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钟》《文具的家》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分钟》《文具的家》教案.docx(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一分钟文典的家教案文典的象1 .认识“具、丢”等生字和偏旁“斤”,会写“文、次”等生字。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观察插图,联系生活经手,读好人物的对话。锦时安梆2课时赧当过程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1 .同学们的文具盒里都摆放有铅笔、橡皮,能说说它们有什么用吗?2 .学生自由发言。3 .教师归纳:铅笔、橡皮、尺子等文具,能帮我们做这么多事情,真是我们学习上的好伙伴啊!(出示捡到的文具)可是这些小伙伴却被他们的小主人弄丢了,它们很伤心,让我们一起来帮助它们找个家吧!4 .板书课题(文具的家),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1 .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2 .同桌互读。
2、互相帮助,扫清字词障碍。3 .师范读课文,生认真听记自己不认识的字。三、认识生字1 .学生先自由朗读课文,不认识的字根据拼音多读几遍。2 .学生开火车朗读课文,在朗读句子的过程中注意本课要求会认的字。具次丢哪新每平她些仔检查所3 .小组交流识字方法。如:减一减:真一十=具换偏旁:地她4 .指名做小老师领读,全班跟读。5 .教师领读生字并扩词。6 .齐读生字一开火车认读生字,做“火眼金睛”游戏。7 .做“送字宝宝回家”游戏。8 .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在文中画出生字,并读一读。9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互相评议。四、学写生字1 .(出示要求会写的字)学生观察字在田字格中所占的位置,说说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3、2 .教师边指导边示范。(1)“次”的部首是“两点水”,不是“三点水”。(2) “找”的笔画很容易弄错,教师写出笔画顺序,学生书空,注意先写提手旁,右部笔画是横,卧勾,撇,点。(3) “办”的书写要提醒学生注意左右各一点,不要弄丢了。(4) “包”笔画欠杂,教师重点范写。3 .学生在田字格里练写,教师巡视、指导。4 .学生展示成果,全班评议。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生字1 .开火车认读生字卡片。2 .做“猜字”游戏。遮住生字卡的一半让学生猜生字。3 .做“找字宝宝”游戏。出示文中例句,让学生从中找出文中生字。二、探究课文1.学习第13自然段。(1)师:今天,我捡到一支铅笔和一块橡皮,你们知道是谁的
4、吗?原来是贝贝的。(2)引导学生学习第1、2自然段。出示:铅笔,只用了一次,不知丢到哪里去了。橡皮,只擦了一回,再想擦,就找不着了。(指名学生朗读)(3)谈一谈:你觉得贝贝是一个怎样的小女孩?(指名答)(4)你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吗?你想过为什么吗?(5)我们的贝贝从来没有想过为什么。(6)学习第3自然段。贝贝遇到这种情况是怎么做的?(找妈妈要新铅笔,、新橡皮)(7)你认为贝贝的做法对吗?(不对,她既没有找文具丢失的原因,也没有找到正确的解决办法)(8)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9)我们一起来看看妈妈是怎么教育贝贝的。2 .学习第4、5自然段。(1)指名学生朗读妈妈的话。(2)妈妈指出了一个什么样的
5、办法?(让铅笔,、橡皮、转笔,刀等文具有自己的家,学会清点文具)(3)说出更多像“平平安安”这样的AABB式词语。(4)我们平平安安地回到自己的家了,那么文具呢?也平平安安了吗?原来文具也需要一个家,让我们有感情地朗读妈妈的话,让文具平平安安地回家。(5)分男女生比赛读,分组比赛读。(6)文具的家是什么?(文具盒)(7)你们的文具都有自己的家吗?让学生出示自己的文具盒,知道文具需要一个文具盒才能更好地进行保管。(8)小结:同学们,你们现在知道该用什么妙招来保管好自己的文具了吗?(让文具有自己的家并定时仔细检查)3 .学习第6自然段。(1)你们知道贝贝现在是怎样做的吗?让我们起去看看吧!(齐读第
6、6自然段)(2)你能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贝贝像妈妈爱她一样,爱着她的小伙伴们?(3)再次探究课文:怎样才能做到不丢文具呢?(小组讨论)(4)鼓励学生互动,结合课文或生活实际谈自己的想法。4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三、拓展延伸1 .刚才同学们都明白了要爱护学习用品,每天要收拾好它们。下面我们就来举行一次整理书包的比赛,看谁做得又快又好。2 .学生整理书包。3 .评出优胜者,予以奖励,鼓励其他同学。四、口语交际训练1.想象训练。(1)创设情境,在讲台上摆放着被遗弃的铅笔、橡皮、尺子,它们碰到了一起,猜猜它们会说些什么?(2)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积极发言。(3)教师及时评价。表扬、鼓励说得好的
7、同学。(4)召开“失物招领会”。让学生把自己遗失的文具领回家。2.说说自己书包里有哪些小伙伴,自己是怎样爱护它们的。(1)学生自由发言。(2)教师总结爱惜学习用品的好办法:包书皮、做笔套、给橡皮“洗澡”、每天清点学习用品、定期整理书包等。一分钟双考目标1 .认识本课“钟、元、迟”等生字。会写“元、洗、已”等生字。2 .学习课文,使学生知道时间的宝贵,懂得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锦忖安梆2课时数考过程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初步感知1 .设疑导思(出示大大的钟表):你们知道一分钟是多长时间吗?(秒针走一圈是60秒,60秒就是一分钟)2 .活动体验:做一个一分钟的小游
8、戏。全体同学立正站好,两臂侧平举一动不动地站立,看谁能坚持超过一分钟,切身体会一分钟的长短。3 .自由交流:你觉得一分钟是长还是短?4 .小结:一分钟可以说很短,因为它在60个“滴答”之后就过去了;一分钟也可以说很长,因为在一分钟内可以完成很多事情。珍惜这一分钟,往往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一分钟”的课文,学了课文之后,你会对“一分钟”有更深的体会。(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 .出示自读要求。(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画出生字、词语,多读几遍。2 .小组学习。(1)组长检查生字读音。(2)交流识字方法。(3)接读课文。3
9、 .检查小组学习情况。(1)课件出示生字、词语。指名开火车朗读,师生正音。“钟、迟”是翘舌音。齐读。去掉拼音朗读。(2)朗读课文。教师范读,提醒学生认真听,注意生字的读音。指名分自然段朗读,教师相机指导,要注意字音准确、语言顺畅。4 .初步感知课文大意。说说读了课文之后,知道了什么。三、识记生字,指导书写1 .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认字,说说哪些字是自己已经认识的,是从什么渠道或通过什么方法认识的。2 .巩固生字。(1)同桌之间相互考查识字情况。(2)游戏巩固:从“我会认”和“我会写”的生字中选择几个,分组进行组词比赛,哪组组的词多,哪组获胜。3 .指导书写。(1)课件出示“钟、元、洗、共
10、、已、经、坐”。(2)观察字的结构,说说书写注意点,以及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3)教师范写,引导学生边观察边书空,注意笔顺。(4)学生在田字格里描红并仿写,教师提醒写字姿势。4 .巩固生字:抄写今天学的生字。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1 .课件出示词语:闹钟迟到公共汽车决定后悔己经叹了口气(1)指名开火车领读词语。(2)齐读。(3)选择最喜欢的一个词语说一句话。2 .回顾: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3 .导入:让我们一起读读这个小故事,看看会带给你们哪些启示。二、阅读感悟,探究迟到原因(一)抓住起因、结果,引发学生质疑。1 .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想:从元元的想法中你能知道元
11、元一开始是怎么看待这一分钟的吗?(满不在乎)指导学生读出满不在乎的语气。2.自由朗读第5、6自然段,结合教材中的图片,用教材中的一句话来说一说元元此时的心情。(投影显示句子:“元元非常后悔。”)(1)理解“后悔”的意思。读这两个自然段,从哪些词可以看出元元后悔了?(2)元元是不是迟到了以后才后悔的?找出能表现元元后悔的句子,读一读。(二)学习第24自然段,探究元元迟到的原因。1 .过渡:元元只不过是多睡了一分钟,为什么会迟到20分钟呢?让我们再来读课文的第24自然段。2 .自由读课文第24自然段,在上学路上,发生了什么事让元元迟到了。3 .组织学生交流:(1)出示句段一:到了十字路口,他看见前
12、面是绿灯,刚想走过去,红灯亮了。他叹了口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出示生字卡片“叹”,指导学生再次认读。元元为什么叹气?(因为红灯亮了,他过不了马路,时间被耽搁了)元元此时的心情是怎样的?他的心里会怎么想?指导朗读,读出元元着急的心情。(2)出示句段二:他等了一会儿,才走过十字路口。他向停在车站的公共汽车跑去,眼看就要到了,车子开了。他又叹了口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从“一会儿”“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元元等了很长时间)红绿灯也就一分钟左右的时间,元元为什么会觉得很久呢?(因为他心里着急)指导学生朗读第一句话,读出着急的语气。这段话中还有哪个字也能体现出元元心里很着急?(跑)尽管如
13、此,车子还是开走了,这意味着什么?元元又叹了口气,他心里是怎么想的?指导朗读这段话,读出人物的内心。(3)出示句段三:他等啊等,一直不见公共汽车的影子,元元决定走到学校去。从“等啊等”“一直不见”中你知道了什么?(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4 .教师引读:(1)师:是啊,时间就这样一分一秒地在元元等待红绿灯的过程中过去了一生:元元非常后悔。(2)师:时间就这样一分一秒地在元元等待公共汽车的过程中过去了一生:元元非常后悔。(3)师:时间就这样一分一秒地在元元一步步走向学校的过程中过去了一生:元元非常后悔。(4)师:就因为这一分钟,他迟到了整整20分钟;就因为这一分钟,他耽误了学习生:元元非常后悔。三、展开讨论,体会“一分钟”的重要1 .教师引导学生自由说一说:你们有没有和元元类似的经历?2 .你们想对元元说些什么呢?(在交流中懂得要珍惜时间)3 .故事想象:题目“第二天的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