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背景下小学科学的教学方法探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化背景下小学科学的教学方法探寻.docx(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信息化背景下“学M学的教学方法探寻随着课改的稳步发展,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呼声变得越发的强烈。而信息化教学是辅助教师进行知识传授的重要手段,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他们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快速融入新知探索之中,进一步深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建构良好的知识结构,从而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一、绽放网络优势,细化备课环节如果将一节课比作是建造房屋的过程,那么备课环节就是“打地基”的过程,只有地基打得牢固,整个楼房才能够更加坚固。然而,在以往的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都是直接基于自身的教学经验进行教育准备,使得整个课堂较为机械、枯燥,难有新意。而网络中拥有许多同行分享的教育案例,往往能够带给教师新的思考。1因
2、此,在组织学生学习科学知识前,教师有必要释放网络优势,主动在网络中检索同行的教育案例,并观看公开课视频,从而为学生设计更客观全面的教育方案,让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1例如,在力与运动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便可以借助网络资源,查看同行的教育案例,丰富备课过程中的参考资料。首先,教师先在浏览器中输入“力与运动”“教案”等字样,获得网络中同行上传的教育信息。之后,教师根据教材版本的不同,对网络中的信息进行筛选,并透过相应的教案分析教材上的知识、学生的科学素养发展水平等。紧接着,教师基于同行的视角,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指出“力的作用”等知识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并依次设计教学目标、教学活动等,指明未来的
3、教学方向、教学环节。其次,教师对网络中的公开课视频进行浏览,预设未来施教中可能会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结合班级中学生的具体情况,对特定的教学活动进行适当调整。例如,透过公开课视频教师发现,当学生独自参与实验探究时,不同学生完成实验的进度差距较大。对此,在实际开展实验探究活动时,教师要为学生创建合作互动的学习平台。教师对网络中同行的教育案例进行对比与分析,再结合班级中学生的实况,进行教育方案的优化,能够做好教学前的准备工作,促进各个教学环节的改良、调整,从而真正带给学生较为丰富、新颖的学习体验,切实强化学生的科学素养。二、巧借微课技术,促进事先预习课前预习环节是学生对未知科学知识进行自主理解的环节,
4、优质的预习往往能推动高品质科学课堂的生成,大大提升整节课的教学效率。2但是,学生自身积累的科学知识有限,能够依靠的学习素材又只有课本,致使学生的预习质量不如预期。而微课技术的出现,无疑丰富了学生的预习资源。在学生进行预习前,教师可以先围绕科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制作微课视频,再将其分发给学生,以便大大降低学生的预习难度,丰富学生的预习方式,从而为后续的教学奠定良好基础。2例如,在小学科学生物与非生物一课中,教师便可以应用微课技术,为学生制作预习视频。在课下,教师先结合教育大纲,对教材进行分析,锁定“生物与非生物具有的不同特点”等是需要学生着重掌握的知识。围绕上述内容,教师进行微课视频的制作,
5、并结合学生的注意力维持时长,对微课的总体时长进行调整,避免微课的时间过长过短,影响学生的预习效果。在做好微课后,教师将其发送给学生,请学生按照自己的节奏,在边浏览微课边翻阅教材中,掌握生物与非生物的不同特点。这样,在正式参与课堂学习活动时,学生即可较快地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从而大大提升学习生物与非生物不同特点的效果。微课技术的出现,有效丰富了预习的资源。在指导学生预习科学知识前,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解读,并为学生制作微课视频,能够有效丰富学生的预习方式,从而为优质科学课堂的生成打下良好根基。三、借助信息技术,调动学习兴趣在小学阶段,科学课堂的内容丰富多彩,可以帮助学生树立科学意识,培养他们对科学
6、学科的学习兴趣,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3小学生年龄尚小,活泼好动,对他们而言,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学生的兴趣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而将信息技术与所教内容巧妙联系起来,有助于将深奥、抽象的知识以直观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调动他们的多重感官融入课堂,保持他们参与课堂的持久度,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3例如,在小学科学给动物分类一课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动物的叫声,如小猫的叫声、小狗的叫声、老狼的叫声等,让学生“竖起耳朵”听,然后将听到的叫声进行分类,最后再将动物进行分类。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打乱顺序播放动物的叫声,然后让学生依据听到的叫声,指出相应的动物图片。在此基础上,
7、教师还可以运用多媒体展示多个动物图片,让学生辨认动物品类,从毛发、是否哺乳等方面来给动物分类,学会分类的方法。由此可见,利用信息化教学,可以使课堂更富有学科感染力,多方位多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很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通过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点的同时,引发学生独立思考是课堂教学的重点,也是小学科学课堂中培养学生思考能力的关键,让学生获取科学知识的同时,更好地提升思维品质。四、利用动态图像,降低学习难度小学科学学科具有其特殊性,许多素材需要借助书本之外的渠道获得,有些也需要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获得。4因此,在小学课堂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来展示动态图像,如实验过程、实物考
8、察等。这是因为语言在讲解时具有很大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晦涩难懂的抽象知识,无论教师口才多么出众,都无法进行有效讲解。因此,教师可以借助信息化手段,将抽象的知识直观表现出来,学生通过视频或动态图片来感受课本要传达的知识。4例如,在小学科学地球、月球、太阳一课中,教师便可以利用动态的图像打造直观的教育情境,以便在唤醒学生的形象思维中,降低学生学习本节课的难度。在指导学生学习本节课前,教师可以给学生们布置学习任务,通过网络查找相关资料,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然后,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先为学生展示之前下载的视频、图片,如浩瀚的宇宙、绚丽的银河等,使学生在多媒体技术的引领下,自然地走进神秘
9、的星空,观看地球、月亮、太阳的动态画面,使学生形象地了解地球、月亮、太阳的方位和运行轨道。这样的教学环节,可以帮助学生降低学习的难度,让他们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探索宇宙奥秘的欲望,将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上述案例,教师通过多媒体的利用,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将复杂的内容简单化,从而简化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的难点,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使课堂的教学效果更显著。五、丰富课堂教学,提升学习效果课堂的主体是学生,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学习需求,为他们提供自我探究机会,培养他们的自主探究能力,强化他们对所学知识的印象,逐渐形成尊重事实、善于思考的科学
10、态度。而信息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可以用丰富的教学形式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素材和资料,从而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更有意义。例如,在小学科学用种子繁殖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课前给学生预留作业培育种子,并用视频记录下来每天种子的变化。小学生好奇心强,对培育、种植方面很感兴趣,自然会乐于参与其中,感受种子的变化并做好记录。教师在课中可以挑选好的视频,通过多媒体播放给其他学生看,并且让学生思考种子繁育需要的条件。然后,将学生分成多个学习小组,讨论在培育种子时,应借助哪些条件。最终学生经过交流得出:种子的培育需要空气、阳光和水源,并且阳光和水源的多少将直接影响种子的生长情况。可见,学生通过观察、探究等活动,得出了
11、种子培育的关键条件,提升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对科学的认知。上述案例,教师让学生录制相关视频,既可以引发学生的探索热情,又可以促进学生进行思考和实践,很好地丰富了学习素材,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完成新知的探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六、使用通讯技术,建立沟通渠道在以往,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互动交流的渠道,使得教师难以为学生提供精准辅助,帮助学生解决疑惑。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着自身独特的学习思维,在课下对科学知识进行自主复习时,学生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不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势必会影响学生的复习质量。在现代科技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信息技术为我们带来了便利的即时通讯方式,教师与学生可
12、以透过微信等通讯软件,建立远距离的沟通和交流。因此,在带领学生学习了科学知识后,教师也要主动使用微信等软件,建立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桥梁,以便及时解答学生的疑惑,促使学生更加顺利地完成复习活动。例如,在小学科学太阳一课中,当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完成了学习活动后,教师也要主动地用微信搭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渠道。在课上,教师先设定观察、比较、探究等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太阳的大小、温度,太阳的特性,以及太阳高度角和时间之间的关系等知识,强化学生的科学素养;在课下,当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自主复习时,也会产生一些个性化的问题,如“太阳的大小是如何测量的呢?”“太阳与地球之间的距离是如何测量的呢?”在自主思考这
13、些问题无果后,学生可以通过微信将这些问题告知教师,从而获得教师的及时解答。在下次上课前,教师再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整理,对于提及率较高的问题,教师再在班级中进行统一讲解,进一步夯实学生的基础。现代即时通讯技术的出现,让师生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便捷,学生可以主动利用微信等渠道,向教师表达自己的疑问,从而获得教师的精准解答,以便基于教师的辅助,大大提升复习实效。七、展开自主检索,拓展知识面素质教育理念、新课改教育理念在科学课堂的渗透,让教师意识到科学教学的目的,不单单是要引导学生认识科学知识,也要让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可以依靠个人的力量,对未知的内容进行探索,接触更多的科学知识。然而,在传统教育模式
14、中,教材是学生能够依靠的唯一学习素材,但是教材上囊括的科学知识较少,难以支撑起学生完成自学活动,帮助学生打开知识面。因此,在信息技术教育手段引入科学课堂后,教师要鼓励学生应用网络渠道进行相关科学知识的自主检索,促使学生依靠自身的力量拓宽视野。例如,在小学科学矿物与我们的生活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布置自主检索知识的任务,让学生主动地打开自身的知识面,丰富学习的素材。在指导学习本节课前,教师先为学生布置“了解矿物的开采、使用历史,并搜集现如今矿物与我们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的任务,鼓励学生展开网络检索活动。在课下,学生输入关键词后,能够获得“琳琅满目”的资料,面对丰富的资料,学生进行筛选、
15、整理和下载,逐步形成带有个人特色的资料库。在正式上课时,教师为学生搭建小组,请学生在组内分享自己的资料,促使学生在相互交谈中接触更多矿物开采、使用的历史,认识更多矿物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丰富的网络资源,助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成长,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在科学教学中,教师主动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布置自主检索知识的任务,不仅能有效践行素质教育理念、新课改教育理念的基本要求,也可以助力学生的发展。综上所述,将信息技术融入小学科学课堂,可使课堂向生动化、形象化、互动化转变,使科学课堂真正“活”起来、“动”起来,更具时代气息,有助于丰富学生的学习历程,完成知识体系的建构,更好地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建构更加高效的小学科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