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经济区产业发展规划教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经济区产业发展规划教材.docx(7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绥中滨诲经济区产业发展规划(初稿J辽宁省国际工程咨询中心2009年6月前言一、发展背景与条件1(一)发展背景与机遇11.世界经济形势发展变化带来的机遇1(二)发展基础与优势8(三)制约条件与挑战11二、产业发展总体思路与目标15(一)指导思想15(二)战略定位16(三)发展原则18(四)发展目标20三、产业发展方向及重点23(一)电子信息(IT)产业24(二)船舶修造业30(三)旅游业36(四)装备制造业39(五)农产品深加工业42(六)石化产业44(七)现代物流业46(八)高新技术产业49四、产业空间布局53(一)布局思路53(二)布局框架53五、支撑体系建设58(一)基础设施支撑体系58(
2、二)投资融资支撑体系61(三)现代服务业支撑体系63(四)科技创新支撑体系63(五)人才资源支撑体系65(六)生态保障支撑体系66(七)安全保障支撑体系67六、保障措施68(一)健全组织机构,提高政府执行力68(二)强化规划的宏观调控和实施作用68(三)加强区域互动合作与产业协调发展69(四)实施积极的产业政策70(五)坚持以人为本打造区域最佳生态环境72(六)强化政府服务职能,培育区域“软实力”73(七)争取省市级政府的全面支持73绥中滨海经济区位于辽宁省的最西端,是辽宁沿海经济带的西部起点;地处辽冀交界处,与秦皇岛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毗邻,是东北和华北两大经济区的结合部,东北地区联接关内外的
3、枢纽。是连接京津唐经济圈和沈阳经济区的节点,辽宁沿海经济带个重点支持区域之一。实施绥中滨海经济区产业发展战略,既是葫芦岛市培育新经济增长点、增强经济综合竞争力的重大举措,也是落实沿海经济带建设目标、发挥比较优势、应对区域竞争的迫切需要。为此,科学制订绥中滨海经济区产业发展规划,要以国家宏观经济发展战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战略和省市经济总量增长、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区域优化的发展规划为依据,遵循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准则;以有关经济理论和科学方法为工具,在调查了解国际国内经济社会、产业发展现状、未来趋势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剖析本经济区产业发展的自然、技术、经济、社会等四大影响
4、要素条件及特征,客观估计、判断和谐社会与可持续发展对产业开发的新要求;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目的,注重彰显资源优势和特色产业开发,提出产业发展思路与目标,明确产业发展的整体构架及空间布局,并进一步提出保障产业发展的支撑体系和对策措施。该规划的编制将对加快绥中滨海经济区产业发展、落实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辽宁省沿海经济带建设及振兴老工业基地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本区做为辽宁沿海经济带的特定经济区,根据区域经济特点和资源现状,在其三次产业构成中,第一产业不列为发展重点,要以第二产业为发展主体,辅以发展相关联的第三产业。据此,规划合适的合适的内容以经济发展主体为核心确立战略定位。规划编制以国
5、务院东北地区振兴规划、辽宁省“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老工业基地振兴规划、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规划、葫芦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绥中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绥中滨海经济区总体规划等文献为依据,形成绥中滨海经济区产业发展规划。规划年限:近期20092015年,中期20162020年,远期2021-2030年。编号:缓中滨海经济区产业发展规划一、发展背景与条件(一)发展背景与机遇1.世界经济形势发展变化带来的机遇(1)国际产业转移结构趋向高度化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世界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增大,产业转移呈现结构高度化、链式转移等特点。石化、钢铁等原料工业,
6、船舶、汽车、装备等高加工度工业,电子信息、生物制药等高新技术产业,物流、金融、信息、咨询、审计等现代服务业成为转移的重点和热点。跨国公司作为产业转移的主要载体,除转移传统的制造业外,其它生产经营环节如研发、设计、中试和公司总部也开始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产业转移已由原来单个相关相关项目、单个企业、单个产业的转移转向整体产业链式转移,以形成产业的群体和网络。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并行、技术含量较高的先进制造业与新一轮以IT为代表的高技术产业生产制造环节转移并行、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转移并行、高技术与先进技术并行是当前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发展趋势,而绥中滨海经济区大力发展数字产业和先进装备制造业正与上述发
7、展趋势相吻合,这就为绥中滨海经济区加快发展带来了重要发展机遇。编号:(2)世界经济危机将加速国际产业的新调整全球经济危机背景下,全球经济持续下行趋势,其中发达经济体进入衰退,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出现大幅调整,全球经济发展前景的不确定性增大。但全球经济危机也将推动我国出口导向的产业结构加速调整,并将推动新一轮国际产业的调整与布局。各国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将是国际合作的优先领域,在清洁能源、先进科技、环保、节能减排等都是全球性国际化趋势,依然存在巨大发展空间和国际合作前景。(3)国际资本流动步伐加快据统计,中国在过去十年中所吸引的外商直接投资平均占全世界所有外商直接投资的6.5%,占发展中国家所获外商直
8、接投资的25%o据世行预测,2010年前,预计年均流入发展中国家的外商直接投资中的30%将流向中国。虽然由于金融危机使国外投资者的资金量大幅减少,但同时由于发达国家经济衰退和绝大部分经济体增幅较低,导致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投资机会减少,国际资本为了新的利润点,需要重新寻找投资场所。而我国由于巨大的市场需求和良好的成长性、大量熟练劳动力和科技人才以及广阔的经济增长前景,成为外商投资的首选地区。历史上由于我国市场开放的梯度性与渐进性,导致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区域呈现出东高西低、南多北少的格局。东部沿海地区成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重点地区。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利用外资大大高于东北老工业基地。随着国际产
9、业编号:转移重点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和资本技术双密集型产业转移,国家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和辽宁沿海经济带开放开发战略,辽宁门类齐全的产业基础、相对充足的生产要素供给、相对低廉的商务综合成本,为投资者提供了巨大的投资空间。与发达地区相比,我省经济体量较小,环境容量相对宽松。土地资源是许多相关相关项目在南方不能落地的直接原因,而辽宁沿海经济带特别是绥中滨海经济区区位条件优越,土地资源丰富,发展前景优良,使原本已经出现的“南资北上”趋势得到进一步推动,这为我省吸引国外和域外投资提供了新的机遇。2008年,辽宁利用外资总量和增幅再创新高,实际利用外资额跻身全国前三名,我国对外开放的峰值已
10、经转向辽宁,辽宁已成为国内南资北移的首选地区。(4)海洋经济是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支柱海洋是自然资源的富聚区,有着丰富多样的海水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空间资源等,是人类的“蓝色聚宝盆”,是支持人类持续发展的重要支点,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第二空间。世界贸易总值的70%以上来自海运,全世界收入的1/3依赖海洋,世界经济、社会、文化最发达的区域,集中在离海岸线40公里以内的沿海。未来,人类将进入一个大规模开发、利用海洋的新纪元,海洋经济也将成为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支柱。我国海洋经济已进入一个迅猛发展的时代,未来开发提升的空间极大。这对拥有滨海岸线、滩涂海域等丰富海洋资编号:源的绥中滨海经济区,具
11、备后发优势条件,提供了极为难得的机遇。2 .区域经济一体化带来的机遇(1)东北亚经济迅速崛起经济危机对东北亚地区各国都带来了巨大冲击,加强区域国际合作成为摆脱危机的重要途径。日本经过十余年的经济结构调整,仍未完全摆脱困境,当前日本更加注重把国内结构调整与中国华北相结合,寻找新的发展机遇,同时把开发西海岸列为本国21世纪的战略目标。韩国将中国作为其第二内需市场,重点开发与中国邻近的西海岸地区。中国、日本、韩国新的开发相关相关计划同时集中于环渤海地区,而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又使东北亚各国相近城市在经济上存在着垂直分工和水平分工交叉的依存关系。就中国和日本、韩国来讲,特别是日本的经济和辽宁经济发
12、展现在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日本属于发达国家,处于高度工业化的发展阶段,我们现在处于工业化进程中的发展阶段。另外,从经济梯次来讲,日本、韩国和辽宁之间,经济的梯度是明显存在的。而中、俄、蒙古、朝鲜也在全力推动毗邻地区战略互动和规划对接,地区间合作跨入新的战略合作阶段。既形成了与日韩产业结构垂直分工关系,又与俄罗斯、朝鲜、蒙古保持着密切的水平分工关系。这些因素导致了辽宁具有明显的比较成本优势,使其有可能成为东北亚经济圈中最富生命力、潜力最大,也是各方认可的投资热土。因此,可以预见,未来东北亚区域合作的领域将不断拓编号:展,增速加快。而随着第三条欧亚大陆桥的构建,绥中滨海经济区将成为连通内陆国家、东
13、北与华北地区甚至关内广大区域的枢纽,为其未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2)环渤海经济区活力凸现环渤海地区在我国参与全球经济协作及促进南北协调发展中具有重要位置。该区域作为我国重要的工业密集区和大型城市群,继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大展活力之后,已成为中国经济板块中乃至东北亚地区极具影响力的经济隆起地带和第三增长极。近年来,我国已全力构建环渤海经济圈区域经济发展新平台,建立了“多赢”的区域协调和合作新机制。在国际经济中心不断向亚太地区转移的大趋势下,环渤海经济圈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绥中滨海经济区地处京津冀经济区和辽南经济区交接处,具有接受两大经济区交叉辐射的潜在机遇。(3)东北经济区一体
14、化渐入佳境振兴东北发展战略的实施,使区域资源和生产要素的聚散性、互补性、流动性将逐步增强,产业分工协作亦更为紧密,有力地推动了东北四省区的区域性合作与协作。东北地区振兴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快区域合作进程,建立区域协调互动机制,打破行政壁垒,加速要素资源合理流动,加强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推动区域合作,促进协调发展”。经过几年发展,四省区政府层面高层论坛和合作机制逐步完善,制博会、哈洽会、东北亚经贸博览会以及东北四城市(4+3)市长峰会等成编号:为东北经济区区域合作的重要平台;在交通、能源、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以及旅游领域合作得到实质性推进;港口与内陆、沿海与腹地间互动协作更加紧密,合作需求不断加大,跨
15、省、跨地区合作不断展开。作为东北经济区与华北经济区联系的重要节点,绥中滨海经济区具有区位、交通及集聚先进生产要素和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优势等,并可提供和创造大发展的经济环境与支撑条件。3 .国家产业政策调整带来新机遇当前全球金融危机不仅给处于转型期的我国经济带来挑战,更要看到其中对我国产业调整蕴含的新机遇。一是国务院推出了钢铁、汽车、造船、石化、轻工、纺织、有色金属、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物流等10个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规划针对国际金融危机中暴露出来的深层次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扩大内需、稳定出口、加强技术改造和自主创新、推进并购重组、调整结构等措施。此外,国家还调整产业结构,鼓励教育、医疗、旅游、休闲、信息服务等产业发展,以逐步把出口导向的产业结构调整为内需导向的产业结构,并将以国际金融体系重构为契机,推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同时,地区间产业转移也将不断推进。在中央促进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指引下,东部地区加快物流、信息、金融、技术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引导中西部地区传统服务业升级转型,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从沿海地区向编号:中西部地区转移。绥中经济区将以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为契机,做好“海岸中关村”的大文章。4 .省域中长期发展战略布局实施带来的机遇(1)辽宁沿海经济带布局的“西部端点”自辽宁制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