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同等学力统考教育学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同等学力统考教育学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8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2023年同等学力统考教育学真题一、选择题(每个题1.5分,共30分)1、最早提出“长善救失,教学相长,不陵节而施”的教育思想的文献是()A、大学B、论语C、学记D、孟子【答案】C【解析】学记教育教学的原则和方法有:第一,教学相长。第二,尊师重道。第三,藏息相辅。第四,豫时孙摩。第五,启发诱导。第六,长善救失2、美国的孟禄提出的教育起源论是()A、劳动起源说B、心理起源说C、生物起源说D、需要起源说【答案】B【解析】心理起源说的代表人物为美国教育史学家孟禄,他认为,教育起源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3、“染于青则青,染于黄则黄”体现的影响人的发展因素是()A、环境B、教育C、遗传D
2、、人的个性个体【答案】A【解析】环境对青少年发展的影响虽然是经常的和广泛的,但这种影响在大部分情况下是自发的、分散的和偶然的。这种自发的环境因素没有既定的目标,不能按照一定的方向持续、系统地影响人的发展,它对个体身心发展有时可能起积极的影响,有时可能起消极的影响。4、”教育的过程,在它以外没有其他的目的,他就是它自身的目的”是谁提出的?()A、夸美纽斯B、卢梭C、福禄贝尔D、杜威【答案】D【解析】杜威曾经指出:“教育的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没有目的:它就是自己的目的。”“我们探索教育目的时,并不是要到教育过程以外去寻找一个目的,使教育服从这个目的。”“我们假定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个人能继续他们的教育,
3、或者说,学习的目的和报酬是继续不断生长的能力。”杜威的教育目的论发人深省的地方在于,他将教育目的与教育活动本身联系起来,反映了教育活动主体的自觉;同时他也注意到了真正有效的教育目的必须是内在于教育,或通过教育过程去实现的目的。5、校风校训,学校雕塑等作为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学校文化要求属于()分科B、活动C、隐形D、综合【答案】C【解析】校风校训是一些隐性课程,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统一体。6、周天子在王都设立的大学是()A、泮宫B、辟雍C、太学D、国子监【答案】B【解析】天子所设立的大学叫辟雍,诸侯所设立的大学叫泮宫。7、下列不属于理学教育家的是()A、颜元B、王阳明C、朱淼D、
4、陆九元【答案】A【解析】宋明以来理学非常盛行,由于理学思想有利于统治者的统治,清代初期也受到统治者的大力提倡。颜元不仅批判理学,也批判传统学术,成为清初反理学思想家中的代表人物。8、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教育家的代表人物是为()A、陶行知B、陈鹤琴C、杨贤江D、晏阳初【答案】C【解析】中国最早的马克思教育理论家和青年教育家是杨贤,因为马克思主义是根据唯物史观,从教育的产生和发展论述了教育,所以杨贤最早体现马克思主义思想。9、西欧中世纪的骑士教育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教育,属于()A、学校B、家庭C、社会D、教会【答案】B【解析】中世纪早期的教会教育和骑士教育10、最早提出班级授课制思想的古罗马教育家是
5、()A、夸美纽斯B、梭伦C、西塞罗D、昆体良【答案】D【解析】早在古罗马时期的昆体良就认为,大多数的教学可以用同样大小的声音传达给全体学生,更不必说哪些修辞学家的论证和演说,无论听众多少,每个人都全部能听清楚。昆体良还说过,根据一些教师的实践,把儿童分成班级,按照他们每个人的能力,指定他们依次发言。昆体良的这些见解是班级授课制思想的萌芽。因为这种班级教学尚未推广到各级学校中去,也还没有做理论上的论证。所以我们不能说昆体良已经创立了班级授课制,只能说他有班级授课制思想的萌芽。11、社会适应困难,埃里克森称其为()A自我同一性B、同一性扩散C、同一性混乱D、心理-社会危机【答案】D【解析】埃里克森
6、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它必须经历一系列顺序不变的阶段,每一-阶段都有一个生物学的成熟与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期望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每一个危机都涉及一个积极的选择与一个潜在的消极选择之间的冲突。12、()是可以凭个人意愿控制的。A、能力B、努力C、运气D、任务难度【答案】B【解析】只有努力一项是可以凭个人意愿控制的,其他各项都是个人无能为力的。13、问题解决的阶段是呈现问题、明确问题、填补空间、解答后检验,这观点是()A、奥苏贝尔B、华莱士C、杜威D、布鲁纳【答案】A【解析】现代认知学派奥苏贝尔和鲁宾森的问题解决的阶段是呈现问题、明确问题、填补空
7、间、解答后检验。14、实现道德动机和手段的是()A、道德心理B、道德意志C、道德情感D、道德行为【答案】D【解析】道德行为是实现道德动机的手段,是道德认识和其他心理成分的外部标志和具体表现。列宁曾明确地指出,判断一个人,不是根据他自己的表白或自己的看法,而是根据他的行动。人的道德面貌是以自己的言行举止来展现,也是在实际行动中形成和发展的。有人甚至认为,知识多的人不见得品德好,人的品德是一定行为习惯的总和,是我们所有的各种习惯系统的最终产物。一个人只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才会有高尚的品德。15、一个学生他们要去某地,然后他本来想骑自行车去的,但是他们那些同学大多数都乘坐公交车去,然后他怕迟到,就
8、也跟着他们一起。乘公交车去啦。这种属于()A、从众B、服从C、依从D、去个性化【答案】A【解析】从众是指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不由自主地尊从群体中多数人的思想和行为的现象。16、教育研究中,()的主要目的在于分析事物未来发展的前景和趋势。A、基础研究B、应用研究C、发展研究D、预测研究【答案】答案:D【解析】预测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分析事物未来发展的前景和趋势,回答“将会怎么样”的问题。17、通过对原始材料的观察,有目的有计划地搜集研究对象的材料从而形成科学认识的一种研究方法是()A、调查研究B、实验研究C、基础研究D、应用研究【答案】A【解析】调查研究是一种描述研究,是通过对原始材料的观察,有目
9、的有计划地搜集研究对象的材料从而形成科学认识的一种研究方法。调查研究属于经验性方法,是在搜集科学事实,获取经验材料的基础上进行研究。第一,着重研究的是现实情况,因而区别于以过去发生的历史事实为研究的历史研究法;笫二,搜集的是自然状态下反映实际情况的材料,对研究对象不加任何干涉,从而区别于实验研究法。18、在文献检索中,按事件发生、发展时序,由近及远、由新到旧的顺序进行查找的方法是()A、顺查法B、逆查法C、引文查找法D、综合查找法【答案】B【解析】逆查法与顺查法相反,按由近及远,由新到旧的顺序查找。19、测验结果的可靠性或一致性的程度是()A、效度B、信度C、区分度D、难度【答案】B【解析】信
10、度反映的是测验的可靠性,也就是测验经过多次施测所得到的分数达到稳定和一致的程度。效度反映的是测验的有效性即正确性,即测验是否测出所要测量的内容,其精确性如何。20、对于计数资料,一般适用于()A、Z检验B、t检验C、方差检验D、卡方检验【答案】D【解析】Z检验常用于总体正态分布,方差已知或大样本的平均数的显著性和差异的显著性检验,非正态分布的皮尔逊积差相关系数和系列相关系数的显著性检验以及两个相关系数分别由两组被试得到的相关系数差异性检验等情况;I检验常用于总体正态分布,总体方差未知的平均数的显著性检验,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相关系数由同一组被试取得的相关系数差异显著性检验,正态分布的皮尔逊
11、相关系数的显著性检验等情况;卡方检验常用于计数数据的检验、样本方差与总体方差的差异检验等情况;方差齐性检验常用于独立样本的方差的差异显著性检验。因此本题选择D。二、名词解释(每个题3分,共12分)1、课程【答案】课程是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引导下所获得的经验及其获得过程,这一经验的获得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需求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水平,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安排的。2、六艺【答案】六艺是西周国学的教育内容,具体指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3、学习策略【答案】学习策略就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4、时间取样法【答案】时间取样法是以时间作为选择标准
12、,专门观察和记录在特定时间内发生的行为,包括行为是否出现以及出现的频率、持续时间。三、简答题(每个题7分,共28分)1、简述学校教学活动的基本任务。【答案】(1)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2)传播知识与发展能力(3)形成技能与培养能力(4)培养与发展个性2、简述先秦儒家经典大学的基本教育思想。【答案】大学提出了儒家对于大学教育目的、任务和途径的总结性论断,提出了一个完整而概括的政治、道德教育的纲领和程序,“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是对封建社会君臣父子等伦理纲常最明确的概括和表述。大学把大学教育的程序概括为八个条目,即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它以道德观念的认
13、识(格物、致知)为起点,以道德信念的建立(正心,诚意)为中心,以道德自觉性的培养(修身)为根本要求,以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实践目标,构成了儒家的道德教育体系。3、简述影响学生学习的个别差异。【答案】学生的智力差异:学生的智力差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智力水平的差异、智力类型的差异和表现早晚的差异。学生的非智力差异: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差异可以表现在很多方面,从认知的角度来看,它又可以分为认知和非认知两方面的非智力差异;认知方面的非智力差异主要有认知类型和学习类型的差异,而非认知方面最重要的是成就动机的差异和自我概念的差异。学生的性别差异学生的学习方式差异4、简述教育比较研究的特点。【答案】(1)研究
14、对象的多元性(2)研究领域的广阔性(3)研究目的的应用性(4)研究方法的独特性四、论述题(4选3,每个题10分,共30分)1、试述立德树人背景下学校德育工作的改进策略。【答案】在思想观念上,教育者要切实认识和理解德育在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真正地落实“德育为先”的要求;在知识基础上,教育者要加强德育研究,特别是要加强对一些新的道德现象和道德问题的研究,探索它们发生发展的规律性,为德育实践提供具有高度针对性的理论指导,从根本上克服德育工作单纯依靠上级行政指示或个别经验总结的做法,推动德育工作的科学化;建立合理的德育工作评价指标体系,既要克服传统的泛泛而论,又要克服一味强调量化的做
15、法,使德育工作的评价真正能够起到促进学生品德发展促进学校德育工作改善的目的第四,提高广大教育者自身的道德素质,充分发挥教师在德育过程中的榜样示范作用,建设学校德育工作的良好小环境;在德育目标上,重视学生道德情感、道德信念的培养以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重视德育目标的层次化、系列化,使之适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既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力度,为学校德育工作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2、论述19世纪洪堡德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影响。【答案】洪堡德依据新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制订了包括学制、课程、教法、考试、学校管理和师资在内的一系列的改革方案。在初等教育改革上,他认为初等教育的目的是发展学生的理性,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培养学生的宗教情感,为进一步的学习做准备。为了培养师资,洪保德还派遣18名教师到瑞十裴斯泰洛齐那里进修。在中等教育改革上,洪堡德编制了教学计划,以拉丁文、希腊文、德文和数学为主课,重视历史、地理和自然科学的教学。在高等教育的改革上,洪堡德提出了学术自由的原则、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的原则。洪堡德在一些同事的帮助下创建了柏林大学,采用了新的办学思路和计划,对欧美各国高等教育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