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电信诈骗主题班会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电信诈骗主题班会教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防电信诈骗主题班会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信诈骗日益猖獗,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侵犯公民权益的严重问题。作为一名班主任,我认为提高学生对电信诈骗的认识和防范能力至关重要。本次班会旨在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使同学们深入了解电信诈骗的危害,掌握防范技巧,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二、班会目的1 提高学生对电信诈骗的警惕性,认识到其严重性和危害。2 .增强学生自我保护能力,学会识别和应对电信诈骗。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通过小组讨论等形式增强班级凝聚力。三、活动内容第一部分:电信诈骗知识讲解(1)简要介绍电信诈骗的定义、特点和常见手段。电信诈骗的定义:电信网络诈骗是指犯罪分子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
2、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给犯罪分子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电信诈骗的特点:欺骗性强:电信网络诈骗利用了人们对于信息不对称和法律漏洞的弱点,通过欺骗手段获取非法利益。隐蔽性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分子通常使用虚假身份、假电话、假文件等手段进行欺诈活动,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危害性大:电信网络诈骗不仅会损害受害人的财产权益,还会对受害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伤害。电信诈骗的常见手段:刷单返利类诈骗:诈骗分子通过发布刷单赚佣金的广告,诱导受害人进行刷单任务,初期小额任务完成后会返还本金和佣金,但随后会以各种理由要求受害人继续投入更多资金,最终导致财产损失虚假网络投资
3、理财类诈骗:诈骗分子冒充投资导师或金融理财顾问,通过虚假投资平台诱导受害人投资,初期小额投资会获得返利,但一旦加大资金投入,就会出现无法提现的情况虚假网络贷款类诈骗:诈骗分子通过发布虚假贷款广告,冒充银行或金融公司工作人员,以“无抵押”“免征信”“快速放贷”为诱饵,诱骗受害人转账汇款,最终导致财产损失冒充电商物流客服类诈骗:诈骗分子冒充电商平台或物流快递企业客服,以“理赔退款”或“重新激活店铺”为由,诱导受害人提供银行卡和手机验证码等信息,实施诈骗冒充公检法类诈骗:诈骗分子冒充公检法机关工作人员,以受害人涉嫌违法犯罪为由进行威胁、恐吓,并要求配合调查,最终目的是骗取钱财虚假征信类诈骗:诈骗分子
4、冒充银行或银保监会工作人员,谎称受害人有不良征信记录,需要消除记录,诱导受害人进行贷款并转账到指定账户虚假购物、服务类诈骗:诈骗分子发布虚假的购物广告,诱导受害人私下转账,随后以各种理由要求继续转账,最终导致财产损失冒充领导、熟人类诈骗:诈骗分子使用受害人领导、熟人或孩子老师的照片、姓名等信息“包装”社交账号,以“假冒”的身份添加受害人为好友,骗取信任后要求转账网络游戏产品虚假交易类诈骗:诈骗分子在社交、游戏平台发布买卖网络游戏账号、道具、点卡的广告,诱导受害人私下交易,随后以各种理由要求继续转账,最终导致财产损失冒充军警采购类诈骗:诈骗分子冒充部队采购人员,谎称要购买某种指定商品,需要受害人
5、帮忙订货共同赚取差价,最终导致财产损失以上是电信诈骗的一些常见手段,为了防范这些诈骗,建议大家提高警惕,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短信和网络信息,不要随意透露个人信息和银行账户信息,不要轻易转账汇款,遇到可疑情况及时向警方咨询。(2)讲解如何识别电信诈骗信息,如识别诈骗电话、短信、邮件等。如何识别电信诈骗信息?识别电信诈骗信息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来进行:不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和短信: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和手机短信,不管不法分子使用什么甜言蜜语、花言巧语,都不要轻易相信,要及时挂掉电话,不回复手机短信,不给不法分子进一步布设圈套的机会。不透露个人信息:巩固自己的心理防线,不要因贪小利而受不法分子或
6、违法短信的诱惑。无论什么情况,都不向对方透露自己及家人的身份信息、存款、银行卡等情况。如有疑问,可拨打IlO求助咨询,或向亲戚、朋友、同事核实。不转账:学习了解银行卡常识,保证自己银行卡内资金安全,决不向陌生人汇款、转账;公司财务人员和经常有资金往来的人群等,在汇款、转账前,要再三核实对方的账户,不要让不法分子得逞。及时报案:万一上当受骗或听到亲戚朋友被骗,请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可直接拨打110,并提供骗子的账号和联系电话等详细情况,协助公安机关开展侦查破案。了解常见诈骗手段:熟悉电信网络诈骗的常见手段,如冒充公检法诈骗、冒充领导、同事、朋友或公司老板诈骗、补贴退税类诈骗、网络兼职刷信誉诈骗等
7、。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务必安装注册国家反诈中心APP,以便及时获取反诈信息和帮助。警惕“断卡”行动:了解“断卡”行动的相关信息,知道哪些行为可能会导致银行卡或手机卡被冻结,从而避免因诈骗行为而受到法律制裁。识别诈骗新花招:通过官方渠道了解最新的诈骗手段和防范措施,如通过新闻发布会、官方公告等途径获取信息。多方调查印证:对于紧急求助类的诈骗短信、电话,要仔细核对,不要轻易汇入犯罪分子指定账户。对于声称银行卡升级、虚假招工、婚介类诈骗,要及时向本地相关单位和行业进行咨询核对。通过上述步骤,可以有效识别和防范电信诈骗信息,保护自己的财产安全。(3)分享防范电信诈骗的基本原则和技巧,如不轻信陌生人
8、、不泄露个人信息等。防范电信诈骗的基本原则和技巧:基本原则:牢记“三不一多”原则:- 未知链接不惦记:不点击来历不明的链接,不下载不明来源的应用程序。- 陌生来电不轻信:不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和短信,尤其是那些要求转账汇款的。- 个人信息不透露:不向陌生人透露个人身份信息、银行账户、密码等敏感信息。- 转账汇款多核实:在进行转账汇款前,要多核实对方的身份和信息的真实性明确“十个凡是”原则:- 凡是要求先交费的网贷平台都是诈骗。- 凡是刷单都是诈骗。- 凡是通过网络交友诱导投资或赌博的都是诈骗。- 凡是自称客服要求退款并索要银行卡号和验证码的都是诈骗。- 凡是自称领导或熟人要求汇款的都是诈骗。-
9、凡是自称公检法要求汇款到安全账户的都是诈骗。- 凡是通过社交平台添加微信、QQ群要求下载APP或点击链接进行投资、赌博的都是诈骗。- 凡是通知中奖、领奖要求先交钱的都是诈骗。- 凡是要求注销账号否则影响个人征信的都是诈骗。- 凡是非官方买卖游戏装备或游戏币的都是诈骗。技巧:不轻信: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和短信,尤其是那些声称中奖、退税、退款等信息。不透露:不向任何人透露个人身份信息、银行账户、密码等敏感信息。不转账:不向陌生人转账汇款,即使是熟人要求,也要通过其他方式核实。及时报案:一旦发现被骗,应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并提供相关证据。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安装并使用国家反诈中心APP,获取最
10、新的诈骗信息和防范措施。警惕“断卡”行动:了解“断卡”行动的相关信息,避免因诈骗行为而受到法律制裁。多方调查印证:对于紧急求助类的诈骗短信、电话,要仔细核对,不要轻易汇入犯罪分子指定账户。识别诈骗新花招:通过官方渠道了解最新的诈骗手段和防范措施,如通过新闻发布会、官方公告等途径获取信息。通过上述原则和技巧,可以有效识别和防范电信诈骗,保护自己的财产安全。第二部分:案例分析选取近期发生的典型电信诈骗案例,进行深入剖析。案例1:于某在某直播平台上观看炒股知识直播时,收到自称是主播的好友请求,私聊后双方添加了QQ好友,对方又将于某拉入一投资交流群,于某在群内看见其他人在某款APP投资获利,便下载该A
11、PP并按照群管理员的指示在APP内进行投资操作,小额试验都成功盈利并顺利提现。于某感觉获利丰厚,便在APP内累计投资347万元。直至月底,发现APP内余额无法提现并被对方拉黑,方得知被骗。案例2:邵某在微信群内看到“免费送礼品、点赞评论返佣金”的信息及二维码,扫码联系上客服并按要求下载了一款APP,随后在APP内“接待员”指导下做刷单任务。完成5单小额任务后收到了对应的佣金,并可全部提现到银行卡中。邵某遂开始认购金额更大的组合任务单,投入总本金11万元。但按要求完成任务后却发现已无法提现,APP“接待员”称因邵某操作失误造成“卡单”,要再做一次复合任务才能提现,邵某此时才发现被骗。讨论案例中的
12、诈骗手法、受害人的心理及应对方式。通过案例分析,让同学们更加直观地了解电信诈骗的危害。电信诈骗的危害:电信网络诈骗的危害电信网络诈骗的危害性非常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侵犯个人隐私: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分子可能会获取受害人的个人信息,如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号码等,从而侵犯受害人的个人隐私。破坏社会诚信: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分子通过欺骗手段获取非法利益,破坏了社会诚信,导致社会信任度降低。影响社会稳定: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分子往往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欺诈活动,导致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于电信网络诈骗的防范意识,提高对于电信网络诈骗的警惕性,避免受到财产损失和身心伤害。同时,政府和社会各界也应
13、该加强对于电信网络诈骗的打击力度,加强监管和治理,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第三部分:互动环节角色扮演:模拟电信诈骗场景,让学生扮演受害者和诈骗者,提高警惕性。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识别和防范电信诈骗,分享心得体会。抢答游戏:设置与电信诈骗相关的知识问题,进行抢答,巩固所学知识。四、活动形式采用讲座、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抢答游戏等多种形式,增加学生参与度和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互动环节,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五、时间安排总时长:90分钟电信诈骗知识讲解:20分钟案例分析:20分钟互动环节:40分钟总结与结束语:10分钟六、教育成果通过本次班会,预期学生能够:深入了解电信诈骗的危害和防范技巧。提高识别和应对电信诈骗的能力,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增强班级凝聚力。结束语在本次班会即将结束之际,希望同学们能够将所学到的防电信诈骗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时刻保持警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同时,也希望同学们能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安全防范意识,共同营造一个和谐、安全的学习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