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面目的悲剧精神”:杨牧诗歌中“声音的戏剧”——论《林冲夜奔:声音的戏剧》和《妙玉坐禅》.docx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1353761 上传时间:2024-06-2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7.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方面目的悲剧精神”:杨牧诗歌中“声音的戏剧”——论《林冲夜奔:声音的戏剧》和《妙玉坐禅》.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东方面目的悲剧精神”:杨牧诗歌中“声音的戏剧”——论《林冲夜奔:声音的戏剧》和《妙玉坐禅》.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东方面目的悲剧精神”:杨牧诗歌中“声音的戏剧”——论《林冲夜奔:声音的戏剧》和《妙玉坐禅》.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东方面目的悲剧精神”:杨牧诗歌中“声音的戏剧”——论《林冲夜奔:声音的戏剧》和《妙玉坐禅》.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东方面目的悲剧精神”:杨牧诗歌中“声音的戏剧”——论《林冲夜奔:声音的戏剧》和《妙玉坐禅》.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东方面目的悲剧精神”:杨牧诗歌中“声音的戏剧”——论《林冲夜奔:声音的戏剧》和《妙玉坐禅》.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东方面目的悲剧精神”:杨牧诗歌中“声音的戏剧”——论《林冲夜奔:声音的戏剧》和《妙玉坐禅》.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东方面目的悲剧精神”:杨牧诗歌中“声音的戏剧”——论《林冲夜奔:声音的戏剧》和《妙玉坐禅》.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东方面目的悲剧精神”:杨牧诗歌中“声音的戏剧”——论《林冲夜奔:声音的戏剧》和《妙玉坐禅》.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方面目的悲剧精神”:杨牧诗歌中“声音的戏剧”——论《林冲夜奔:声音的戏剧》和《妙玉坐禅》.docx(8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东面目的悲剧三”:杨牧诗歌中声音的剧论林冲:声音撷涮和妙玉坐禅台湾诗人杨牧(1940-2020)富有精深的古典文学修养,又不乏比较文学的视野,被奚密教授誉为“语言和视野高度是其他诗人难以企及的,即使放眼百年现代汉诗史”。他得益于开阔的诗境,以独特的“杨牧体”为抒情诗注入新鲜血液,同时又不落入“抒情主义”的窠臼,而是尝试“抒情性与现代性的相互表述,由情思的内聚转为外射,以间接、客观化的表达为占典人物赋予现代生命,使得抒情诗独具戏剧的张力。关于他创作的林冲夜奔:声音的戏剧(1974),通常被论者以其对戏剧独白体的运用来解释“声音的戏剧”之内涵,即通过分析说话人与受话人的对话性互动,讨论诗人以不同角

2、色的声音创造出的戏剧诗,进而理解杨牧与他所创造的角色之间的关联性。事实上,所谓“声音的戏剧”并不局限于此,而是诗人通过调度汉语的声音(语音、语调、辞章结构、语法等产生的音乐效果),达成有声与无声的辩证,探索古典人物发声之可能,实现诗人自我的个体诠释。以东方形式理解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精神”,也就是杨牧所说的“东方面目的悲剧精神”:“这种效果并不一定要通过舞台表现,亦即,舞台下之覆诵可使闻者产生这种感觉,其能使闻者产生恐惧与悲悯的感觉者,便已具有悲剧之初步条件。”本文从“声音的戏剧”所蕴含的古典与现代意义出发,解析杨牧从表现自我到放逐自我的心路,并着重细读林冲夜奔:声音的戏剧与妙玉坐禅两首组诗,讨

3、论有声胜无声的洗涤作用和有声亦无声的恐惧心理,理解他所创造的“东方面目的悲剧精神”。在此基础上,分析诗人杨牧是如何由声音入戏剧,跨越艺术边界创造“诗-剧场”,形成“以诗为体,以戏为用”的独特书写风格。二、由古典而现代的“声音的戏剧”杨牧善用戏剧独白体写诗,延陵季子挂剑(1969)、林冲夜奔(1974)、郑玄寤梦(1977)、吴凤成仁(1978)、妙玉坐禅(1985)、喇嘛转世(1987)、宁靖王叹息羁栖(1990).以撒斥堪(2001)等堪称经典。他创造“面具”抑或“他人之面”,赋予古典人物发声的可能,进而摸索其人格内外的复杂多变性,“写一个个人的故事,可以发挥我年轻时代就喜欢的戏剧情节,还可

4、以使用自己的声音,完成一种戏剧独白体”。揣摩占典人物隐秘幽微的情思意绪,与他的教育背景不无关系。杨牧于台湾东海大学读书期间(1959-1963),师从徐复观、萧继宗学习中国文学典籍,后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1966-1971)跟随陈世骐专攻中国古典文学,还深入研读古希腊和中世纪欧洲文学。他寻觅先贤的足迹、追问古人的心声,以“换位”取代“拟古”,进而“跳出既定的视角与口吻,转入特殊的情境或情绪,从而造成诗意偏移的一种实验、杨牧为古典人物注入现代血液,在抒情诗里藉古典人物的独白发声,亦为驱逐自我、逃避自我的另一种尝试。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现代诗运动当中,纪弦提倡反抒情主义而注重知性与抒情的混合

5、,“建立了新的习尚和新的文学价值:在这场运动当中,杨牧无疑是先驱者之一。他从不怀疑诗的抒情功能,“即使抒的是小我之情,因其心思极小而映现宇宙之大何尝不可于精微中把握理解,对于这些,我绝不怀疑:但写抒情诗,却不提倡“抒情主义”,“在现代主义启发下发展出来的现代诗并非反抒情,而是反抒情主义;它吸收了中国古典诗传统的养分,但是它却是,如杨牧所说的,绝对的现代与抒写个人情绪、唯情感独尊的诗相比,杨牧格外认同的是艾略特“去个人化”的观念,抒情诗人应该以间接、客观的书写方式逃避自我的情绪,抒写更具有普遍意义的诗篇。因此,他肯定地说:“我对于一个人的心绪和思想之主观的诗的宣泄透过冷静严诬的方法一是绝对拥护的

6、。”进而言之,杨牧是通过冷静理解人物的内在心理与外在环境之关系而营造现代汉诗的戏剧情境:“戏剧化就是境遇化,现时性的戏剧动作和角色化的戏剧声音均是特定境遇的反应。境遇即人物活动的戏剧性境遇或场面,是人物心理、行为赖以产生的变化发展的环境依据,包括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具体的人际关系。”杨牧的戏剧观念一以贯之,内涵丰富,尤其是对“声音戏剧”的阐释,显然已不局限于戏剧独白体的运用。他曾评析梁实秋译莎士比亚戏剧(1968),在台大任教时讲授莎士比亚戏剧课程(1975-1976),也曾撰写诗剧吴凤(1979),翻译莎翁的暴风雨(1999),“入戏”之深,可见一斑。他的诗尤其重视人物、动作、情节共同营造的

7、戏剧情境。由此生发出跨文体、跨文类、跨艺术领域问题的思考,包括场面与场面的跳转,单线结构与声音、意象的互动,甚至舞台上下和剧场内外的观众心理等,都值得深入探析。“声音的戏剧”一词,出现于1974年杨牧创作的林冲夜奔:声音的戏剧诗题。时常被人们忽略的副标题,恰体现了他以戏入诗的创造性表达。其中,诗人对“声音”的解释,不单指人声而极富层次感:第一,调动可利用的文字音效,通过语音、语调、辞章结构和语法等产生的音乐效果,搭建文本内部的剧场空间;第二,将古典人物分裂为多种声音,通过不同声音的诘问与辩难,理解特定情境中的人物心理;第三,则从自我的想象与思考出发,在诗内部植入诗人的戏剧观念,达成个人的诠释:

8、“所谓个人的诠释,当然,根据悉在自我,我的思考和想象,戏剧的理与势,诗的必然。”同样,他对“戏居的理解,不受到诗文本的限制,因为汉语的声音形式突出“剧场性”,让读者产生置身剧场的幻觉。读其诗如坐在观众席,观看舞台上的人物动作、情节冲突,留心布景设计、演员表演,沉浸于立体综合的“戏剧的诗”或者“诗的戏剧”之中:“啊夏天,华丽的剧场/舒畅,明朗。所有的生物/都在安排好了的位置搭配妥当/成长,让我们也在精心设计的/布景前专心扮演指定的角色/去奉承、乞怜、去嫉妒、迷恋/在血和泪中演好一场戏”(她预知大难,1990)。三、无声胜有声的洗涤作用1974年,杨牧完成林冲夜奔:声音的戏剧。该诗被列入杨牧诗集I

9、:1956-1974最后一篇,乃是此阶段最长的一首诗,被视为他的力作。他曾说道:“全诗以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为骨干,故声音也以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四种为主,只增加了小鬼与判官,是想当然耳。我于水浒人物中最爱林冲,认为他的勇敢和厚道,实非侪辈如武松,鲁达之流所能比较。林冲之落草,是真正的走投无路,逼上梁山。”“第一折风声偶然风、雪混声”,率先登上舞台的是风、雪。诗人杨牧以复沓回环式的语言音效,为剧场营造风雪翩然起舞的氛围。随着主体(风、雪)从单数(我是)变为复数(我们是)乃至重复(我们是,我们是),不断拉长宾语的修饰语(从“风”到“沧州今夜最焦灼的风雪”),同时变化语序与语词(从“沧州今夜最焦灼的

10、风雪”到“今夜沧州最急躁的风雪”),带给观众急切焦躁的观看效果,就像杨牧谈及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以猿喻持续的悲怆做背景,行船者不断地面对时远时近的河崖,所有的印象都是交叠重沓的,一如现代电影的蒙太奇(montage)工风雪不单作为背景音而存在,杨牧以拟人化的修辞手法,由演员扮演自然风雪走到台前。他们如同古希腊戏剧中的歌队,由独唱到合唱调、高音调,加快速度,通过情绪变化侧面道出观众眼中的林冲形象。同时,风雪像是布莱希特的叙述体,通过“我是听说过的”的古老的讲述方式,站在台前为观众交代林冲的生存环境和现实遭遇:“林冲夜奔是旧戏,京戏里面就有了,想把它改过来写,让山神、小鬼、风雪都参与进来讲话,使用另

11、外一种形式,不是普通戏剧的表现方法。可以讲出人的性格、人的环境遭遇,以及戏剧结束时候要产生的结果、指标等。”风雪之外,山神、判官、小鬼在第二折登场(“第二折山神声偶然判官、小鬼混声”),参与进来讲话。山神作为叙述者,探看头戴毡笠、花枪挑酒、料峭而来的林冲,问一句“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人称/豹子头林冲的是谁?”舞台上,增添假山作为景片式布景,山神的叙述则是画外音。而林冲展露神情动作,却不言一字,作为京戏武生亮相。另有“判官在左、小鬼在右”,站立在林冲左右,与之周旋。同样默不作声,如同京剧三岔口的演员无声的打斗表演。“我枉为山神看得仔细”,以山神的声音诠释舞台上的观看效果:山神眼见四处放火,林冲萧

12、瑟孤单、憔悴凄凉地行走于风雪之中;看着林冲与判官、小鬼的戏中戏演出,不自觉地吆喝道:“快快下,林冲命不该绝!”直到“第三折”,林冲才真正发声:厉声呵斥陆谦,引发矛盾冲突(“甲林冲声向陆谦”);生死两难之际,追问出路(“乙林冲声”):因为朱贵发的一支响箭,选择落草(“丙林冲声向朱贵”)。杨牧以戏剧独白体由外视听转向内视听,让林冲回溯情节、道出愤懑,同时网应风雪与山神的助力,为最后的抉择做铺垫。“第四折雪声偶然风、雪、山神混声”中,明明是“风静了”“默默的雪”“山是忧戚的样子”,却命名为“混声”。沉默亦是一种声音效果,在舞台上退却为背景音出现,配合丛丛芦苇的布景设计,突出人物林冲的行动:“他在败苇

13、间穿行,好落寞的/神色。”整个剧场营造出一幅凄寒悲戚的哀音景象:“仿佛有歌,唱芦断/水寒,鱼龙呜咽。”一句“渡船上扶刀张望/脸上金印映朝晖”,林冲的形象即刻在静风默雪中定格。古典意象“渡河”,是杨牧诗歌中常出现的人物动作。他曾以郭茂倩乐府诗集收集的诗箜篌引(“公无渡河!/公竟渡河/堕河而死/当奈公何!”)理解“东方面目的悲剧精神”。据崔豹古今注所说,该诗讲述的是朝鲜津卒霍里子高晨起刺船,不料一白首狂夫披发提壶,乱流而渡,其妻丽玉疾呼止之,不及,遂堕入河中。于是,妻子援箜篌而鼓之,声音凄切动人,曲终亦投河而亡。在杨牧看来,此诗是妻子记录、朝鲜狂夫之妻口头创作,“河”与“何”的同音音响结构错动抒情

14、,哀而不伤、短促悠远之外,更有驱除自我、超越自我的格调。短短四行小诗却“展开了一个人物动作之过程:从意欲渡河,至竟已渡河,这时其妻之恐惧亦随人物动作之延长而增大,形成无比之戏剧张力(Ciramatictension)妻子如在观众席中,因为其夫从“渡河”到“堕河”后产生恐惧心理,声音从高声制止(“公无渡河”)到低声惋叹(“公竟渡河”),抑扬转折间令观众产生“洗涤”的效果,“此洗涤作用,才是悲剧的真谛,杨牧解释说:“洗涤也可以说是戏剧紧张的松懈,不只是松懈,也是放弃,甚至是从这种恐惧和悲悯中引发出来的喜悦。希腊悲剧根植于节庆祭祀,若非此洗涤作用之存在,我们几乎无法了解为何悲剧竟根植于欢乐的节庆。”

15、在静默中,林冲以“渡河”的动态化行动结束声音戏剧”,可谓杨牧戏剧观念的投射。如果说林冲“兀自向火”的紧张局促感令观众感到恐惧。那么,他在芦苇丛中行走的神情,则使观众产生悲悯而后洗涤的悲剧效果。由无声到有声再到无声,亦侧面体现出杨牧从“等待”到“超越”的个体生命历程。早在叶珊时期,他就写过“猎队己远,号声零落/我却走不出这日夜交叠的河床”(九月尾印象,1961)潮来的时候/渡船静泊在云里”(淡水海岸,1961),青年诗人总是在静默地寻求某种泊向远方的可能。如箜篌引中堕入河中的丈夫,“渡河”看似撑船远行颇有几分自在的情趣,实则意味着一场撞击身心的生死劫难,“在死亡中接受刀尖和火蹈的蹂蹒/让渡船翻覆

16、,草鞋磨平”(鬼火,1962)。2002年,失落的指环中也写道:“完全一样,流动的警戒线闪烁/如鬼火,埋伏冷枪,快速换岗/渡河去上山,三千五百名独立勇士/分头撤退,相约在阿尔坎喀喇集结。”同样走投无路的林冲落草,是一次偶然的劫难,更是一次必然的超越。诗人以林冲形象疏离自我,同样实现了“渡河”之精神洗涤。四、有声亦无声的恐惧心理1985年,杨牧作妙玉坐禅o全诗分为五部分,在诸多声音的交错重叠之中,烘染红楼梦里“入空门带发修行”的妙玉心绪之波动:“鱼目”以静悟动,状写妙玉在一片死寂中孤身聆听外界声音;“红梅”化用红楼里宝玉访妙玉、折红梅的细节,追忆当时如梦如幻之颤栗心绪,如一阵轰鸣声穿透内心;“月葬”由外向内反观自身,情绪由激越转向安宁,预兆着罪恶与不祥的降临:“断弦”铺展妙玉辗转于尘世与佛缘间扪心自问,来路或归宿渗入迷惘与挣扎的心境,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 > 艺术论文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