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妃甸矿石码头二期堆场附属设施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1382753 上传时间:2024-06-26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269.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曹妃甸矿石码头二期堆场附属设施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曹妃甸矿石码头二期堆场附属设施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曹妃甸矿石码头二期堆场附属设施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曹妃甸矿石码头二期堆场附属设施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曹妃甸矿石码头二期堆场附属设施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曹妃甸矿石码头二期堆场附属设施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曹妃甸矿石码头二期堆场附属设施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曹妃甸矿石码头二期堆场附属设施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曹妃甸矿石码头二期堆场附属设施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曹妃甸矿石码头二期堆场附属设施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曹妃甸矿石码头二期堆场附属设施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曹妃甸矿石码头二期堆场附属设施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28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目 录1、编制依据02、编制说明13、工程概况13.1工程地理位置13.2工程简况13.3现场自然条件:34、工程特点分析44.1 本工程主要特点44.2本工程技术难点和要点44.3 应对措施及解决方案45、工程管理目标45.1本工程质量目标:55.2其它管理目标:56、主要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法56.1基础施工56.2灌注桩施工117、施工进度计划168、施工总体部署169、现场组织机构及质量保证体系1610、工程质量保证措施1610.1质量管理和保证措施:1610.2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计划1711、安全生产保证措施1911.1安全生产管理计划1911.2安全保证措施2011.3职业健康安全

2、管理措施2012、文明施工措施2013、工程材料进场计划2114、主要机具使用计划(见附表)2215、劳动力安排使用计划(见附表)2216、附图/附表221、编制依据1.1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设计的曹妃甸矿石码头二期堆场附属设施工程施工图纸。1.2 有关规范及标准除工程设计有特别注明外,本工程均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或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部委颁发的行业规范、规程及标准。主要规范、标准有: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TS 257-2008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

3、2002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分标准 JGJ59-1999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2007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94-2008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 JGJ106-2003及相关各专业规范、规程及标准。以上所列规范、标准如有冲突发生,应以要求较高者为准,如遇新版本颁布并施行时,应以新版本为准。2、编制说明本施工组织设计为曹妃甸矿石码头二期堆场附属设施工程在施工阶段的依据性技术文件,本次施工组织坚持专业化作业与综合管理相结合。充分发挥专业人员和专用设备的优势,综合管理,合理调配,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科学的安排各项施工程序。提高专业化施工水平确保工程质量。加强过程监控,实现快速施工。文明施工,重

4、视环境保护,珍惜土地,合理利用。本施工组织设计主要包括灌注桩施工,上部基槽开挖、基础施工。3、工程概况3.1工程地理位置本工程位于唐山地区唐海县南部海域曹妃甸港区矿石码头堆场二期西侧,码头距陆域岸线约18公里,港区西距天津港38海里,东北距京唐港33海里,距秦皇岛港92海里。3.2工程简况根据设计单位提交的高杆灯基础灌注桩说明,本工程设计简况如下:(1) 高程系统采用曹妃甸理论最低潮面。(2) 本工程采用混凝土钻孔灌注桩基础,桩型为端承摩擦桩,灌注混凝土之前,孔底沉渣厚度100mm。(3) 桩身材料: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钢筋:箍筋及加劲环用HPB235钢筋,主筋用HRB335钢筋。焊条箍

5、筋及加劲环采用E43xx主筋采用E50xx型。(4)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50mm。(5) 桩身混凝土在顶部应按图纸要求超灌,待施工桩台时再凿至设计标高。确保桩头混凝土质量满足设计要求。(6) 桩基完整性检测,可采用低应变法按照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03)的规定进行。柱下每个承台下检测桩数不得少于1根,总检测数量不得少于20%,且不少于10根,受检桩位随机确定。(7) 工程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的检测,可采用高应变法按照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03)的相关规定进行。检测桩数不得少于总桩数的5%,且不得少于5根,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估算的单桩竖向极限

6、承载力标准值700桩Quk2200kN。(8) 施工过程中若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通知设计单位研究处理。(9) 本说明未说明事项应按照相关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执行。(10)灌注桩混凝土的耐久性要求按三类环境考虑。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应满足下表的基本要求:环境类别构件部位最大水灰比最小水泥用量kg/m3最大氯离子含量(%)最大碱含量kg/m3三滨海室外环境0.503000.13.0注1:氯离子含量系指其占水泥用量的百分率(11)地下水对混凝土具弱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具弱腐蚀性,在干湿交替条件下对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具强腐蚀性,桩身混凝土应掺入有机复合钢筋阻锈剂。采用防腐混凝土,添加外加剂。(

7、12)桩基检测完毕后须将检测报告发给设计,待设计确认后承台方可施工。本工程上部结构基础承台为防腐阻锈C40砼。3.3现场自然条件: (1)水文资料工程海区潮汐性质属于不规则日潮,潮位特征如下(从当地理论最低潮面起算)。年最高高潮位:3.38m 年最低低潮位:0.14m年平均高潮位:2.47m 年平均低潮位:1.07m平均海平面:1.77m(2)气象资料:平均气温:11.4 年极端最高气温:36.3年极端最低气温:-20.9 年平均降水量:554.9mm年最大降水量:934.4mm 日最大降水量:186.9mm最大积雪深度:22cm本地区降水有显著的季节变化,降水多集中在6月9月,其降水量为年降

8、水量的74%。根据南堡气象站观测资料统计,该区常风向为SSW向,出现频率为10.0%,次常风向为ENE和SSE向,出现频率为9.0%,强风向为ENE向,次强风向为NE向。全年各方向7级风的出现频率为4.9%。瞬时极大风速:40m/s。能见度小于1公里的大雾平均每年出现天数为9天。大雾多出现于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2月,最长连续雾日数为3天。(3)工程地质本工程勘察查明在钻探所达到深度范围内,场地底层主要为第四季松散堆积物,主要由冲填土(细砂)、细砂、和粉细啥组成。按其成因及物理力学性质差异,将场地所揭露的底层划分为5个工程地质层,如下表所示:层号时代成因岩土名称层面标高厚度(M)承载力特征值fa

9、k(Kpa)Q4ml冲填土(细砂)4.2410.360.502.70901Q4m细砂2.919.721.005.10801102Q4m细砂0.419.360.805.30180Q4m细砂1.026.358.7016.302801Q4m粉细砂-15.62-8.972.104.401402Q4m粉细砂-13.84-9.844.0085Q4m细砂-17.72-14.04未揭穿2704.工程特点分析4.1 本工程主要特点本工程主要特点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1)根据勘察报告,本场地土层较差,容易产生液化,很可能出现塌孔现象。(2)工期紧,交叉施工较多,施工涉及到后期设备安装,施工精度要求高,所以

10、合理组织人力物力保证工程的质量和工期为重中之重。4.2本工程技术难点和要点 根据本工程主要特点,本工程单从施工技术角度上讲,就目前的技术水平和施工手段,满足本工程施工需要并解决施工中的技术问题应该不很困难,但必须给与足够的重视并给出科学、合理的应对措施和方案,才能高质量地完成本工程的施工任务,通过具体分析,在本工程中需要解决主要的技术难点和要点如下:(1)由于本场地上部很可能出现塌孔现象,如何解决塌孔现象的发生是保证施工工期和施工质量的关键。(2)施工现场如何控制噪音,防止扰民问题,文明施工问题。4.3 应对措施及解决方案根据上述的技术难点和要点,我公司通过多次的专题技术研究和方案讨论,最终确

11、定了如下的应对措施和解决方案:(1)为了能够真正做到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管理,确保在较短的施工周期内高质量地完成施工任务,针对本工程施工周期短的特点,科学地规划了本工程各施工工序的总体安排和部署,为本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制定了宏观的总体规划,它是本工程项目管理的基础。(2)根据邻近场地施工经验,正确选择适合本场地桩基施工成孔设备、拟建护壁材料及设置护筒埋置深度。(3)施工设备尽可能选用噪音底的及对环境污染最小的设备,使施工噪音尽可能降到最低。5.工程管理目标5.1本工程质量目标: 质量等级按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TS 257-2008)评定达到合格。5.2其它管理目标:工期目标:按约定的工期完

12、工。安全目标:安全生产零事故,后续工程顺利施工。文明施工:各工序施工应达到工完场清,不影响文明工地的目标实现。消防保卫:遵守施工现场消防、保卫管理规定,不发生火灾,不出现偷盗、丢失及施工成品破坏现象。6.主要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法6.1基础施工 6.1.1施工工艺流程根据本工程特点,上部结构工序为土方开挖基础垫层基础钢筋及预埋件基础模板及预留孔洞基础混凝土浇注土方回填排水沟施工混凝土地面。 6.1.2主要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法 6.1.2.1基础施工 6.1.2.1.1土方开挖 土方开挖前应根据图纸和测量控制基点,设置龙门板桩作控制点,根据龙门板桩的轴线放出基坑的边线和水准标志,并对边线轴线进

13、行复核。 基坑开挖采用履带式挖掘机开挖,装载机联合作业,废土按监理工程师的指示运往指定地点。 采用机械挖土,边坡采用人工修坡,坑底标高不得浅于设计标高。为防止超挖使基底土被扰动,预留30cm左右由人工清槽。 基坑开挖完成后及时通知监理工程师组织钎探工作,钎探结果达到要求后积极组织、业主,勘探及设计院验槽,尽量减少暴露时间。验槽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如达不到设计要求,则即使向业主、监理反映,提出处理方案,经监理业主及设计同意后,再进行施工。 6.1.2.1.2模板工程本工程施工模板采用钢模板及木模板相结合的方式,即:基础承台较大的采用钢模,局部边角可配合木模施工;基础承台较小的采用木模;

14、短柱因尺寸多变均采用木模。 模板安装应符合一下几点要求: 保证结构、构件各部分形状尺寸和相互间位置的正确,保证预埋件以及预留空洞位置的准确 ; 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模板接缝严密; 便于模板的安拆; 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满涂隔离剂; 浇筑混凝土前用水湿润木模板,但不得有积水; 模板接缝应严密的采用胶带纸封贴。 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项 目允许偏差(mm)轴线位置10底模上表面标高5截面尺寸基础+0,-10表面平整度2模板拆除应符合以下要求:基础侧模板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后,方可拆除。拆除模板时,不要硬砸硬撬,以免损坏新浇筑的混凝土。 6.1.2.1.3钢筋工程钢筋加工需符合以下规定:钢筋断料长度需严格按加工图纸所示下料长度。断料时必须采用切断机断料,不得使用电气焊。 不同直径钢筋弯曲时需按相应的弯曲半径加工。钢筋弯曲时要保证弯曲角度和平段长度符合要求。 级钢筋使用在梁、柱内做箍筋使用时按抗震要求末端做135弯钩,弯曲直径大于受力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设计及方案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