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人才培养-高等学校的重要使命.docx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1349081 上传时间:2024-06-2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3.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型人才培养-高等学校的重要使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创新型人才培养-高等学校的重要使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创新型人才培养-高等学校的重要使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创新型人才培养-高等学校的重要使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创新型人才培养-高等学校的重要使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创新型人才培养-高等学校的重要使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创新型人才培养-高等学校的重要使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创新型人才培养-高等学校的重要使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型人才培养-高等学校的重要使命.docx(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创新型人才培养:高等学校的重要使命摘要中国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有赖于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有赖于教育的发展。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不仅成为国家教育领域的重中之重,也成为各地高校的一项重要使命。尽管近年来我国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一定成绩,但在教学模式上存在一定问题,教育内容创新进展较缓慢。为此,要转变传统观念,树立新的理念;转变人才培养方式,要在课程设置和考试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加大教育投入,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条件;加大职业技术人才培养,不断加大对专业型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关键词创新型人才高等学校使命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ki.kjdks.2016.02.

2、0011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中国的发展依靠创新驱动,教育的发展有赖于大批创新型人的培养。党的历届大会都十分重视创新型人才这一领域。党的十八大曾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提出要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党的十八届更是指出要坚持创新发展,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因此,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不仅是党和国家所高度重视的问题,各地方政府和各所高等学校更是肩负着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使命。创新驱动依赖于创新型人才。当今时代是知识经济竞争时代,科技进步日益发展,人才竞争日趋激烈,创新型人才可以代表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代表国家的教育领域发展是否完善,代表出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甚至

3、军事科技实力。我国把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在各重大会议和国家战略部署方面都曾视为国家高校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领域,是国家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例如,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就曾强调:“牢固树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大力培养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总书记也指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养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必须大力培养造就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型科技人才。”由此可见,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我国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部署、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和实现科教兴国的必要手段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

4、重要途径。人才的培养主要靠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成为国家教育的重中之重,也成为各所高校的一项重要使命。教育是提高人们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条件,是发展科学技术、增强各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正如林坚描述道:“教育的产品一一知识、学问和人才是当今竞争力的实质性体现J我们只有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广大人民和高等学校的教育水平,不断为现代化建设培养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进一步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和领导人多次强调教育对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性。党的十八大以来,同志特别关心和支持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在人才培养体制、现代学校制度和办学体制和等多方面进行改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特别

5、围绕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做出了重大部署,指明了教育改革的方向和列举了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举措,对促进我国教育领域科学发展具有指导意义。可见,推进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是高等学校对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要手段,是实现从人口大国转变为人力资源大国的重要环节。2学校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现状1.1 取得的成绩目前.,在我国高等学校里已经培养和聚集了一大批高层次创新人才,带动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学科,发展了一批重要科技领域创新平台。高等教院校以独特的人文环境在知识创新的基础研究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条件,高等院校作为我国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要教育建设基地,已经逐步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作为高等

6、学校办学的主要目标和方向。首先,在教育理念和方法上,转为重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特别是通过211工程”、“985工程”和其他高等学校的建设,推动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质量不断提高。其次,部分高等学校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也逐步形成,一些高校推进了创新机制体制,针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创造有利于建构培养体系框架,经过探究、实践、发展和最终的完善过程,都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再次,高校大量建设和完善实验基地,培养创新团队积极参与新项目。近年来,许多高校把重点放在建设实验基地上,提倡科研课题与实践教学的统一结合,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科学技书的研发过程研发和创新活动中去,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有力的保证。由此看来,

7、这是发展中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的成功之路,是我国参与国际上更加激烈的全球化人才竞争的选择。1.2 存在的问题虽然我国各所高校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但也存在相应的问题。第一,现如今我国的高等教育比较倾向于学历教育,即以掌握专业学科知识为人才培养目标,以简单的知识传授为主要教学模式。课堂上大部分时间是教师主导,学生只是简单地进行接受式学习,教师很少要求学生展开具有创新意义的讨论,不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就更加不具备创造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只是机械化地学习课本上的知识。这种教育方式培样出来的学生仅仅靠记忆力就能完成高等教育学业,毕业后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不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8、薄弱,制约了培养创新型人才教育水平和质量的提高。第二,教育内容创新进展较缓慢,不能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要求。部分学校在教学内容上的改革创新力度不足,原有的旧知识不能完全适应当前的科技进步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步伐,在教学过程中应大力深究教学内容背后深层次的文化底蕴,以此促进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有机结合,深刻反映科学教育过程中的思想内涵和科学发展的规律,这也成为制约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问题之一。第三,分科带来的知识分化也极为严重。正如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朱永新曾指出我国现行教育中的三大顽症,其中有一条就指出,文理分科会降低民族的整体素质,从而导致了我国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的分离。虽说“术业有专攻”,但是知识

9、体系的构建是由多方面的支点构成的,学校更不能随意牵制学生的学习自主权,否则长此以往会制约学生的可持续发展。3学校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上应采取的对策3. 1转变观念,树立新理念学校教育教学思想的转变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根本基础,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前提。创新需要创造新观念与新思维,我们必须改变传统学校教育观念中的人才观,使传统的接受式学习方式改为创新型学习方式,真正意义上实现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过渡。同时,必须改变传统的知识满堂灌的方法,大力倡导向知识、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等在内的全面素质质量观的转变,鼓励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大胆创新,最大程度地发挥他们的个性特长,不受思维定势的束缚,激发学生

10、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做好前提准备。4. 2转变人才培养方式和模式如何转变人才培养方式将成为学校转型的重要难题。笔者认为可以从如下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从教学课程设置的角度来看,应加强实践性教强的教学环节。人类的实践活动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各种专业技能也会在实践活动中形成。学校在加强学生实践性课程时,要抓好课程实验、社会调查、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加大实践力度,为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打下坚实基础。另一方面,从考试制度角度看,应进行适当改革。现如今我国的应试教育对学生的认定大多来源于考试成绩,考试成为检测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标准,这种

11、考试制度使教师因考施教,学生因考而学,抹杀了教师和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所以,要改革考试制度,不单纯以课程和教材知识的难易度和分数来作为评价标准,要兼顾学生在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等方面的知识空缺,摒弃重知识、轻发展,重考试,轻能力的旧式传统观念。3.3 加大教育投入,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有力社会保障近几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飞速跨越式发展基本满足了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对专业性人才的需求,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凸显出来。高校普遍开始实行扩大招生,学生人数增多的同时,教育经费的投入也随之增加,尽管教育科研经费增长的幅度与招生人数大致相符,但是这些经费的大部分都投入了重点科研院校,其他的高校在国家教育经

12、费投入已经持续几年的缓慢下降,这无疑增添了高校的经费负担。因此,我们必须加大对教育经费的投入,保证每位学生都享受到较高的教育水平和教学质量,必须保证高校基础设施建设不间断,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良好的环境基础。由此可见,只有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促进国民整体素质提高,加大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才能使我国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3.4 加大职业技术人才培养,造就更多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是培养创新型实用性人才的重要基地,要加大高等职业技术的建设,深化职业教育改革。职业院校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自主选择课程,由相关职业院校安排学习进程,有针对性地对相关

13、人员进行教学,因材施教,将基础知识课程与专业技术课程有机结合,使学生真正掌握一定的职业技术。这不仅使学生明确了未来就业的发展方向,为社会缓解了就业压力,还缓解了相关产业劳动力紧缺问题,使社会上从事专业技术人员不断增多,促进职业教育逐步成为受社会普遍认可的教育形式,从而实现我国人才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实践永无止境,创新亦无止境。高等学校要跟上时代步伐,主动适应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人才需求的变化,积极探索和改变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的贡献。注释王云海,王宇航.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策略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3(2):54.人民日报.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2014(2).林坚.科学技术与教育相结合一一理论检视、历史考察和政策分析J.理论与实践,2010(5):7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 > 管理论文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