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机房的信息技术课教学浅谈 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离开机房的信息技术课教学浅谈 论文.docx(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离开机房的信息技术课教学浅谈摘要:计算机课程把计算机作为课程的学习对象来学习,而且是惟一的学习对象;而信息技术课程则把计算机作为课程的学习工具来学习,而且只是学习的工具之一。现代的信息技术课教学不应该过度依赖机房。关键词:信息技术课教学机房引言: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经常遇到学生机故障问题,不但影响教学还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过去的一年,由于校机房整修,我将大部分的信息技术课都安排在教室,依靠多媒体和板书,反而收获了意料之外的学习效果。本篇论文既是一个简单分享,也是我的教学反思过程,信息技术课对于学生的意义不应仅仅是能上机房和使用电脑。一、信息技术课与计算机课的联系与区别从事
2、工作以来,我发现学生始终把信息技术课理解为电脑课,原因是必须去机房。只要去不了机房,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减半。无论教师的教学设计如何,它们关心的主要是什么时候能使用电脑。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学生中,身边的大部分同事也是这样理解的。但凡电脑出了故障,就会一边向我求助,一边玩笑说又要麻烦计算机老师了。这个称呼反映的问题是,就连大部分老师都不理解信息技术,又何谈学生呢?科学的解释是:计算机课程是指安排学生学习有关于计算机技术方面的课程,可以说是纯粹的一门技术类课程。计算机技术只是进一步学习的工具,而不是学习的最终目标,通过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要着重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学习信
3、息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搜集、处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以及利用计算机进行自主学习、探讨的能力。应该说,信息技术教育已经超越了单纯计算机训练和仅仅将计算机作为工具使用的阶段,全面发展为与社会需求相适应信息素养培养的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对课内课外信息的收集能力和辨别能力,追求的是一种贴进学生学习和生活世纪的不断发展的丰富的信息文化价值。二、回归教室的信息技术教学翻开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材,其实不难发现,每一本教材中都有侧重信息素养的单元,无论是三年级初始的上机规则,还是六年级的信息安全和信息道德,这些内容其实完全就不用去机房,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准备一些资料,做好课件,组织相关的学习
4、活动就可以达到目的。如果去了机房,反而让学生把注意力都放在电脑上,满心着急等待老师什么时候讲完,这样的课如何能有效呢?过去的一年中,在无法使用机房的情况下,我使用了很多办法帮助学生理解操作性的知识,以下我将从编程软件的教学来分享我的教学心得。1 .微视频教学我个人非常喜欢四年级的SCratCh和六年级Iogo编程的内容,毫无疑问,这类课程很能开发学生的思维,但是注重机房的操作。以往都是直接带学生上机房教学,但是学习效果不好,学生容易满足自己自学的成果,过于侧重自己操作,所以等不及听老师讲解,遇到问题才会开始问。这个过程中,又牵涉到学生学习程度和接受水平不同的差异,所以基本上同样的操作问题会反复
5、出现。我提前准备微视频,让班主任发到家长群给学生在课前观看,大概了解上课的软件是什么,有什么作用。然后在课堂上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采用了小组抢答的互动方式,介绍编程软件的第一课,同时检测它们的自学成果。首先利用课件,一起学习软件各部分组成及对应功能,然后遮住部分内容,单独挑出某一个模块让学生介绍它的名字和作用。2 .体验课教学初识软件后,请小组的组长首先作为代表体会编程的乐趣。这里的教学内容我没有按照书上的顺序来,自主设计加入了一个体验课,让组长根据教师的引导在教师机上操作添加背景和角色,拖动指令模块到脚本区,让角色动起来。我给每个组长一样的目标,但是让他们自由发挥,这个过程给全班同学起到
6、了抛砖引玉的作用,主要在两个方面:1.基本操作看起来会的,但是操作不用心会出现问题,例如角色和背景的添加,提醒学生要细心。2.编程的目的不是仅仅让角色动起来就行,还要学会把控全局,在动手操作前,头脑里要首先明确一个模型,知道基本的操作顺序。在体验课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组长表现得很好,他能很熟练得添加新角色和背景,甚至是后面的内容他都会操作。通过和他交流,我知道了他课后学过了编程的课程,还报了辅导班。这就属于层次非常高的学生,对他的教学我侧重于找他的操作漏洞,结果发现有很多问题。他的想法很好,思路也很清晰,但是过于自信,过于追求成功,反而会出现低级错误。所以,我让他做老师的助教,先给他表现的机会
7、,展示一段简单的脚本,然后请全班同学一起来找茬,找出其中的错误,思考怎么修改,为什么这样修改。3 .还原+创新练习法在讲授scratch编程的实际案例时,我都带领学生先分析这个故事的脉络,然后引导学生自己去找需要的脚本,并尝试组合。到了后期教学,甚至让他们不看书本,自己先去找可能需要的脚本,随机挑选一个学生上来尝试操作,再让其他的孩子思考哪里出现错误,怎样修改。这里的教学完全是生成性的,因为各种错误都有可能发生,对教师挑战更大,但是对学生来说,能掌握得更多。这里说一个案例,“小小蜗牛跑得快”一课,原本是让学生学会正确打开文件,能简单修改脚本中的参数。可是在实际教学中,我进行了拓展,学生已经不满
8、足于简单的打开和修改,教师就不能让他们学习的热情熄灭。在讲完本课内容后,我删除了所有脚本和角色、背景,让一个组长上来尝试还原。没想到在一遍遍还原过程中,它们有了意外收获,教材上的脚本并不是最优的,小猫角色到终点线后,未立刻停止动作,针对这个问题,大家通过思考,最终修改了脚本。(对比脚本如下):对每一个案例的教学,我都让学生在掌握课本内容后,先练习从头还原,再思考是否能创新,还有没有其他办法可以完成这个案例。学生的学习热情可以被很简单的操作点燃,例如在教学后期,“海龟鱼儿水中戏学会了,可以变成小鱼和鲨鱼水中戏,鲨鱼章鱼水中戏,“小小蜗牛跑得快也可以变成小猫和小鸟的赛跑,水下潜水员的赛跑等。4 .
9、综合练习在完成scratch一单元的教学后,后期我采用“综合练习法”,学生回忆学过的所有案例,挑战随机还原出其中某一个,或者挑战创新,自己创作作品。当然在操作效率上,一节课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操作,但是恰恰因为只有一台电脑,学生的注意力不会被干扰,能更专注看着别人操作,找问题。这里我要特别说一下,有一个学生最后在完全靠自己思考的情况下,创作出了自己的作品。一辆汽车在行驶过程中,背景在变化,最终到达终点。虽然简单,可是对于完全脱离机房的教学来说,这实在是一个很大的惊喜。三、总结反思课后我通过问卷星的调查以及和学生的交流,发现它们理论性的知识掌握得还不错,但是操作性的知识只有一小部分学生可以在机上呈现
10、出来,说明操作类的课程依然还是需要借助机房才能提高教学效率。但是学生的上课观念有了很大进步,它们不再认为信息技术课必须去机房上,也渗透了学好理论知识才能学好操作性知识的概念。以上是我个人的教学小结,对于信息技术教学,尤其是软件类需要操作的课程来说,在机房开展教学是更好的。今后在机房的教学环境下,我将汲取过去一年的教学经验,探索如何更好得把握机房和教室的教学优点,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做出更好的选择。参考文献1张青:走出计算机教室,让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更灵活J.青春岁月,2013年版2谭阳英:教室里的信息技术课也精彩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年第7期3徐伟民:信息技术课理论也精彩J.读与写(上、下旬),2014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