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5.1常见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4.5.1常见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措施.docx(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5.4.5.1常见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措施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措施第一节皮内注射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一)难受1、发生缘由:(1)注射前病人精神高度惊慌、恐惊;(2)传统进针法,进针与皮纹垂直,皮内张力高,阻力大,推注药物时使皮纹产朝气械断裂而产生撕裂样难受;(3)配制的药物浓度过高,药物推注速度快或推药速度不匀称,使皮肤游离神经末梢感受器受到药物刺激,引起局部定位特征的痛觉;(4)注射针头过粗,欠锋利或有倒钩,或操作者操作手法欠娴熟;(5)注射时消毒剂随针头进入皮内,消毒剂刺激引起难受。2、临床表现:注射部位难受感尖锐,推注药物时加重。有时伴全身难受反应如肌肉收缩,
2、呼吸加快,出汗,血压下降,严峻者出现晕针、虚脱。难受程度在完成注射后渐渐减轻。3、预防及处理:(1)留意心理护理,向病人说明注射的目的取得病人协作;(2)原则上选用无菌生理盐水作为溶媒对药物进行溶解,精确配制药液,避开药液浓度过高对机体的刺激;(3)可选用神经末梢分布较少的部位进行注射,如选取前臂掌侧中段做皮试,不仅难受稍微,且更具有敏感性;(4)具体询问药物过敏史,避开运用可引起发朝气体过敏反应的药物。(5)对已发生局部组织反应者,进行对症处理,预防感染。出现局部皮肤瘙痒者,告诫病人勿抓、挠,用5%碘伏溶液外涂;局部皮肤有水疱者,先用5%碘伏溶液消毒,再用无菌注射器将水疱内液体抽出;注射部位
3、出现溃烂、破损,则进行外科换药处理。(二)注射失败1、发生缘由:(1)患者躁动、不合作,多见于婴幼儿、精神异样及无法正常沟通的病人。(2)注射部位无法充分暴露,如穿衣过多、衣服袖口过窄等。(3)操作欠娴熟,如进针角度过深或过浅,导致针头斜面未完全进入皮内。(4)注射药物剂量欠精确,如药液推注量过多或不足。2、临床表现:无皮丘或皮丘过大、过小,药液外漏,针口有出血现象。3、预防及处理:(1)仔细做好说明工作,尽量取得病人协作。(2)对不合作者,肢体要求充分约束和固定(3)充分暴露注射部位,穿衣过多或袖口窄小者,可在注射前帮助病人将选择注射的一侧上肢衣袖脱出。(4)提高注射技能操作,驾驭注射的角度与力度。(5)对无皮丘或皮丘过小等注射失败者,可重新选择部位进行注射。(三)虚脱1、发生缘由:主要有心理、生理、药物、物理等因素引起。心理方面病人多数无注射史,对皮内注射存在着胆怯心理,注射时精神高度惊慌,难受加剧。此外,病人对护士不了解和不信任,增加惊慌心情。生理方面,身体虚弱,各种外来刺激增加时可出现头晕、眼花、恶心、出冷汗、摔倒等虚脱现象。2、临床表现:头晕、面试苍白、心悸、出汗、乏力、眼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