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陆九渊简介(2024年).docx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1447116 上传时间:2024-07-1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8.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宋陆九渊简介(2024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南宋陆九渊简介(2024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南宋陆九渊简介(2024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南宋陆九渊简介(2024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南宋陆九渊简介(2024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宋陆九渊简介(2024年).docx(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南宋陆九渊简介陆九渊(1139-1193),字子静,书命名“存”,世人称存斋先生,因其讲学于贵溪象山,学者称象山先生,宋金溪陆坊青田村人。在“金溪三陆”中最负盛名,是著名的理学家和教育家,与当时著名的理学家朱忠:齐名,史称“朱陆”。是宋明两代主观唯心主义-“心学”的开山祖。陆九渊出生时,其父因儿子多,打算让乡人抱养,长兄陆九思之妻刚好生有儿子(焕之),陆九思即令妻乳九渊,而将臼己的儿子给别人奶喂。陆九渊后事兄嫂如事父母。陆九渊自幼聪颖好学,喜究问根底,提出自己的见解。三四岁时,问其父“天地何所穷际”,父笑而不答,他就口夜苦思冥想。长大后读占书至“宇宙”二字解说时,终于弄明白了其中奥妙。他初读论

2、语,即指出其讹误之处。乾道八年(1172)中进士,初任隆兴府靖安(今江西靖安)县主簿,后调建宁府崇安(今福建崇安)县主簿,迁国子正、敕令所删定官等职。淳熙十三年(1186),在朝中提出:任贤、使能、赏功、罚罪是医国“四君子汤”,得到孝宗赞许。绍熙二年(1191),出知荆门军(辖今湖北荆门、当阳两县),政绩显著,社会风气大变。丞相周必大称赞说:荆门之政是陆九渊事事躬行的结果。他慨叹于靖康间北宋被灭的惨痛事件,和四方志士交结,并曾上书陈五论:一论仇耻未复,愿博求天下之俊杰,相与举论道经邦之职:二论愿致尊德乐道之诚;三论知人之难:四论事当驯致而不可骤;五论入主不当亲细事。除将作监丞,因给事中王信反对

3、,落职还乡。九渊当时名望已高,每开讲席,学者群集,“户外履满,耆老扶杖观听。他自号“象山翁”,学者尊为“象山先生”。光宗即位,他被起用知荆门军。当时荆门是南宋边地,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但是实际防务极差,连城墙也没有。他“乃请于朝而城之“。经过一年左右的认真治理,“政行令修,民俗为变”。绍熙三年腊月,病逝于荆门任上,归葬于金溪青田。嘉定十年(1217),赐溢“文安”。明正德十六年(1521),在金溪县城衙门前为陆九渊建有“百世大儒”坊,两侧镌刻“学荀知本六经皆注脚,事属份内干经有同心”对联。陆九渊一生的辉煌在于创立学派,从事传道授业活动,受到他教育的学生多达数千人。陆九渊官位不算显要,学术上也无

4、师承,但他融合孟子“万物皆备于我”和“良知”、“良能”的观点以及佛教禅宗“心生”、“心灭”等论点,提出“心即理”的哲学命题,形成一个新的学派“心学”。断言天理、人理、物理只在吾心中,心是唯一实在:“宇宙是吾心,吞心便是宇宙”,认为心即理是永恒不变的:“千万世之前,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万世之后,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往占来今,概莫能外。这就把心和理、心和封建伦理纲常等同起来。企图由此证明所谓“天理”即封建等级秩序、封建道德教条,都是人心所固有,是恒久不变的。他认为治学的方法,主要是“发明本心”,不必多读书外求,“学荀知本,六经皆我注脚”。淳熙二年(1175),

5、应吕祖谦之邀,陆九渊在铅山鹅湖寺与朱熹展开了有关“心”与“理”的大辩论,进一步阐发了他“尊德性”和“发明本心”的“心即理”的先验论。朱熹持客观唯心主义观点,主张通过博览群书和对外物的观察来启发内心的知识:陆九渊持主观唯心主义观点,认为应“先发明人之本心然后使之博览”,所谓“心即是理”,毋须在读书穷理方面过多地劣功夫。双方赋诗论辩。陆指责朱“支离”,朱讥讽陆“禅学”,两派学术见解争持不下。这就是史学家所说的“鹅湖之会”、“鹅湖大辩论”。但他们友谊极厚,”信往来,论辩不已。九渊曾在朱主持的白鹿洞书院讲君子小人喻义利一章,听者泣下。”忠以为切中学者隐微深痛之病。”他的学说,经其弟子傅子云、傅梦泉、邓

6、约礼、杨简等人的发挥,元代赵偕、祝蕃、李存等的继承和明代陈献年、湛若水的发展,经王守仁集大成,成为宋明理学的一个重要派别,影响极大。明代王阳明发展其学说,成为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陆王学派”,对近代中国理学产生深远影响。陆九渊的思想经后人充实、发挥,成为明清以来的主要哲学思潮,一直影响到近现代中国的思想界。著名学者郭沫若、马一浮都认为深受陆九渊思想的影响。陆九渊还热心于讲学授徒,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每开讲席,学者辐辕,户外履满,耆老扶杖观听,弟子遍布于江西、浙江两地。他在长期的讲学实践中,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教育思想理论。他认为教育对人的发展具有存心、养心、求放心和去蒙蔽、明天理的作用。他主张学以致

7、用,其目的是培养出具有强烈社会贡任感的人才,以挽救南宋王朝衰败的命运。在教育内容上,他把封建伦理纲常和一般知识技能技巧,归纳为道、艺两大部分,主张以道为主,以之为辅,认为只有通过对道的深入体会,才能达到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的目的。因此,要求人们在“心”上做功夫,以发现人心中的良知良能,体认封建伦理纲常。陆象山的学生,最著名的是杨简、袁燮、舒璘、傅子云等,其中杨简进一步发挥了其主观唯心主义的世界观。象山学派流传不广、至明代陈献章、玉守仁起,始重行得到提倡。在近代有一部分复古主义者还曾经根据陆王唯心主义的教义,企图反对过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今南昌城内的象湖相传为陆九渊当年在南昌开坛讲学之处,“象

8、湖”一名由其号(象山先生)而来。陆九渊能诗。陆九渊集中录存诗作一卷二十三首。鹅湖和教授兄韵云:“墟墓兴衰宗庙伏,斯人r古不磨心。涓流积至沧溟水,拳石崇成泰华岑。易前功夫终久大,支离事业竟浮沉。欲知自下升高处,真伪先须辨只今”。诗有一定的学究气。其论诗尚允当。如“若乃后世之诗,则亦有当代之英,气禀识趣,不同凡流。今若但以占诗为师,一意于道,则后之作者又当左次矣。”同江西诗派末流的泥古倾向是不同的。有象山先生全集三十六卷。陆九渊一生不注重著书立说,其语录和少量诗文由其子陆持之于开禧元年(1205)汇编成象山先生集,共计36卷,并由其学生于嘉定五年(1212)刊行。1980年1月中华书局整理为陆九渊集出版发行。为纪念陆九渊,省会南昌有一条街命名为“象山路”。金溪陆坊青田院山的陆九渊墓经过整修,列为省重点保护文物。先后有2000余海内外学者、游人前来拜谒。1993年8月,日本九州大学石浦和夫等4位教授虔诚至墓前以表敬意。1996年4月,金溪成立“陆象山研究会”,北京大学教授张岱年、张世英,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立文、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窕员黄宜民等任研究会顾问;杭州大学教授束景南、武汉大学教授宫哲兵等任特约研究员。日本九州大学教授福田殖等国外学者也纷纷寄赠研究论文和专著。1999年4月10日金溪县举办“纪念陆象山先生诞辰860周年学术研究会”,众多国内知名学者、教授应邀参加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古建工程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