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区“强师工程”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区“强师工程”实施方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XX区“强师工程实施方案一、总体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关于教师工 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师成长发展规律, 以“强师工程”建设为抓手,聚焦立德树人、专业提升、骨干 培养、体系建设四个方面,实施“铸魂”提能”“薪火”“强根” “增效”“建强”六项行动,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高 水平教师队伍,切实提升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为XX区教 育发展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二、目标任务(一)全面提升教师师德水平。全区广大教师坚定为党育 人、为国育才的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全面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 质和职业
2、道德水平,为人师表、率先垂范的道德情操更加高尚, 坚守仁爱之心,完备的师德师风建设制度体系和有效的师德师 风建设长效机制基本完善。(二)显著增强教师专业素质。全区广大教师专业精神更 凸显、专业知识更广博、专业技能更精湛,专业发展平台更加 清晰,专业发展路径更加通畅。更加适应新时代新课程改革要 求,更加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需求。(三)全面优化教师规模结构。全区教师队伍学科学段、 学历水平、年龄结构明显优化,教师队伍规模、结构更加科学 合理,基本满足各级各类教育发展需要。不断加强全区师资队 伍建设,大力培养骨干教师、名师和名校长。到“十四五”末, 全区培养XX省“XX名师” X名、XX
3、省“XX名校长” X名、省 级骨干教师X名、市级名师X名、市级名校长X名、市级骨干 教师X名、区级名校长X名、区级名师X人、区级骨干教师X 人,实现校校有名师,班班有骨干。(四)基本完善教师发展体系。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基本建 立,各级各类教师专业发展标准基本完善、工作机制基本健全, 服务保障更加全面,基本实现教师培训制度化、专业化、标准 化,为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提供更有力支撑。三、工作举措(一)实施教师师德“铸魂”行动L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健全教师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开展 常态化学习教育。引导全区教师坚定理想信念,深刻认识“培 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坚持以 德立身、以德立学
4、、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开展“四史”教育, 切实发挥党组织领导作用,推进党组织书记和思政课教师的培 训,每年培训党组织书记10名,思政课教师培训30人。2 .培育高尚道德情操。创新师德教育方式,大力培育和弘 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教师涵养师德的内生动力。选树 优秀教师典型。将教育部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纳 入新教师岗前培训和在职教师培训必修内容,强化师德师风专 题学习教育,每学期学习不少于10学时,学习考核结果纳入继 续教育学时登记。每年评选师德师风建设示范校1所。3 .严格师德师风考评。强化教师思想政治素质,推动师德 师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将思想政治和师德要求纳入教师聘 用合同内容,
5、严格考评结果运用,对师德考核不合格的实行“一 票否决”,当年年度考核不得评为合格及以上等次,两年内不得 评为先进和申报高一级教师职称,连续两年考核不合格的必须 调离教师岗位。4 .强化师德师风监管。压实教育部门师德师风监管责任和 学校主体责任,将师德师风建设纳入学校党建考核和绩效考核 指标体系,常态化开展师德师风治理。持续实施领导包片、常 态化暗查暗访和“四个五”风险排查工作机制。构建学校、学 生、家长和社会广泛参与的师德师风监督体系,及时掌握师德 师风负面信息和不良动向,有效遏制师德风险。5 .严肃查处失范行为。严格落实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 处理办法,推行教师师德师风承诺制度和职业行为负面清
6、单制 度,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对存在师德失范且情节严重、造成恶 劣社会影响的,严格依法依规对学校及其责任人进行追责问责。(二)实施专业水平“提能”行动L着力提升教师基本技能。加强教师基本技能训练,将教 学设计、课堂管理、授课能力等作为新教师岗前培训的必备内 容。每年开展教师教学技能比赛,加强同类学校、同学科、同 年龄段教师教学技能展示交流。重视音体美等学科教师教学技 能提升。学校要积极搭建平台,强化日常训练,将教师参加技 能培训和技能比赛情况纳入教师业务档案管理。到“十四五” 末,区级以上培训学前教师K)O名、义务教育教师300名、高 中(中职)教师100名。2 .着力提高教师学科素养。增强教师
7、学科意识,持续更新 和丰富学科知识,提升教师教育(保育)、课程解读、作业设计 与命题、实验实训等能力。引导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强调学习 体验、感悟、发现和探究,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将教师职 业能力标准、校长专业标准、岗位基本工作能力纳入教师、校 长培训课程。3,着力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持续推进教育信息技术与 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将教育信息技能培训作为全市“十四五” 期间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一项重要内容,促进教师熟练掌握信 息化教学设备、软件、平台及其他新技术的常用操作,主动适 应教育教学工作信息化变革。4 .着力实施教师阅读工程。以校为单位实施教师阅读工程, 鼓励教师广泛阅读任教学科以外的政治、
8、教育、科技、文学和 历史等书籍,原则上每学年至少阅读一本书,通过开展分享读 书心得、进行读书汇报、读书演讲比赛、图书展评等活动,营 造书香校园的氛围。5 .着力推进思政课程一体化。加强思政课教师岗前培训, 每3年对思政课教师至少进行一次全员培训。推动校际跨学段 跨学科联合教研,统一中小学思政课评价标准与程序。持续深 化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打造思 想政治示范课堂,构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体系。6,着力提升科研工作水平。配齐配强专职教研员,将区域 内优秀教师资源纳入兼职教研员队伍管理,每年开展专兼职教 研员培训2次,每次不少于IOO人。配合市级教研部门或自主 组
9、建教师研训团队,开展教师培训、常态化推门听课、评课、 抽查教师教案及作业批改等,研训团队听评课原则上3年内要 全覆盖,每学年每位专职教研员听课不少于60节。鼓励教师积 极参加省、市、县、校级课题研究,并将承担学校教研员或教 育行政部门兼职教研员工作作为教师职称推评、岗位晋升、岗 位续聘、推优评先等工作的加分条件。7 .着力完善教师业绩评价。突出教育教学实绩,引导教师 上好每一节课、关爱每一个学生。健全“双师型”教师认定、 聘用、考核等评价标准,突出实践技能水平和专业教学能力。 通过师德素养、课堂达标、学科素养、教学业绩、教研能力五 个维度评价教师业绩。实行坐班弹性制并纳入考勤管理,对开 设有早
10、、晚自习或寄宿制的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实行。(三)实施名优教师“薪火”行动1 ,加大名优教师培养力度。充分发挥名师、骨干教师的引 领、辐射和传帮带作用,加大青年教师培训力度,建设一支以 “骨干教师、名师”为中坚力量的教师队伍。到2025年,全区 累计培养XX省“XX名师” X名、XX省“XX名校长” X名、省 级骨干教师X名、市级名师X2名、市级名校(园)长X名、市 级骨干教师X名、区级名师X人、名校(园)长X人、区级骨 干教师X人。加强校长后备队伍建设,建立后备干部储备库。 打造学科专家队伍,完善学科带头人培养机制。2 .加快名优教师引进步伐。建立高层次人才引进机制,完 善人才引进保障制度。巩
11、固提升东西部教育协作对口帮扶成果, 建立完善对口帮扶城市优秀教师到七星关支教机制,争取更多 东部地区名师、名校长到我区开展支教讲学。3 .加强校长人才队伍建设。继续开展“千名校长、万名教 师”大培训,通过优秀教育专家公开遴选、现职优秀副校级干 部过渡、学校中层管理人员、教育行政部门人员和优秀教师自 荐与组织推荐相结合的方式选拔校长后备人才,经过校长专业 知识培训、教育管理能力培训、挂职锻炼培养,综合考核合格 后,纳入校长后备人才库管理。4 .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建立班主任导师制度,新入职教 师须跟随班主任导师学习班级管理不少于一学年。推进以技能 培训为载体的班主任入职培训、以管理素养为核心的班
12、主任提 升培训、以特色提炼为目标的名优班主任成长培训的三级提升 培训工程,到“十四五”末,基本完成全区班主任轮训。开展 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优质班会课评比、班主任德育案例评比、 德育论文评比等专项评选。加大优秀班主任评选表彰和奖励力 度,选树一批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班主任典范。 到2025年,培养区级以上名班主任166名。(四)实施乡村教师“强根”行动L稳定乡村教师多元化建设。围绕“招得来、留得住、教 得好”的原则,加大对“特岗计划”教师和免费师范生的招聘 力度。完善交流轮岗机制,推行集团化办学,实现集团内教师 互补、轮岗、交流,采取定期交流、跨校竞聘、学区一体化管 理、组团式帮扶、“
13、三区”人才支教计划,以及在农村或薄弱学 校设置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特设岗位等方式,引导城镇优秀 校长和骨干教师向乡村学校流动,并将此经历作为教师申报高 一级职称的必要条件和教师推优评先、校长选任的优先条件。5 .加大乡村教师本土化培养。实施优秀农村教师定向培养 计划,精准培养本土化乡村教师。鼓励XX工程应用技术学院、 毕节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参与中小学尤其是农村中小学的教 育教学实践指导,支持乡村教师专业发展。6 ,推进城乡教师一体化发展。通过集团化办学、教研联盟、 省市区级名师工作室、乡村名师工作室等平台,建立优质学校 和乡村小规模学校、乡镇寄宿制学校相对固定的对口帮扶关系, 扎实开展“名师
14、扶百校”工程,通过“人员互派、送教上门、 联合教研、工作坊研修”等方式支持乡村教师专业成长;试点 推进“县管校聘”改革。(五)实施教师培育“增效”行动1 .打造优质培养培训基地。支持XX工程应用技术学院、毕 节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将教师培养培训工作纳入师范院校学 科建设内容。建立区级教师专业发展专家工作组,加强教师专 业发展理论研究和实践指导。分层次分类别组建教师培训专家 团队,定期开展培训工作。加强各级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建设, 到2025年,力争建设1个省级教师培养培训基地,1个省级区 域性(领域性)教师发展示范中心,3个省级教师专业发展示 范学校;建设5个市级教师培养培训基地,3个市级区域性
15、(领 域性)教师发展示范中心,8个市级教师专业发展示范学校。2 .加强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建设。逐步构建教师专业发展培 训课程体系,提高培训机构、学校、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十 四五”期间分学科、分领域建设教师教育精品课程13门以上并推广使用。(六)实施发展体系“建强”行动L构建分层分类培训体系。坚持“国培计划”为引领、做 示范,省级培训创品牌、建基地,市级培训强重点,县级培训 覆盖全员,校级培训抓校本研修的工作思路,建立校长、教师、 骨干教师、班主任、专家型教师、名校长等培训体系。落实五 年一周期教师全员培训制度,充分利用寒暑假期间开展好培训 工作。2,建立专业发展工作机制。加强教师专业发展机制
16、建设, 完善各级骨干教师、名师名校长专业标准。完善教师管理服务 信息平台,整合教师培训、教研、电教资源,逐步建立和完善 “互联网+ ”教师培养培训管理体制,推进人工智能与教师专业 化发展深度融合。完善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服务保障机制, 构建协同创新的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服务体系,夯实校本研修, 提升教师专业学科素养。3 .加大专业发展支持保障。建设成为以一批高职院校为主、 各级教师发展机构为纽带、优质中小学校为基地、名师名校长 为支撑的教师专业发展体系,推进高职院校、地方政府、中小 学校“三位一体”协同育人体系创新。鼓励高职院校成立教师 教育研究智库或组建专门研究队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大问 题研究,促进教师职前职后一体化发展。四、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将“强师工程”作为推进深化 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重要抓手,区教育科技局成立以局 长任组长,各党组成员任副组长,相关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领 导小组,领导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