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翻译强化训练(二)(教师版).docx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1344339 上传时间:2024-06-2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翻译强化训练(二)(教师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文言文翻译强化训练(二)(教师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文言文翻译强化训练(二)(教师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文言文翻译强化训练(二)(教师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文言文翻译强化训练(二)(教师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文言文翻译强化训练(二)(教师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文言文翻译强化训练(二)(教师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翻译强化训练(二)(教师版).docx(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文言文翻译强化训练(2)【提醒,两个语段不一定完全相连,可能有跳脱。题目均为“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 .(湖北省十一校高三3月联考)武帝立,广以上郡太守为未央卫尉,而程不识为长乐卫尉。程不识故与李广俱以边太守将军屯。及出击胡,而广行无部伍行阵,就兽水草屯,舍止,人人自便,不击刁斗以自卫。整府省约文书箝事,然亦远斥候,未去遇害。程不识正部曲行伍营陈,击刁斗,上吏治军簿至明,军不得休息,然亦未去遇害。夫小人之情,乐于安肆而昧于近祸,彼既以程不识为烦扰而乐于从广,且将仇其上而不服。然则简易之害,非徒广军无以禁虏之仓卒而已也。故日“兵事以严终”,为将者,亦严而已矣。然则效程

2、不识,虽无功,犹不败;效李广,鲜不覆亡哉。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幕府省约文书籍事,然亦远斥候;未尝遇害。(4分)(2)然则简易之沓,非徒广军无以禁虏之仓卒而已也。(4分)1.【答案】1)(李广的)幕帐衙署处理文书、记录军情非常简省,但是也远远地放出斥候,(军队)没有遇到危险。(省约:简省,简约。籍:记录。遇害:古今异义词,遭遇祸患或者危险。每个要点1分,大意1分)(2)这样看来治理军队简单省事的危害,就不仅仅是李广的军队无法防御敌人突然袭击这一点了。(然则:既然这样,那么;徒:仅仅;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每个要点1分,大意1分)【参考译文】武帝即位,李广以上郡太

3、守的身份调为未央宫卫尉,而程不识也调为长乐宫卫尉,程不识从前与李广都当边郡太守,屯兵驻防。到出击匈奴时,李广的部队没有严密的编组和队列阵势,只选择有水草的地带驻扎,在宿地,人人可以自便,夜晚不打更巡夜,幕府公文簿册很简单,不过也派哨兵远出侦察,部队从未遇到危险。程不识就要求严格部队编组和扎营布阵,晚上打更巡夜,土吏办理公文表格必须清楚明细,全军不得休息,这样也未曾遇到危险。说到普通人的性情,都喜好安逸而不知道接近祸害的危险,那些士兵既然认为程不识治军严苛烦扰而愿意跟随李广作战,势必将要仇视他们的长官而不服从指挥。这样看来治理军队简单省事的危害,就不仅仅是李广的军队无法防御敌人突然袭击这一点了。

4、所以说“军队的事情要始终严格”,统领军队,也就是严格而已。如果这样的话,仿效程不识带兵,即便是打不了胜仗,还可以保证不失败;如果效法李广的办法,很少能避免全军覆没的结局啊。2 .(湖北省圆创3月联考)广材气超绝,汉之边将无出其右,而无尺寸之功以取封爵,由其治军不用纪律。虽百夫之率,不可一日辄废而缓于申严约束者也。故以守则整而不犯,以战则肃而用命。今广之治军,欲其人人之自安利也,以便其私而专为恩,所谓军之纪律者,未尝用也。而程不识乃谓:“士虽佚,乐为之死敌,然敌卒犯之,无以禁也。”此其恩不加令,而功之难必也。故日:厚而不能令,譬如骄子,不可用也。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

5、虽百夫之率,不可一日辄废而缓于申严约束者也。(2)故曰:厚而不能令,譬如骄子,不可用也。2 .【答案】(1)即使是仅仅一百名士卒的将领,也不可有一天废弛而放松严明军纪。(“率”,同“帅”,将领;“缓”放松。以上每点1分,大意2分。)(2)所以说:厚养士兵却不能命令他们,这样的军队就像受宠溺的孩子,是不能用来打仗的。(“厚”,厚养,厚待;“骄子”,受宠溺的孩子。以上每点1分,大意2分。)【参考译文】李广的才能和气概超群绝伦,汉代的边将没有人能超过他,但却没有建立一点功勋来得到封爵,是因为他治军不讲军纪。即使是仅仅统率一百名士卒的将领,也不可有一天废弛而放松严明军纪。所以用(它)防守时就能军容严整

6、而不可侵犯,用(它)进攻时就能严正(以待)服从命令(而拼死作战)。现在李广治理军队,只是想使士卒人人都能安乐而舒适,以便使士卒的个人私愿得到满足,擅自施以恩惠,所谓的军纪,是从未执行过。程不识却说:“士卒虽然安逸,乐于为他拼死作战,但是敌人突然袭击他们,就无法抵御了。”这就是他只顾用恩德(笼络士卒)而不用军纪(约束士兵),而战功最终也必定难立的原因。所以(孙子)说:厚养士兵却不能命令他们,这样的军队就像受宠溺的孩子,是不能用来打仗的。3 .(山东省烟台市高三一模)人生衣趣以覆寒露,食趣以寒饥乏耳。形骸之内,尚不得奢靡,己身之外,而欲穷骄泰邪?常以二十口家,奴婢盛多,不可出二十人。良田十顷,堂室

7、才蔽风雨,车马仅代杖策。蓄财数万,以拟吉凶急速,不啻此者,以义散之。不至此者,勿非道求之。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形骸之内,尚不得奢靡,己身之外,而欲穷骄泰邪?(2)蓄财数万,以拟吉凶急速,不啻此者,以义散之。4 .【答案】(1)自己的身体,尚且不能追求奢侈浪费,自己身体之外,又何必想要极尽骄奢放纵呢?(“形骸”,身体;“奢靡”,奢侈浪费:“穷”极尽;“骄泰”,骄奢放纵。)(2)积累钱财几万,来为福祸紧急之事作打算,超过这个数量,要按照道义分散家财。(“蓄”,积累;“拟”,打算;“不啻”,不止;“散”,分散。)【参考译文】人活在世上,穿衣服只是为了御寒,吃东西只是为了充饥。自

8、己的身体,尚且不能追求奢侈浪费,自己身体之外,又何必想要极尽骄奢放纵呢?我常认为,二十口的家庭,奴婢再多也不超过二十人,良田不超过十顷,房屋只以遮挡风雨,牛马足够驾驭;积累钱财几万,来为福祸紧急之事作打算,超过这个数量,要按照道义分散家财。没有达到这个程度,不可昧着良心去寻求。5 .(江苏省南京、盐城二模)“自古以来,无寄他国为天子者也,今若入吴,固当臣服。且政理不殊,则大能吞小,此数之自然也。由此言之,则魏能并吴,吴不能并魏明矣。等为小称臣,孰与为大?再辱之耻,何与一辱?魏之伐蜀也,吴人或谓襄阳张悌曰:“司马氏得政以来,大难屡作,百姓未服,今又劳力远征,败于不暇,何以能克!”悌曰:“不然。曹

9、操虽功盖中夏,民畏其威而不怀其德也。丕、反承之,刑繁役重,东西驱驰,无有宁岁。司马懿父子累有大功,除其烦苛而布其平惠,为之谋主而救其疾苦,民心归之亦已久矣。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等为小称臣,孰与为大?再辱之耻,何与一辱?(4分)(2)曹操虽功盖中夏,民畏其威而不怀其德也。(4分)4 .【答案】1)同样是称臣,向小国称臣与向大国称臣相比,哪个更好?两次受辱与一次受辱,哪一个更耻辱呢?(“等”,同样。“孰与”,与相比。“再”,两次。)(2)虽然曹操的功绩在中原无人能及,但民众畏惧他的威势,却不感念他的恩德。(“盖”,胜过,压倒。“而”,转折。“怀”感念。)【参考译文】“

10、自古以来,没有寄依别国而作天子的事,现在如果投奔吴国,一定要臣服吴国。而国家的政治和自然界一样,大的能吞并小的,这是自然规律。由此可见,魏国能够吞并吴国,而吴国却不能吞并魏国,这是很明白的事。同样是称臣,向小国称臣与向大国称臣相比,哪个更好?两次受辱与一次受辱,哪一个更耻辱呢?魏国讨伐蜀国的时候,吴国有人对驻守襄阳的张悌说:“司马氏获得政权以来,屡次兴起灾难与祸变,百姓并未归附,现在又发动百姓去劳力远征蜀国,战败还来不及,怎么能够攻克蜀国!”张悌说:“不是这样。虽然曹操的功绩在中原无人能及,但民众畏惧他的威势,却不感念他的恩德。曹丕、曹容继承他的政策,刑法苛繁,赋役极重,百姓被驱使东奔西走,一

11、年到头没有安宁。司马懿父子屡次建立大功,蠲除了繁重苛刻的赋役,施与百姓和平与仁惠,成为为他们出谋划策的人,拯救他们的痛苦,百姓心向司马氏也已经很久了。5 .(山东省济宁市市一模)上不明,下不正,制度不立,纲纪驰废;以毁誉为荣辱,不核其真:以爱憎为利害,不论其实:以喜怒为赏罚,不察其理。是以圣王在上,经国序民,正其制度。善恶要于功罪而不淫于毁誉,听其言而责其事,举其名而指其实。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以爱憎为利害,不论其实;以喜怒为赏罚,不察其理。(4分)(2)是以圣王在上,经国序民,正其制度。(4分)6 .【答案】(1)把好恶作为判断利害关系的标准,而不衡量实际情况;把

12、喜怒作为奖赏或惩罚的标准,而不明察其中的道理。(4分。“以为”“论”“察”各一分,句意通顺1分)(2)所以圣明的君主在位时,治理国家,整顿百姓,严明有关制度。(4分.“经”“序”“正”各一分,句意通顺1分)【参考译文】所以圣明的君主在位时,治理国家,整顿百姓,严明有关制度。善与恶的区分主要取决于是立功还是犯罪,而不受舆论毁誉的扰乱,听他如何说还要责求他如何做,说出他的名声还要指出他实际(做的事)君上不英明,臣下不端正,制度不建立,纲纪废弛;把别人的诋毁和赞誉作为尊荣或屈辱的依据,不核实这些说法的真假;把好恶作为判断利害关系的标准,而不衡量实际情况;把喜怒作为奖赏或惩罚的标准,而不明察其中的道理

13、。7 .(江西省南昌市一模)夫朝无贤人,犹鸿鹤之无羽翼也,虽有千里之望,犹不能致其意之所欲至矣;是故游江海者托于船,致远道者托于乘,欲霸王者托于贤。桓公问于管仲日:“吾欲使酒腐于爵,肉腐于俎,得无害于霸乎?”管仲对日:“此极非其贵者耳;然亦无害于霸也。不知贤,害霸;知而不用,害霸;用而不任,害霸;任而不信,害霸;信而复使小人参之,害霸。”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是故游江海者托于船,致远道者托于乘。(4分)(2)吾欲使酒腐于爵,肉腐于俎,得无害于霸乎?(4分)6 .【答案】(1)所以越过江海的人要依靠船只,到达远方的人要依靠马车。(是故:因此,所以;托:依靠,借助;致:

14、到达;乘:车辆,马车)(2)我想使酒在酒器中变坏,肉在锅中腐烂,该不会对治国有妨害吧?(爵:酒杯、酒器;俎:古代祭祀或宴会时放牲体的礼器;得无乎,推测语气;霸:称霸,治国。)【参考译文】朝廷没有贤臣,就像鸿鹄没有翅膀一样,虽然有飞翔千里的愿望,还是不能到达自心中想要到达的地方;所以越过江海的人要依靠船只,到达远方的人要依靠车马,想要称霸成王的人要依靠贤士。齐桓公向管仲问道:“我想使酒在酒器中变坏,肉在锅中腐烂,这样应该不会对治国有妨害吧?”管仲说:“这实在不是一个高贵的人应该做的事,但对治国也无妨害。不能识别人才有损于霸业;知道是人才而不能恰当地任用有损于霜业:任用了又不肯信任有损于翁业;信任

15、而又让小人从中掺和有损于霸业。”7 .(山东省济南市高三3月模拟)丈人不肯受日:“荆国之法,得伍员者,爵执圭,禄万石,金千箱。昔者子胥过,吾犹不取,今我何以子之千金剑为乎?”伍员适于吴,使人求之江上则不能得也。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庄公具知天下厄寒、民所疾苦者,以何得秦图书也。汉五年,印皇帝位,上以何功最盛,先封为鄢侯。(1)昔者子胥过,吾犹不取,今我何以子之干金剑为乎?(4分)(2)沛公具知天下厄塞、民所疾苦者,以何得秦图书也。(4分)8 .【答案】(1)从前伍子胥从这里经过,我尚且不捉他去领赏,如今我为什么接受你的价值千金的宝剑呢

16、?(昔:先前,从前;犹:尚且,还;何以:为什么。每个要点1分,句意1分。)(2)沛公能详细地了解到天下险恶的要塞、人民的困难痛苦等事情,就是因为萧何收藏了这些图书。(具:详细,厄:险要的地方,以:因为。每个要点1分,句意1分。)【参考译文】老人不肯接受,说:“按照楚国的法令,捉到伍员的,授予执主爵位。享受万石俸禄,赐给黄金干镒。从前伍子胥从这里经过,我尚且不捉他去领赏,如今我接受你的价值千金的宝剑做什么呢?”伍员到了吴国,派人到江边去寻找老人,却无法找到了。沛公到了咸阳,诸位将领都争相跑到储存金帛财物的府库去瓜分。只有萧何先进去收藏起秦丞相御史的律令图书。沛公能详细地了解到天下险恶的要塞、人民的困难痛苦等事情,就是因为萧何收藏了这些图书。汉五年,沛公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