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重庆市生态环境监测“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策】重庆市生态环境监测“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docx(5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重庆市生态环境监测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重庆市生态环境局2022年8月前言6一、现状与形势8(一)主要进展8(二)形势需求10(三)问题挑战12二、总体要求15(一)指导思想15(二)基本原则15(三)主要目标161.总体目标162.具体目标17三、着眼发展需要,加快开展碳监测评估19(一)开展碳监测评估试点19(二)提升碳监测技术能力21四、强化协同控制,深化大气环境监测21(一)巩固城市空气质量监测21(二)强化PM25和Ch协同控制监测22(三)拓展大气污染监控监测23(四)提升空气质量预测预报与智慧分析水平23五、拓展三水统筹,增强水生态环境监测25(一)优化水环境监测网络2
2、5(二)完善水生态监测评价26(三)拓展水污染溯源监测27(四)开展水环境质量预测预警28六、围绕风险防范,完善土壤和地下水环境监测28(一)稳步开展土壤环境监测29(二)协调推进地下水环境监测30(三)有序推进农村环境监测31七、突出人居健康,推进声、辐射和新污染物监测32(一)深化声环境监测32(二)加强辐射环境监测33(三)重视新污染物及环境健康风险监测评估33八、提升系统观念,拓展生态质量监测34(一)构建生态质量监测网络34(二)开展生态质量监测评价35(三)开展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35(四)服务生态保护监管,提升生态监管支撑能力35九、深化测管协同,强化污染源和
3、应急监测36(一)规范排污单位自行监测36(二)加强污染源执法监测36(三)健全环境应急监测体系38十、夯实质量根基,推动监测数据智慧应用40(一)加强监测机构监管40(二)落实监测数据责任42(三)提升大数据监测水平43(四)创新监测信息发布45十一、瞄准科技攻关,推动产学研用创新发展46(一)加强监测新技术应用46(二)加强智慧平台建设47(三)打造特色鲜明实验室48(四)加强创新与转化能力48十二、坚持深化改革,推进生态环境监测现代化50(一)建立健全制度50(二)细分监测事权52(三)加强监测管理52(四)提升监测能力53(五)培育人才队伍54十三、重大工程56(一)市级生态环境监测网
4、络建设与运行保障工程57(二)监测中心监测能力现代化工程58(三)分中心生态环境监测能力水平提高工程58(四)区县级生态环境监测固本强基工程59十四、保障措施59(一)加强组织领导59(二)拓展资金渠道60(三)完善机制制度60(四)加强宣传引导60前言生态环境监测,是指依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对环境质量、生态质量、污染物排放状况及其变化趋势的采样观测、遥感解译、分析测试、综合评价等活动。其中,环境质量监测涵盖大气(含温室气体)、地表水、地下水、海洋、土壤、辐射、声等全部环境要素;污染源监测涵盖固定源、移动源、面源等全部排放方式;生态质量监测以掌握生态系统数量、质量、结构和服务功能的时空格局及
5、其变化趋势为目的,涵盖森林、草原、湿地、荒漠、水体、农田、城市、海洋等全部典型生态系统。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将生态环境监测纳入生态文明改革的大局统筹推进,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显著成效。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关于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深化环境监测改革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的意见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指导意见等系列重要文件为当前和今后监测事业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生态环境监测基础、支撑作用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十四五”时期(20212025年),是新时代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启动美丽重庆建设、开启第二个百年目
6、标的首个五年规划,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面临重大挑战与重要机遇。为全面提升生态环境监测对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支撑、引领、服务能力,加快推进我市生态环境监测体系与监测能力现代化,加快构建具有重庆特色的“西部领先、全国一流”的生态环境监测体系,根据生态环境监测规划纲要(20202035年)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十四五”生态环境监测规划重庆市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等编制本规划,规划期为20212025年。
7、一、现状与形势(一)主要进展。“十三五”期间,国家先后印发了一系列生态环境监测管理和制度建设重要文件,为生态环境监测改革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和行动指南,我市先后颁布了系列配套文件贯彻落实。我市生态环境监测事业经过40多年的发展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特别是直辖以后,充分发挥两级行政管理高效优势,监测事业实现了基础能力、运转效能、数据质量、支撑能力、服务水平五方面提高,科学独立权威高效的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建设全面加强,监测能力位于全国前列,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了强力支撑。基础能力显著提高。形成了市一分中心一区县三级生态环境监测组织架构,系统内监测人员1200余人,监测设备1.7万台套,总值6.3亿余
8、元,有32人获第一批国家环境监测“三五”人才称号,5人获得重庆市劳模称号、1人获得“全国青年岗位能手”称号,全市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在全国的影响力进一步上升。全市社会化环境监测机构90余家,人员3000余人。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不断完善,印发了重庆市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工作方案。开展了各要素环境质量及污染源监测工作。同时,结合重庆市环境管理需求和库区环境保护工作的需要,开展了三峡库区“水华”预警与应急监测、嘉陵江水生生态监测、饮用水源地和跨行政区域河流交界断面水质抽样监测、大气复合污染立体监测、ODS监测、重点地区环境空气挥发性有机物监测、颗粒物来源解析和打赢蓝天保卫战攻坚保障与执法监测、东亚酸沉
9、降、PMI试点监测、主城区综合整治湖库水质监测、典型行业典型区域持久性有毒污染物监测等专项监测和突发性污染事故应急监测以及企业污染物排放自行监测及信息公开。全市生态环境监测手段形成了手工、实验室、自动、流动协同的格局,监测因子覆盖了常规、无机、有机、特征等范围,监测含量从常量、微量扩展到痕量、超痕量,监测空间范围从微观点扩展到宏观面。运转效能明显提高。全市进一步深化生态环境监测改革,按照“谁考核、谁监测”的原则,上收市级考核涉及的生态环境监测事权,从体制机制上有效预防不当干预,保证了环境监测与评价的独立、客观、公正。积极推进政府购买监测服务,鼓励社会监测机构参与自动监测站运行维护、手工监测采样
10、测试等工作,形成多元化监测服务供给格局。数据质量明显提高。坚持提高数据质量与打击数据造假两手抓,确保监测活动严格规范,严守监测数据质量“生命线”。严格按照“两高司法解释”,将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入刑;与公安部门建立了案件移送机制,从严从重打击环境监测违法行为。不断强化外部质量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并严肃查处了环境监测数据造假案,监测数据质量得到有效保证。大力推进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三年行动计划,连续三年开展环境监测质量大检查,监测数据独立、权威、公正得到保障。支撑能力明显提高。深入开展空气、水、土壤、生态状况、辐射、声等要素环境质量综合分析,及时编制各类监测报告和信息产品,不断深化对考核排名、污染
11、解析、预警应急、监督执法、辐射安全监管的技术支撑。定期开展空气和地表水环境质量排名及达标情况分析,督促地方党委政府落实改善环境质量主体责任;组织开展重点地区颗粒物组分、挥发性有机物和降尘监测,逐步说清污染来源;初步建成我市空气质量预报体系,重庆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以下简称“监测中心”)具备710天空气质量预报能力,积极推进区级监测预报预警工作,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提供更加精细、更具针对性的污染控制对策建议。完善污染源监测体系,组织开展重点行业自行监测质量专项检查及抽测,为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和环境执法提供依据。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定期发布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实时公开空气、地表水、辐射环境自动监测数据,支
12、持多种渠道便捷查询,为公众提供健康指引和出行参考。推进监测数据联网与综合信息平台建设,支持管理部门、地方政府以及相关科研单位共享应用。满足公众和企事业单位对监测服务的个性化需求,带动监测技术服务业健康快速发展。(二)形势需求。“十四五”时期,是我市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的重要机遇期,生态环境质量改善进入了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生态环境监测作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基础支撑,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形势看。新一轮机构改革明确了生态环境保护部门统一行使生态和城乡各类污染排放监管与行政执法职责,要求重点强化生态环境监测评估职能,统筹实施地下水、水功能区、入河
13、排污口、农业面源和气候变化等领域监管。长江“十年禁渔”全面实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加快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监管范畴,生态环境治理领域不断扩大,我市亟需建立与其相适应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统一开展生态环境监测评估。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新需求看。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形成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优化国家区域经济布局的战略决策,是保护长江上游和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必然要求。要求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能力建设要更注重区域统筹,管理制度、工作部署更注重区域协作,数据分析、质量管理更注重区域共享。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新要求看。随着我市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向纵深深入推进,将面临严
14、峻形势和诸多挑战。要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根本好转的目标,需要加大力度破解临界改善、水质波动、生态破坏等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系统防范环境风险,对加快推进生态环境监测业务拓展、技术研发、标准规范制定、信息集成与数据分析,进一步提升监测与技术支撑的及时性、前瞻性、精准性提出了更高要求。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看。公众对健康环境和优美生态的迫切需求与日俱增,对进一步扩大和丰富环境监测信息公开、宣传引导、公众监督的内容、渠道、形式等提出更高、更精细的要求;对进一步加强细颗粒物、超细颗粒物、有毒有害污染物、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环境激素、放射性物质等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指标的监测与评估提出更多诉求;对有效防范生态
15、环境风险、提升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响应时效提出更高期待。从满足生态环境监测发展趋势看。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不断深入,监测技术及应用需要结合协同发展,以促进分析测试手段向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方向发展,监测精度向痕量、超痕量分析方向发展,监测空间从微观中观尺度向宏观尺度发展。(三)问题挑战。“十四五”时期,我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压力和难度加大,生态环境治理的复杂性、艰巨性更加凸显,生态环境监测科学性、协同性、高效性面临更大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统一的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尚未完全形成。水功能区和入河排污口管理、流域水环境保护、监督防止地下水污染、监督指导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应对气候变化和减排等职责划转生态环境部门,但相关监测支撑能力还较为薄弱。市级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统筹还未全面形成,部门之间要素交叉重叠,评价结果存在差异,沟通协商机制还未畅通,监测信息共享尚不充分。全市“1+4+36+N”高效生态环境监测体系还不完善,监测事权划分清单还需进一步明确、分中心协调与运行机制还需完善,监测差异化发展还未全面实现。做强市级监测中心、做大区域分中心、做实区县监测站还存在不足。对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精细化支撑