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源县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沁源县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docx(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沁源县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草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国发(2021)11号)、山西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晋政发(2022)4号)和长治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卜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B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的重要论述和考察调研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快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推动群众体育蓬勃开展、竞技体育捷报频传、体育产业加速发
2、展,厚植育少年体育人才基础,不断开创我县体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加快推进体育强县建设.二、主耍目标到2025年底,体育强县建设迈出坚实步伐,体推进全民健身、竞技体育、体白产业、体育融合等领域高质量发展,基本形成政府主导有力、社会规范有序、市场充满活力、市民积极参与、公共服务完善的体育发展新格局。一一全面发展群众体育。统筹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市民健身意识和身体素养进步提升,群众体育工作的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到2025年,人均体育场地面枳超过3.65平方米,经常参加锻炼人数比例超过63.5$,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人数比例达到92%,大力培训社会体育指
3、导员,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不低于全市平均水平。一一加快发展竞技体育。根据全市项目布局,合理选择有利于长远发展的运动项目。构建布局合理、相互衔接的“县、校”赛训体系,支持和鼓励社会力量办赛办训,积极备战、以赛领训、以训促学、赛训结合。建立人才选拔、培养、引进、使用和激励机制,打造高质量人才队伍;加强裁判员、教练员、运动员、管理员、社会体育指导员、体育教师“五员师”培养和培训工作,持续提升体育工作水平。一一体育产业实现新作为.转变政府职能,完善产业布局和产业基础,打造优挎体育品牌,丰宓体育产品供绐,吸引体育消费。打造运动特色休闲小镇。挖掘我县特色体育文化资源,开发全民健身休闲新产品和新业态
4、,打造健身休闲产业链。积极推动我县体白产业与省、市体育产业一体化协同发展,增强体白产业发展动能,成为助推我县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一一推动全民健身融合化。深入推进“体育+”“+体育”,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健全政府主导的全民健身部门联动工作机制,加强体育与教育、养老、内生健康、文化旅游、农业农村、绿化、科技等领域融合,合各方资源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推动“体医融合”、“体养融合”、“体教融合”、“体旅歌合”实现全民健身融合发展.三、主要任务(一)加快体育场地设施建设1.优化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布局.结合大县城建设同步推动公共健身设施建设:严格落实城市居住社区全民健身设施建设标准,实现城镇社区“举步可
5、健”和“10分钟健身圈”全身盖。困绕“城两中心”布局,大力推进“主城区”:全民健身中心、沁源县体白场建设;推进“两中心”:郭道县域副中心、主陶区域中心综合型体育场地建设:结合篮球公园、琴山公园等建设,开展“绿色体育工程”。完善“镇(街)一村(居)”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利用乡镇农村空闲地等闲置资源,增加建设标准灯光篮球场、中小型足球场等,推动乡镇公共体育设施、村(居)运动设施更新改造达标。主动融入和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沱掘我县民间体育资源,建设特色鲜明、别具一格的运动特色休闲村。2.推进体育智裁化发展推进“互联网-健身”,加强我县场地设施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建设,提升体育智怒化服务水平。对篮球公园
6、、县体行场健身路径智能化、功能多元化升级。鼓励应用人工智能、无人技术等全方位升级健身场地、健身房等基础设施。引入具有运动数据显示、运动数据采集、节能环保等特点的智能室外健身路径,全面推动我县智慈体育公园、智慈健身步道建设,提高管理使用效率。(二)全面开展全民健身品牌活动3,构建全民健身活动体系。大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广泛参与篮球、羽毛球、乒乓球、广场舞等全民健身活动。大力发展太极拳、舞龙、舞狮等民间传统特色项目,推广普及马拉松、徒步、越野跑、定向、垂钓、山地自行车、摩托车运动等时尚休闱健身活动,组织引导群众积极参加各类群众运动会和节庆体育主题活动。结合乡村民俗、季节特点、传统节庆和乡村旅游,举
7、办赛羊节、沁源秧歌、庙会等活动,提供更具针对性、更加乡土化的体育健身活动,促进全民健身和乡村振兴协同发展。鼓励全民健身赛事组织方推进线上健身、云端赛事等全民健身新模式。形成线上线下互动、全民参与、多项目覆盖、多层级联动、贯穿全周期的全民健身活动体系。4.开展重点人群体育活动。以老年体育协会为平台,为老年人提供科学健身指导,开展适合老年人特点的门球、太极拳、健身气功等健身活动。加强残障人群健身与康爱分类指导,引导残障人群参加力所能及的体育健身活动,举办特殊人群运动会。广泛组织以亲子为主题、家庭为雌位的妇女、幼儿体育健身活动。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国有企业要率先实行工间操制度和要求,每天不少Tl次;
8、其他公司、企业,要发挥工会保障职工权益应有的作用。要积极参加国家体育锻炼标准3达标活动,经常开展符合职业特点、便于组织实施的体育健身和赛事活动,定期组织人员进行体质测试,逐步改变中青年职工人群“亚健康”状态。5,推进全民健身品牌建设。侬托“篮球之乡”品牌优打,实施品牌创新战略,发挥品牌效应,推动全民健身活动深入开展,按照社会化、专业化要求,继续办好全民健身日系列活动、大学生篮球联赛、五一职工运动会、中小学篮球运动会等传统品牌赛事活动,积极申办“中国沁源太岳国际山地自行车拉力赛”、山西省无线电测向定向锦标赛GPS越野赛、半程马拉松赛(法中青龙沟)等新兴品牌活动,丰富沁源品牌活动体系,鼓励开发适合
9、不同人群、不同行业特色的运动项目.搭建“一行(业)一品”、“一会(协会)一品”群体活动平台,鼓励各乡镇、行政村依托本区域自然环境、人口结构、体育传统、文化特色、场地设施等条件,积极培育具有本地特色的体育活动品牌。(三)大力提升全民健身服务质St6 .完善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机制.建立社会体育指导员注册制度与定期培训制度,鼓励和支持体ff教师、退役运动员、教练员、基层村(居)干部和条件达标的体育爱好者考取社会体育指导员等级证书,以此壮大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提升社会体育指导历专业化水平.制定社会体育指导m工作指南,积极开展健身指导、运动康亚、运动医学等专业技术人员培训,不断壮大全民健身专业人员队伍。
10、7 .完善国民体质监测机制。积极推行国民体质监测工作规定和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探索新型县级国民体历监测与科学健身指导站建设,开展日常性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提高受测群众数量,研究体质测定与体育汲炼的有机结合,让体质监测进机关、进厂矿、进村社,使更多的人群加入国民体质监测,感受科学健身指导益处。(四)提升竞技体育水平8 .深化体教融合,发展特色体育学校。按照“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学校体育模式加强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建设。贯彻落实健康第-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开好体育课,配齐配强体育教师。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支持社公力量进学校,提供运动健康服务。建立分学段、跨区域的青少年体白赛事体系,利用课余时间组
11、织校内比赛,周末组织校际比赛,假期组织跨区域比赛,定期举办全县中小学生运动会、篮球赛等,选拔优秀运动员组队参加省、市体育各项比赛,进一步激发青少年学生开展体育锻炼的热情,营造学校体育工作的浓厚第围。9 .实施“人才强体”战略。切实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全方位、多层次推进体育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努力改善人才队伍结构。不断完善选人用人机制,持续加强体育人才资源开发,逐步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和交流机制。培育壮大体育社会指导员、全民健身志愿者队伍,形成多元化全民健身人才培养体系.10 .推进竞技体育大众化。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竞按体育发展的新路子,逐步拓宽运动训练社会化、多元化发展渠道.面向
12、社会开展竞技体育项FI技能培训,支持开展有偿业余训练。鼓励学校及社会力量开展运动训练理论、手段和方法研究,促进竞技体育水平稳步提育.(五)推动网合发展,提高产业质量11 .深入推进“体育+”融合发展。加强体育与旅游业融合发展,坚持高端定位、统筹开发各类体育旅游资源,深挖古道、林道、骑行道、越野赛道等文旅资源,开展集传统文化、休闲旅游、户外营地、线上线下、运动康养于一体的越野、徒步、垂钓、驹行活动赛事,促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以乡村篮球、城市足球、马拉松为主要抓手,打造集社区文化、观赏旅游、合作教育于一体的文旅体教项目:开发全民性、全域性、全季节性体育旅游精品线路、精品赛事产品,加快构建
13、沁源体育旅游产品创新体系。支持各类市场主体申报国家级、省级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和体育旅游精品项目。加强国民体质监测服务,枳极推广“运动处方”,推进体育与文化创意融合发展,引导沁源文化创意企业开展体育出版、体育影视、体白动漫、体育传媒等主题文化创意活动,培杼精品项H和知名品牌;加强我县地域特色农耕体育赛事、体育民俗活动开发力度。12 .深挖体育消费潜力。创新体育消费引导机制,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消费活动,推动体育消贽便利化,增强体育消费粘性.鼓励采取发放体育消费券、举办“体育消仍节”等方式促进体育消状。打造体育消费新业态,鼓励开启夜间体育、假日体育新模式,培育新的体育消费增长点。四、保障措施(六)加强
14、组织领导。加强党对全民健身工作的全面领导,建立相关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全民健身工作开展。将全民健身工作纳入本地社会发展及基本公共服务发展规划,保障全民健身活动经费预算落实。充分发挥全民健身工作领导小组作用,建立部门联动、分工合作、先任明确、齐抓共管协调机制。形成政府牵头,体育、发改、教育、财政,民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自然资源、住房和城乡建设、卫生健康、工会、团委、妇联等多部门组成的全民健身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七)加大资金投入。将全民健身工作相关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随着国民经济发展逐步增加对全民健身事业投入。加强对接落实省、市层面专项规划,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途径,支持群众健身消费:加大
15、对基层健身组织和健身赛事活动等的购买比重,建立多元化资金筹集机制,优化投滋资引导政策,推动财税等各项优惠政策落实。(八)加大健身宣传。推动全民健身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提高全民健身公共信息服务能力。充分利用线上线卜平台开展宣传活动,集成体育健身场馆、组织、活动、方法等各类体育信息资源,为群众提供信息查询、健身指导、场地预订等服务。开展体育题材视频创作,深挖市民健身事迹,树立全民健身榜样,讲述全民健身故事,传播社会正能5b拓宽激励范用,引导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个人组织开展健身活动.(九)加强安全保障.健全体育运动伤害风险防范机制,对各类健身设施加强安全监管,加强维修和日常管理,消除安全隐患。体白公园、公共体白场馆应配置急救设备,在组织大型全民健身活动时必须配备医疗组。体育场馆管理部门要定期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应急、疏散演练.体育主管部门要牵头制定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安全防范预案,建立应急保障机制和户外运动安全分级管控机制,编制全民健身赛事活动指南,支持企业、体育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承办全民健身赛事活动。通过普及科学健身知识,加强运动场地设施安全管理,明确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举办标准,要求竞赛主办方、参赛方必须购买运动意外伤需保险,大力提高市民运动安全意识,减少运动伤害风险,做好赛事活动安全组织,确保各项赛事活动安全有序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