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春秋战国时期的“和而不同”.docx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1387156 上传时间:2024-07-0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1.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漫谈春秋战国时期的“和而不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漫谈春秋战国时期的“和而不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漫谈春秋战国时期的“和而不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漫谈春秋战国时期的“和而不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漫谈春秋战国时期的“和而不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漫谈春秋战国时期的“和而不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漫谈春秋战国时期的“和而不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漫谈春秋战国时期的“和而不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漫谈春秋战国时期的“和而不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漫谈春秋战国时期的“和而不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漫谈春秋战国时期的“和而不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漫谈春秋战国时期的“和而不同”.docx(1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漫谈春秋战国时期的“和而不同”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诸侯混战,天下支离,亟待建立新的社会秩序。然而,建立什么样的新秩序,怎样建立新秩序,没有先例可循,没有权威引领,没有外来借鉴,只能依靠全社会的共同思考与探索。于是,“和而不同”的理论与实践便以前所未有的蓬勃态势发展起来。一、春秋战国时期“和而不同”的理论概述早在西周末年,就有关于“和”与“同”的概念。郑桓公与周太史伯(史伯)讨论西周末年天下兴衰,史伯说周朝差不多一定会衰败了,因为周幽王”去和而取同”,排斥异己。史伯指出:“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是以和五

2、味以调,刚四支以卫体,和六律以聪耳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不讲。”1春秋时期,对“和”与“同”的认识不断深化,“和而不同”思想正式形成。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2108“知和日常”2137,明确指出“和”是阴阳不同矛盾统一体,是世界的恒常准则,奠定了“和而不同”理论发展的哲学基础。晏子提出“和”与“同”相异的观点。他说,“和”就如做羹汤,用水、火、醋、瞽、盐、梅来烹煮鱼肉,厨师加以调和使味道适中,味道不够就增加调料,味道太过就加水冲淡。君臣的道理也是这样。君王认为可行但其中却有不可行因素的,臣子就要建言指出其中不可行之处以成就其可行性;如果君王认为不可行但其中却有可行因素

3、的,臣子就要建言肯定其中的可行部分而去除其不可行之处。如此政事就会平和不违背礼仪,百姓就没有争夺之心。而“同”好比以水兑水做汤给人吃,又好比琴瑟只弹一个音调给人听,是让人不能接受的。孔子主张“君子和而不同”3223,他断然否定鲁定公“一言而可以兴邦”“一言而丧邦3218的说法,反对君王以“唯其言而莫予违也”3218为乐。孔子还高频率地论述“言”,认为不能巧言令色,要“敏于事而慎于言”310“言必有中”3180“非礼勿言”3192“言忠信”3261等,明确了“君子和而不同”的原则。战国时期,“和而不同”理论继续丰富发展。房子认为“天子唯能壹同天下之义,是以天下治也”464;又说“江河之水,非一源

4、之水也;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也。夫恶有同方不取而取同已者乎?”46墨子还说,帮助视听的人多了,才能看得远听得远;帮助言谈的人多了,才能让德音安抚的范围更广;帮助思虑的人多了,才能很快地得出谋划;帮助行动的人多了,才能举事迅速成功。所以,墨子的“壹同天下之义”与“和而不同”本质相通。吴起提出“四和”理论。他认为,国家没形成统一的意见,不可以出军;军队没形成统一的意见,不可以出阵;阵中没形成统一的意见,不可以开始战斗;战斗中没形成统一的意见,不可能取得胜利,强调只有取得意见一致,军事才能决胜。治国亦然。吕氏春秋也有“和而不同”的理念。“天下无粹白之狐,而有粹白之裘,取之众白也故以众勇无畏乎孟贲矣,

5、以众力无畏乎乌获矣,以众视无畏乎离娄矣,以众知无畏乎尧、舜矣。夫以众者,此君人之大宝也”547,希望统治者避免“私视”“私听”“私虑”。总而言之,春秋战国时期“和而不同”的基本精神就是:听众言,集众智,博采众长,正确决策。二、春秋战国时期“和而不同”的实现路径为什么“和而不同”?一一冲破“家天下”藩篱,公天下!夏启废禅让制行世袭制,开始家天下。春秋战国时期,掀起了以“公”抗“私”的思想浪潮,倡导公天下。强调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而非君王私产;天下人肩负的都是对江山社稷的责任,臣民不能只对君王个人负责,君王不能只考虑自己和某部分人的利害得失。如:老子认为“道”生万物,“德”养万物,是无私的,人依“

6、道”而行,亦应无私。矍子强调“举公义,辟私怨”457。荀子认为公道到达了那么私门就会被堵塞,公义明了了那么私事就会停息。吕氏春秋主张贵公去私,强调天下不是一个人的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天无私覆也,地无私教也,日月无私烛也,四时无私行也。行其德而万物得遂长焉”59。“公天下”唤醒了天下人对天下的责任意识,成为“和而不同”的动力之源。谁来“不同”?一一冲破“世卿世禄”藩篱,举贤才!西周分封,世卿世禄。春秋战国时期,世卿世禄已适应不了、满足不了时代对人才的迫切需求,因此选贤任能的呼声日隆。晏子把有贤而不知、知而不用、用而不任看作国家的三种不吉祥。孔子主张为政要“举贤才”3210。墨子提出“尚贤”思

7、想,强调“尚贤者,政之本也”458,主张“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457o孟子希望“贤者在位,能者在职”647o荀子主张不论亲疏,不论贵贱,只论贤能。魏国李悝变法,楚国吴起变法,秦国商鞅变法,燕国乐毅改革等等,都从制度上废除世卿世禄,实行选贤任能。用人思想与政策的大变革,使春秋战国时期人才辈出,为“和而不同”的实现提供了充足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谁来“和?一一冲破“等级”藩篱,育君德!比干忠而不能存殷,子胥智而不能完吴,申生孝而晋国乱,这些都充分说明君王能否善纳众言对“和而不同”的实现至关重要。春秋战国时期,人们用力冲破西周分封所形成的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的严格等级藩

8、篱,提出种种理论来促进君德建设。其一,提出君臣平等观。墨子提出的兼爱就是一种平等的爱;孟子认为,“用下敬上,谓之贵贵;用上敬下,谓之尊贤。贵贵尊贤,其义一也”6184o其二,提出君王是可以被选择的思想。晏子认为不仅君王可选择臣属,臣属也可以选择效忠的君王;墨子主张“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462;孟子直言“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6194诸侯危社稷,则变置”6297;荀子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其三,提出君王应以贱为本、以下为基。老子说,江海之所以能够成为百川汇聚之地,是因为它处在低下的地方;君王要领导人民,也必须言辞谦下,把自己的利益放在民众的后面。孟

9、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6297。颜歌(齐国隐士)提出士贵王者不贵君王是最高决策者,是“和”的主体。因此,谦恭下士、从容纳谏的君德是“和而不同”得以实现的保障。为谁“和而不同”?一一冲破“尊神”藩篱,重民本!殷商“尊神”。周反思殷商兴亡之因,初步确立以人为本的精神。春秋战国时期,人的意识进一步觉醒,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也开始形成。如:目夷(春秋时宋国司马)反对人祭,认为祭祀是为人服务的,民众才是神之主。孔子不语怪力乱神,主张“敬鬼神而远之”394。孙武指出,那些明君贤将之所以出兵就能取胜,在于他们预先掌握了敌情,而要先了解敌情,不可求神问鬼,不可用相似的现象去类比推理,不可用日月星辰位

10、置去验证,一定要通过人去侦察。西门豹破除河伯娶媳迷信来治理邺地。屈原天问表现了大胆怀疑、追求真理的唯物主义精神。荀子天论开篇“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7115,直言治乱与天无关,而在乎人。人的进一步觉醒与唯物思想的产生,使民本思想益发彰显。老子说“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2123。管子说“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83。孔子主张统治者要施行仁政爱民。墨子主张节用、节葬、非乐以减轻民众负担。孟子主张保民而王民本思想确立了“和而不同”的基本价值导向,引导君臣为天下安宁、为活民命而“和而不同”。“和而不同”从哪里来?一一冲破“学在官府”藩篱,兴私学!西周时期,官府贵族垄断了学校

11、教育和一切学术文化。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使学在官府”体制瓦解,私学应运而生并发展壮大。私学的兴起对“和而不同”的实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其一,私学涵养了“和而不同”所需的“公天下”情怀。当时的私学清议时弊,品评君王,设计未来,探讨兴替,具有强烈政治担当精神和天下责任意识。如:孔子告诫弟子“女为君子儒”389“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3274,并常与弟子论政。其二,私学培养了“和而不同”所需的大量人才。当时的私学实行开门办学,吸引、招揽社会各阶层人士前来求学。如:孔子实行有教无类,终其一生,弟子三千,身通六艺者七十二人。其三,私学激发了“和而不同”所需的独到思想。为吸引弟子、扩大影响

12、,私学创办者必须要自成一家之言,并引导弟子的个性发展,因此私学成为诸子百家的策源地。如:孔子坚持因材施教,鼓励弟子当仁不让于师”3276。荀子也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72。其四,私学提供了“和而不同”的实践机会。游学是当时私学的重要活动,孔子曾率弟子周游列国14年,孟子曾带领学生游历魏、齐、宋、鲁、滕、薛等国,荀子多次率徒游学于齐楚赵之间。在游学过程中,私学师徒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积极参议政治,为重构政治社会新秩序建言献策出力。三、春秋战国时期“和而不同”的生动实践最激烈的“和而不同”。楚文王虏蔡哀侯,欲烹之以泄愤。大将鬻拳认为,楚国刚开始图谋中原之事,此时若杀蔡侯,诸

13、侯皆惧,不利于楚,不如释放蔡侯。文王坚拒不听。鬻拳情急,拔出佩刀说宁与文王同归于尽也不忍见文王失去诸侯。文王惧,遂放蔡侯,并赞鬻拳忠心贯日。骰之战中,晋军虏获秦三帅。晋襄公听从母夫人文嬴(秦穆公之女)之语释放了秦三帅。中军元帅先轸得知,勃然而唾襄公面,襄公反省并拭面而谢,体谅先轸乃为国发愤、为忠心所激。师经弹琴,魏文侯和着琴律跳舞并唱使我言而无见违”。师经闻言琴撞文侯致断王冠玉串,并说自己是撞桀纣而非撞魏君。文侯立惭,从此把琴悬于城门,玉串也不修补,以此警诫自己。最大度的“和而不同为帮助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君位,管仲曾箭射公子小白。公子小白即位为齐桓公后,不计前嫌拜管仲为相,君臣“和而不同”,

14、同心共创春秋首箭之业。晋文公重耳逃亡之时,寺人披(宦官勃鞋)曾两次受命刺杀重耳。重耳即位,寺人披求见遭拒。寺人披提起齐桓公不计前嫌重用管仲旧事,晋文公心有所触,不仅接见了寺人披,还举一反三,下敖令说臣下不论曾对自己做过什么不利之事都既往不咎,但无人敢信,朝廷依旧人心惶惶。此时,头须求见,他曾是文公逃亡时管理财物之人,却弃晋文公不顾卷款逃跑了。头须对晋文公说,你能继续使用谋杀你的勃鞭,如果又能继续使用抛弃你的头须,大家就不会担心了。文公纳其言,让他为自己驾车与自己同行止。晋文公的大度成功团结了臣属“和而不同”,在位仅仅八年便成就了春秋第二霸业。最耐心的“和而不同”。赵武灵王即位时,赵国国势衰微,

15、常吃败仗,赵武灵王决定变革传统,推行胡服、教练骑射以提高战斗力。赵武灵王首先与将军楼缓商议,楼缓深知胡服骑射对战斗的裨益,满口赞成并提出了很多意见建议。接着,赵武灵王又与肥义商议。肥义是托孤重臣,有着戎狄血统,思想开明,非常拥护胡服骑射,还鼓励赵武灵王不要顾虑世俗,坚定了赵武灵王改革的意志。第三步是争取一些保守却掌实权的王室贵胄的理解支持,赵武灵王选择了德高望重、颇有影响的王叔公子成。他先派大臣王缱去做工作,之后又亲自到公子成家中,晓之以理、感之以情、动之以国家利害,使公子成幡然醒悟。最后,赵武灵王在朝堂上与顽固派慷慨论辩,令顽固的反对派理屈词穷。赵武灵王于是全面推行胡服骑射,赵国得以强大。最

16、自发的“和而不同”。春秋战国时期,养士之风盛行。有各诸侯国国君的公室养士,也有各诸侯国大夫权势之人的私门养士,最著名的就是“战国四公子”,他们的门客都有三千人以上。私门养士在一定程度上堪称自发的“和而不同”,因为开支的是养士者的私产,客观上却起到了为国纳才、为国分忧的作用。如:以完璧归赵、漏池之会等闻名的蔺相如原为宦者令缪贤的门客。少年英才、为秦统一中国作出重要贡献的甘罗本为吕不韦门客。信陵君采纳门客侯嬴窃符救赵之计,立下了救赵奇功;又听从门客毛公、薛公建议,更得益于各诸侯国宾客进献的兵法和诸侯国的驰援,再度立下存魏奇功。最宏大的“和而不同”。稷下学宫创于田齐初期,直至秦灭齐后才随之消亡,前后延续100余年。稷下学宫是世界上第一座由官方举办、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高等学府,建在齐国都城稷门附近宽广的交通要道边。拥有规模宏大的城峨校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课件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