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 2-5《风的作用》(表格式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 2-5《风的作用》(表格式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2-5风的作用(表格式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地球表面的变化单元5.风的作用教学设计及反思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课题5.风的作用课时核心概念10.地球系统学习内容及要求10.3岩石与土壤56年级知道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地壳主要由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构成,了解化石的形成及科学价值;知道火山喷发和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集中释放产生的自然现象。教学目标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态度责任(科学态度社会责任)科学观念通过模拟风卷起沙子磨蚀岩石的过程,结合查阅文字、图片等资料,
2、认识到风的作用可以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知道风对地形地貌的改变是缓慢进行的。科学思维通过对比岩石打磨前后的现象,能推测解释风蚀拱门的形成过程。探究实践模拟风卷起沙子磨蚀岩石的过程中,能观察和记录岩石打磨前后的现象,会对“风对地形变化的作用”提出自己的看法。态度责任通过模拟实验、图片和文字资料的阅读分析,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力量,并对风对地形变化的作用保持好奇心和探究热情。教学重点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通过模拟实验及阅读分析图文资料,探究“风对地球表面的作用”。教学难点运用探究结果推测并解释“风对地球表面的影响”。教学准备教师:1.教学课件;2.风
3、蚀地貌(戈壁、沙漠)照片、雅丹地貌的资料。学生:1.岩石(砂岩)、砂纸、放大镜;2.实验记录单。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思路教学备注上课仪式教师自我介绍:同学们好!好,我们开始上课了。大家坐好。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要一起认识地球。和学生简单互动拉近距离。2,让学生意识到进入上课状态。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预设3分钟)材料准备:课件1.导入: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地震和火山喷发可以改变地球表面的样貌。除了地震和火山喷发,还有什么因素能改变地球表面的样貌呢?请看这张照片。2.出示风蚀拱门图片,提问:这是风蚀拱门,你觉得它是怎么形成的呢?3.揭示课题:风的作用。引导学生在感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
4、同时,充分表达对风蚀拱门形成过程的看法,帮助学生形成关于“风的作用”的初步认知。二、探索风对地球表面的影响(预设32分钟)材料准备:砂岩、砂纸、放大镜等(一)观点碰撞,研讨整合1.提问:风对地球表面会产生怎样的作用呢?2.小组讨论:结合“风蚀拱门”的图片,讨论分析出合理的信息。3.小组交流汇报所获取的信息,教师将信息记录在黑板上汇总。(预设:风蚀拱门所处环境比较干旱,周围环境有很多的沙子,风可以吹起沙子;沙子不断磨蚀岩石,其表面往往会留下水平方向的纹理。)4.总结观点:通过对风蚀拱门周围环境及其本身特点的观察和分析,知道风蚀拱门主要是由于风卷起沙子后不断吹在岩石上进行打磨(磨蚀)所形成的。(二
5、)模拟实验,初步探究1.提问:我们能用模拟实验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吗?2.分组模拟实验:初步探究风的侵蚀作用。(1)提问:选用砂岩代表自然界中的岩石,砂纸模拟什么呢?(预设:砂纸一一模拟被风吹起的沙子。)追问:怎么模拟风吹起的沙子磨蚀岩石的过程呢?(2)讲述:由于风是近水平运动的,所以打磨时应将砂纸放在砂岩上进行水平方向的摩擦。风的侵蚀作用真的可以改变地球表面吗?让我们通过模拟实验来验证。(3)播放微视频风是怎样改变地球表面的,明确实验操作方法。(4)分组进行模拟实验,教师巡视。3.交流:(1)观察到了什么现象?说明什么?(预设:打磨前岩石表面是凹凸不平的,打磨后岩石表面较光滑,且出现了水平纹理。
6、砂纸上、桌面上还有脱落的岩石小颗粒。)(2)这个现象与自然界中的风蚀拱门相比明显吗?说明了什么?(预设:模拟实验中岩石的变化比较轻微,说明了风力作用比较缓慢。)(3)结合模拟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说说我们在自然界中观察到的风蚀拱门是怎么形成的?(预设:干旱地区,当大风卷起的沙子从岩石上刮过时,沙子会和岩石之间产生摩擦,导致岩石表面被磨蚀碎屑物脱落形成凹坑,经过长时间的风力侵蚀就形成了风蚀拱门。)(三)补充资料,加深了解1.出示雅丹地貌的图片,提问:这是雅丹地貌,根据模拟实验的结果,你能来分析一下它是如何形成的吗?2.讲述:在风的作用下所改变的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我们称之为风成地貌,除了风蚀拱门和
7、雅丹地貌,世界上还有许多叹为观止的风成地貌,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3.播放风成地貌图片(或视频)。4.资料阅读:了解更多风对地球表面的影响。(1)提问:看了戈壁和沙漠的图片,能试着分析风力作用是怎么改变它们的吗?(2)教师出示戈壁、沙漠的图片及形成过程资料。5.讲述:风成地貌可以分为两大类:风蚀型地貌和堆积型地貌。戈壁、风蚀蘑菇及雅丹地貌属于风蚀型地貌,而沙漠则属于堆积型地貌。初步探究风的侵蚀作用时,让学生经历一个预测一观察结果一给予证据一建构解释的探究过程,能够培养学生思维的连续性。在认识风的磨蚀作用的基础上,通过资料的补充和研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风的搬运和堆积作用,完善“风的作用”的认知结
8、构。三、交流对风的作用的认识(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课件1.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地球表面的变化除了地震、火山喷发的影响,还会受到风的作用。和地震、火山喷发相比,风的作用引发的变化,在变化速度上有什么不同?(预设:风力作用引发的变化比较缓慢。)2.提问:谁能梳理一下风是怎样改变地球表面的?(预设:风对岩石具有磨蚀作用,可以改变岩石的形状。风可以搬运细小的碎屑物,从而形成戈壁滩。风力减弱时,风搬运的沙尘会堆积形成沙漠。)3.小结:火山和地震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外在力量的表现,是地球表面地形变化的很大原因,但还有来自于地球外圈的风、流水、冰川、海浪等自然力量,也在影响着地形地貌的变化。今天我
9、们学习了风的作用,那么水又是怎样影响着地球表面的呢?我们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将进一步探究。学生对今天学习的内容进行回顾、总结,了解本课学生的学习效益,然后引出问题“水又是怎样影响着地球表面的呢”,激发学生继续观察和探索的兴趣。四、练一练一、判断题1.只有地球的内部变化会改变地形、地貌。()2,风力对地形地貌的影响是强烈的。()3.微风的力量很小,对土地没有侵蚀作用。()4.风是柔软的,对地球的表面不产生任何影响。()5.巨大的岩石最终会变成小石头和泥土,是由于风的作用。()答案:1.2.3.4.5.选择题1.风蚀蘑菇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火山喷发B.风的侵蚀作用C.风的沉积作用D.以上说法都不对
10、2.关于风对地形的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风可以携带沙子,将沙子搬运到远方。B.大风可以把大块岩石破碎形成细小的沙土。C.地震、火山和风对地形的作用都是迅速的。D.以上说法都对。3.如图所示的雅丹地貌,它的形成是()A,水的作用B.风的作用C,阳光的作用D.以上都不是4.在下列地形地貌中,和风的作用无关的是()A.雅丹地貌B.弯曲的岩层C.沙漠D.都不是5.被带走的沙子在风或流水速度减小时沉积下来,日积月累,就形成了()A.沙漠B.戈壁滩C.高原D.都不是答案:1.B2.C3.B4.B5.A五、整理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材料的整理。培养学生使用整理材料的好习惯。六、板书设计八、课堂反思【教材简
11、析】3、4两课主要指向地球的内部力量会对地球表面地形变化产生影响,从本课开始,研究的对象开始转向外部因素。通过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运用模拟实验初步探究风蚀作用对岩石的影响,结合图片、文字等资料的阅读分析,了解风蚀作用、风的搬运及堆积作用对地球表面地形变化的影响,以及了解相关地形地貌的形成过程。【学情分析】学生已经知道地球的内部力量对地球表面地形变化会产生影响,其中地震和火山喷发的影响非常迅速。五年级的学生对于由“风的作用”形成的地形地貌有一定了解,但对于这种地形地貌形成的具体原因及过程并不清楚,需要通过观察直观的实验现象,学习丰富的资料,认识风蚀作用、风的搬运及堆积作用对相关地形地貌的形成过程
12、的作用,以及对地球表面地形变化的影响。二、教学反思由风蚀拱门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本课的聚焦问题“风是怎样改变地球表面的”?这是本节课研究的主要问题。学生通过观察图片,猜测“风是怎样改变地球表面的?”。在研讨过程中,要注意分析学生观点的合理性,四幅图片中的岩石特征可作为学生猜测的依据。学生通过模拟实验,在短时间内体会风卷起沙子对岩石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该实验过程比较简单,要注意的是:1.注意打磨方向是水平方向,模拟空气流动的方向。2.打磨后的碎屑物质要收集到盒子中,维持桌面的整洁。学生用砂纸打磨岩石学生通过阅读图文资料和观看视频,完善对风成地貌特点及形成过程的认识,了解风的作用有磨蚀作用、堆积作用和
13、搬运作用等多种方式。研讨部分引导学生从整体思考,将改变地球形态的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进行比较;再请学生自己说说“风是怎样改变地球表面的“,并用气泡图归纳小结。三、器材使用砂纸砂纸打磨石块,用于模拟风对岩石的磨蚀影响。我在近期的一次学分培训中,学习了宁波市广济中心小学朱丽莉老师的一节展示课。与教材中“砂纸打磨岩石”相比,我觉得朱老师在展示课中出示的实验材料更贴近“风卷起沙子摩擦岩石”的自然场景,很值得学习!材料如下图:一个塑料杯(杯体中放入适量沙子,杯盖上粘好干燥的柱状花泥。)模拟实验时,学生扣好杯盖,将杯盖朝下放置,通过水平晃动塑料杯,使杯中的沙子晃动起来,与花泥摩擦,以此来模拟风卷起沙子对岩石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