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丽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ocx(59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丽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前-I-M“十二五”是丽江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准确把握全国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趋势以及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历史机遇与挑战,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对于我市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水平,增强全市综合经济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纲要根据中共丽江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十二五”期间全市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发展思路、目标、重点和主要任务,是政府行使
2、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也是搞好重要领域专项规划、区域规划以及政府制定各项经济社会政策、安排部署各项工作的重要依据。本纲要基础数据为2010年,规划期限为20112015年。第一章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回顾“十一五”,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又好又快的发展时期,展望“十二五”及今后一段时期,战略机遇与风险挑战并存,发展优势和制约因素同在,必须抓住机遇,乘势而上,群策群力、艰苦奋斗,克服困难,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第一节发展基础4H一五”期间,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委、市政府率领全市各族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
3、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发展机遇,深入实施“文化立市、旅游强市、水能富市、和谐兴市、人才推动和全面开放六大战略,紧紧围绕建设“生态产业基地、清洁能源基地、国际精品旅游胜地三大目标,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调整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成功战胜各种自然灾害,妥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全面完成。一、奋力拼搏,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十一五”期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情况良好,规划确定的主要指标全面完成。经济总量达143.6亿元(现价),按可比价计算年均增长13.6%,高于10%的预期增幅3.6个百分点,完成“十
4、一五”预期目标的120.8%;人均生产总值达11680元(现价),按可比价计算年均增长13%,比“十一五”预期目标高3.8个百分点,完成“十一五预期目标的115.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完成627亿元,年均增长29.6%,完成预期目标五年累计495亿元的126.7%;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6.5亿元,年均增长32.3%,完成预期目标7.4亿元的222.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5.5亿元,年均增长23.5%,完成预期目标31.8亿元的143.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521元,年均实际增长8.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410元,年均实际增长13.3%。经济社会发展成
5、就辉煌,为“十二五”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图1丽江市“十五”期间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速!U7外图2丽江市“十一五”期间主要经济指标比较二、突出特色,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十五”期末的23.2:28.1:48.7调整为2010年的18.1:38.3:43.6。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3.1%,比“十五”期末提高6.8个百分点。农业产业化程度明显提高,以旅游为龙头的第三产业提质增效成效明显。投资、消费增长趋于协调,经济增长由投资拉动为主向投资、消费双向拉动转变。图3丽江市“十一五”期间经济总量比较图4丽江市“十一五”期间三次产业结构变化
6、三、强化基础,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围绕“打造文化旅游名市、构建和谐丽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认真实施了一大批事关全局和长远的重大建设项目,基本形成公路、铁路、航空立体交通网络,较为完善的水网、电网和通信网,发展的基础不断巩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城镇化步伐加快,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城镇化率从“十五”末的22%提高到2010年的27.8%。四、发挥优势,旅游产业再创辉煌围绕建设国际精品旅游胜地目标,实施旅游强市战略,强化品牌意识,深化景区景点开发建设,着力优化客源结构,不断拓展旅游市场,旅游产品日益丰富,旅游交通条件明显改善。区域合作不断加强,旅游行业管理进一步规范,进入
7、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行列。2010年全市旅游接待人数达到910万人次,年均增长17.6%,实现旅游总收入112.5亿元,叶471c升五、注重民生,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科技事业不断进步,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达46%。教育质量稳步提升,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并通过国检。文化事业加快发展,县、乡、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卫生和社会保障事业不断进步,三级卫生服务网络逐步健全。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93.9%;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稳定在98%左右,城镇失业保险参保覆盖率达95%,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覆盖率达98.2%。新建廉租住房1734套8.9万平方米。认真落实城乡居民最低生活
8、保障和医疗救助政策,1.4万五保老人得到供养,4.1万城镇居民和10.2万农村居民受到最低生活保障。积极推进全民创业,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扶贫开发力度不断加大,累计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6.4万人,超额完成五年累计减少15万人的目标。图6丽江市“十一五”期间人民生活水平情况六、科学发展,生态环保成效突出更加注重生态保护和环境建设,更加注重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森林覆盖率从“十五期间的52.5%提高到66.2%,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78%,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85%,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74.08%。节能减排工作成效显著,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可比价
9、计算)由2005年的1.67吨标准煤下降到2010年的1.4076吨标准煤,控制在省下达目标内。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控制在省下达的目标内。.三J3HmriM1.t1.况七、改革开放,发展环境不断优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成效明显,部门预算、集中支付、乡财县管和政府采购等改革不断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顺利推进,农村特困救助、劳动就业、养老保险、农民和城市居民医疗保险等新机制逐步完善,公共服务能力、社会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对内、对外开放步伐不断加快,口岸机场申报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与日本高山市、瑞士瓦莱州、加拿大新西敏市,山东临沂等国内外城市的
10、友好关系不断巩固。国内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年均增长20%以上,一批国内外知名品牌企业先后落户丽江。被列为“全国改革开放30年18个典型地区之一”。八、彰显特色,城市形象明显提升坚持立足实际、彰显特色、突出个性、强化规划引导,加强城市建设和管理,努力提升城市形象。国家园林城市创建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在获得三项世界遗产桂冠之后,先后获得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世界上最令人向往的旅游目的地”、“欧洲人最喜欢的中国旅游城市”、“全球人居环境优秀城市”、“中国十佳绿色城市、”云南省园林城市、国际精品文化旅游城市、中国十大休闲城市”、”国家首批5A级景区”等荣誉,城市形象不断提升。九、团结和谐,民主法制日趋
11、完善始终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扎实推进民主法制建设,坚定不移地维护社会稳定,切实加强民族团结,千方百计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综治维稳工作从2007年起连续三年被评为全省先进,民族工作在全省民族团结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中连续七年荣获一等奖,宗教工作在2007年开始实施的全省宗教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中连续三年荣获一等奖。深入开展拥军优属活动,促进军政军民团结。统计、调查、气象、档案、地方史志等工作不断加强,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更加繁荣,呈现出政治稳定、社会和谐、民族团结、宗教和睦的良好局面。回顾“十一五”时期的发展,我们有以下重要启示:一要始终坚定不移地把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12、与丽江实际相结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才能保持来之不易的良好发展势头;二要始终坚定不移地调结构、转方式,把产业培育作为经济工作的重点,才能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三要始终坚定不移地发展先进文化,大力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才能保障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四要始终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努力破解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才能增强发展的活力;五要始终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加快民族地区发展,才能促进各民族团结繁荣进步;六要始终坚定不移地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切身利益问题,才能实现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七要始终坚定不移地把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务实
13、工作的精神相结合,强化抢抓机遇的意识,积极主动破解发展难题,才能推进各项事业不断取得新的胜利。表1丽江市“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完成情况表单位目标值完成数经济发展指标名称亿元97.16117.36方屈?扁。人岫反4:许就值(年价)元82739550115.4人均生产Q值(00年价)亿元7.416.46222.4.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亿元495627126.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亿元31.845.5143.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36:52.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4.018.kz43.6170.工业增加值比重提高万人次600909.97151.7.国内外旅游人数万人次3
14、561.14174.7.海外旅游人数亿元65112.461730.旅游业总收入万美元96(三)20222.5210.6社会发展.旅游外汇收入年88.3103.8.主要劳动年龄人均受教育年限万人2.112.65125.6.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万人5.526.27113.6.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万人33.02100.7.城镇职工失业保险TJ人817.73221.6.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万人1013.53135.3.农村社会养老保险%829109.8.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09S105.5.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54.60.人口自然增长控制率%4.53.6受制在预期U标以内-O-.城镇登记失业控制率兀13650t5521受制在柏丽?i标以内.城镇居民人均用支配收入,几_.石1U!45.1一农民人均纯收1./J人%15rtz.7IlQ1.转移衣村劳动力人数%3vAAvvn7X11O1tin.森林覆盖率%7085121.城镇生活万水集中处理率%nIanA%6085心却在IfHZk.以山_平Iyr士1.A4fiflE和P1tXI系IT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第二节发展环境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外部和内部环境正发生着深刻变化,可概括为:经济发展进入机遇期,改革创新进入攻坚期,对外开放进入提速期,文化事业进入繁荣期,社会建设进入转型期;同时,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也给“十二五”时期的发展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