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业发展规划实施情况评估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护理业发展规划实施情况评估报告.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护理业发展规划实施情况评估报告为全面推进“十四五”规划的有效实施,全面评估“十四五”护理事业发展规划实施情况,总结落实发展规划进展成效和经验做法,持续推动各项任务顺利完成,确保规划目标如期实现,聚焦主要目标指标实现情况和重要任务举措、专项行动推进情况,以量化分析为主采取“定量和定性”、“面上评估”和“点上评估”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评估工作,通过资料梳理、平台数据抓取、数据分析、调研等,深入开展综合性、系统性的评估,综合形成V护理事业“十四五”规划实施情况中期客观自评报告,报告从规划实施及执行完成情况、问题及建议等两大方面进行阐述,具体情况如下。“十四五”以来,护理事业取得较好发展,基本满足居民医疗
2、需求,并能充分应对应急状态,取得了发展的阶段性成果。近五年来,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推进健康城市建设、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大决策部署和持续深化医改相关要求,在全面落实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省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的进程中,取得显著成效。(一)护士队伍建设持续增强1 .资源布局进一步优化。切实发挥医院优质护理资源的引领带动作用,依托综合实力强、护理学科水平高的三级医院,通过组建城市医联体、县域医共体、专科联盟等形式,健全完善不同医疗机构之间定位明确、分工协作的护理服务体系。成立了专科护士工作室、医联体单位,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方法,着力提升护理服务水平。2 .护理管理队伍培训持续强化。积极组织医院护理管理参
3、加外各种学术交流活动,尤其注重对口参加理学各种培训班。近三年共有1500多名护士长参加了护理管理培训班,有效提高了管理能力,增强了专业技术水平。3 .护理服务领域不断拓展。以信息化和智慧化为载体,积极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实施老年护理服务发展工程,探索推进老年居家医疗护理服务、社区护理服务和延续性护理服务,将护理延伸到社区及家庭。护理服务模式持续优化更新,护理方式更加多元,护理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惠及更多高龄老年人等行动不便的人群,在护理和康复、安宁疗护等领域作用强化。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占比超过96%,基本实现服务理念转变,护理工作更加贴近临床、贴近社会。4 .护理管
4、理水平稳步提升。医疗机构护理管理组织体系和规章制度健全完善,逐步建立护理岗位管理制度,实施基于护理岗位的护士人力配置、培训、考核等,绩效考核与岗位管理相结合,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充分调动护士工作积极性。5 .护理学科影响力不断增强。深度融入城市建设,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开展地区间的合作交流,加强在护理人才培养、业务技术、管理和教育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护理影响力不断增强。(二)护理服务质量持续提高1 .完善护理工作制度、服务指南和技术规范。根据医学科学技术发展和临床诊疗工作需求,按照相关要求,完善护理工作规章制度,临床护理服务指南和护理操作技术规范。抓好医院护理工作规范、医院临床护理工作考
5、核评价标准、医疗机构护理文书书写规范和中医医院护理工作规范、中医医院护理工作标准要求及考评方法及常用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及考评方法的贯彻落实,制定实施常用护理操作技术规范,提高护理服务的专业性、规范性。2 .继续深入推进优质护理。推进建立优质护理服务长效机制,所有二级及以上医院全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优质护理服务覆盖率达100%。相关医疗机构门急诊等非住院部门实行优质护理全覆盖。建立各种沟通群,及时解答疑问。组织各科室开展“一科一品”专科特色护理;建立医院推行“一病一品”方案提升优质护理服务质量,加强患者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幸福感与满意度。3 .持续改进护理服务质量。明确护理质量控制关键指标,建立并完
6、善护理质量控制和持续改进机制。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利用信息化手段,动态监测用错药、压疮、跌倒、非计划性拔管、误吸及药物外渗等指标数据,适时总结分析,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4 .提高基层护理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强城乡基层医疗机构护理服务能力建设。通过教育、在岗培训、“请进来、送出去等方式,加强基层护士培养。将护理帮扶纳入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对口支援城乡基层医疗机构内容,建立护理对口帮扶机制;鼓励大医院通过建立护理联合团队等,发挥优质护理资源的辐射效应,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护理服务能力,特别是健康管理、老年护理、康复促进、安宁疗护等服务能力,使其在加快建设分级诊疗制度和推进家庭医生签服务制度中,充分发挥作用
7、。根据有关政策实现大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之间护士流动,增加基层的护理服务供给。(三)护理科学管理持续加强1 .加大护理岗位管理推进力度。完善并推进医院护理岗位管理制度,实现护士同岗同薪同待遇,激发广大护士活力。各医疗机构要建立医务、护理、后勤等多部门联动机制,科学设置护理岗位,建立护士岗位责任制,明确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合理配置护士人力。在提高护士薪酬待遇的基础上,建立科学的护士绩效考核和薪酬分配制度,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2 .切实减轻临床一线护士负担。全面减轻临床一线护士承担药品运送、物资保障、维修、送检、膳食、安全等非护理工作负担,让护士全身心照顾患者。进一步简化护理文书书写,清理医疗机
8、构护理文书书写规范以外的各种记录表单,清理不必要的护理管理台账。根据病人需求及医疗技术的发展,配置新型的护理用品、用具和设备,改善护理工作条件。3 .改革护理质量管理与评价机制。科学高效实施护理质量评价。护理质量的评价主体从护士做了什么转向为患者实际得到了什么,得到的是否是患者所需要的。充分发挥考核评价的导向作用,通过考核评价方法的改变,将对护士能力的测试和护理工作质量的评价,从考场转变到病房,从护士站、文书资料中转变到患者的床旁。依托两级护理质量控制中心,定期与不定期对护理工作进行现场督导评价,淡化评比、强化交流指导帮扶。4 .加强护理信息化建设。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移动等信息技术的
9、快速发展,大力推进护理信息化建设,积极探索创新优化护理流程和护理服务形式,强化移动医疗、护理设备等护理应用信息体系,节约人力成本,提高护理服务效率和质量,减轻护士工作负荷。逐步实现护理资源、服务领域拓展,地区间护理工作水平共同提高。(四)护理服务领域持续拓展1 .大力推进老年护理。逐步建立以机构为支撑、社区为依托、居家为基础的老年护理服务体系。公立医院资源丰富的地区可积极稳妥地将部分一级或二级公立医院转型为老年护理服务机构,鼓励社会力量举办老年护理服务机构,为老年患者等人群提供健康管理、康复促进、长期护理等服务。制定完善老年护理相关服务指南和规范。加强老年护理服务队伍建设,开展老年护理从业人员
10、培训。发展医养结合,为老年人提供治疗期住院、康复期护理、稳定期生活照料、安宁疗护一体化的健康养老服务。2 .开展延续性护理服务。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要充分发挥专业技术和人才优势,为出院患者提供形式多样的延续性护理服务,将护理服务延伸至社区、家庭,逐步完善服务内容和方式,保障护理服务的连续性;与基层医疗机构和老年护理服务机构等建立合作联系,完善双向转诊机制,建立“绿色通道”。三级医院要建立和完善患者延续护理的模式与流程。鼓励基层医疗机构发展家庭病床和居家护理,为长期卧床患者、晚期姑息治疗患者、老年患者等人群提供护理服务。3 .推进专科护理门诊服务。针对群众对有关专科护理门诊服务需求量大,但目前专科
11、护理门诊尚未纳入医疗服务项目、也无标准的现状,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协调有关部门,将专科护理门诊纳入医疗服务项目并明确标准,促进专科护理门诊规范、健康、有序发展,满足群众需求。4 .加快护理员队伍建设。探索建立护理员管理制度,明确护理员资质、职责、服务规范及管理规则等保障护理质量和安全。落实制定的护理员培训大纲,大力加强护理员培训,提高人员从业能力。鼓励有条件的医学院校、行业学会开展护理员的培养,切实增加护理员数量。医疗机构根据临床需要,每10张床位可配备1名护理员。护理员在护士的指导下,为住院患者提供日常生活护理和简单的基础护理工作。5 .推动老年居家医疗护理发展。推动按照加强老年人居家医疗服
12、务工作要求,因地制宜扩大居家医疗护理服务供给。有条件的医疗机构通过互联网+护理服务”、家庭病床、上门巡诊等方式,积极为老年人特别是老年人提供上门医疗护理服务。(五)护理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高以需求为导向,以岗位胜任能力为核心,把好护理人才培养质量关。改善护理人才培养结构,培养中高层次护理专业人才。与此同时,大力发展护理人才的毕业后教育与继续教育,逐步建立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相互衔接的护理人才培养机制,努力提升护理人才的整体水平。加强对护理专业队伍和临床教学基地的能力建设,推进培养院校和临床教学基地在教学与临床实践方面的有效对接,强化对护理专业人才的人文素质、职业素质教育,以及创新精神和
13、临床护理实践能力培养。(六)持续推动中医护理发展落实中医药管理制定的中医护理常规、技术规范和人才培养大纲,以及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医护理工作的意见等,切实加强中医临床护理工作、中医护理队伍建设和中医护理教育科研及对外交流。中医医疗机构和综合医院、专科医院中医科要创新中医护理模式,积极开展中医特色专科护理,充分发挥中医护理在养生保健、康复促进、健康养老等方面的作用;要强化人才培养,打造一支高、中、初中医护理专业技术人员比例合理,涵盖管理、教学、科研及临床等部门的中医护理专业技术队伍;要大力推广中医护理理念、方法和科研成果。(七)持续加强地区的交流与合作多层次、多渠道开展护理领域地区间的交流合作,学习
14、和借鉴先进护理理念、实践经验、教育和管理,按照推进卫生与健康合作要求,加强在护理人才培养、业务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实现经验共享、互利共赢。(八)切实提升护士服务能力“十四五”以来,重点开展新入职护士、专科护士、护理管理人员、社区护士、助产士等人员培训,切实提高护理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按照新入职护士培训大纲的要求,所有三级综合医院的新入职护士均参加培训;其他医疗机构根据实际开展新入职护士培训工作,切实提高新入职护士业务素质和服务能力。在现有基础上,有针对性的遴选部分临床急需、基层能力相对薄弱的专科,开展专科护士培训工作。有计划开展护理管理人员规范化培训,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护理管理人员参
15、加省、市卫生计生部门组织的培训,培训率达90%以上。有计划、分期分批开展社区护士培训,争取实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士培训全覆盖,提高社区护理服务能力。有计划开展中医护理管理人员和中医护理骨干人才培养,加强中医医疗机构新入职护士培训,注重中医护理技术推广和应用,提升中医护理服务能力和水平。(九)全面提升老年护理服务1 .大力发展老年护理服务事业,全面提升老年护理服务能力。加强老年护理服务、医养结合及安宁疗护机构能力建设,不断完善相关服务指南和规范,进一步规范护理服务行为。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切实提升老年护理服务水平。完善老年护理相关设备设施配备。鼓励社会力量积极举办老年护理服务机构。有条件的地区设立
16、安宁疗护中心,满足老年人健康需求。开展老年护理从业人员规范培训工作,初步形成一支由护士和护理员组成的老年护理服务队伍,提高老年护理服务能力。制定符合实际的相关标准规范;鼓励、指导老年护理服务机构、医养结合及安宁疗护机构等,依据指南和规范制定、实施符合服务对象健康需求的护理措施。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加强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等合作,开展多种形式的医养结合,满足老年人健康需求。2 .加强护士队伍建设。提高护士队伍总量,每千人口护士数为3.5人,医师与护士比达到1:1.25,床护比达到1:0.8。增加医疗机构护士配备,进一步落实医院护士配备标准,使医院护士数量与临床工作量相适应。所有的三级医院、二级医院的护士配置达到规定的护士配备标准,其中,三级综合医院、部分三级专科医院全院护士总数与实际开放床位比不低于0.8:1,病区护士总数与实际开放床位比不低于0.6:1;二级综合医院、部分二级专科医院全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