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学与热处理》名词解释汇总.docx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1293729 上传时间:2024-06-1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1.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属学与热处理》名词解释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金属学与热处理》名词解释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金属学与热处理》名词解释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金属学与热处理》名词解释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金属学与热处理》名词解释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金属学与热处理》名词解释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属学与热处理》名词解释汇总.docx(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金属学与热处理名词解释汇总热处理:在生产中,通过加热、保温和冷却,使钢发生固态相变,借此改变其内部组织结构,从而达到改善力学性能的目的的操作被称为热处理。正火:将工件加热至Ac3(Ac是指加热时自由铁素体全部转变为奥氏体的终了温度,一般是从727C到912之间)或ACm(ACm是实际加热中过共析钢完全奥氏体化的临界温度线)以上3050C,保温一段时间后,从炉中取出在空气中或喷水、喷雾或吹风冷却的金属热处理工艺。淬火:将钢加热到Ac3或AeI以上的某一温度,保温一定时间,然后取出进行水冷或油冷获得马氏体的热处理工艺。等温淬火:将奥氏体化的工件淬入温度稍高于Ms的熔盐中,等温保持足够时间,使过冷奥

2、氏体恒温发生贝氏体转变,待转变结束后取出在空气中冷却的处理方法称为等温淬火。分级淬火:将奥氏体化的工件淬入温度稍高于或稍低于MS的熔盐中,待工件内外温度均匀后,从熔盐中取出置于空气中冷却至室温,以获得马氏体组织,这种处理方法称为分级淬火。单液淬火:将奥氏体化的工件投入一种淬火介质中,直至转变结束。双液淬火:将奥氏体化的工件先放入一种冷却能力强的冷却介质冷却一定时间,当冷却至稍高于Ms后立即将工件取出并放入另外一种冷却能力缓一些的冷却介质冷却,使之转变为马氏体的热处理工艺。回火:将淬火钢加热到低于临界点AI某一温度,保温一定时间,然后冷却到室温的一种热处理工艺。回火索氏体:淬火碳钢500650C

3、回火时,得到粗粒状渗碳体和多边形铁素体所构成的复相组织。回火屈氏体:淬火碳钢350500C回火时,得到细粒状渗碳体和针状铁素体所构成的复相组织。回火马氏体:淬火碳钢在250以下回火时,得到的过饱和的固溶体和弥散分布的碳化物组成的复相组织。退火:是将钢加热到临界点以上或以下的某一温度,保温一定时间后,随炉冷却的一种热处理工艺。它是热处理工艺中应用最广、种类最多的一种工艺,不同种类的退火目的也各不相同。等温退火:将亚共析钢工件加热到A3以上2030C,保温一定时间,然后在Arl以下珠光体转变区间的某一温度进行等温,使之转变为珠光体后出炉空冷的一种热处理工艺。可有效缩短退火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并能获得

4、均匀的组织和性能。完全退火:将亚共析钢的铸、锻、焊件及热轧型材加热到A3以上20-30oC,保温一定时间,然后随炉冷至500600C出炉空冷的热处理工艺。其目的是细化晶粒、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能和消除内应力。球化退火:将过共析钢或合金工具钢的工件加热到Ad以上20-30oC,保温一定时间,然后随炉冷至500C左右出炉空冷(普通球化退火)或冷至Arl以下20oC等温一定时间后在冷至500oC左右出炉空冷(等温球化退火),获得粒状珠光体的一种退火工艺。其目的是降低硬度、均匀组织、改善切削性能,为淬火作组织准备。扩散退火:对于含有枝晶偏析等化学成分不均匀的重要或合金钢铸锭或铸件,为达到化学成分的

5、均匀化,可将其加热到心3或以上150300C,经长时间保温后随炉缓冷的一种退火工艺。由于扩散退火需要在高温下长时间加热,因此奥氏体晶粒十分粗大,为此,必须再进行一次完全退火或正火来重新细化晶粒,消除过热缺陷。再结晶退火:冷变形后的金属加热到再结晶温度以上,保持适当的时间,使变形晶粒重新转变为均匀的等轴颗粒,这种热处理工艺称为再结晶退火。去应力退火:为消除因变形加工及铸造、焊接过程中引起的残余内应力,以提高工件的尺寸稳定性,防止变形和开裂,将工件随炉缓慢加热至500600C,经一段时间保温后,随炉缓慢冷却至300200C以下出炉的退火工艺。钢的表面热处理:使零件表面获得很高的硬度和耐磨性,而心部

6、仍保持原来良好的韧性和塑性的一类热处理方法。渗碳:渗碳是使碳原子渗入工件表面层,提高表面层的碳量,一般为1=0.8%1.05%,渗碳后的工件经淬火加低温回火处理,使表面达到高的硬度和高耐磨性,而中心具有足够的强度、初度,达到外硬内初的目的。氮化:是向钢件表面渗入氮的工艺。氮化的目的在于更大地提高钢件表面的硬度和耐磨性,提高疲劳强度和抗蚀性。热喷涂:是利用专用设备把某种固体材料加热熔化或软化并加速喷射到工件的表面,形成一种特制薄层,以提局机件耐蚀、耐磨、耐高温等性能的工艺技术。物理气相沉积(PVD法):是利用物理的方法来产生沉积原子或离子,而室内没有化学反应发生的气相沉积法。化学气相沉积(CVD

7、法):是向充有任一压力的气相反应室中输入热能或辐射能,使气相进行一定的化学反应,结果在工件特定的表面上沉积形成一种固态薄膜的方法。金属离子注入:是将高能束流的离子打入金属材料的表面,用以形成极薄的近表面合金,从而改变基体表面的物理、化学和机械性能的处理工艺。化学镀:把零件置于充满特殊成分化学剂的镀槽中“经过一定时间之后,因化学剂间发生电化学反应而使工件表面获取一定厚度镀层的工艺方法称为化学镀。临界淬火直径:是指圆棒试样在某介质中萍火时,所能得到的最大淬透直径(即心部被萍成半马氏体的最大直径),用DO表示。等温转变:等温转变是指将奥氏体化的钢迅速冷却到Al以下的某个温度,使过冷奥氏体在保温过程中

8、发生组织转变,待转变完成后在冷却到室温。连续冷却转变:即将奥氏体化后的钢件以一定的冷却速度从高温一直连续冷却至室温,在连续冷却过程中完成的组织转变称为连续冷却转变。马氏体:是黑色金属材料的一种组织名称,是碳在a-Fe中的过饱和固溶体。片状马氏体(针状马氏体):是在中、高碳钢及高银的铁银合金中形成的一种典型马氏体组织。片状马氏体的空间形态呈凸透镜状,由于试样磨面与其相截,因此在光学显微镜下呈针状或竹叶状,故片状马氏体又称为针状或竹叶状马氏体。板条马氏体:是含碳量低的奥氏体形成的马氏体,是低碳钢、中碳钢、不锈钢中的一种典型马氏体组织。由于显微组织是由成群的板条组成,故称为板条马氏体。奥氏体的稳定化

9、:在马氏体的转变温度内,如冷却中止于某一温度,停留一段时间后再继续冷却时,马氏体转变并不立即开始,而是经过一段时间后转变才重新开始,并导致残余奥氏体量的相应增加,这一现象被称为奥氏体的稳定化。由于是恒温停留引起的,称为热稳定化。过冷奥氏体:奥氏体冷却至临界温度以下,在热力学上处于不稳定状态,冷却时要发生分解转变。这种在临界转变温度以下存在且不稳定的、将要发生转变的奥氏体称为过冷奥氏体。贝氏体:当奥氏体过冷到低于珠光体转变温度和高于马氏体转变温度之间的温区时,将发生由切变相变与短程扩散相配合的转变,其转变产物叫贝氏体或贝茵体。即共析成分的奥氏体在“鼻子”温度至八点范围内等温停留时,将发生贝氏体转

10、变,形成铁素体和碳化物两相组成的非层片状组织一贝氏体。钢的淬透性:钢的淬透性是指奥氏体化后的钢在淬火时获得马氏体的能力,其大小可用钢在一定条件下淬火获得淬透层的深度表示。淬透层越深,表明钢的淬透性越好。钢的淬硬性:淬硬性是指在理想的淬火条件下,以超过临界冷却速度所形成的马氏体组织能够达到的最高硬度,也称可硬性。实际晶粒度:在某一具体的加热条件下所得到的奥氏体晶粒大小称为实际晶粒度。实际晶粒度与起始晶粒度不同,起始晶粒度是奥氏体刚刚形成(即其晶粒边界刚刚接触)时的晶粒大小,而实际晶粒度所指的奥氏体已经经过了一定时间的保温。实际晶粒的直径比起始晶粒的直径大。回火脆性:回火脆性,是指淬火钢回火后出现韧性下降的现象。淬火钢在回火时,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硬度降低,韧性升高,但是在许多钢的回火温度与冲击韧性的关系曲线中出现了两个低谷,一个在200400C之间,另一个在450650C之间。随回火温度的升高,冲击韧性反而下降的现象,回火脆性可分为第一类回火脆性和第二类回火脆性。高温回火脆性:淬火钢在500650C温度范围内回火出现的脆性称为高温回火脆性,又叫第二类回火脆性。这类回火脆性主要出现在含Cr.Ni.Mn.Si等合金元素的钢中。低温回火脆性:淬火钢在250400C温度范围内回火出现的脆性称为低温回火脆性,也叫第一类回火脆性。几乎所有的淬火钢在300C左右回火时都会出现这种脆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