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学习心得体会优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学习心得体会优选.docx(1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学习心得体会中共中央政治局10月27日下午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第九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党的二十大以后,全国各族人民迈上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新征程,党的民族工作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一个民族也不能少。我们要大力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凝聚磅礴力量;要全面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让各族人民共享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荣光。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中华各族人民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政治上团结统一,文化上兼容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
2、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民族共同体,是建立在共同历史条件、共同价值追求、共同物质基础、共同身份认同、共有精神家园基础上的命运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坚持各民族平等。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人民政府就发布了关于处理带有歧视或侮辱少数民族性质的称谓、地名、碑碣、匾联的指示,将带有歧视或侮辱少数民族意思的称谓全部予以禁止、更改、封存或收管。旧中国,瑶族被称作“猫”,被蔑称为“动物解放了,被称作“催”,变成了“人”;民族识别后,被称作“瑶”,变成了“玉”。共产党让瑶族实现了从“动物“到人再到“宝”的转变。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证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利,选举法明确规定了人口再少的民
3、族也至少有一名全国人大代表。自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来,少数民族代表所占代表总数的比例,均高于同期少数民族人口所占全国人口的比例。上述举措,无不体现着各民族一律平等,充分认识到中华民族是“五十六朵同根并蒂花”的命运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坚持各民族团结。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族人民亲如一家,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定要实现的根本保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正如红军长征途经大凉山时,当地的彝民对汉人充满了猜忌和敌视,中央
4、红军虽屡遭袭击和堵截,但始终耐心给彝族同胞作解释,并严格遵守不准开枪的纪律,获得彝族同胞支持,在同胞护送下历经七天七夜通过彝族聚居区,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在实践中的第一次体现和重大胜利。正是民族之间的团结互助,为红军主力保存了有生力量,也为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赢得宝贵时间,留下.”韩海结盟的美谈。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守望相助,才能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民族团结进步之花才能长盛不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稳步发展成就瞩目,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面貌焕然一新,人们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为了进一步改变民族地区的落后状况,全国打响了
5、脱贫攻坚战,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28个人口较少的民族全部整族脱贫,一些新中国成立后“一步跨千年”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直过民族”,又实现了从贫穷落后到全面小康的第二次历史性跨越。独龙族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从原始社会末期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少数民族,2018年底,独龙族又一次“一步跨千年”整族脱贫。”一个民族都不能少,都要全面实现小康!”这句话表明,真正的全面小康,需要缩小各民族之间的发展差距,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历史的时针,指向新的刻度;伟大的梦想,开启新的征程。始终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繁荣,深刻认识民族命运共同体,各族人民同心
6、同向同行,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就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学习心得体会中共中央政治局10月27日下午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第九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现结合工作实际,谈谈自己几点粗浅学习体会。第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全面贯彻党的民族理论政策。要进一步加大民族政策宣传力度,进一步强化对各级干部和各族群众在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法律法规和民族知识方面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党员
7、干部处理民族问题的能力。其次,要深入研究民族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特别是各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创造性地开展民族工作。再次,要将民族政策贯彻落情况纳入目标管理责任考核奖惩机制,促进党委政府及相关工作部门对民族政策的落实,将民族问题和矛盾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第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深化拓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和创建工作。民族1才I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我乡利用每年五月份民族政策宣传月这个平台,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后又着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8+N进”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推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和创建工作,一要加强社会基层治理。积极推进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
8、*全面推行“三治”+多措并举融合的基层治理模式卓有成效,取得社会治理方面国家级荣誉2个。二要大力推动民族文化繁荣。要传承弘扬民族文化,*景林文化大院和业余评剧团正式挂牌运营,建立民俗风情展示厅1处、“呼图格沁”传习所1处,确立传承人2人,呼图格沁被列为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三要办实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基础。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重在平时、重在交心、重在行动、重在基层。近年来*累计创建市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3个;旅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6个;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家庭5户。全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1人.第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大力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
9、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是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始终坚持发展成果由各族人民共享的理念,高度关注各族群众民生问题,着力解决好各族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民生问题和切身利益问题,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使各族群众在共建共享发展中享有更多获得感。去年,全乡基础设施全面加强、保障能力显著提高、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项目建设成效显著、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升,、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54亿元;完成财政收入287万元;完成招商引资10.2亿元,同比增长496.4%: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2300元,同比增长11.5%;粮食总产稳定在1
10、.17亿斤;牧业年度存栏达到15.7万头只,出栏20.3万头只。各族群众生活供给持续向好,各项工作均取得了显著成绩。接下来,我会持续聚焦本职工作,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进一步提升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为争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旗、推动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各项任务做出贡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发展学习心得研讨交流发言材料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我国早在两三千年前,受地域空间、文化承续的影响,很早就形成了北氐、南蛮、东夷、西
11、戎、中-华夏的多元民族文化格局。经过漫长的历史演进,不管朝代更替有多么频繁,中原汉文化与周边民族文化总是互鉴融通,是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统一大格局。历史上不同时期的民族文化对华夏文明文化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中原汉民族、汉文化也是不断地吸收和容纳其他民族的文化而不断演进发展,促进了中华文明的进步和民族大融合,对整个中国历史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千百年来,中华文化这条大河正是有了各民族文化的活水不断汇入,才滔滔向前,奔腾不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是我国历史发展的历史必然和最佳选择。我所在的学生工作处是学生教育管理与学生服务部门,今后在学生处工作中我们要多加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切实铸牢少数
12、民族大学生爱党、爱国思想,努力培养他们对党、对祖国和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积极感情,同时要在工作细微之处努力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自然融入学生高尚人格塑造的全过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习心得体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是命运共同体,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巩固各民族大团结。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必须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不断增进各民族成员对中华民族这一共有身份的认同,多谋长远之策、多行固本之举,把强化
13、各民族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厚植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作为一项根本性、战略性任务抓紧抓好。X少数民族常住人口有X万,占全省总人口的X%,是民族工作任务较重的省份之一。X统战系统强化使命担当,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推动中央关于民族工作各项决策部署全面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不断巩固各民族大团结。在坚持党的领导中增进政治认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族工作能不能做好,最根本的一条是党的领导是不是坚强有力。”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也是做好民族工作、促进各民族大团结的根本保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首要的就是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把党
14、的领导贯穿到做好民族工作的全过程、体现到加强民族团结的各方面,确保中国共产党始终成为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中流砥柱,确保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始终沿着正确轨道向前推进。全面正确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施区域自治制度,着力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不断增强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切实增强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中增进国家认同。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强大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爱国主义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心中,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维系着华夏大地上各个民族
15、的团结统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发展繁荣而不懈奋斗J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站在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把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作为重要内容。不断挖掘和大力弘扬各民族爱国主义传统和精神,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研究,引导各族人民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中。持续深化正确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教育,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干部教育、青少年教育、社会教育,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人们的心灵深处。深入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
16、教育,引导各族群众自觉以民族大义为念、以中华民族共同体为重,把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自觉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祖国发展繁荣。在建设共有精神家园中增进文化认同。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增进各民族对祖国、对中华民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的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J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我国各民族共同缔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增进各民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更好在新时代传承中华文化基因、滋养中华文化血脉、展现中华文明气度。坚持交流互鉴、兼收并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推动各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创新交融,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中华民族形象,聚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动力。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之成为促进各民族民心相通、文化相融的桥梁。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增进情感认同。共处中华民族大家庭,情感上的相互亲近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