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进一步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实施方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关于进一步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自治区体育局、教育厅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市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全面落实市第五次党代会和市人大五届一次会议精神,进一步深化体教融合,促进我区青少年健康发展,制定本实施方案。一、主要任务目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创建体教融合示范区为目标,以提升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和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为方向,以推动青少年文
2、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为重点,以构建学校体育提升体系、青少年体育竞赛参与体系、社会力量协同发展体系、体育竞技人才培养体系和体教融合激励评价体系“五大体系”为抓手,深入实施“足球进校园”活动,全面推行“一校一品”“一校多品”“一精多品”的学校体育模式,强化体育训练、体育竞赛体系,深化体教融合,帮助学生实现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使体教融合成果更好地转化为城市影响力、经济发展力、社会亲和力、文化传播力和青少年健康力。全方位推动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全面健康成长。到2025年,力争全区教练员注册人数达到100名,青少年体育训练注册人数超过500人,学生体质健康达标优良
3、率明显提升;全区建成1所县(区)级标准体校、40所以上体育传统特色学校、15家以上体育社会组织(俱乐部)、10所以上体育特色幼儿园;布局包含足球在内的5个以上运动项目,每个运动项目至少在1所高中、3所初中、6所小学、3所幼儿园进行重点布局,打造体教融合示范学校;学校按照班级情况配足体育教师,实现体育教师全员培训。到2035年,多样化、现代化、高质量的学校体育和体校教育体系基本形成。二、主要工作措施(一)构建学校体育提升体系1.建立健全学校体育管理体系。按照“政府主导、学校主体、社会参与”的原则,建立健全联席会议机制,协调推动具体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推动建立区级青少年体育训练中心,深化体校改革;加
4、强体育、教科部门合作,建立由教科行政主管部门主管、体育部门支持配合、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以足球为重点的学校体育管理体制。体育部门支持以足球为重点的体育社会组织(含协会、俱乐部)免费或低收费进入校园开展体育运动活动,本级财政每年给予适当的补贴;教科行政主管部门和各类学校要高度重视体育工作,把学校体育经费纳入核定的年度经费预算,并随每年的公用经费的增长实行同步增长。各级人民政府在安排年度学校教育经费时,应当安排一定数额的体育经费,以保证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牵头单位:区教科局,责任单位:区文广旅局、财政局,各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2 .探索实行体育课教学改革。开展丰富多彩的足球、篮球、排球、羽
5、毛球、乒乓球、田径、游泳、轮滑、体操、健美操(啦啦操)、跆拳道、武术、柔道等体育运动,支持建立“同心体育团队”,将投(抛)绣球、跳竹杆、珍珠球、蹴球、健球、板鞋竞速、陀螺、高脚竞速、板鞋竞速、跳绳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列入学校体育活动的重要内容。科学设定教学内容,按体育技能项目,结合青少年兴趣爱好,试行体育课学生“菜单式”选课制,建立“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的学校体育课教学模式,推行室外体育运动与室内体育操相结合,使每一名学生既要学习体育常规内容,又能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课程和项目,提高体育课质量效益,为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掌握2项以上体育技能奠定基础。牵头单位:区教科局,责任单位
6、:区文广旅局、民宗局,各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3 .积极创建以足球为重点的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全面实施“一校一品”“一校多品”“一精多品”的学校体育模式,重点发展足球特色学校,广泛开展田径、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等体育传统特色学校。足球特色学校要做到“九个一”的规定动作:建有一块足球场、组织一批足球队员、建立一支足球队、每周开设一节足球课、拥有至少一名专(兼)职足球教练员、每学期开展一次校园班级足球联赛、设立一块足球宣传栏、收集一套足球档案材料、设立一个足球特色学校办公室;其他非足球特色学校也要整合资源,参照“九个一”发展好篮球、排球、田径、乒乓球、羽毛球、跆拳道、武术等特色体育运动
7、项目,推进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建设。到2025年,创建区级体育传统特色学校40所以上。(牵头单位:区教科局,责任单位:区文广旅局,各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4 .加强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区教科、体育行政主管部门联合指导初中、高中建设高水平运动队,进一步规范项目布局、招生规模、入学考试、考核评价等。鼓励初中、高中积极申报设立高水平运动队,结合我区竞技体育项目布局,合理规划高水平运动队项目设置,加大对高水平运动队的招生力度。区体育行政主管部门与初中、高中合作共建优秀运动队,在训练、竞赛、保障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并将其纳入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序列。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从合作共建优秀运动队中选
8、拔一定比例的运动员,代表我区参加各级各类体育比赛并享受相关待遇。(牵头单位:区文广旅局,责任单位:区教科局,各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5 .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课。按照不低于国家规定的课时开齐开足开好中小学体育课,鼓励中小学每天1节体育课。合理安排学生校内、校外体育活动时间,大力倡导家庭体育锻炼活动,确保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体育锻炼。全面落实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中小学校每天安排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每节课间应安排学生走出教室适量活动和放松;严格落实国家规定的体育课程刚性要求,确保不以任何理由挤占体育课程和学生校园体育活动时间,其中每周至少安排1课时的足球课。牵头单位:区教科局,责任
9、单位:区文广旅局,各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6 .建足建优学校体育设施。全面落实壮族自治区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实施方案,按照“新建学校必须要有足球运动场地建设项目并与学校主体工程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投入使用”的要求,区本级和各乡镇(街道)要统筹解决学校体育场地设施不足等问题,在制订发展规划、安排经费和建设项目时,予以倾斜支持,条件成熟的优先建设足球场和标准田径场,条件暂不成熟的可建设篮球、羽毛球等场地。新规划建设的学校力争实现“村完小建有5人制足球场,乡镇中心校、乡镇初级中学建有7人制足球场和200米以上标准环形田径场,城区初级中学和普通高中建有11人制标准足球场和400米标准环形田径
10、场”。加强对校园体育设施维护和修缮,确保学校体育设施满足以足球为重点的体育运动项目需要。牵头单位:区教科局,责任单位:区财政局,各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7 .配齐配足配强体育教师。加大力度配齐中小学体育教师,未配齐的乡镇(街道)、学校应每年拿出部分岗位指标用于招聘体育教师,足球特色学校至少有1名专(兼)职足球教练员。小学16年级每4个班配备1名体育教师;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每5个班配备1名体育教师。农村200名学生以上的中小学校至少配备1名专职体育教师,乡村小规模学校至少配备1名兼职体育教师。鼓励专业能力强、思想作风好的教练员、裁判员以及有特长的其他学科教师和志愿者担任兼职运动
11、项目教师、教练员,鼓励符合条件的退役运动员转岗为专职或兼职学校体育运动项目教练。每年开展体育教师继续教科或培训,五年内实现体育教师全员培训。鼓励各体育社会组织、体育运动协会(俱乐部)到各中小学校开展足球等项目培训或见习,鼓励体校教练员进入学校开展专业训练指导。牵头单位:区教科局,责任单位:区委编办,区文广旅局、人社局,各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8 .创新开展幼儿体育工作。以安全性、科学性、客观性、趣味性为主要原则,突出走、跑、跳、跨、钻等主要特点,不断探索建立一套适合不同阶段幼儿身心发展,可复制、可推广、可普及、有特色的幼儿体育工作体系。强化跟踪监测幼儿体质,定期开展幼儿体质监测活动;建
12、立校园幼儿体育活动开放日,搭建幼儿体育成果展示平台,丰富幼儿体育活动内容,持续推进幼儿体育工作。到2025年,全区建立10所体育特色幼儿园。牵头单位:区教科局,责任单位:区文广旅局,各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二)构建青少年体育竞赛参与体系9 .夯实中小学常态化竞赛体系。以全区校园足球联赛为重点,构建完善的“校内竞赛一校级联赛一选拔性竞赛”中小学体育竞赛体系,通过赛制设置让各学校代表队有更多的参加比赛、锻炼队伍的机会。全区每年至少组织一次中小学校园足球联赛(含11人制、7人制、5人制的比赛),并引导青少年学生参加经教育、体育部门认证的各类社会组织(或企业)举办的公益性足球赛事或其它运动项
13、目活动。教科、体育部门每年至少组织一次本区域校园足球联赛和综合性运动会或体育节,指导学校组织开展好班级、年级和校际之间的比赛和交流活动。学校要积极引导和组织学生组建足球队,做到年级和学校有足球队,赛事常态化。各学校每年至少举办2次校级运动会或体育节,积极开展各具特色的体育项目校内比赛、校际联赛。(牵头单位:区教科局,责任单位:区文广旅局,各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10 .探索实行“区队校办”。依托优势运动项目,优化项目布局,不断扩大运动队规模。教科、体育行政主管部门与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合作共建田径、足球、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柔道、武术散打、武术套路、跳绳、珍珠球、轮滑、三人板鞋、抛
14、绣球、健美操(啦啦操)等优秀运动队,在训练、竞赛、保障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并将其纳入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序列。发展不少于5项体育项目,打造不少于1所普通高中、3所初级中学、6所小学、3所幼儿园体教融合示范学校(园)。在体育传统特色学校的基础上建立健全“一条龙”人才体系,由小学、初中、高中组成对口升学单位,开展相同项目体育训练,解决体育人才升学断档问题。(牵头单位:区文广旅局,责任单位:区教科局,各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I1.强化青少年体育竞赛规划和管理。建立健全教科、体育部门高水平赛事成绩互认、运动员等级评定机制,形成联合选拔组队参加全区及以上各级各类学生(青少年)体育竞赛、强化备战过
15、程管理的体系,把备战参赛成绩纳入体育、教育系统综合评价体系,给予奖励。积极参加市级青少年学生体育锦标赛,搞好特色项目比赛;组织好校运会和学生运动会系列比赛,并对接区运会和区学生运动会、市运会和市学生运动会年龄组设置,设立U系列体育赛事。牵头单位:区文广旅局,责任单位:区教科局,各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12 .完善青少年体育竞赛奖励制度。鼓励青少年体育特长生积极申请青少年运动技能等级标准测试,获得运动技能等级。对参加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世界中学生运动会、世界单项学生赛事、全国运动会、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全国单项锦标赛及自治区、市、县级教科、体育行政主管部门共同举办体育赛事的运动员成绩纳
16、入体育、教科行政主管部门双方奖励评估机制。(牵头单位:区教科局,责任单位:区文广旅局、财政局,各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13 .全力配合筹办2023年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进一步加快足球小镇建设进度,提升接待能力和水平,配合市体育局筹办好全国学青会青少年足球UI5、U17比赛,努力实现办赛精彩的目标。(责任单位:区文广旅局、姑婆山产业区管委会)(三)构建社会力量协同发展体系14 .培育发展以服务青少年为重点的体育社会组织。充分发挥各类体育社会组织的作用,重视培育和发展依法注册、以服务青少年为主要对象的足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武术、轮滑、跆拳道等协会(俱乐部)。支持学校成立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丰富青少年赛事活动供给;支持具备资质的体育社会组织举办、承办、参与各级各类青少年体育赛事、体育冬夏令营、户外体育活动和技能培训等活动;鼓励协会或俱乐部承办区运动队项目,建立衔接有序的社会体育组织竞赛、训练和培训体系,落实相关税收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