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祈雨祷晴.docx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1328778 上传时间:2024-06-1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6.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东坡祈雨祷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苏东坡祈雨祷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苏东坡祈雨祷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苏东坡祈雨祷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苏东坡祈雨祷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苏东坡祈雨祷晴.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苏东坡祈雨祷晴.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东坡祈雨祷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东坡祈雨祷晴.docx(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苏东坡祈雨祷晴元祐六年(1091)秋天,苏轼以龙图阁学士之衔,外放到颍州(今安徽阜阳)担任知州,也就是综管军民事务的太守。到了初冬时节,颍州久旱不雨,苏轼作为地方官长就有了一场祈雨的活动。东坡在颍州的时间并不长,只有半年多一点,却有不少诗文与这次祈雨有关,显然这是当时的一件.重大活动。祈雨的结果,得了一场雨雪,应该算是上苍护佑,让这位新到任的第一把手显示了泽惠百姓的成果,很是件风光的事迹。关于这件事,苏轼的祷雨帖叙述得很清楚。不过,坊间所见的释文,错误甚多,我从原帖的影印件重新逐录如卜7元祐六年十月,颍州久旱,闻颍上有张龙公神祠,极灵异,乃斋戒遣男迨与州学教授陈履常往祷之。迨亦颇信敬,沐浴斋居

2、而往。明日,当以龙骨至,天色少变,庶几得雨雪乎?廿六日,轼书。廿八日,会景晚、履常、二欧阳,作诗云:“后夜龙作云,天明雪填渠。梦回闻剥啄,谁呼赵、陈、予?景猊拊掌日:“句法甚亲,前人未有此法。李默日:“有之。长官请客吏请客,目曰主簿、少府、我。即此语也。”相与笑语。至三更归时,星斗灿然,就枕未几,而雨已鸣檐矣。至朔旦日雪作,五人者复会于郡斋。既感叹龙公之威德,复嘉诗语之不谬。季默欲书之,以为异日一笑。是日,景观出迨诗云:“吾侪归卧髀肉裂,会有携壶劳行役。”仆笑日:“是儿也,好勇过我。”祷雨帖有两个部分,一是十月二十六日写的,记他听说颍州有张龙公神祠,祈雨很灵验,于是斋戒之后派遣儿子苏迨与颍州州

3、学教授陈师道(履常)去祈祷。清出庙中所藏的龙骨,天色开始变化,似乎会有雨雪。第二部分说的是两天以后,与赵令畤(字景观)、陈师道、二欧阳(欧阳修的两个儿子,欧阳柒字叔弼、欧阳辩字季默),一共五个人欢聚作诗。苏轼在诗中期望当夜会有雨雪,结果到了十一月朔Fl,真的雨雪降临。五人再度相聚于郡府,惊叹龙公之灵验。赵令畤还展示苏迨的诗句“吾侪归卧髀肉裂,会有携壶劳行役,为祈雨跑得精疲力竭,浑身酸痛,真是辛苦万分。可见大家都欢欣鼓舞,庆祝祈雨成功,苏轼也赞扬了儿子的辛勤贡献。苏轼听说颍州有张龙公神祠,很灵验,他是怎么知道的呢?是因为旱灾严重,从当地官员父老处询问得知,还是张龙公神祠早已声名在外,他本来就已听

4、说?关于这一点,可以从他的老师欧阳修的行止与文章中看出端倪。欧阳修于皇祐元年(1049)从扬州移知颍州,写了许多喜爱颍州的诗文,同时扩建了颍州西湖。他在熙宁四年(1071)以太子少师荣衔致仕,没有归老家乡,却是寓居颍州终老。苏轼到杭州任通判,上任途中还特别到颍州去探望老师,非常清楚欧阳修与颍州的关系,熟悉定居在颍州的欧阳修儿孙,当然更熟读过欧阳修的诗文。Id4力贯4”IJ三IGAd斯微九方三乘足印t赏怪於-M9总fit”AcrllA麒3ft盘明FtEX汴*,为给点年若菊个M1不板也一TAAZ京4tn*W4并另由比种即J-!-K.枳贝容了故偈故腑处望以见彼不晓叶俞和提9/一折It於如此胃ff科以

5、簧A衰油3A右aA府大,而”兽入ft人燃肝MSA正和U外电象伊RMa&R售制*检理史ft作门CK4、费rtltfMffIltWtf八分n*g9界本交mz*J/S“町考希曲学41#彼人A不H%IA褥7AV2*sazvl1-r.F1.w*.cIc集古录跋尾(宋)欧阳修撰清道光二十四年三长物斋藏板欧阳修喜欢收集碑文,编辑过集古录(即集古录跋尾),此书卷十,记张龙公碑,说到碑文为赵耕所撰,内容是:君讳路斯,颍上百社人也。隋初明经等第,景龙中为宣城令。夫人关州石氏,生九子。公罢令归,每夕出自戌,至丑归,常体冷且湿。石氏异而询之,公日:“吾龙也。蓼人郑祥远亦龙也,骑白牛,据吾池,自谓郑公池。吾屡与战,未胜

6、。明日取决,可令吾子挟弓矢射之。系鬣以青绡者郑也,绛绡者吾也。”子遂射中青绡。郑怒,东北去,投合肥西山死,今龙穴山是也。由是公与九子俱复为龙。亦可谓怪矣。余尝以事至百社村,过其祠下,见其林树阴蔚,池水窈然,诚异物之所托。岁时祷雨,搂获其应,汝阴人尤以为神人。这篇碑记指出,张龙公本名张路斯,是颍州本地人,夫人是关州石氏。张路斯原来是条龙,而且与民间传说龙生九子一样,有九个龙子,帮着他赶走前来箱占本地龙池的郑龙。地方人士向张龙公祈雨,屡次灵验,为他建了神祠。欧阳修虽然没有表明自己的信仰,却详细记载了地方传说,还说颍州人对张龙公降雨的灵异极为虔诚。苏轼祈雨活动的前后,写了许多相关诗文,其中一篇是昭灵

7、侯庙碑,文字前段几乎全同于欧阳修上述碑记,并且说:“事见于唐布衣赵耕之文,而传于淮颍间父老之口,载于欧阳文忠公之集古录云苏轼显然从老师的文章中读到过张龙公,在昭灵侯庙碑中也提到张龙公十分灵验,是地方广为流传的信仰。自淮南至于蔡、许、陈、汝,皆奔走奉祠,神宗熙宁年间,诏封张龙公为昭灵侯、石氏为柔应夫人,成了官方正式认可的神祇。苏轼祈雨成功,更是带领吏民,重修了祠庙,写了庙铭,其中有句:“上帝宠之,先帝封之,昭于一方,万灵宗之。看来苏轼也相信张龙公祈雨的神迹。关于张龙公的名讳,宋朝人曾有遇争议。米芾辩名志就自作主张,说苏东坡录的张龙公碑碑文,应该断句为“公名路”,说张龙公姓张名路,不叫“张路斯工王

8、明清挥雁后录卷六,通过自己亲身经历的实地考察,认为米芾的判断是空穴来风,毫无根据:米元章作辩名志刻于后云:“岂有人而名路斯者乎?盖苏翰林,凭旧碑,公名路,当是句断,斯颍上人也,唐人文赘多如此。”米刻略公尔。明清比仕宁国,因民讼,度地四至,有宣城令张路斯祠堂基者。坡碑言侯尝任宣城令,则知名路斯”无疑,元章辩之误矣。明清向“寿春幕,尝以职事走沿淮,有昭灵行祠,而六安县有郑公山,山下有龙穴,今涸矣,乃与公所战者郑祥远也。因并记之。王明清明确指出,他在宣城发现了纪念张路斯的祠堂基础,证实当年的宜城令就叫张路斯。他又曾沿淮考察,发现了苏轼说到的昭灵行祠,还有被张龙公打败的郑龙的遗迹,是地方广为流传的仙灵

9、故事,米芾凭着自由心证做出的判断,是错误的。祷雨帖说到,苏轼为了纾解民困,按照传统的方式,向能够兴风作雨的张龙公祈雨,安排了属下陈师道与儿子苏追,在十月二十五日到张龙公神祠,向神灵祷雨。他并未事先大张族鼓,带领民众进行祈雨活动,只是派了代表,献上祈雨迎张龙公祝文:维元祐六年,岁次辛未,十月丙辰朔,二十五日庚辰,龙图阁学士左朝奉郎知颍州军州事苏轼,谨请州学教授陈师道,并遣男承务郎迨,以清的庶羞之奠,敢昭告于昭灵侯张公之神。稽首龙公,民所祗威。德博而化,能潜能飞。食于颍人,淮颍是依。受命天子,命服有辉。为国庇民,凡清莫违。岁旱夏秋,秋谷既微。冬又不雨,麦棉而腓。闵闵农夫,望岁畏饥。并走群望,莫哀我

10、欷。于赫遗蜕,灵光照帏。惠肯临我,言从其妃。翻舞等咏,荐其洁肥。雨雪在天,公执其机。游戏俯仰,千里麾。被及淮甸,三辅王畿。积润滂流,泱Fl不晞。我率吏民,鼓钟旄旗。拜送于郊,以华其归。尚飨。迎神的祝文写得铿锵有力,说张龙公是本地神祇,能够上天卜.地,飞天潜水,护佑颍州人民。这次旱灾从熨秋延续到冬天,麦苗枯棉,农夫生计无依,还盼龙公普降雨雪,拯救百姓,庶免饥荒。祈雨回来,到了十月二十八日,苏轼与赵令畤、陈师道造访欧阳莱新建的书斋之后,写了与赵、陈同过欧阳叔弼新治小斋,戏作一诗,先是感叹自己奔波江湖,羡慕欧阳菜新建的书斋,随后说到祈雨的结果:江湖渺故国,风雨倾旧庐。东来三十年,愧此一束书。尺椽亦何

11、有,而我常客居。羡君开此室,容膝真有余。拊床琴动摇,弄笔窗明虚。后夜龙作雨,天明雪填渠。(自注:时方祷雨龙祠,作此句时星斗灿然,四更风雨大至,明日乃雪。)梦回闻剥啄,谁呼(乎)赵、陈、予。添丁走沽酒,通德起挽蔬。主孟当啖我,玉鳞金尾鱼。一醉忘其家,此身自簇除。看来这首诗不是一次写完的,因为其中叙述了写诗的过程,先是感慨自己为宦三十年,奔波四方,没有定居的所在,羡慕欧阳柒书斋的整洁宽敞,窗明几净。然后希望夜里降雨,天明有雪,自己还加了注,说到写诗的时候星斗灿然,到了四更风雨大作,第二天开始降雪,印证了他在诗中的冀望。再来继续写道,大家重聚在欧阳家中,仆从去沽酒,侍妾去买菜,主妇下厨房,有吃有喝,

12、还有金尾巴鲤鱼作为佳肴,最后喝得大醉,连家都忘了回。苏轼随后写了聚星堂雪并引,其中说道:“元祐六年十一月一日,祷雨张龙公,得小雪,与客会饮聚星堂。忽忆欧阳文忠作守时,雪中约客赋诗,禁体物语,于艰难中特出奇丽,尔来四十余年莫有继者。仆以老门生继公后,虽不足追配先生,而宾客之美殆不减当时,公之二子又适在郡,故辄举前令,各赋一篇,以为汝南故事云。”苏轼祈雨有功,高兴得不得了,邀请同僚友朋一起,在欧阳修知颍州所建的聚星堂庆祝,写诗唱和。想起当年欧阳修在颍州作雪诗,规定不许用玉、月、梨、梅、练、紫、白、舞、鹅、鹤、银这样的体物语(描摹形容语),作为欧阳的老门生,又有欧阳修的两位公子在座,苏轼要求大家依律

13、写诗,继承欧阳修留给颍州的风雅传统。他自己先写了这样一首:窗前喑响鸣枯叶,龙公试手初行雪。映空先集疑有无,作态斜飞正愁绝。众宾起舞风竹乱,老守先醉霜松折。恨无翠袖点横斜,只有微灯照明灭。归来尚喜更鼓永,晨起不待铃索掣。未嫌长夜作衣棱,却怕初阳生眼缴。欲浮大白追余赏,幸有回飙惊落屑。模糊桧顶独多时,历乱瓦沟裁一瞥。汝南先贤有故事,醉翁诗话谁续说。当时号令君听取,白战不计持寸铁。这首诗先说龙公出手,呼风唤雪,招来鸣响的风声,众人一开始还有点怀疑,再来就兴奋得像丛竹一样,迎风起舞。太守高兴万分,喝得烂醉,像霜雪压折了松枝。可惜没有红衫翠袖前来侑酒,只有微灯在暗夜风中明灭闪动。第二天早上起来,且不管长

14、夜降雪是否冻硬了衣裳,却怕太阳初升映着雪光,照得眼睛发花。还想再喝大杯酒,来庆祝飙风吹落漫天的雪花。积雪多时模糊了桧树的顶端,眼望去,沟渠都铺满了历乱的白雪。这真是欧阳修咏雪故事的重演,不用体物语,续说白描雪景的传承。其实这种设了限制的作诗法,显示了苏轼掌握辞薄的本领,绝不容易模仿。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二十九就说:自二公(欧阳修、苏轼)赋诗之后,未有继之者,岂非难于措笔乎?”雨雪连续了“洪旬”,解救了早越之灾。到了十一月十日,苏轼特别写了送张龙公祝文,感谢龙公行雨十天,“再雨一雪,既洽且均。再一次派遣陈师道与苏迨去神祠上香,把龙公送走:维元祐六年,岁次辛未,十一月乙酉朔,十日甲午,龙图阁学

15、士左朝奉郎知颍州军州事兼管内劝农使轻车都尉赐紫金鱼袋苏轼,谨以清酌庶羞之奠,敢昭告于昭灵侯张公之神。赫赫龙公,其武且仁。赴民之急,如谋其身。有不应祈,惟汝不虔。我自洗濯,斋居诚陈。旱我之罪,勿移于民。公顾听之,如与我言。玉质金相,其重千钧。惠然肯来,期者四人。眷此行宫,为留狭辰。再雨一雪,既洽且均。何以报之,榜铭皆新。公之德,于亿万年。惟师道、追,复饯公还。咨尔庶邦,益敬事神。尚飨。祝文特别感谢了张龙公普降雨雪,解救民困,恩重如山。颍州官民一定好好报答,一新神祠,树立榜匾铭文,昭明张龙公的灵验,彰显神灵泽被于民的功德,以垂芳万世。负责祈雨送神的陈师道,来回跋涉之后,写了龙潭一诗:“清渊下无际,落日回风澜。凛然毛发直,敢以笑语干。坡陀百尺台,葱翠万木蟠。惊飙振积叶,清霜作朝寒。水旱或有差,精祷神其难。鱼龙同一波,信有水府宽。向来三日雨,赖子一据鞍。何以报嘉惠,寒瓜荐金盘。万口待一饱,归卧神其安。犹须雪三赤(尺),盛意莫得阑。”(后山居士文集卷四)诗中描绘的龙潭,就是张龙公与郑龙战斗抢夺的龙池,其旁建有张龙公神祠,渊深清冷,令人肃然起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艺术/历史 > 古代文学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