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双文本阅读:陶侃母(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1344168 上传时间:2024-06-2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4.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双文本阅读:陶侃母(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文言文双文本阅读:陶侃母(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文言文双文本阅读:陶侃母(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文言文双文本阅读:陶侃母(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双文本阅读:陶侃母(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文言文双文本阅读:陶侃母(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T4题。材料一:陶侃母湛氏,豫章新沧人。初侃父丹聘为妾,生侃。而陶氏贫贱,湛每纺绩费给之,使交结胜己。侃少为潺阳县吏,尝监鱼梁,以一封鲜遗母,湛还蚱,以书责侃曰:“尔为吏,以官物遗我,非唯不能益我,乃以增吾忧矣。”鄱阳范逵素知名,举岁攀,投侃宿。时冰雪积日,侃室如年蹩,而逵仆马甚多,湛语侃曰:“汝但出外留客,吾自为计。”湛头发委地,下为二鬓,卖得数斛米。斫诸屋柱悉割半为薪驯欧荐以为马墓遂具精馔,从者俱给,逵闻叹日:“非此母不生此子。”至洛阳,大为延誉,侃遂通显。(节选自智囊(选录)闺智部陶侃母)材料二:陶侃母得古正之道,发人

2、伦之本,将示教于天下。谓朴散俗坏,乐溃礼用,有子不教,不至于道。若失大训,不可登于伟望。乃求师傅,延英茂,终日迫于用,不欲子却客。俄而车盖载止,筑馈并竭。苟失其人,子将不进。计划始成,确然独断。谓发可弃,训不可失。乃金刀既止,黑鬓云散。怡然无咨嗟之色,俨若待宾之具。上恐不足以显恭,下未可谓训子。顾其母激忿填膺,寸再是学,不迨于至,以超圣人之域,焕乎贤者之业。且礼信仁义,君子之事,妇人何得而知?盖世道大丧,其俗已乱,故妇人贤者得以行其事。千古之下,厥行独明,当时为人之父,为人之母,见斯行,闻斯举,得不激厉乎?苟天下皆如陶母之志,则天下皆陶之子也。盖人谓子幼而蒙稚,不致精训,致悖大乱人纪,良可惜哉

3、!铭曰:发也者,为养之具。宾也者,致教之英。(宗仪)因读唐皇甫持正先生文集,见陶母碑不觉泪数行下。追惟先她拳拳于教子,真陶母之志。是故今翰林承旨蜕庵张光生药所撰墓铭,有日:夫家贫,劲力纺续,以给诸子。无废学之辞,自顾不肖。不克勉于学,以成令名,罪莫大焉。(节选自元陶宗仪辍耕录陶母碑)【注】鬓,音bi,假发。10 .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斫诸屋A柱B悉割半C为薪D则卧E荐以为马F草G遂具H精馔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孝廉,“孝顺亲长、廉能正直”的

4、意思、,是举荐人才的一种科目,始于西汉,东汉张衡和西晋李密都曾被举荐为“孝廉二B.悬磬,材料中意为“极贫困二磬,本为一种石制打击乐器,状如盘碗,中空无物。后以挂起的磬喻极贫困。C.阙,本义是古时宫殿前两边的建筑,材料中指帝王的住所,与三峡“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中的阙”的意思不同。D.”翰林承旨蜕庵张先生翁”在材料中是对墓志铭撰写者的称谓,“翰林承旨”为官职,“蜕庵”为号,“张先生”为尊称,“翁”为名。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范逵带着众多人马投宿陶侃家,湛氏将头发剪下卖掉,买来几斛米招待范逵及其仆从,范逵对湛氏非常赞叹。B.在陶母竭尽所能培养孩子的做法上,陶宗

5、仪看到了母亲在教育孩子方面的拳拳之情,并被这种情感感动。C.材料二分析了陶母对待孩子教育方面的情况,既表达了作者的赞同之意,也指出了陶母做法的社会意义。D.对孩子进行品德教育,本应由父亲担当,但由于陶家境况不好,而陶母又十分贤惠,才有了“陶母教子”之事。13 .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而陶氏贫贱,湛每纺绩费给之,使交结胜己。译文:(2)不克勉于学,以成令名,罪莫大焉。译文:14 .在辍耕录的作者陶宗仪看来,“陶母教子”的社会意义是什么?(2分)【答案解析】10. BDG(每涂对一处给I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解析】这句话的意思是:斫砍屋柱(每个)都砍一半作为柴薪,割

6、开睡觉用的草垫作为马匹的粮草,就(这样)准备了丰盛的馔食(招待范逵)。11. C【解析】“材料中指帝王的住所”“意思不同”错,应通“缺”,释义“缺失二两岸连山,略无阙处”的“阙”通“缺12. D【解析】“本应由父亲担当”于文无据;“由于陶家境况不好,而陶母又十分贤惠”,此原因错,原文是“世道大丧,其俗已乱”。13. (1)陶家穷困地位低,湛氏常常纺织挣钱供给陶侃日常所需,让他结交才识高于自己的朋友。(“每”“赞”“胜”各1分,句意I分)(2)(孩子如果)不能够在学业上分D力,八?好的名声,罪过没有比这个更大的了。(“克”“令”“莫”各1分,句意1分)14. 激励天下的父母教育好自己的孩子。鼓励

7、接受父母教育的孩子努力学习,成就美名。(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如果答出“重视为孩子提供好的教育”类的答案,可视为正确)【参考译文】材料一:陶侃的母亲湛氏,是豫章新渝人,早年被陶侃的父亲陶丹纳为妾,生下陶侃。陶家穷困地位低,湛氏常常纺织挣钱供给陶侃日常所需,让他结交才识高于自己的朋友。陶侃年轻的时候当过潺阳县衙的小吏,曾经掌管鱼市的交易,有一次他派人送给母亲一条腌鱼,湛氏将腌鱼退回,并且写信责备陶侃说:“你身为官吏,把官府的鱼拿来送给我,这不但不能让我受益,反而会增加我的忧愁J鄱阳的范逵向来闻名,被举荐为孝廉,(一次)他投宿在陶侃家。当时正好遇到连日冰雪,陶侃家中空无一物,而范逵随行仆从和马匹很多

8、,湛氏对陶侃说:“你只管到外面请客人留下来,我自有打算。”湛氏剪下自己的长发,做成两套假发,卖出去后买回来几斛米。斫砍屋柱(每个)都砍一半作为柴薪,割开睡觉用的草垫作为马匹的粮莫,就(这样)准备了未盛的馔食(招待范逵),范逵的仆从也都被招待了,范逵后来知道了这件事,感慨地说:“不是湛氏这样的母亲,就生不出陶侃这样的儿子啊。“到了洛阳之后,他对陶侃大加赞赏,极力推荐,(后来)陶侃终于出人头地。材料二:陶侃的母亲拥有古人方正的品德,体现人伦的根本,打算对天下人显示教育(的意义)。她认为当时淳朴的风气习俗涣散败坏,社会的礼乐(规制)也溃散缺失,有孩子而不加教育,(孩子就)不会走上正道。(孩子)如果缺

9、失了高(品质)的教育,就不能够拥有很高的名望。于是她延请学识丰富的老师(来教育孩子),(自己)整天为生计所迫(而辛劳),(却)不想让孩子断绝交往。不久,陶侃与有地位的人的交往停止了,(家中)物资用尽了。(在陶母看来)如果失去了那些(对陶侃事业)有帮助的人,孩子将不能够进步。谋划好的事情刚刚形成,真的就会自动中断。陶母认为自己的头发可以放弃,但对孩子的教育不可以缺失。于是刀剪挥过时,她的一头美发也就消失了。(然而)陶母愉悦的样子,没有感慨的神情,仿佛(那头发)就是待客的工具。于宾客而言陶母担心不够显示自己的恭谨,于孩子而言不能够算得上教育好孩子。但是,陶母心中气愤,(孩子)学习不努力,不能到达最

10、高(境界),从而超越圣人的境界,展现圣贤的功业。况且礼信仁义这样的教育,是君子的事,(普通的)妇女哪里能够懂得?是因为社会规则丧失,世俗风气已经混乱,所以贤能的妇人才能够施行(教育)这样的事。千古以来,她的行为闪耀着光芒,当时为人父母的人知道这样的行为举动,能够不受到鼓励吗?假设天下(的母亲)都有像陶母一样的心志,那么天下都是陶氏的孩子(一样的人了)。人们认为孩子小而懵懂幼稚,不给予精心的教育,导致(孩子将来)违背(规则)扰乱社会,实在是值得惋惜啊!(碑上)铭文记载:头发,是养育(孩子的)工具。宾客,是(孩子)得到教育的精英(老师)。我因为读唐朝皇甫持正先生文集,读到陶母碑(记载的陶母的事迹)不自觉泪流满面。想到(曾经)母亲诚挚恳切的教育(之恩),真的(有)陶母那样的心志。所以,现今的翰林承旨蜕庵张翦先生所撰写的墓铭上有文道:(其人)家境贫寒,她就努力纺纱织布来供给孩子(学习)。从来没有荒废(孩子学业)的借口,(还)自念不贤能。(孩子如果)不能够在学业上努力,从而成就美好的名声,罪过没有比这更大的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