲社会、有反应和积极交往,往往使儿童易于被同伴接纳,相反的反应和反社会行为则可能引起同伴间的拒绝也然而,对于我国目前的实际来说,影响同伴接纳性因素的研究,对于教师、家长、及学生本人改善与同伴的关系作用不大。这是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影响同伴接纳性的因素有可能是造成同伴交往不顺利进而产生同伴交往障碍的因素,也可能不是.而且研窕认为,一个家庭中后出生的孩子往往易卜与同伴相处,但对丁现在的独生子女家庭来说,己不存在出生的先后顽序,因此,出生顺序已失去了参考的意义。由上可.知,国内外关于同伴交往障碍的研
9、尢范用较窄,一些研究内容与当前我国家庭现状和基础教育的实际情况不符。因此,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多角度分析小学生同伴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是一个很有现实意义的课题.三、研窕方法儿童进入小学以后,同伴对儿童的影响越来越突出,同伴群体有了共同的目标,对同伴更有选择性,同伴友谊变得更有意义,同伴关系变得更杂和更具社会性了。据调杳显示:独生子女目前最好的朋友依次是:同班同学、妈妈、同校同学,其中同班同学占80.8%。同伴是小学生的主要交往对象I1.然而,小学生同伴交往的现状却不容乐观.1.Ufting在对孤独问卷项目的分析时发现:20%的四年级儿童,12%的六
10、年级儿童都选择“我孤独”这一项比为了了解小学生同伴交往的现状,笔拧于今年3、4月份对某小学四年级3个教学班的160余人进行了同伴交往状况调查。以问卷闹直为主,辅以个别访谈、观察。(一)问卷1 .问卷编排:此次问卷中选择题20邀,开放式问巡1题。2 .问卷情况: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65份,回收有效问卷MO份,有效率为84.8%.有效问卷中男生60人,占47.9S,女生80人,占52.1条(二)访谈由于问卷数量少、调查对象涉及面小,所以在数据统计外乂对个别问题进行访谈以弥补问卷的不足。访谈主要针对教师和学牛.主要涉及以卜问题:1 .对教师(1)你认为同伴交往对小学生重要吗?为什么?(2)你认为你班
11、学生同伴交往中有问题吗?有什么问题?3)为什么会产生这些问题的?(4)你认为要怎样解决?你有这样做了吗?2 .对学生1)你平时喜欢和谁玩,为什么?(2)你平时不喜欢和谁玩,为什么?(3)你认为班级里有同学不苕欢你吗?你觉得是什么原因?(三)对问卷的统计下表是对小学生同伴交往状况的统计:等R人数百分率差32.14%较差128.57%一般3424.29%较好5942.14%好3222.86%合计140100%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卜的定义是:“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从上表可以看出,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同伴交往状况非常好的仅占22.86%,分别有2.IMi和8.57、的学生同伴交往状况
12、差或较差。可见,小学生同伴交往现状不容乐观,需要J解问题的症结所在,以便提出切实可行的教育时策,供教师和家长在实践中参考。而且,随着时代的进步,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和时间与以前已有所差异,以前所做的一些研究已与小学生身心发展现状、我国家庭现状及基础教育的实际情况不符。因此,在此时研究小学生同伴交往障碍及教育对策具有现实意义。(PM)选择小学四年级学生的理由四年级学生大多处于10-11岁这个年龄阶段,处于儿童中期,据研究表明:9-10岁儿童开始感受到同伴群体是平等的重要他人,同伴同性的感知压力逐步增强。然而据郑新寿等的调查表明:我国小学儿童大多(76.5%)遭受着心里孤独,感到交往困难I1.据有
13、关调杳表明:小学中年级儿童的人际交往令人担忧,超过10%的的8-11岁儿童感到孤独和对社交不满意,有17%的儿童交友困难儿因此,有必要对小学中年级的儿童同伴交往进行研究.另有人研究认为:9-11的儿童认为忠诚是朋友的重要特征,朋友美系比较稳定臼。再加上本人研究时间、精力、水平的局限,以及想集中进行单年被的学试性研究,以期发现更具体的结论,为进一步研尢积累经验,所以,选择小学四年级学生进行研究,没有考虑髻年级因素。四、小学生中常见的同伴交往障碍(一)封闭有的学生由丁孤僻、骄傲等原因,导致交往范围小,仅仅局限在与个别同学间的交往,不主动、不愿意与其他同学交朋友。这类学生主要表现为:1 .交往对象的
14、选择较总一在要求写出最好的三个朋友的名字时,班级里成绩优秀的学牛.获得的提名明显多于成绩落后的学生,有些成绩很差的学生甚至没有被提到,而让人惊奇的是有两个平时成绩很好的学生也没有获得提名.据我分析主要是因为孩子的天性是模仿,而他们模仿的对鬃首先是与他们朝夕相处的老Mj和家长。这点心理学家M.R.杰楼在“儿童利他行为学习的研究中就指出,孩子受暗示性强,榜样的影响力远比空洞的说教更有说服力。成绩好的学生常有意无意被老师、家长表扬,以他们为榜样,小学生自然比较容易认同他们,而成绩不好的学生常是教育中的反面例子,长此下来,学生就会渐渐疏远他们.有些成绩好的学生也不受欢迎主要是自己不积极或不愿意与同学交
15、往所致.2 .同伴交往范围小项研究指出:仃些学生连同班同学都不太了解,也和校内的任何朋党无关P1.这样的学生在校内的生活几乎是独自度过的,不和别人进行交际。为了了解小学生的交友状况,我在四(3)班做了一个调查,要求写出三个最要好的同班同学的名字,三个同年级好友的名字,三个同校好友的名字。结果只有25%(14人)的人都能填出来,其余75%(42人)的人在后两项中不能列满3个。由以上调查可以看出:小学生交往面比较狭窄,大部分同伴交往局限在班级内部。而同伴间的相互作用可以提供大量的了解他人观点的机会,儿童为了有效地进行互动,就必须学会了解他人观点和协调自己与他人的观点,由此就会促进儿童去自我中心也学
16、生的交际面狭窄,必然不利于儿童社交技能的发展,也不利于儿童在同伴群体中习得各种社会技能。3 .交往意识淡薄,不会主动与人交往当问起“在某个问题上,你与同学的观点不同时,你会和他争论吗?”有68.4%的学生选择不争论。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里都是别人困着他转,按他的意思办事,长期下来养成了孤高傲慢的脾气,不屑与人沟通,不愿与人交往合作。一份调查表明小学生交往意识上:自觉主动的仅占17.24%,有74.1,也是被动交往,还有8.62%甚至不愿与人交往叫。(二)急躁当问及“同学和你讲一件事情时,你是否很难聚精会神听下去?”有42.9%的学生回答是。可见,在同伴交往中很多小学生都缺乏耐心“随着年龄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