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生理学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动生理学2.docx(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名词解释:1、运动技能:运动技能是指人体在运动中掌握和有效的完成专门动作的能力。2、需班量:需辄量是指机体为维持某种生理活动所需要的氧量。3、摄氧量:通常将单位时间内机体能够摄取并利用的氟量为摄氧量,也称为耗氧量。4、氧亏:在运动过程中,当机体能够摄取的氧量不能满足实际需要的氧量时,造成体内氧的亏欠称为班亏。5、过量氧耗:运动后恢更期机体的耗氧水平高于运动前耗班水平的现象称为运动后过量辄耗。6、最大摄氧量:指人体在进行有大量肌肉群参加的长时间剧烈运动中,当心肺功能和肌肉利用氧的能力达到人体极限水平时,单位时间内所能摄取的氧量.7、乳酸阈:在递增负荷运动中,血乳酸浓度随运动负荷的递增而增加,当运
2、动强度达到某一负荷时,血乳酸出现急剧增加的那一点称为“乳酸阈,8、通气阈:在递增负荷运动中,将肺通气量变化的拐点称为“通气量”。9、无氧工作能力:是指运动中人体通过无氧代谢途径提供能量进行运动的能力。10、无氧功率:是指机体在最短时间内、在无氧条件下发挥出最大力量和速度的能力。IK身体素质:人体在肌肉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力髭、速度、耐力、灵敏及柔韧等机能能力统称为身体素质。12、绝对肌力:是指肌肉做最大随意收缩时所能产生的张力,通常用肌肉收缩时所能克服的最大阻力负荷来表示。13、相对肌力:又叫比肌力,是指单位生理横断面积的肌肉做最大收缩时所能产生的肌张力。14、肌肉爆发力:是指肌肉在短时间内发挥
3、力量的能力,通常用肌肉单位时间的做功量来表示。15、肌肉耐力:是指肌肉长时间收缩的能力,常用肌肉克服某一固定负荷的最多次数或最长时间来表示。16、最大重第次数:最大重复次数是指肌肉收缩所能克服某一负荷的最大次数。17、速度素质:速度素质是指人体进行快速运动的能力或最短时间完成某种运动的能力.18、反应速度:是指人体对各种刺激产生反应的快慢。19、动作速度:是指完成单个动作时间的长短.20、位移速度:是指周期性运动中人体通过一定距离的时间。21、平衡:是指身体所处的一种姿态以及在运动或受到外力作用时能够自动调整并维持姿势的能力。22、灵敏:足敏是运动者迅速改变体位、转换动作和随机应变的能力.23
4、、柔韧:柔韧是人体在运动过程中完成大幅度运动技能的能力。24、协调:协调性是指人体在运动过程中身体各器才、系统在时间和空间上相互配合完成动作的能力。25、运动性疲劳:是指由于运动过度而引发身体工作能力下降的现软,是人体运动到一定阶段出现的一种正常生理现象。26、疲劳:机体不能将它的机能保持在某一特定水平和/或不能维持某一特定的运动强度。27、赛前状态:是指参加正式比寒或运动训练前,人体某些器官、系统产生的一系列条件反射性机能变化。28、准备活动:是指在比赛、训练和体育课的基本部分之前进行的身体练习。29、进入工作状态:运动开始后人体机能逐步提高的过程称为进入工作状态。30、稳定状态:是指进入工
5、作状态阶段结束后,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一段时间内保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31、恢更过程:是指人体在运动过程中和运动结束后,各种生理机能和运动中消耗的能源物质逐渐恢豆到运动前水平的变化过程。32、其稳定状态:在进行强度较小、时间较长的运动时,进入工作状态结束后,机体吸氧量和需氧量保持动态平衡,这种状态称为其稳定工作状态。33、假稳定状态:当进行强度大、持续时间较长的运动时,进入工作状态结束后,吸氧量已达到并稳定在最大吸氧量水平,但仍不能满足机体对氧的需要,这种机能状态为假稳定工作状态.34、超量恢复阶段:运动时消耗的能源物质及各器官、系统的机能恢熨得超过原有的水平,该现象称为超量恢且或超量代偿
6、。35、整理活动:整理活动时指运动后进行的各种较为轻松的身体练习,其目的是消除疲劳,促进体力恢熨。36、高原眼习:在高原地区停留一定时期,机体通过对低氧环境产生各种适应性反应,提高对缺氧的耐受能力,这种现象称为高原服习.简答胭:1、运动技能可分为闭式和开式两类:闭式运动技能特点是:a、完成动作时,基本上不因外界环境的改变自己的动作:b、在运动结构上多属周期性盘夏动作:C、完成动作时,反馈信息只来自本体那受器。开式运动技能特点是:a、完成动作时,往往Ki外界环境的改变而改变自己的动作;b、在运动结构上表现出多样性或非周期性特征;c、完成动作时,有多种分析器参与工作,以视觉分析器起主导作用。2、运
7、动技能与一般运动条件反射的区别:复杂性;连锁性;本体感受性。3、影响运动技能学习发展的因素:D动机与大脑皮质机能状态对运动技能发展的膨响2)身体素质对运动技能发展的影响3)感觉机能与反馈对运动特点:完成的总工作资法:技能发展的影响大:对心肺机能的影响大1)测定肌力评价疲劳2)4)教学方法对运动技能发(四)高原训练法测定神经系统和感觉机能展的影响10、力量训练原则:判断疲劳3)用生物电评5)运动技能的迁移大负荷原则:专门性原价疲劳4、影响运动后过量氧耗的则;练习顺序原则;合4)主观感觉判断疲劳5)主要原因:理间隔原则。测定运动中心率评定疲劳体温升高;儿茶酚胺的11、力量训练的手段与方6)判断疲劳
8、的其他指标(肌影响:磷酸肌酸的再合法:肉,硬度,生化指标)成:钙离子的作用:甲(一)力垃训练要素16、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变状腺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I)负荷强度:(2)每次化规律:1)赛前状态2)准备的作用。练习次数、组数和频度:(3)活动3)进入工作状4)稳定5、最大摄氧量的测量:1)动作速度和组间间隔时间;工作状态5)运动性疲劳6)直接测量法2)最大摄氧量(二)几种肌肉力址训练手恢电过程的间接推算法段的生理学分析17、赛前状态的类型:D6、最大摄较量的影响因素:(1)抗阻力练习:等长起赛热症2)起赛冷淡3)D肺的通气与换气功能练习:向心练习:离心准备状态2)血液及循环系统运输氧练习:等速练习
9、:18、准备活动的生理作用:气的能力(2)电刺激:电刺激法是D提高机体的调节能力3)肌组织利用辄能力对最采用一定频率和强度的电2)提高机体的有氧工作能大摄氧量的膨响脉冲刺激肌肉收缩的力量力4)其他因素对最大摄氧量训练方法。3)提高体温和代谢和平的影响(遗传,年龄、性别,(3)熊动训练:震动力量4)提高肌肉的收缩能力运动训练)训练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5)提高机体的散热能力7、最大摄氧量在运动实践的一种通过给人体施加一6)调整赛前状态中的意义:定频率和强度的机械振动,19、进入工作状态产生的原1)圾大摄氧量是评定有氧保持和提高肌肉力量的训因(机理):工作能力的客观指标练方法。(D反射时2)最大摄氧量
10、是评定心肺12、反应速度的生理学基动作越更杂,有关中枢之间功能的指标础:传递延搁时间就越长,进入3)最大摄氧量是选材的生反射的星杂程度与中枢工作状态需要时间也就越理指标延搁:中枢神经系统的机长。4)最大摄氧量是制定运动能状态;运动条件反射的(2)内脏器官的生理情性强度的依据巩固程度。a.植物性神经机能怕性比8、乳酸阈在体育运动实践13、动作速度的生理学基躯体性神经大中的应用:础:传导速度慢;评定有氧工作能力;制肌纤维类型;肌肉力突触联系较多。定有氧耐力训练的适宜强量;肌肉组织机能状态;b.神经一体液调节作用度。运动条件反射的巩固程20、恢豆过程的一般规律:9、提高有氧工作能力的训度。()运动时
11、恢星阶段练:14、位移速度的生理学基(一)运动后恢豆阶段()持续训练法础:(三)超量恢复阶段(一)乳酸阈强度训练法(三)间歇训练法15、运动性疲劳的判断方21、促进人体机能恢夏得措施:1)运动性手段(a、整理活动(意义:运动结束后进行一定量的整理活动对于消除乳酸、促进机能恢复具有重要作用)b、积极性休息)2)睡眠3)消除疲劳的营养学手段4消除疲劳的中医药手段5)耗水浴6)心理手段论述:1、运动技能的形成与发展过程:p295答:1)概念:2)泛化阶段:神经特点:皮质内分化抑制尚未确立,所以大脑皮质中的兴奋与抑制都呈现扩散状态,使条件反射哲时联系不稳定,出现泛化现象.动作表现:动作僵硬,不林调,不
12、该收缩的肌肉收缩,出现多余的动作,而且做动作很费力。教学要求:抓住动作的主要环节和学生掌握动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教学,不应多强调动作细节,而应以正确的示范和简练的讲解帮助学生掌握动作.分化阶段:神经特点:大脑皮质运动中枢兴奋和抑制过程逐渐集中,由于抑制过程加强,特别是分化抑制得到发展.动作表现:一些不协调和多余的动作逐渐消除,大部分错误动作得到纠正,能比较顺利和连贯地完成动作技术,初步建立了动力定型,但定型尚不巩固,遇到新异刺激,多余动作和错误动作可能会揖新出现.教学要求:教如应特别注意错误动作的纠正,让学生体会动作的细节,促进分化,抑制进一步发展,使动作日趋正确。巩固阶段:神经特点:大脑皮
13、质的兴奋和抑制在时间和空间上更加集中和精确。动作表现:不仅动作准确、优美,而且某些环节的动作还可出现自动化,即不必有意识去控制而能完成的动作,同时由于内脏器官的活动与动作配合协调,完成练习时也感到省力和轻松自如.教学要求:教师应对学生提出进一步要求,并指导学生进行技术理论学习,更有利于动力定型的巩固和动作质量的提高,促使动作达到自动化程度。动作自动化阶段:神经特点:哲时联系达到非常巩固的程度;第一信号系统的活动已经从第二信号系统的膨响下相对地“解放出来”。完成自动化动作时,第一信号系统的兴奋不向第二信号系统传递,或者只是不完全地传递,这时的动作是无意识的,或是意识不完全。动作表现:练习某一套技
14、术动作时,可以在无意识的条件下完成,即自动化。其特征是对整个动作或者是对动作的某些环节,暂时变为无意识的。教学要求:动作达到自动化以后,仍应不断检查动作质陶,以达到精益求精“2、乳酸阈和最大摄氧垃的关系:I)乳酸阀和附大摄氧量都可以用以评定人体的最大有氧能力2)最大摄氧量反映了人体在运动时所摄取的成大乳酸阈则反映/递增负荷运动时刚引起乳酸堆积是所需要的酸大摄氧量利用率3)两者反映的是不同的生理机制,最大摄氧量主要反映心肺功能,乳酸阈主要反映利骼肌的代谢4)许多研究己经证明通过系统训练能够提高最大摄氧员的可能性较小,它主要受遗传因素的制约,而乳酸阈受遗传因素的制约较少,其可训练性较大,训练可大幅度提高运动员的无氧网,显然,以最大摄氧量来评定人体的最大有氧能力是有限的,乳酸网的提高作为评定人体有氧能力在实践中的意义将更大。3、决定肌肉力量的生物学因素:p334一骨骼肌的形态及生理生化特点1)肌肉的生理横断面概念:横切某块肌肉所有肌纤维所得的横断面积。产生肌力4.59kgcm2,生理横断面积是决定力量素质的歪要因素:力量训练肌肉体积3横断面积3实验:力量训练100天,上臂肌横面积123乐肌力f92%2)肌纤维类型快肌纤维较慢肌纤维能产生更大的力量。骨骼肌中快肌纤维百分比高及其横断面积大的人,其肌肉收缩力量也大,尤以快肌纤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