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世代与后物质主义价值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Z世代与后物质主义价值观.docx(22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Z世代与后物质主义价值观摘要:后物质主义价值观是经济高增长和社会高福利的产 物,并且与人们需求层次上升及其心理表现之间高度相关。中国 社会近年来经济发展水平尤其人均收入水平已达到后物质主义 价值观开始发生的阈值。同样重要的是,处在多元时空所构建的 复合动力机制的作用下,后物质主义价值观在新生的青年世代身 上开始孕育、逐渐萌发和显著生长。这一情形在实质上反映了全 球化背景下多元现代性场景里中国社会文化及其成员心理变迁 动力机制的复杂性,而作为后物质主义价值观先行者的Z世代则 是这种复杂性的一种敏感表征。关键词:中国社会Z世代后物质主义价值观复合时空一、前言:新生世代作为后物质主义价值观的主体表征
2、社会变迁与心理变迁之间的关系尤其是社会发展程度与社 会成员心理状态之间的关系,自社会科学诞生就一直是一个倍受 关注的主题。人类进入现代时期以来的社会变迁,既表现在社会 发展阶段和结构形态的更替层面上,又表现在社会文化和价值观 类型的更替层面上。在一些学者那里,社会文化和价值观类型的 更替成为说明和测量社会发展阶段和结构形态更替的一种视角 和方法。罗纳德英格哈特(RonaldInglehart)提出的后物质 主义价值观学说构建出一种十分独特的对于后现代化的到来这 一社会变迁趋势的分析框架。1这种后物质主义价值观对于此前 曾居支配地位的物质主义价值观的超越性所蕴含的社会文化或 社会心理演变趋势的有
3、关问题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探索努力。在 他的视域中,这种社会价值观变迁的机制是通过代际更替达成的 1,而新生世代的出现及其逐渐走入社会,便成为后物质主义 价值观兴起的主体表征。因此,这种具有主体表征意义的新生世 代与后物质主义价值观的兴起之间的共时态复合性关联便成为 一种内容十分丰富的研究主题。二、后物质主义价值观的兴起:发生机制与核心内涵在英格哈特看来,现代化的结果形态是他所称的“后现代化” (post-modernization),而后现代化是后现代价值观的温床。 具体而言,孕育后现代价值观发生的社会形态是丹尼尔贝尔 (DanielBell)所称的后工业社会。对于社会变迁的这一态势, 另一些
4、学者则做出了基于自己理论视野的命名,“后现代社会” 就是颇具代表性的一种。从视角意涵讲,后工业社会主要偏向社 会结构层面,后现代社会重点偏向文化模式层面。这两种视角意 涵在英格哈特那里则概念化为“后现代化”。按其分析,当作为 工业社会的文化核心特征的工具理性逐渐失去原有地位,那么, 后现代价值观这一后工业社会的文化形态便开始形成。根据英格哈特,后现代价值观(postmodernvalues)是后现 代化的一个层面,而后物主义价值观 (post-material Istvalues)可理解为后现代价值观的一种代表 性的具体形态。因此,他首先基于所构建的后现代化理论分析了 宏观层面上的后现代价值观
5、发生的背景,进而把对作为后现代价 值观一种具体形态的后物质主义价值观的发生机制的分析放在 经验性的层面上。以英格哈特的理论,从现代化进入后现代化的文化层面变迁 即从现代价值观(modernvalues)到后现代价值观,而更具体的 表征则是从物质主义价值观(materialistvalues)到后物质主 义价值观的变迁,引发这种变迁的动力系统是复合性的,最直接 的动因在于:经济增长奇迹与现代福利国家制度的结合导致了前 所未有的强大经济保障感和人身安全感。这种势态进一步引发社 会文化和社会心理上的反应。由于经济增长和社会福利的成效, 社会成员的平均寿命和主观幸福均达到新的高度。在短缺经济时 代形成
6、的价值观类型(由于人的匮乏性需要所形成的短缺型价值 观)正在衰退。与此形成对照的是,在经济保障和人身安全条件 下逐渐兴起的新型价值观(由于人的生长性需要所形成的追求主 观幸福和自我表达的价值观)越来越广泛地盛行开来。2从时空视角看,后现代价值观于20世纪70年代在西方发达 世界中最先兴起。英格哈特认为,其社会基础在于发达工业社会 的发展方向普遍地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即由先前的现代化转向了 他所称的后现代化。3经济增长的强驱动力引发了两种前后接替的发展阶段和发 展形态,即当现代化进程达到了一个成效递减点,那么后现代化 进程更随即开始了。与此相应,作为社会文化层面的后现代价值 观便逐渐盛行起来,并且
7、取代了自工业革命以来一直居于支配地 位的现代价值观。从实质上看,这种根本性变迁所反映的是作为 工业社会文化核心特征的工具理性的式微。而后现代价值观一旦 兴起,便引起了社会诸多领域如政治、工作、宗教、家庭和性行 为方面的基本规范的变化。4基于长时段、大样本的“世界价值观调查” (WorldvaluesSurvey, WVS) 2的结果,英格哈特指出,20世纪 最后1/4时间里,西方发达工业社会发生了后现代化的变迁。他 特别提醒,在全球范围内,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价值观变迁的主 要趋势仍是从传统价值观转向现代价值观。在发达工业社会从现 代价值观向后现代价值观广泛变迁的一个最具代表性的层面是 从物质主
8、义价值观向后物质主义价值观的转变。换言之,在后现 代价值观的兴起这样一种较大范围的文化变迁中,有一个代表性 的方面,即后物质主义价值观的盛行。尽管英格哈特没有做出解 释,但我们认为,将后物质主义价值观看作后现代价值观的一种 典型表现形式,具有一种十分重要的社会研究意义,即可以把价 值观转型的理论预设进行操作化,在具体研究时实现从经验研究 层面上对于后现代价值观及其变迁状况的实证性测量。英格哈特的后物质主义价值观学说从最初提出、逐渐发展到 最后定形,经历了一定的时间进程和思想变化,他曾经把后物质 主义价值观的核心内容高度凝练地概括为以下方面:重视自我表 达;强调环境保护;尊重个人自由;性观念的转
9、变;重新关怀意 义;推崇宽容品质;注重民主和参与。5这种简洁的提纲式表 述一方面有益于人们快速而明确地了解后物质主义价值观的基 本观点,另一方面又难免舍去了他在其他著述中所阐述过的一些 丰富内容。三、中国时空中后物质主义价值观的发生机制在探究后物质主义价值观发生机制或具体经济社会条件时, 英格哈特做出了比较细致的指标化说明。如果说当一个社会步入 高度富裕程度之后,社会成员价值观就会发生相应变化,这只是 讲述了 一种常识。对于这一现象英格哈特做出了较有代表性的深 入分析。根据“世界价值观调查”的历时性结果,他发现,当一 个国家的人均国民总收入达到IoOOo美元之后,人们便可能开始 萌生后物质主义
10、价值观。6他特别地强调经济发展水平对于形 成后物质主义价值观具有基础性作用甚至决定性作用。然而,若要解释中国社会后物质主义价值观的生长,绝不能 采取单一动力因素的发生学,尤其不能完全囿于经济成就效应之 中。奥格本(WlEOgbum)在社会变迁(1923年)一书中 首先提出了 “文化堕距” (CUItUranag)效应,他用这一概念 说明,在社会变迁过程中社会各个组成部分的变化速度是不一样 的,由此便会产生一些影响社会整体功能的问题。具体而言,在 社会变迁过程中,物质和科技的变迁速度常常比较迅速,而制度 与观念的变迁速度则相对较慢,由此呈现一种两者相较的错位现 象,有的文化方面的迟延现象可能持续
11、时间较长,这种迟延现象 产生的差距就是文化堕距。可以说,一定程度的文化堕距效应总是难以避免的。文化堕 距理论认为经济发展总是先于文化变迁,经济发展达到了一定水 平再经历一段时间之后,才会引起相应的文化变迁和心理变迁, 认为这种文化和心理的变迁不是简单的刺激-反应关系模式,或 者说,绝不会是一种对经济发展状况的及时反应。对于中国社会后物质主义价值观发生学的探索而言,需要新 的理论视野的助力,因此有待一定程度的理论创新。当今时代社会科学发展中出现了时空分析这一新的研究范 式。它已经在社会科学一些分支学科中得到越来越多的运用,而 在社会学中甚至出现了时空社会学这一专门的分支学科。在时空 分析范式中,
12、“社会时间”“社会空间”成为社会研究的两个重 要概念,时空特性成为透视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重要变量。时 空成为了社会学理论的一种重要视角,时空分析成为一种有效的 研究框架和分析工具。时空社会学运用从时间和空间尤其社会时 空的特性产生的独特方法来研究社会结构和社会过程。对于这种 视角下的社会变迁而言,时间和空间不再只是外在坐标,而是内 在变量,时空特性的变化成为解释社会变迁的一种重要机制。7在此视域中,以往仅看作人们社会行动外在环境的时空,现 在则被理解为社会行动的建构要素。正是由于时空成为人们社会 行动的影响变量,因此也就成为解释社会结构和社会运行以及说 明社会变迁进程与特征的重要因素。如果用
13、时空分析的方法来考察中国社会后物质主义价值观 发生的动力机制,就会发现一个重要特征:当今中国社会与同期 的西方发达社会处在不同特性的时空当中,因此,中国社会后物 质主义价值观发生的动力机制是十分独特而且更具复杂性。从经济指标角度看,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到2019 年,中国人均国民总收入达到10410美元,首次突破1万美元大 关,高于中等偏上收入国家9074美元的平均水平,这一年中阈 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8. 2斩呈连续八年下降之势,已经达到联合 国20-30%的富足标准。8按照英格哈特提出的一个国家的人均国民总收入水平与后 物质主义价值观发生之间关联的观点来分析,对中国社会的成员 来说,其
14、后物质主义价值观在2019年之后便可能开始出现。3 然而,我们认为,这是西方发达社会时空特性下后物质主义价值 观发生的动力机制,而且英格哈特对于这种动力机制的分析主要 采取一种经济成就效应的视野,换言之,在说明经济发展成就具 有基础性作用的同时,他所提出的引发西方社会后物质主义价值 观发生的经济之外的一些具体因素却无以解释当今中国社会的 时空特性。对于新型社会文化或价值观的发生来说,社会时空特性是十 分重要的动力机制,正因为如此,在运用这种理论分析框架时, 应该强调的是,与西方发达社会在其后物质主义价值观发生时期 所处的社会时空特性不同,当今中国社会有其所处社会时空特性 的具体规定。作为西方发
15、达社会后物质主义价值观发生的动力机制的社 会时空特性是二元时空,其核心内涵是从现代化阶段进入了后现 代化阶段,即英格哈特所说的后现代化。而当今中国社会的时空 特性则是三元时空,其核心内涵是传统维度、现代维度和后现代 维度同时并存,中国社会变迁的主导趋势是从传统阶段迈向现代 阶段,但同时存在着后现代维度诸种因素的影响,即已经实现了 现代化的西方社会的物质、文化和心理因素都影响着中国社会发 展环境的诸多层面。9中国社会后物质主义价值观发生的动力机制有其独特性。中 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或跨越式发展所产生的强大成就效应是关键 性的因素或决定性的力量;中国社会所处的三元时空或复合时空 对于新型社会价值观的发
16、生而言是强力的促进机制。这是中国社 会后物质主义价值观发生的动力机制的主要方面。如果更详尽地 分析的话,这种动力机制系统包括了以下一些方面:第一,改革 开放以来中国现代化起飞阶段的经济快速增长或跨越式发展成 就形成了后物质主义价值观发生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第二,中 国的后发优势效应预先提取了此前有关各国现代化道路或发展 模式的各种经验作为前瞻性的借鉴和有关教训作为警示性的预 告。第三,时空压缩效应所内含的直接示范作用为中国发展提供 了有益经验的简明操作方式或践行路径。第四,社会心理的自反 性、尤其是对工具理性扩张所导致的过度化物质主义价值观各种 后果的反感,成为一种自发性反思结果,产生了一定的自觉选择 积极取向的动因。4正是在这种特定时代和社会背景诸多因素所构成的复合动 力机制的作用下,中国社会后物质主义价值观已经孕育和逐渐生 长,首先其自身得以发生并呈现出来的社会主体就是Z世代。具 体而言,“90后”、“00后”是中国社会后物质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