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监控措施.docx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1346888 上传时间:2024-06-2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64.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监控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施工监控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施工监控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施工监控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施工监控措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施工监控措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施工监控措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施工监控措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施工监控措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施工监控措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施工监控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监控措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施工监控措施1 .施工监控的目的和意义本工程施工程序多、难度大。为了保证在施工过程中主体结构应力分布、邻近建筑物变形位移等都处于安全合理的范围之内,需要对施工周边重要管线的变位、周边建筑物的裂缝、倾斜、沉降、支护结构水平位移、立柱变形、坡顶水平位移等项目进行监控量测、实时跟踪分析和控制,以确保施工安全。施工监控将直接服务于基坑开挖至结构完成后回填的全过程,为本工程顺利建成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对确保基坑稳定、临近建筑物及管线安全其到重要作用,也同时体现了“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的这一主题。2. 施工监控目标施工监控目标的选择应考虑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方面要选择用现有技术条件容易量测的控制目标,另一方

2、面要选择对主体结构有重要影响的关键控制目标,并且量测到的控制目标能反映主体结构及周边建筑、构筑物及管线的实际状况,对施工过程的安全能起到指导意义。遵照以上原则,以下施工控制目标应作为重点监控:坡顶水平位移;周边建筑物的裂缝、倾斜、沉降;周边重要管线的变位;各项监测控制应保证符合设计和规范的要求,促使本工程按设计意图顺利建成。3. 施工监测与控制方法根据设计及业主的要求,在本工程施工过程中,拟进行下列项目的监测:(1)基坑内、外观察;(2)基坑周围地表沉降监测;(3)桩(墙)顶位移监测;(4)桩(墙)顶变形监测;(5)地下水位监测;(6)桩(墙)内钢筋应力应变监测;(7)锚杆轴力监测;(8)土压

3、力监测;(9)相邻建(构)筑物沉降、倾斜观测;(10)爆破振动速度监测;(三)综合管线沉降及水平位移观测;(12)车行、人行施工栈桥的饶度变形观测。4. 1.1.基坑内、外观察采用肉眼、罗盘、皮尺、相机等工具,对基坑外地面、建筑底层土质进行描述,含地质条件、结构、周围地面裂缝、塌陷、渗漏、超载等。根据所揭露的情况与地勘报告比较,找出与报告中是否有不一致的地方,如与勘探报告有较大的出入,应及时通知勘察、监理、设计、监控、业主等单位予以协商确认,进而可能引起施工工艺、措施的改变以及修改设计参数等工作。监测频率:土石方爆破开挖及施工基坑支护的过程中,每天观测厂2次;土石方开挖完成且基坑支护已施作完成

4、后,每周观测厂2次;如发现异常变化,提高观测频率,必要时采取连续观测。5. 2.2基坑周围地表沉降监测1、测点布置主要沿基坑周围地表布设沉降观测点,根据基坑开挖的深度以及附近周边情况,其测点间距为10m-50m,预计共布设地表沉降观测点24个,其测点位置见图1。观测点埋设方法:测点和基准点均采用16mm钢筋浇注混凝土埋设。另外,在基坑开挖影响范围以外稳固、不易受到破坏且通视条件良好的地方相应埋设5T0个基准点。基准点埋入稳定基岩中的深度不小于0.5m。2、量测仪器、方法及频率沉降观测利用DSZT型自动安平精密水准仪、FSl型测微器、锢钢尺,采用闭合导线法或附合导线进行观测。仪器测读精度为01m

5、m,观测精度按二级变形测量的精度要求进行,即观测高差中误差W0.5mm0量测频率:1-7天,1次/12小时;7天-15天,1次/1天;15-30天,1次/2天;30天以后,1次/3天;如发现异常变化,提高观测频率,必要时采取连续观测,直到位移稳定为止。6. 3.桩(墙)顶位移监测1、测点布置沿基坑桩(墙)顶布设位移观测点,测点间距IOHOnI,预计布设22个位移观测点。2、量测仪器、方法及频率所有测点均进行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变形测量。测量方法为二级导线法,即采用高精度的全站仪和与之配套的强制对中觇牌等,从基准点出发,测量各观测点相对基准点的X、丫、Z坐标,根据坐标的变化,计算出水平位移量和垂直

6、位移量。仪器测读精度为0.IInnb测量的精度按二级变形测量的要求执行,即观测点坐标中误差W3.Omrm1.4.桩(墙)体变形监测1、测点布置沿基坑周边主要布设在开挖深度比较大的地方,预计布设10个测斜孔。2、量测仪器、方法及频率在需要进行布设测点的位置预先钻孔,孔径应大于90mm,孔深应比预计的开挖深度大于1m,然后埋设测斜管,并用水泥砂浆固结测斜管。注意应将测斜管槽口方向与预计可能滑移的方向一致。待固结完成后,用测斜仪测试两个方向的初始数据。整个测试工作完成后,采用水泥砂浆进行相应的封孔。7. 5.地下水位监测1、测点布置测点主要布置在基坑周边预计可能有地下水涌出的地方,预计布设5个点。2

7、、量测仪器、方法及频率在需要布设测点位置进行打孔,孔径应大于75冗I11I,孔底应比预计的开挖深度大于In)为宜。如孔身岩性条件比较好,今后不会发生垮孔、堵塞现象,可不用水位管,如发生此现象,相应段应采用水位管进行保护,以便于整个测试工作的进行。钻孔完成后,利用水位计进行测试,如遇多层含水层,应采用相应的技术分别进行测试。正常情况下,每半个月测1次,如遇暴雨、特大暴雨等,应及时对其进行测试,以便了解水位的变化情况,为基坑施工过程中是否采取必要的降水措施情况提供依据。8. 6.桩(墙)内钢筋应力应变监测1、测点布置通过量测,掌握支护结构受力、应力状态,从而对支护效果和稳定性进行评价。测点在平面上

8、根据情况主要沿基坑挡墙周边进行布设,在竖向上其间距为5m。预计需布设15个断面,各断面根据开挖高度确定其埋设传感器的个数。表1钢筋应力、土压力和轴力传感器埋设汇总表所在基坑段备注号(m)组数1B-Bl27.04有嵌岩段断面编基坑高度埋设传感器2C-Cl21.54桩有嵌岩段3D-E24.04桩有嵌岩段4F-G22.54i:5H-J19.836K-1.21.137N-O25.548P-Q25.549Y-Z26.0410AA-BB26.0411DD28.0412DD-EE23.0313GG21.0314HH18.6315NN25.242、量测仪器、方法及频率首先将其传感器对焊在需布设测点的桩(墙)主

9、筋上,然后把测试线引出并作好相应的线路保护,待该测点处的桩(墙)浇注完成后,及时进行初始读数的测试。每次测试时均是采用的钢弦式应力计(如GYT85型钢筋计)和与之配套的测试仪器,通过测试传感器钢弦频率的大小来计算传感器受力或应力的大小。9. 7.锚杆轴力监测1、测点布置在基坑施工锚杆过程中布设锚杆轴力传感器量测锚杆受力情况,从而了解锚杆的受力情况和所达到的效果。2、量测仪器、方法及频率首先将传感器(如IXJG-2型钢筋计)对焊在锚杆上,与其它锚杆同样的方法进行施工作业,作好线路的保护,然后每次测试时均是采用与之配套的测试仪器进行测试,通过测试传感器钢弦频率的大小来计算传感器受力或应力的大小。3

10、.8.混凝土结构变形监测采用测斜管直接埋设在墙身混凝土中,安装和埋设时,检查测斜管内的一对导槽,其指向应与欲测位移一致,及时修正。在未确认导槽畅通时,不得放入真实的测头。埋设结束后,量测导槽方位、管口坐标及高程,及时做好孔口保护装置,并做好记录。测试时,联接测头和测度仪,检查密封装置,电池充电量、仪器是否工作正常,将测头放入测斜管内进行测试,测试应从孔底开始,自下而上沿导管全长每一个测段固定位置测读一次,测段长度为50Omm,每个测段测试一次数据后,将测头提转180。插入同一对导槽重复测试,两次读数应数值接近,符号相反,取数字平均值,作为该次监测值,在基坑开挖前,以连续三次测试无明显差异读数的

11、平均值作为初始值。观测间隔根据位移的绝对值或位移增长速率而定。当位移增大时,应加密观测次数,并向监理报告。采用精密水准仪配合锢钢尺进行四等水准测量,测量基准点应设在洞内施工影响不到的地方。3.9.土压力监测1、测点布置沿基坑挡墙布设相应测点,在围护桩(墙)迎土侧和嵌固段桩(墙)背土侧相应点分别布设。2、量测仪器、方法及频率其传感器采用的是钢弦式传感器(JSY-Iio双膜压力盒),每次测试时均与之配套的测试仪器,通过测试传感器钢弦频率的大小来计算传感器受力或应力的大小。3.10.10.相邻建(构)筑物沉降、倾斜监测1、测点布置测点主要布置在基坑周围建筑物上及附近。2、量测仪器、方法和频率沉降观测

12、利用DSZT型自动安平精密水准仪、FSl型测微器、钢钢尺,采用闭合导线法进行观测。仪器测读精度为5Imm,观测精度按二级变形测量的精度要求进行,即观测高差中误差WO.5三,倾斜观测采用高精度的免棱镜全站仪(徐卡TCR402)和反光觇牌等,从基准点出发,测量上下各观测点的X、Y、Z坐标,根据坐标的变化,计算出建筑物的倾斜度。3. 11.综合管线位移、沉降监测1、测点布置在基坑开挖期间,对开挖范围内可能涉及到需要保护和观测的重要自来水管和煤气管等重要综合管线上布设沉降和位移观测点,具体测点位置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2、量测仪器、方法和频率测量方法为二级导线法,即采用高精度的全站仪和与之配套的强制对

13、中觇牌等,从基准点出发,测量各观测点相对基准点的X、Y、Z坐标,根据坐标的变化,计算出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量。测量的精度按二级变形测量的要求执行,即观测点坐标中误差W3. Omnio4.监测控制标准4. 1.水平收敛及沉降控制标准4. 1.1.桩基础建筑物最大沉降值不应大于IOmm.,4. 1.2.天然地基建筑物最大沉降值不应大于30mmo4. 2.地下管线及地面控制标准铸铁水管、钢筋混凝土水管两个接头之间的局部倾斜值不应大于0.0025,采用焊接接头的水管两个接头之间的局部倾斜值不应大于0.006,采用焊接接头的燃气管线两个接头之间的局部倾斜值不大于0.002。绝对沉降不应大于3011imO相

14、应的道路沉降按上述相应管线的标准进行控制。4. 3.地下水位变化控制标准受监测、监控的建(构)筑物场地的地下水位下降幅度宜控制在5.0米内,但最终须以建(构)筑物的变形控制值来控制。4 .4.结构变型及应力监测安全判别标准在信息化施工中,监测后应对各种数据进行及时整理分析,判断其发展变化规律,并及时反馈到施工当中去,以此来指导施工。根据以往经验,采用铁路隧道喷锚构筑法技术规则(TBJlO8-92)的级管理制度作为监测管理方式。变形管理等级,见下表8.4.Io根据上述监测管理基准,调整监测频率:一般在In级管理阶段监测频率可适当放大一些;在11级管理阶段则应注意加密监测次数;在In级管理阶段则应

15、加强支护,并加强监测,密切关注工程过程,监测频率可达到12次/天或更多。变形管理等级表管理等级管理位移施工状态备注IllU0(2Un3)采取技术措施值5.监测频率5. 1.监测组织机构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成立专业监测领导小组,隶属于工程部,总工程师直接领导,从组织上保证监测的顺利进行,使施工完全进入信息化控制中,其组织机构及相应的职能见下图监测组织机构框图。监测组织机构框图监测组由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监测经验及有结构受力计算、分析能力的技术人员担任组长,在组长指导下进行日常监测工作及资料整理工作。5. 2.监控量测数据的分析与预测5. 2.1.数据整理把原始数据通过一定的方法,如按大小的排序,用频率分布的形式把一组数据分布情况显示出来,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通信/电子 > 监控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