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理论·现实·价值:共同富裕的三重维度.docx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1384539 上传时间:2024-07-0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6.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党课讲稿】理论·现实·价值:共同富裕的三重维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党课讲稿】理论·现实·价值:共同富裕的三重维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党课讲稿】理论·现实·价值:共同富裕的三重维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党课讲稿】理论·现实·价值:共同富裕的三重维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党课讲稿】理论·现实·价值:共同富裕的三重维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党课讲稿】理论·现实·价值:共同富裕的三重维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党课讲稿】理论·现实·价值:共同富裕的三重维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党课讲稿】理论·现实·价值:共同富裕的三重维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党课讲稿】理论·现实·价值:共同富裕的三重维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党课讲稿】理论·现实·价值:共同富裕的三重维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党课讲稿】理论·现实·价值:共同富裕的三重维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党课讲稿】理论·现实·价值:共同富裕的三重维度.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党课讲稿】理论现实价值:共同富裕的三重维度共同富裕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新时代“样板”。现在我们已经到了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从三重维度解读共同富裕的内涵要义,能够帮助我们更加深刻认识和理解社会主义本质,从而坚定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自信,凝聚全民力量助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一、理论维度:人类社会孜孜以求的“人间理想”人类一直有追求共同富裕的夙愿,从早期欧洲思想家的设想到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理论设计,再到俄国和中国的具体实践。共同富裕从人类头脑中的想象走向历史具体实际,并成为人类现实社会不断探索与追求的“人间理想”。(一)马克思恩

2、格斯共同富裕思想的初步形成早期欧洲思想家曾对共同富裕思想进行了有益探索,但由于缺乏现实基础和科学依据,只能沦为空想。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富裕思想对以往共同富裕思想进行辩证扬弃,并力图从现实经济社会中找到实现共同富裕的条件和途径。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T858年手稿)中指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将如此迅速,以致尽管生产将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所有人的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还是会增加的。”1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条件和物质基础,如果没有生产力高度发达,“那就只会有贫穷、极端贫困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必须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全部陈腐污油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2。马克思恩

3、格斯从政治经济学角度出发分析私有制等现实问题,并上升到哲学高度预测社会历史发展趋势,最终在科学社会主义中找到归宿,为我们今天推动共同富裕提供了思想指导、理论支撑以及科学依据。后来列宁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指出:“我们要争取新的、美好的社会制度:在这个新的、美好的社会里不应该有穷有富,大家都应该做工。共同工作的成果不应该归一小撮富人享受,应该归全体劳动者享受”3;”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全体工人、全体中农、人人都能在绝不掠夺他人劳动的情况下完全达到和保证达到富足的程度。”4表达了共同富裕与社会主义正关联性,只有建立现实的社会主义国家和制度才能实现共同富裕,使共同富裕思想由理论转向

4、实践。(二)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中国化是共同富裕思想由理论转化为实践、进而成为现实的关键一步。1953年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中首次使用“共同富裕”一词,并指出要实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使农民逐步摆脱贫困的状况而取得共同富裕和普遍繁荣的生活。毛泽东十分重视农民共同富裕问题并强调要建立新的经济形态,符合当时中国农民人口众多和极度贫穷的基本国情,他的共同富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共同富裕思想与实践向前大大推进一步,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走上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共同富裕道路。首先,邓小平明晰了社会

5、主义与生产力之间的辩证关系,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并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为共同富裕提供了制度保障和思想指引。其次,他设计了实现共同富裕的大致路线图,“先富带动后富”策略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手段和方法,制定“三步走”战略,通过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等具体目标的设定将共同富裕目标阶段性量化。再次,他指出了共同富裕进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特征,并提出了初步的解决办法。例如针对可能出现的贫富差距、物质和精神文明不统一问题,邓小平提出了“两个大局”思想,要求注重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统一。邓小平关于共同富裕一系列论述,奠定了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中国化的方针和路线。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上强调贯彻“三个

6、代表”重要思想时指出:”制定和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基本着眼点是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5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6面对形势任务变化,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和把握共同富裕目标和原则,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三)共同富裕思想在新时代的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共同富裕理论与实践问题,并将其推向新阶段。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会时就

7、立下要努力解决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的政治宣言和政治承诺。近年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谋篇布局,在发展进程中朝着共同富裕稳步前进。201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80万亿元,经济社会持续释放改革红利,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过程中不断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在解决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在持续做大蛋糕的基础上分好蛋糕,使人人都能享受富裕生活。为了保证共同富裕有序扎实推进,我们发起了人类历史上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并取得了彪炳史

8、册的成绩。而且“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统筹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建立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体制机制,总的要有利于激发欠发达地区和农村低收入人口发展的内生动力,有利于实施精准帮扶促进逐步实现共同富裕”7。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淅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支持和鼓励浙江省先行先试,打造城市共同富裕的范例,吹响了城市共同富裕建设的集结号。总之,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及时把握社会历史发展阶段新变化,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规划示范区建

9、设,为促进共同富裕创造了良好条件。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共同富裕的科学理论,把马克思主义写在旗帜上的中国共产党,以历史主动的精神和使命担当的自觉,将共同富裕思想理论推向深处,使其具有鲜活的现实生命力。二、现实维度:现实性与时代性“合二为一”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重要特征。西方国家走的是贫富差距鸿沟的现代化道路,但中国走的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道路,这条道路坚持发展性与人民性相统一,坚持社会主义性质与市场经济规律相统一,是现实性与时代性的“合二为一”。(一)共同富裕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客观结果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这一对命题是马克思恩格斯建立唯物史观的根本依据。马克思指出,“人们不能自由选择自

10、己的生产力一一这是他们的全部历史的基础,因为任何生产力都是一种既得的力量,以往的活动的产物。所以生产力是人们的实践能力的结果”,而生产关系“不过是他们的物质的和个体的活动所借以实现的必然形式罢了8。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起初是相适应的,正如马克思所说“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义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9,但随着人们实践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矛盾逐渐显现,最终演变成生产力继续发展的桎梏,于是人类社会出现了更迭,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代替封建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代替资本主义社会。可见,生产力的长期发展必然带来生产对象和生产方式的变革,伴随

11、着生产日益社会化,私有制财产性关系走向消亡,只有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在社会主义的前提下,人的需要的丰富性,从而某种新的生产方式和某种新的生产对象具有何等的意义:人的本质力量的新的证明和人的本质的新的充实”10。才能克服以往社会无法解决的原生矛盾,从根本上推动社会历史向前发展,而共同富裕正是这对基本矛盾运动的客观结果。(二)共同富裕是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逻辑嬉变的必然结果社会主要矛盾标识社会基本特征,是不同社会独立运作的解剖密码。近代以来,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经历了“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一一物质文化需要同生产之间矛盾一一美好生活需要与发展之间矛盾”的变化,发生了从政治层面到经济层面再到社会层面的逻辑姬

12、变。这种逻辑媲变建立在客观变化的现实基础上,当民族与阶级构成矛盾主体时,整个社会现实诉求是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伴随着新中国成立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这一隶属于政治层面的社会主要矛盾得以彻底解决。而后隶属于经济层面和社会层面的社会主要矛盾是陨着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而产生的,社会主要矛盾的逻辑演变同向衍生出其具体内涵的变化,由过去追求单一的物质生活到追求多元丰富的生活,由注重发展数量到注重发展质量的变化,是适应社会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任务和要求的体现。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具体内涵一方面体现的是社会需求,即物质生产更丰富、精神生活更多彩、社会保障更健全、文明文化更和谐、自然环境更优美等,概而言之就是美好生活

13、;另一方面体现的是社会生产,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凸显,从而制约了人民美好生活的实现。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强调:“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11中国共产党妥善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过程,是推进共同富裕的有力抓手。共同富裕是美好生活的时代话语表达,更是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逻辑媲变的必然结果。(三)共同富裕是新时代党夯实群众基础的内在要求党历来重视夯实群众基础,群众基础是“党所代表和依靠的广泛的社会力量,是党除了自己的阶级基础之外必须拥有的力量源泉”12。

14、只有紧紧依靠群众才能形成强大历史合力,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任务。目前我国正处于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夯实党的群众基础尤为重要,必须使全体人民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统一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但值得注意的是党的群众基础并不是陨着时间自然而然就能巩固的,“党的执政地位是不是稳固,党的执政基础是不是坚实,归根结底要看是不是得到群众的认可、支持和拥护,群众的信任和支持程度是衡量我们党的一切工作和检验我们执政地位是否巩固的最终尺度”13。夯实党的群众基础需要党与人民时刻保持血肉关系,听民声,切民意,察民情,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摆在首位,新时代最大的“民意”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最大的“民情”是不平衡不

15、充分发展。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先富的人已经富起来了,先富的地区也已日新月异,但一部分人的先富不仅不会自然而然地实现“共同富裕”,而且有可能出现贫富差距日益扩大的两极分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贫富差距的持续拉大不仅与社会主义本质相背离,而且也会影响党与群众的亲密关系,进而严重影响夯实党的群众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变化运动出现了新特点,主要矛盾也发生了变化,使得贫富差距问题日益凸显,共同富裕便成为新的历史条件下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催化剂。随着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贫富差距也会逐渐缩小,共同富裕由应然成为必

16、然,最终促使社会主义向更高阶段跨越。三、价值维度:价值性与科学性“相向而行”共同富裕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结果,它符合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更包含着人类社会长期积淀的优秀思想精华,推动着人类社会前进和文明进步,是价值性与科学性的统一。(一)共同富裕思想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国古代就有“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思想追求和富而好礼”的道德追求,还有“天下大同”的理想追求。孔子在论语季氏第十六篇中指出:“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14意指相对于人少、财富不多,普通民众更在意的是财富分配的均平,这种追求均平的思想深刻流淌在中华儿女的血液里,也日渐成为统治者治国安邦的重要思想。但追求均平绝不是追求绝对平均,更不是追求普遍的贫穷。西汉董仲舒在春秋繁露度制篇讲道,“大富则骄,大贫则忧。忧则为盗,骄则为暴,此众人之情也”15。大贫、大富最终都会导致灾难,贫富应进行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法学 > 方针/政策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