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视而不见”到下笔如有神的蜕变 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由“视而不见”到下笔如有神的蜕变 论文.docx(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由视而不见到下笔如有神的蜕变浅议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摘要:习作素材来源于生活,要想妙笔生花,只有用心地热爱生活,观察生活,发自内心地去感受生活,天长日久,才能真正学会观察方法,提高观察能力,也就实现了由“视而不见到下笔如有神的蜕变。关键词:观察思考会看会听会想会说引言:在习作教学中,用心培养学生乐于观察生活的良好习惯,交给学生观察事物的方法,对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至关重要。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在培养学生习作方面指出:“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有意识的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丰富写作素材。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有部分学生不注意观察,对生活、对大自然的一切都视而不见,因此,作文时感到头痛。即使
2、勉强写出来,其作文呈现“病态,显得空洞无物。如果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产生了兴趣,留心观察,认真地倾听,潜心地思考,并把所看、所听、所想用心记录下来、表达出来,天长日久,形成习惯,就会变得会看、会听、会想、会说,就学会了观察的本领,作文也就有内容可写了。那么,怎样激发学生由“视而不见”到下笔如有神的蜕变,从而乐于表达呢?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观察对于儿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阳光、空气、水分对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样。在这里,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在大多数情况下,学生们完全不会观察。教师的任务就是要教他们学会看、听、感觉。怎样做到这一点呢?首先,在观察上必须运用一定的技巧,这很重要。在
3、多年的习作教学中,我注意汲取他人的先进经验,结合教学实践用心总结,在习作教学中培养学生乐于观察的良好习惯,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下面就从自然景物和动植物的观察方法两方面,谈一下自己的看法。一、抓住特点细致观察自然景物自然景物的特点,有时表现在色彩上,有时表现在形态上,有时表现在动、静o如桂林山水中,作者对于桂林的水,主要从水的状态、色彩方面进行观察。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着眼于水的状态,而“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写出了水的色彩。因为漓江水的“清,加上一定的深度,便形成了令人陶醉的绿。作者观察桂林山时,抓住了山的形状、色彩和态势。写山“奇”,抓住山的万千形状,“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而
4、“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既是形状,又有明丽的色彩,显示山的“秀;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突出山的“险”。“奇、秀、险”的山傍着“静、清、绿”的水,山水相映,荡舟漓江,有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之享受,十分惬意,正因为作者观察得细,抓得准,才写出真实而生动的文章。观察自然景物时,还要眼、耳、鼻并用。即用眼睛看景物的颜色和形状,用耳朵听景物发出的声音,用鼻子嗅它们的气味,被描写的自然景物就有了“层次,也有了“立体感。如雷雨中,作者观察雷雨即将来临时天空的景象,调动了视觉、听觉、嗅觉。即,看到“旷野里一片黑暗”、闪电,.呼啦呼啦地闪烁着;听至广雷却在西北方向隆隆地滚动着,
5、.声音沉闷而又迟钝”;嗅到“空气中有一股潮湿的泥土气味”。作者如此多种感官并用,较全面地捕捉到了自然景象在变化中的情景,进行有层次的描写,比只用一种感官观察景物,要全面深入得多。二、抓形体特征用心观察动物动物的头、嘴、身子、脚、尾巴等有着不同的形态、不同的颜色,最能表现出它们的形体特征。因此,既要观察它们的细微差异,还要观察它们活动情况,才能写出某个动物的具体形象。在观察动物活动时,要注意以下两点。1 .不同种类的动物活动状况不同譬如,小学课本中学过的青蛙、壁虎、翠鸟及松鼠四种动物,同是捕食,它们的行动状态完全不同。翠鸟捕食迅速而准确,可谓神速而奇准。它一旦发现目标,就“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
6、去、叼起一条小鱼、“贴着水面飞走壁虎捕食小心翼翼:朝四处看、“用最快的速度爬过去、极慢极慢地向前爬、猛地一蹿、“吞吃掉。壁虎捕食时很注意观察当它认准一个目标后,先快速靠近,到一定距离后,再以极慢的速度爬行,当判断能捕获目标时,也以突发性的动作扑向目标。而青蛙捕食则突发性强而准,即紧盯目标不放,然后一个爆发性的动作,以其特有功能的舌头迅速吞进嘴里。瞪“盯蹿张开“吐出“粘住勾进“眨眨眼睛咽一系列动词准确地描写出青蛙捕食的全过程。这些动物的活动多么生动有趣而丰富!2 .同类动物的个体活动状况存在差别现代著名作家郑振铎笔下的三只猫是同一种动物,又都是小猫。作者重点抓住这三只猫的活动状态表现其不同的个性
7、。第一只小猫在未生病之前滚来滚去扑过来抢扑过去抢,显得很活泼有趣;第二只小猫“乱跑爬树”扑蝶跃墙”跑大街晒太阳,与第一只猫相比,显得更活泼,更有趣。同样写活动,两只小猫就有差别。第三只小猫“蜷伏”终日懒惰的伏着“,显得懒散,这就是另外的一种“性格To三只小猫的形象也不同。第一只猫的行动状态是得病后困乏孱弱的表现,第三只猫的行动状态则是懒散的“性格”所致。可见,善于抓住动物活动的特点细心观察,具体描写,其形象才鲜明、突出,才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3 .同一动物其活动状况也不相同同一动物,因时间和场合不同,所遇对象不同,其活动状况也不相同。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着眼于猫的性格刻画,先写了大猫的古怪之状,后
8、写了小猫的“淘气之态。写猫的古怪,是通过“老实与贪玩、贪玩与尽职、“温柔可亲与“一声不吭、什么都怕与“那么勇猛”等矛盾性格逐一展现,而猫的这些矛盾性格又不是同时表现出来的。所以,作者精妙使用古怪一词,无非是说猫的性格变化无常,“难以捉摸。作者对猫的神态、动作、叫声等习性特点,观察精细,体验独道,把握准确,通过对比式描述,全面展示了猫古怪性格的内涵和小猫栩栩如生的可爱形象,真是饱满流畅,喜爱之情自然流动,富有感染力。三、抓住特性细微观察植物植物的外部形态、色彩特征和生长情况各不相同。就其花、干及叶而言,可谓“千姿百态。比如,有的花大如彩球,有的则小得几乎看不见;有单瓣的,有复瓣的;有五角形的,有
9、喇叭状的.;植物的干有笔直挺拔的,有屈曲盘旋的,有柔软多姿的,有光滑湿润的,有粗糙干硬的;植物的叶有羽毛状的,有手掌形的,有的如鳞片,有的像针刺。引导学生观察时,必须准确把握它们的特性,才能描写得清楚、具体、形象。如鸟的天堂中,作者对榕树粗大、枝多、枝能生根、根系倒垂等形态特征进行了细致观察,准确描写。特别是枝能生根,彰显了榕树的特异功能。而爬山虎的脚一文,作者着眼于爬山虎叶子从抽叶到长成的色彩变化:才抽的叶子是嫩红,不几天就成了嫩绿,长大了的叶子“绿得那么新鲜。叶子的颜色从嫩红变成嫩绿,长大后的叶子引人注目,给人一种非常舒服的感觉。为了使观察文章生情有味,让人爱看,观察时,要把感情融化进去,
10、要满怀对大自然的浓厚兴趣,并展开美妙的联想。如古诗咏柳中,诗人对柳树的枝和叶进行了细腻的观察描写。一是柳树的色彩:“碧玉妆成”、“绿丝绦”。二是柳树枝和叶的形态:“万条垂下”柔枝披垂如绿色丝带,婀娜多姿;片片细叶,纤巧精美。三是美妙的联想: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诗人丰富合理的想象,把对柳树的赞美引向对春风、春天的赞美,表达对春天的热爱。诵读起来,令人增添了学习古诗的情趣。学生的写作过程也是培养学生观察力的一种有效的途径。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离开对生活素材的自觉捕捉和用心积累,那么,作文内容就很难丰富起来,充实起来,也就很难克服空洞肤浅的毛病。要真实地反映生活,就一定要认真地观察生活。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不会观察,就不会作文,学生在观察生活的基础上的写作过程,也是培养学生观察力的过程。只有教师引导学生认真细致观察,天长日久,才能真正学会观察方法,提高观察能力,也就实现了由视而不见到下笔如有神的蜕变。在此基础上,把观察到的事物印象变成第一手丰富、真实、生动的作文素材,一篇篇具体生动、光彩照人的习作就能在笔下诞生。参考文献:1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2小学科学(教师版)2014(12)3陶行知:创造的儿童教育,江苏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