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文献综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文献综述.docx(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GuangDongPolytechnicNormalUniversity浅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文献综述院别:教化技术与传播学院专业:教化技术(师范)班级:08师范(2)班姓名:钟金芳学号:2008084144126浅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摘要:信息技术已经越来越被重视,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工具,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它的作用更加明确和提升了层次.在课堂教化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后,对于不少人来说,它还是一个较新的概念和领域,简单与熟识的计算机协助教学混淆.本文对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的内涵进行了樵理,介绍其优势和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对策.关键字:信息技术课程整合内涵对策一、信息
2、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何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李克东(华南师范高校教化技术探讨所教授博导):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它的基本思想包括三个基本点:要在以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环境中实施课程教学活动;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后成为学习者的学习资源:利用信息加工工具让学生学问垂构。何克抗(北京师范高校现代教化技术探讨所教授博导)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与内涵是要求在先进的教化思想理论的指导下,尤其是主导、主体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把计算机与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
3、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谢励工具、丰富的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全面地应用到各学科教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整理组合,相互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从而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木变革,也就是促进以老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的变革,从而达到培育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实力的目标。祝智庭(华东师范高校教化科学学院教授)认为:课程整合是指把技术以工具的形式与课程融合,以促进对某学问领域或多学科领域的学习技术使学生能够以前所未有的方法进行学习只有当学生能够选择工具帮助白己与时地获得信息分析与综合信息并娴熟地表达出来时,技术整合于课程才是有效的技术应当象其他全部可能获
4、得的课堂教具一样成为课堂的内在组成部分。南国农(我国闻名电化教化专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指将信息技术以匚具的形式与课程融合,以促进学习,指将信息技术融入课程教学系统各要素中,使之成为老师的教学工具学生的相识工具重要的教材形态主要的教学媒体,或指将信息技术融入课程教学的各个领域:班级授课、小组学习、自主学习成为既是学习的对象,又是学习的手段。黎加厚(上海师范高校教化技术系教授)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把信息技术作为工具与课程融合,以增加对某学习内容或多学科领域的学习信息技术使得学生能够以过去无法实现的方式进行学习当学生能够选择信息技术工具来帮助他们与时地获得信息,分析、综合并娴熟地表达信息
5、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才是有效的信息技术能够成为课堂活动的整体组成部分,就像教室里其他全部可能获得的工具样.因此,我们可以从三方面来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第一,应当在以网络和多媒体为基础的信息化环境中实施课程教学活动,其次,对课程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后成为学习者的学习资源,第三,利用信息技术使学习者变更学习方式还有学者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由3大环节构成E:1、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通过老师开发和学生创作,把课程学习内容转化为信息化的学习资源。例如把课程内容编制成电子文稿,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等,供应学生学习和老师教学。充分利用全球性的可共享的信息化资源,作为课程教学的素材资源。例如把
6、数字化处理的视频资料,图像资料,文本资料等作为老师开发课程教学内容或学生学习创作的素材,整合到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电子文稿,课件之中,整合到学生的课程学习中。充分利用共享的信息化资源,与课程内容融合在起干脆作为学习对象,供学生进行评议,分析,探讨。2、在信息化环境中实施课程教学活动教与学的活动要在信息化环境中进行,以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环境”主要包括多媒体计算机,多媒体课堂网络,校内网络和互联网等,“信息化环境中的教学活动”主要包括在网上实施讲授,演示,自主学习,探讨学习,协作学习,虚拟试验,创作实践等环节。3、利用信息加工工具让学生学问重构利用文字处理,图像处理,信息集成等数字化信息加工
7、工具,对课程学问内容进行重组,创作,使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仅只是向学生传授学问,而且能够使学生进行学问重构和创建。另外,有学者认为,内涵还可以由以下方法实现“I将信息技术与信息技术课程整合起来;将信息技术与教学手段整合起来:将信息技术与演示试验整合起来:将信息技术与师生沟通整合起来C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由3种变革体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变革;.老师角色的变革;.学习评价方式的变革。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和本质是种教学过程中的方法手段,其借助先进的科学技术,把信息技术运用到老师、学生、学习内容中,使三者完备结合,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优势信息技术与课
8、程整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信息索养,有助于培育学生的创新实力,它突出r学生的主体性,使教学手段更加丰富生动,真正实现了因人施教的教学原则,给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更。我们应当在充分理解这些价值的同时,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将信息技术真正融入到课程中去,实现整合的最高目标一一改善学习,力以与以卜作用,2有利于实现教化教学的根本目的:可以帮助老师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可以帮助学生学习;有利于培育学生的创新实力:作为整合多学科的工具。所以,从以上观点可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日后的发展中会越来越受重视,也越来更加挥其不行抵抗的作用。那么,在实施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问题,对这些问题实行怎样的对策呢?三
9、、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存在问题与对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存在的问题,前人做r一些总结:1.观念与机制的不适应部分学校对课程整合的相识落后,缺乏信息化教化和课程整合的理念与方法指导,致使在课程整合过程中难以搜脱传统教学观念和思维的束缚虽然在教学方式上有所变更,但并无实质性突破与革新在机制上,缺乏全面推广应用的管理机制,缺少有效的课程整合指导和管理机制以与评价标准等,使课程整合难以全面推广普与;2.师生方面的弱势老师方面,主要在于老师信息技术素养整体水平较低,不能完全适应课程整合的实际须要老师教学过程中重学问实力培育,轻情感价值观等信息素养的培育,难以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要求学生方面,主导弱化主体肯定化
10、的问题,攵严峻,虽然强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回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在实际教学中却出现将主体回来的课堂变为主体放任自流的课堂,过度弱化了老师的主导作用于是在教学中出现了放手让学生在网络中自学而不进行监控在探讨区中自由发言而不困绕主题的现象:3.网络环境的不健全开展课程整合须要网络环境的支持和依托,没有网络或网络环境建设不健全等,都会影响课程整合的开展:4.教材与资源的匮乏现行教材中学习学问总量过垂,没有为学生留卜充分发挥的余地;学科的内容结构不尽合理,学科学问的内容既难又深:学科教材内容条块分割严峻,各学科内容缺乏联系,难以形成课程整合的学问布局同时,教学资源缺乏在肯定程度上也制约课程整合
11、的普与与推广随着信息技术教化的深化发展,信息教化资源库的建设已燃眉之急许多学校建立的校内网由广缺乏教化教学信息资源,致使校内网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和效益,造成设备的闲置和奢侈巴其认为基于上述问题,可以实行以卜对策:1.更新观念,转变机制:2.加强老师主导作用,发挥学生主体潜能:3.优化网络环境,合理选择教学平台;4.革新教材内容,建设教学资源库,力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产生这些问题,也不解除人们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有些误区,这些误区有:()观念上的误区,认为教学过程完全受信息技术的支配:(二)体制上的误区:第一,教化主管部门和学校未能在软硬件上做到同样重视;其次,教化主管部门对整合的大力提倡有的过
12、于表面,缺乏健全的体制保障:第三,夸大信息技术在课程中的作用,用是否运用了信息技术或多媒体手段来衡量老师的教学是否符合要求;(三)实际操作中的错误:(1)为技术而技术,忽视学科的特点:(2)过度关注课件,忽视教学过程:(3)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缺乏正确的评价标准川。因此,彭振宇老师提出如下建议:1、树立现代的教化理念,以先进的教化理论为指导;2,建立完善的保障体制,确学校对软、硬件要同样重视:3、创建新型的教学结构,实现教化方式的变革。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软件和硬件便利,为了避开无法实现信息技术课程的问题,各教化部门与学校应当加强整改意识和行动,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作为教化工作者,应
13、与时发觉问题、总结问想和解决问题,要重视教学过程中的效果。参考文献1李芒.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含义、意义与原则.电化教化探讨,2004年第5期.2孔颖.浅析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J河南:北京文学出版社社,2011.3刘昕璞.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探究J.教化探讨,2010.4张翠英.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之我见J.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2011.(51刘昕璞.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探究J.教化探讨,2010.【6】王成琼.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意义、原则和方法.江西省:化I:职业教化出版社,2005年第1期.【7】贾甲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存在问题与对策J.山西省:山西省晋中市祁县教化局电化教化馆,2011.【8】彭振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误区与对策分析J.湖南:衡阳市华新试验中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